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而今迈步从头越(论文)
而今迈步从头越(论文)
——试析漾濞县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成就与瑕疵【民族团结在漾濞征文】
文/左德辉
内容提要:漾濞彝族自治县自2013年以来积极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离国家民委的要求还有“创新性不足、总结提炼不够、宣传引导不到位、工作水平和质量不高”的问题,“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而今迈步从头越”。
关键词:创建示范县继续努力
“世界'核’心,中国'桃’源”——漾濞彝族自治县,地处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中部、点苍山之西,是商旅古道的重要节点、民族和谐的幸福家园、生态宜居的灵秀之地、中国核桃的第一故乡。全县国土面积1860平方公里,辖4镇5乡65个村委会和1个社区,总人口约10.7万人。境内有彝、汉、白、回等13个世居民族,18个民族成分,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9%,彝族占总人口的49.8%,是大理州三个彝族自治县之一,在漾濞所有工作都是民族工作、所有岗位都是民族团结进步岗位。
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漾濞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团结带领漾濞各族人民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共同建设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一、漾濞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工作取得的成就和经验
漾濞始终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作为凝聚人心、提神振气、激发干事热情、释放民族政策活力的重要载体,沿着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前行,并在这条道路上主要做了以下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总结了具有漾濞特色的经验:
1、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担当意识
漾濞彝族自治县县委政府领导深刻认识到,“家底”决定了民族工作的重要性,多民族是一笔宝贵财富,是漾濞发展的一个重要优势。从历史传统、基础条件和未来发展来看,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是漾濞彝族自治县应该干、能够干,也必须干好的事情。
漾濞彝族自治县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从政治方向上把握民族关系,从认识国情上理解民族团结,尊重传统和现实,不囿于历史、故步自封。全县上下深刻理解“从人口小县向民族团结进步大县转变”的紧迫性,深刻认识和把握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既是云南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省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当好全面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着力推动“四个转变”排头兵的必然要求。漾濞彝族自治县高度重视影响发展的政治、社会等经济之外的因素,不一味追求传统发展要素上的由小变大,立足自身比较优势,把多民族转化为全县发展的特色和优势。2013年成立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创建工作。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纳入县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工作。建立“双挂”制度,9个乡镇党委第一书记在统筹各乡镇脱贫攻坚工作的同时,负责抓好乡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其他县处级领导在抓好分管联系部门工作的同时,抓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各乡镇、各部门均成立以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分管领导、专干负责创建日常工作。全县上下构建了责任明晰的县、乡、村三级民族宗教工作网络,确保了创建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成效。
2、出台政策措施,明确工作职责。
制定出台《漾濞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七进”活动工作方案》《关于扎实推进漾濞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实施意见》等25份系列文件。将民族理论政策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干部教育培训内容。将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列入全县综合目标责任考核,并增加考核分值,各级各部门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分解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职责,形成每级都在抓、个个都要干、人人有压力的立体抓落实的大格局,形成了创建工作的政策措施体系,确保创建工作有章可循。
3、健全工作机制,规范工作流程。
