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家具的变迁看中国的修炼文化(图文)
从家具的变迁看中国的修炼文化

从席地而坐演变到垂足坐似乎是一种文明的进步,但人们有没有想过这正是人类思想、道德偏离正道,走向异化的一个标志。

今天,当我们坐在各种各样舒适的椅子上,躺在现代设计的各种式样的床上时,可曾想过古人却是席地而坐、席地而眠的?

早在史前时期,先民们就创造了供人席地而坐的最古老的家具——席,以及以此为中心的各种原始木器:木案、木俎、木几等,成为低矮型家具的源头。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迄今为止最古老的床(低矮型),为后世各类床具首开先河。秦汉时,形成了供席地起居完整组合形式的家具系列,此时期可视为中国低矮型家具的代表 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古代家具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上承两汉,下启隋唐。这时从少数民族传入了高型坐具:胡床。经过演变,渐高家具圆凳、方凳等等开始渐露头角。卧具床、榻等也渐渐变高,可垂足坐于床沿。但从总体上来说,低矮家具仍占主导地位。隋唐时期是中国古老的起居方式由席地而坐向垂足坐转变的过渡 时期,典型的高型家具椅子、凳、桌子等已经出现,并且在上层社会中流行。这时期是高型与矮型家具共处的阶段。

到了宋代,高足床、高几、巾架,垂足而坐的椅、凳等高脚坐具已普及到民间,从而结束了几千年来席地而坐的习俗。宋代也是中国家具史中空前发展、空前普及的时期,为明清家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中国古代家具的演变可以看出,古人起居方式从席地而坐完全转变为垂足坐只是宋代以后近一千年来的事。难道古人从来没有想过能坐得高点,脚垂着会舒展一些?宋代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所记载的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和创造,是现代人都难以想像的。

古人真的必须由胡床的出现才意识到自己可以坐在凳子上吗?其实,从黄帝向广成子求道开始,就呈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修炼的文化。那时的读书人要打坐,提笔前讲运气呼吸,各行各业讲究静心、调息,全社会都处于这样一种修炼的环境。如果我们追寻中华民族的修炼史就不难看出,道家的兴衰恰与凳子的出现相契合。

当胡床在魏晋时代传入中国时,道教中提倡儒家孝道的乱法行为也就在这时开始出现(这里不是说儒家的孝道不好,而是说这个并不是道家修炼的内涵),这个时代的修道人已开始远离尘世,进入深山老林中修炼。当椅子、凳子在宋代完全普及时,这时的人世已容不下真正的修炼人。三教合流已成为大势所趋,乱孔子法的程朱理 学已占领中国人思想的主导地位。民间修炼的风气从此荡然无存。

从席地而坐演变到垂足坐似乎是一种文明的进步,但人们有没有想过这正是人类思想、道德偏离正道,走向异化的一个标志。(转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從傢俱的變遷 看中國的修煉文化
没有发明椅子前,人们都坐哪儿?
从草席到椅子:古人为什么越坐越高?
从“席地而坐”到“垂足而坐”,探析古代“板凳类”家具的发展
从古代绘画看中国坐具衍变
中国人何时改变了席地而坐的习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