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议龙潭彝族丧葬打歌(论文)

浅议龙潭彝族丧葬打歌(论文)


文/赵太泉




  摘要:漾濞彝族“打歌”历史悠久、曲调优芙、歌词内容丰富、舞姿活泼多变,并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龙潭一带的彝族“打歌”,彝语叫“额克”,意为“歌舞”。这是一种载歌载舞的集体舞,风格刚劲、明快。舞者在笙、笛伴奏下边歌边舞,舞步整齐,舞姿矫健。每当彝族老人仙逝,少不了彝族打歌这个项目。
  关键词:丧葬彝族打歌
  在我很小的时候每逢老人逝世是老家打歌热点来自四方八面老人大人小孩都来相帮吊唁。大人们在帮忙亡家料理客事,孝子沉痛悼念亲人的离世,小孩们只盼望着打歌队的到来。那种悲哀又热闹的场面至今难以忘怀。
  龙谭丧葬打歌队一般由姑娘家请来,如果没有姑娘,就由丧家请打歌队,请打歌队要有专人负责,专伺候,打歌队请到后,首先要开坛,开坛由毕摩主持,在亡人灵前用八仙桌数张摆成长席,桌上摆放烟酒茶糖果瓜籽水果等物品,座位从上到下由打歌队队员论资排辈而坐。主人要预备给每个打歌队员一顶草帽、一床毛巾。毕摩吟诵毕摩经后,由打歌队队长领唱丧葬打歌调首调,唱罢首调,由打歌队长发话打歌开始,这时相帮们迅速将桌上的物品传给打歌队员及周围的老少,迅速将八仙桌搬移场面,打歌主场丧家(儿子)专请阿毕(毕摩)开经后起舞,打歌开始:相帮六厨、本家、后家长辈男女围扰一圈,一坛酒,一壶茶,茶酒师上茶斟酒,厨师一盘抄肉,故称(干盘),阿毕高声呼叫喂的一声,围圈打歌人分分下跪:转向过世老人棺殓叩头。叩头完毕开始正试打歌,男起女落或女起男落。打歌队随即就在灵堂前开始打歌。
  在我记事以来老人逝世,打歌是一项传统的歌舞盛会。是一项对逝者缅怀安慰哀思。闹死不闹生,故闹丧之说。一夜载歌载舞,歌声不断此起彼伏直到天亮。惋惜世者生前为人好客待人,做事公平公正之美德前来叩言。解解丧:家之痛苦和悲伤,以打歌方试语言表示安慰生者,古人语:山要水来吵,人要人来吵。人脉旺澎勃生机,故打歌是不可缺少活动。
  姑娘家上祭打歌分两段,进场和第二天早姑娘献早饭摆汤饭。出嫁姑娘要为父母去世后献早饭,上祭打歌三牲贡品。打歌的曲调多为(彝语)报恩之调,请一个专业的打歌队,打歌队穿着彝族衣饰,大刀、芦笙、笛子、从门外唱着哀伤打歌调进门,到院内又唱又舞,大刀银光闪闪,芦笛优伤哀鸣。哭声、锁纳声声哀摧,步伐震震花样多变,节奏整齐曲调哀鸣的传统打歌。
  逝者灵柩出殡、丧家烟茶酒齐备。孝家叩头恭请大总管,相帮六厨,法师阿毕(毕摩)为父母灵柩出殡送山,需特打一场送山调,打歌人员主丧、副丧、长辈、和姑娘家打歌队成员,汇同堂共舞打歌,男女翘脚摆赛脚舞(彝语)舞意子步伐灵巧翘脚极为优美。毕摩开经送山调,请地脉龙神迎路,为亡者上山一路好走。(汉译语言大意):养儿的阿爹/阿妈,我们说服了地脉龙神,你上路去吧,路上路下你莫瞧,顺着大路归拢祖辈亡人去,看见了吧?你的本家侄男侄女,和大儿小女送着你,到了那边别掂纪家,你要保佑你的大儿小女过好日呢。毕摩喂的一呼叫打歌人员下跪叩头谢恩地脉龙神。起唱送老人打歌调,孝子跪地谢众亲为父母送山之恩。
  随着时间推移,科学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知识不断提高,在党的正确领导关怀下扶贫救困,乡村面貌在不断改善和质的变化,人民安居落业。如今彝族文化在前进,传承歌舞不断创新升华,从一项单纯歌舞转变多样性的娱乐方试,各村各寨自发组建业余打歌队,丧事请打歌队也不是什么难事,打歌队也有在丧葬时专用的哀调,与丧葬悲痛气氛相吻合,这就彝族文化一大进步。在政府提倡移风易俗、文明办丧事的倡导下,但愿我们彝族打歌取代那些不文明的不健康的风俗习惯,净化农村丧葬风俗,在农村移风易俗文明办丧事这块阵地上起到主导作用。祝愿我们的彝族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各国民族了解中国彝学文化。

(作者赵太泉授权代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理非遗|彝族打歌。 2008年6月
浅析漾濞彝族葬礼的历史文化积淀
小桥流水姑娘家
占春芳·欢聚一堂[ 占春芳]
丧葬总录
彝山火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