建立“互观互学”工作机制,自2018年以来,每年组织部门之间、乡镇之间开展“互观互学”,促进全县相互学习、交流借鉴,共同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不断向前发展。建立督查指导机制,按照《漾濞县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动态管理办法》,每年组织县级有关部门对已命名的示范单位和创建单位进行督促指导及复检复验,指导各单位结合部门实际找准创建工作结合点,确保创建工作不缺漏、不滑坡、不停滞,有成效。同时,国家民委、省州民宗部门领导多次深入漾濞就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把脉问诊”,确保了全县民族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规范了创建工作的机制和流程,促进了创建工作深入持久和精准化、长效化、规范化开展。
4、重视人才培养,延伸工作机构。
县委、县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管理和选拔培养,按照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选拔使用。截止2020年5月,全县共有乡科级实职领导干部523人,其中少数民族干部427名,占全县干部总数的81.64%。每年组织开展1次以上县、乡、村民族宗教干部业务培训班,强化民族干部的能力素养,夯实了创建工作的人才基础。不断优化民族工作机构,由县委统战部统一领导民族宗教工作。制定落实乡镇、村(社区)两级民族宗教工作责任制,在全县9个乡镇配备统战民宗专干9人,确定村(社区)统战信息员、网格员66人。
5、增强文化认同,铸牢共同体意识。
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漾濞彝族自治县通过在群众文化中倡导、在文艺创作中渗透、在节庆活动中弘扬,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进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一是把尊重、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与传承、弘扬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为一体,积极打造彝族打歌、大刀舞、路路啧、傈僳、苗族打跳、民族刺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外宣品牌,展示了多元文化交融并存的风采。二是以融媒体中心、“掌心漾濞”、“七彩云端”、《核桃源》、“漾濞彝人网”作为漾濞彝族自治县宣传民族团结进步的主阵地,集中宣传报道漾濞创建工作情况,在中央和省州主流媒体刊登各类稿件500多篇。积极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融媒体+民族团结”工作。在县融媒体、微信公众平台开设宣传专栏,全方位刊播创建工作动态及民族政策贯彻落实情况,在“掌心漾濞”“七彩云端”上常态化宣传全县创建工作情况。县创建办制作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宣传网页,彝学会创办“彝人网论坛”大力宣传党和国家民族宗教政策法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成效及先进典型。县文联在全国征集关于漾濞民族团结进步的作品,编辑出版《核桃源》专刊,彝学会牵头收集漾濞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汇编成《漾濞各族各界谈创建》一书。由本县青年歌手李永康创作体现彝县各族人民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紧紧抱在一起》主题歌曲,并在全县广泛传唱。发放知识读本4000多册、折页10万多张、挂历2万多张,制作宣传展板400多块、永久性标语100多条、宣传广告2000多平方米,制作专题片2部、开展宣传活动180场次12万多人次。举办民族团结进步宣传“三下乡”活动6次,文艺演出271场次,开展“同栽团结树共建同心林”植树造林活动3次。“彝人网论坛”植根于丰富的本土文化,推出了长篇小说《蒙昭源传奇》、《从天堂到地狱》,电视剧《彝家欢歌》等一系列文学作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文艺形式广泛传播民族团结理念。李永康编导的现代剧《核桃树》把漾濞各民族参加修建滇缅公路,支援抗日的故事搬上舞台。三是充分利用重大纪念日、中华民族和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广泛开展北竹山庙会、彝族火把节进行广场舞、打歌、山歌等大赛,弘扬民族舞蹈、民族音乐、民族工艺品等优秀传统文化,向各族群众展现了多彩漾濞、大美漾濞。县老体协每年组织一两次全县少数民族舞蹈比赛,既带动了全县的文体活动,又增进了各民族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此外全县所有单位名称实行彝文和汉语“双文字”挂牌。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普查,形成《漾濞彝族民间故事》、《漾濞彝族山歌小调》、漾濞彝族《阿拉哈木——牛歌》、《漾濞少数民族(彝族、回族、白族、苗族、傈僳族)婚嫁习俗》、《漾濞彝族丧葬习俗》等一批地方文献。完成了芦笙制作演奏及苗、彝族手工刺绣工艺传承人寻访工作。苗族弓弩制作工艺以专业论文形式发表,《漾濞回族—从晚清末到新中国建立之初的人和事》完成编印,山歌、耕歌、打歌调唱词持续收集整理。实施了彝族毕摩经整理等8个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抢救保护项目,挖掘出“鸡街大刀舞”“彝族刺绣”等一批民族文化精品。目前漾濞县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3项,其中省级5项;共有非物质文化传承人37人,其中省级2人。
注重把握不同群体的文化心理和信息接收习惯,找准创建工作与各族群众切身利益的结合点、与群众心理的契合点、与民族情感的共鸣点,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在报刊、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增设民族团结进步宣传专栏、制作专题片,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形势政策教育、民族团结教育,让宣传教育更亲切、更接地气、更有人情味。宣传教育方式上,既利用大型户外宣传栏,又利用微信、微博、微视频和客户端等新技术、新媒体,推动宣传教育全覆盖,民族团结理念入脑入心。宣传教育对象上,突出青少年、干部、知识分子等重点群体,采取“滴灌式”宣传教育,强化“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特别是培养青少年牢固树立中华民族一员的意识。平坡乡高发村是一所六年制寄宿学校。该校注重将民族团结理念融入教学课程、校园环境和课外活动,每周确保一节民族团结课,利用课间操穿着彝族、白族、傈僳族等服装,共同跳彝族舞;还利用在“国旗下讲话”、主题班队会、国学经典诵读等形式宣传民族政策和民族知识,广泛开展“手拉手”活动,教育学生知恩感恩,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各族孩子在同一片蓝天下幸福成长。
6、动员多元主体,激发社会活力。
维护民族团结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族群众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主体。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民主党派、人民团体都行动起来,一起做交流、培养、融洽感情的工作,一起共创共建。漾濞县切实尊重各族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在国家民委倡导创建工作进机关、乡村、社区、学校、企业、寺院的基础上,拓展进家庭、进市场、进医院、进军营的“十进”活动,工作触角向基层延伸,重点任务在一线落实。以“创建工作+文明建设”为抓手,凝聚民族团结进步力量,建设“四德”道德讲堂150余个,开展道德讲堂活动300余场次,开展了“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美家美户”示范点创建及移风易俗专项整治等活动。同时,统筹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百村(社区)示范创建等工作,开展基层党建与民族团结进步“双推进”、脱贫攻坚与民族团结进步“双推进、双达标”工作,全社会有效资源得到多渠道全方位整合,确保创建工作高效高水平推进。分类指导,分类推进,严格达标验收和命名,强化覆盖率和达标率考核,深入开展“七进+n”创建工作,截至2020年底,全县98个机关、68所学校、10个宗教活动场所和1个基督教临时活动点、30个企业、9个乡镇、4个军营、65个村委会、1个社区和648个村民小组创建工作全覆盖。通过广泛宣传和开展民族政策知识测试,切实提高了群众知晓率和参与率,创建活动网上、书面等问卷调查显示参与6072余人次,全县各族群众对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知晓率达97.7%、支持率达99.9%、参与率达96.1%、满意率达99.9%。形成了在漾濞行行都有创建工作、人人都是创建者、天天都是创建日的生动局面,确保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同时,以诚实守信、合法经营和打造人民满意医院为主题,持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进市场、进医院。漾濞县医疗保障更加完善,着力巩固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县医院成功创建为二级甲等医院,特色专科“中医馆”全覆盖,9个乡镇10所卫生院省级标准化全达标。社会保障更加有力。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县上下第一时间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响应,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科学精准高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广大各族群众积极踊跃投入防控战斗,在“战疫”中大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切实将全县疫情防控过程转化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过程,实现漾濞疫情病例“0”守护。同时,在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漾濞人民将价值40多万元的20吨核桃乳和10吨优质核桃支援了武汉人民,表达了漾濞儿女的一片深情。在这场疫情防控战斗中,漾濞儿女深化了全国各族群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认识,进一步检验和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7、加强民生保障,释放团结红利。
漾濞县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创建工作的奋斗目标,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示范市创建中的突出位置。激发各族群众推进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帮助各民族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提高把“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能力。核桃是漾濞县最重要的产业,在脱贫攻坚、民族团结进步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产业支撑作用。先后荣获“全国核桃质量第一”“全国核桃人均占有量第一”“中国核桃产业龙头县”等10多项国家级荣誉。2019年,全县核桃种植面积达107万亩,年产量达5万多吨、产值近13亿元,全县94%以上的农户都靠核桃产业脱贫致富奔小康。如:苍山西镇光明村就因核桃而团结进步和繁荣发展,成为全国农业生态旅游示范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的典范。目前全县实现2个贫困乡、24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脱贫退出贫困人口4137户16232人,综合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20.90%降至1.07%,实现绝对贫困人口全部“清零”,顺利退出贫困县序列,进一步巩固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漾濞县近几年累计投入资金5.1亿元,实施了农村公路“943”工程、30户以上自然村公路建设等项目,构建起“以县道为骨架、乡道为支撑、村组道路为脉络”的路网体系。山区农户如瓦厂乡蛇马村石坎子为例,几乎家家有车,有的平均一人一辆。条件差一点的,有摩托车、三轮车、微型车,条件好一点的有小轿车或大货车,再也没有人养毛驴骡马做运输工具。累计投入水利建设资金5.3亿元,新建一批水利工程,供水保障率100%。累计投入2.9亿元,实施电网和信息化建设,全县65个行政村全部通动力电,网络宽带覆盖率达100%。民族地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进一步夯实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基础。目前,正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各族群众人居环境焕然一新。
8、采取“六化育六心”措施,培育先进典型示范。
漾濞县采取“强化基层党建、育主心,畅化基础设施、育信心,实化增收产业、育雄心,优化综合素质、育决心,美化人居环境、育舒心,深化感恩行动、育同心”的“六化育六心”措施,让各民族群众找到了中国共产党这个最坚强的“主心骨”,使各民族群众加快发展的信心更加饱满、决心更加坚定、步伐更加稳健、生活更加舒心、共建美好家园的力量更加强大,树牢同心同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漾濞的信心和决心。采取“干群同心、与党同向、文化同美、小康同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目标”的“四同一目标”模式,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成果共享。打造出平坡镇、光明村、高发村、杨梅树村、漾濞供电局、县消防救援大队、漾濞一中初中部、县检察院等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典型,走出了一条“沿着民族团结路,筑就进步示范带”具有漾濞特色的创建之路。以“彝县人民心向党·民族团结一家亲”为主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采用“强化学习助推创建、举办比赛助推创建、寻找笑脸助推创建”一学二赛三共享“三步法”,针对不同行业和人群,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努力将创建工作融入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工作之中,体现在各族群众生产生活之中,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参与创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巩固提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成果。
2016年漾濞彝族自治县被列为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十百千万示范工程”示范县。以模范典型带动人,树立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典范,涌现出许多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和模范个人,用群众身边的榜样教育引导群众,营造了人人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人人争当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浓厚氛围。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县委、县政府每5年召开一次全县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从2006年以来共3次对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74个和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240人进行了表彰。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项目资金8287万元,实施54个“十百千万示范工程”项目,建成1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镇、2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个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个省级少数民族特色乡镇、1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镇、37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8个省级少数民族特色示范村、1个州级世居少数民族特色示范村。近年来,漾濞有2家单位、1个人被表彰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个人,27家单位、45人被表彰为州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个人。2016年2月平坡镇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此外,密场清真寺被命名为省级“和谐寺观”,59个单位先后被命名为州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166个单位被命名为县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1561户农户被各乡镇命名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户。2020年5月大理州委、州政府推荐上报县民宗局为云南省第七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表彰的“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9、严循“法治化”,保障民族团结。
漾濞县委政府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宗教事务条例》等政策法规,始终坚持依法妥善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案事件,保证各族公民平等享有权利、平等履行义务,坚决打击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确保民族事务治理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坚持法治、德治、村民自治有机融合,及时修改完善《云南省漾濞彝族自治县自治条例》,用法律来保障民族团结,坚决维护少数民族群众在饮食、节庆、婚嫁、丧葬等方面合法权益,积极引导和支持各族群众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合法权益,营造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社会氛围,推动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大众化、人文化。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着力抓好法治宣传教育,将少数民族纳入“七五”普法的重点对象,把法治宣传教育作为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长期稳定繁荣发展的重要举措,共创建州级法治乡镇3个、“民主法治村”26个,建成法治文化广场3个。健全矛盾纠纷调处机制,着力抓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建立健全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全县共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83个,共有1054名人民调解员,五年来,共排查矛盾纠纷9746件,调处成功9572件,调处成功率98.2%;共排查纠纷4550次,预防纠纷2135件,防止群体性上访103件5791人,防止群体性械斗6件129人,筑牢了全县综治维稳的第一道防线,夯实了基层民族团结进步的基础。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依法规范宗教事务管理,持续推进“五进”宗教活动场所,依法规范宗教事务管理,对宗教场所安全隐患和宗教领域不安全因素进行定期检查,严格开展教职人员资格认定、宗教活动场所治理等专项行动,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有效确保全县民族宗教领域和顺稳定。1985年自治县设立以来,没有发生过1起涉民族、涉宗教问题的群体性事件。
通过近年来创建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漾濞县各族干部倍加珍惜团结、自觉维护团结、不断加强团结,各民族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民族团结进步理念深入人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铸牢,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积极参与国家建设和发展,形成了巨大的社会凝聚力和民族感召力。
二、漾濞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存在的差距
2021年2月24日,在漾濞彝族自治县继续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推进会上,县委书记杨瑜指出:“2020年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上做出了很大努力,但依然存在'创新性不足、总结提炼不够、宣传引导不到位、工作水平和质量不高’问题”。下面就这四点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1、创新性不足
所谓创新性是指别人还没有做而漾濞做了有利于漾濞民族团结的事;不足就是有一些,但做得不多,做得不多。创新并不是外星来物,而是结合实际想出来的新点子、新办法。例如洱源民族团结的典范郑家庄主要创新了两件事,一是针对多民族杂居特点,郑家庄成立了“1+2+7”的10人议事小组。“1”是指党支部书记,党支部在议事小组中居于领导地位,通过党员收集群众意见建议,集中到支部后由支部书记提议予以解决。“2”是指两个村民小组长,支部书记代表党支部提议后,主动与两个村民小组长(1名汉族小组长和1名藏族小组长)酝酿细化所提议的事项。“7”是指7个民族的议事代表,需解决的事项在酝酿成熟后,提交7个民族的议事代表决议,确保7个民族在同一个平台上平等议事决策,从源头上杜绝了民族之间在公共事务处理上的矛盾纠纷。二是以团圆饭凝聚民族感情。郑家庄各民族风俗习惯不同、所过节日各异。1995年,一些汉族群众以中秋节这一传统节日为契机,自发组织了一次规模较大的团圆饭,并邀请其他民族群众参与,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党支部因势利导,组织协调各族群众共同举办“中秋团圆饭”,24年来从未间断,而且规模越来越大、参与人数越来越多,近年来不仅郑家庄的群众参加,周边村子的群众也慕名前来。像这样的事漾濞没有,但类似的漾濞也有,但没有人发现和提炼总结罢了。例如龙潭乡内有较集中连片的苗族和傈僳族,他们住在彝族和汉族之间,有的傈僳族人只会说彝族话和汉话;有的汉族人既会说客家汉话,又会说本地汉话方言和彝族话;有的苗族会说苗族话,也会说彝族话和汉话,也有一些彝族人,彝族话、苗族话和汉话三样通。漾江镇民族杂居最多,肯定有很多民族团结的故事,需要人们去发现。
2、总结提炼不够
唐朝的韩愈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各民族团结是在党的领导下发展进步的,干部群众创造了许多民族团结的先进事迹,但是许多都没有被领导和媒体工作者发现,只能“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从这个角度看,“总结提炼不够”关键就在于主管部门领导和新闻报道这些“伯乐”能不能慧眼识“千里马”。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龙兴刚对漾濞核桃产业的总结提炼就比较好:“山水之间'一棵树’舞动经济发展带,核桃是漾濞县最大的特色产业,目前,漾濞县核桃种植面积达107万亩,产量突破5万吨,产值10亿元以上。有树龄百年以上的古树核桃20万余株,全县人均核桃种植面积超过10亩,全县70%的农户靠核桃发展致富。核桃,在漾濞创造了一个新的民族幸福传奇。'在千里广袤彝山,在百里漾江峡谷,哪里有核桃生长,哪里就有人居住。当前,全县各族人民生活在核桃园里、核桃林中,以核桃取名、以核桃保健、以核桃祭祀、以核桃入艺、以核桃联谊、以核桃兴农、以核桃促商、以核桃致富。’漾濞县委书记杨瑜说。在'一棵树’的引领下,不断发展各类绿色产业,让绿水青山成为各族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金山银山,是漾濞县在示范创建中推动各族群众经济发展的工作实践。”作者把漾濞百万亩核桃树缩小为“一棵树”作杠杆撬动一个经济带,真是高瞻远瞩。也难怪“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3、宣传引导不到位
漾濞需要进一步注重从提高各族群众思想认识入手,切实加强思想教育引导为核心内容的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县创建工作。一是拓宽宣传渠道。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手机等新闻媒介,通过在县电视台和县政府门户网站开设专栏、开通“漾濞民创”微信公众号、编发手机短信,在县内国道沿线和四镇主要街道、大型建筑立面悬挂广告牌、张贴标语,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制作展板、开展“十个一”“民族团结进步大家谈”活动等,广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工作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主要做法、典型经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弘扬民族团结主旋律,传递民族团结正能量。二是创新宣传方式。针对漾濞山区多、居住分散的实际,通过走家串户,进寺入舍,发放宣传材料、面对面“授课”等形式,变“集中讲”为“流动讲”。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为契机,精心编排舞蹈、小品、快板等节目,让群众在寓教于乐中受到教育、得到启发。在县城各住宅小区内要把党员组织起来建立党支部,协同物管定期向住户作宣传。在企业、社团组织都要建立党组织,确实保证党领导一切。举办火把节、核桃节、文体比赛、百姓大舞台等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确保示范县创建宣传工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延伸到基层各行各业各领域。三是注重分类施教。在机关邀请专家学者作专题辅导,举办演讲比赛、征文、答题活动,在镇村开展毗邻地区“根连根·骨肉情”共建联谊活动,在(村)社区开展“新服务、新风尚、新生活”活动,在学校开展民族歌舞、体育、书画、手工艺进校园活动,在军警营开展“心连心·鱼水情”军民共建美好家园活动,在企业开展“无欠薪漾濞”创建活动,在家庭开展“五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民族团结进步意识进一步融入到百姓生活当中,成为各族群众的共同追求。四是选树先进典型。积极挖掘符合漾濞特点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品牌,注重发现和宣传群众身边的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推动创建工作在内容、方法、载体、制度、机制、格局等方面推陈出新,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
4、工作水平和质量不高
工作水平和质量不高的主要根源是相关人员只有书本知识或网络和会议知识,缺乏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的知识,没有切身体验的知识,工作和水平肯定不高。领导要微服私访,少坐车,多走路,没有记者录像拍照,才能听到群众的心声,才能了解基层实际,才能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
凡是好玉都有瑕疵,没有瑕疵的玉,不是真玉。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是史无前例的,没有现成的模子可做,有“不足”在所难免,“吃一堑长一智”,只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胸怀,“失败”一定会“是成功之母”。
三、漾濞县继续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的几点建议
2021年2月24日,在漾濞彝族自治县继续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推进会上,县委书记杨瑜要求:“下步工作中,全县上下要找准差距、理清思路、落实责任、突出特色,确保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取得重大成效。”杨瑜强调:“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形成合力;要抓住机遇、创新举措、深入推进工作;要紧盯目标,压实责任,始终把思想教育作为重中之重,推动全民参与;要把创建工作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与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要强化氛围营造,深入挖掘先进事迹、先进典型,形成强大舆论声势;要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1、强基础筑堡垒。县委充分发挥基层“一线”指挥部的作用,一项一项部署,一步一步指导,一件一件落实。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切实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发动各族群众深入开展民族宗教政策宣讲、法律法规宣传、平安创建等活动。各村(社区)、学校等基层党组织作为创建工作的直接参与者、组织者和推动者,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注重发挥直接面对群众、直接服务群众的作用,深入基层走家串户,做好群众工作,引导各族群众参与到创建工作中。县城生活小区、一些企业、社团组织是党组织的盲点,也是得不到宣传引导的盲点,应该尽快建立基层党组织。退休人员应该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骨干力量,但原单位缺乏宣传引导,新住地也不充分利用,是一种严重的资源浪费。
2、进一步选好干部建立能打胜仗的队伍。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把少数民族干部纳入干部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及时选拔任用少数民族干部到重要部门和关键岗位,调整优化班子结构。在选人用人方面,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干部在少数民族群众中的凝聚力、号召力,在落实民族政策、处理民族事务、维护民族团结稳定和发展民族经济等方面的特殊作用,多角度、全方位选拔成熟的少数民族干部,做到同等条件优先用,看准的干部敢重用。
3、转作风求实效。积极开展机关干部联系群众服务基层工作,各级少数民族领导干部带头践行“一线工作法”,集中心思、集中力量,查找工作中的“短板”,着力解决涉及各族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自觉做到作风在一线转变、情况在一线掌握、决策在一线形成、问题在一线解决、感情在一线培养、成效在一线检验。
4、建立目标责任考核长效机制。将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工作放在未来发展的战略定位上来谋划,纳入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作为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与评先评优、干部任用相挂钩,实行创建工作一票否决制,为全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向新的高度和深度迈进打下了坚实基础。
5、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长效机制。建立领导干部“五联一包”工作机制,及时发现和掌握不稳定隐患。建立县委常委入乡驻镇“信访接待日”制度,将每周五确定为入乡驻镇“信访接待日”,牵头常委结合开展蹲点调研活动,自选一个乡镇,下沉一级,转变角色,以“信访干部”的身份,面对面接待来访群众,受理信访事项,领办疑难问题。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或不定期研究、协调相关工作,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化解。
6、落实责任、敢于担当。只有明确了责任,才会有担当。州民宗局领导吴文光同志说“漾濞要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抓好贯彻落实;要注重创建工作的全面性,把责任落实到位;要抓住工作重点,认真做好自检自查工作,全面强化沟通对接,确保工作取得实效。”要牢记毛主席的教导:“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要有“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勇气,面前的困难就不再是困难了。
总之,“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2021年2月5日于河西公租房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团结的基本观点和原则
——来源:null 2004/07/12
2、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关于进一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意见
——来源:null 2010-07-09
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
——来源:人民网官方账号2019-10-23
4、同心向党同向逐梦
谱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漾濞篇章
——漾濞彝族自治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总结
5、洱源郑家庄:七个民族一家亲
——来源:云岭先锋网2019-10-16
6、海西州乌兰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经验做法
——来源:监督检查司2017/12/26
7、2月26日漾濞县融媒体中心《漾濞新闻》
——来源:掌心漾濞
(作者左德辉授权代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画好民族团结同心圆 共筑千家万户幸福梦
民族团结进步年工作总结
那壮观的四川米易县彝族火把节(图)
元江县争创全省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简报(2021.3.1—2021.3.7)
上海市民族和宗教网
新冠病毒疫苗全人群接种来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