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塑 

 

——埋头学习,还要反复学习,践行所学,快乐吗?有时快乐,有时不快乐。
——外地来了熟人朋友,我要把手头的事放下,要跟单位请假,要告知家人,要考虑如何迎送,有时高兴,有时觉得麻烦。
——亲朋好友,领导同事,细细想来,谁知我心呢?抑郁。若听有人对我说三道四、误解中伤,更是恼火愤怒。
而孔老夫子却温情脉脉地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1)
问题可以这样看,事情可以这样想。于是,我就调整了心态:高兴而认真地去演习所学,高兴而热情地迎接远方的朋友,平静地对待别人的猜疑和误解。进一步,就想,为什么不能更高、更远、更深、更灵活地看问题?为什么不让自己始终快乐或平静?
……两千五百多年来,不知多少人听了孔子的话,调整了心态,快乐平静地生活,免去了多少麻烦;也不知有多少人,从孔子那里学会了思考,学到了智慧。
人生的价值观和幸福感,原是植根于心性的。没有经过教育塑造的心性,多被本能、私欲和浅见左右,很难让人健康快乐地生活。孔子的学说,是塑造心性的学说。他不断言人性的善与恶,他只提出人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事,怎样思考。他穷其一生,试图塑造理想的君王和臣民。
塑造心性是一个庞大的精神工程。这个工程以什么思想为指导?在曲曲折折发展的历史中,不同的时势,不同的政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但经常被选中的,还是孔子那些温和的或武断的只言片语。是不是真的“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不敢断言。只是,我们从世世代代帝王将相、名士英雄、黎民百姓的精神世界中,在历来的政治、法律、文化、教育、道德及民间风俗中,都能找到不少孔子思想的基因。司马迁讲:“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这个远在西汉的知识分子的评断,今天读来仍不过时。
孔子提出了较高的人格标准。他认为人的最高境界是做到“仁”,最完美的人是“仁人”。什么是“仁”呢?“仁”,就是“爱人”。(12·22)
从本能私欲上讲,人是只爱自己的,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分析一下历史和现实中种种的丑与恶,就会发现几乎所有劣行都来自于“为己”,而且多来自那种低级的、狭隘的、粗野的“为己”。一人放纵私欲,多人就要受到伤害;多人放纵私欲,人就不能共存。也许正是基于此吧,孔子提出要“爱人”。“为己”与“爱人”,看起来南辕北辙,但我们却可以作这样的思考:我不爱别人,怎么能得到别人的爱?得不到别人的爱,怎么能够“为己”?“爱人”也正是为了“为己”,更多的人“爱人”,更多的人就都可以实现“为己”,不过是更高层次上的“为己”,是大家共同的,而不是一己的“为己”。两三个人是这样,更多的人也是这样,推而广之,家庭、民族、国家也是这样。孔子说:“苟志于仁矣,无恶也。”(4·4)大家都爱人,世界还有什么丑恶呢?只是要做到“爱人”,就要对本能私欲进行约束,这需要知识和智慧,需要眼界和境界,需要遵守正确的行为准则。
选择“仁”,是不是很难呢?孔子说,不难不难,“我欲仁,斯仁至矣。”(7·30)一个欲念、一个选择而己,非常简单,没有规定谁行谁不行,不需要接受考验、审查,只要你想做仁人,仁的大路就摆在你的眼前。这与佛教“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说法类同。
怎么样塑造心性?要教育。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驾车。孔子说:“人口真多呀!”冉有说:“人口已经够多了,还要再做什么呢?”孔子说:“让他们富起来。”冉有说:“富了以后还要做些什么?”孔子说:“教化他们。”(13·9)孔子毕生,于己是学而不厌,对人是诲人不倦。他像一个园艺师,在人性的园林里拔草、剪枝、扶弱、除虫、浇灌、施肥、排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只为人性的园林更美。教人什么呢?“子以四教:文、行、忠、信。”(7·25)教文化,教做事,教忠诚、教守信,他还教诗、书、礼、乐,以此来塑造理想的人格。
他讲:不分族类,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即“有教无类。”“有教无类”还有另一层意思:所有的人都是可以塑造的,所有的人都应该再塑造。
讲了教,他还讲学。“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17·8)就是说,虽然你具备个别好的品质,不学,也不完美,搞不好还要坏事。比如,你善良爱人,但不好学,不该行善时行善了,就会干愚蠢的事;你勇敢不畏死,但不好学,不该逞强时逞强了,就会惹出乱子,等等。他对儿子孔鲤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他拿自己举例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15·31)他教导学生要“笃信好学,守死善道。”(8·13)他还告诉人们如何学:“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号召是一回事,多少人真学,多少人能坚持学,就是另一回事了。孔子一方面义无反顾地教,一方面却陷于深深的忧虑。人天性懒散,能学,坚持学,何尝容易。颜回好学,是他最疼爱的弟子。颜回死后,孔子叹息:再也没有好学的了!号称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的孔子居然发出这样的叹息,可见学之难。他也举自己的例子,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5·28)人之难塑,在学上就有过不去的坎。学生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您讲的道,实在是我的能力不够呀。”孔子责斥他:“能力不够是到半路才停下来,现在你是自己给自己划了界限,不想进步!”
应该注意的是,孔子没有在人类之外树立一个什么形象让人们去顶礼膜拜,或用生前死后的所谓天堂地狱或怪、力、乱、神去恐吓人们。他所做的是开心启智,要人们去自我约束、自我修炼、自我完善。古代西方许多哲学家一直相信上帝的存在,在敬畏上帝的前提下构建人的精神世界,直至1882年尼采提出“上帝死了”,才有更多的哲学家在无神明的天地里重新设计人的精神家园。而孔子说,“君子求诸己”(15·21),至于求诸别人,他认为非君子所为;对鬼神,他主张敬而远之。
教育了,学了,是不是就是“仁人”了呢?不那么简单。就像理论上讲人人可以成佛,但真正成佛的谁人见过?孔子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4·5)他强调无论何时何地,哪怕忙乱、颠沛流离,都不能违背仁,都要实践仁。这要求是很高的,如同宗教的修炼。他知道绝大多数人做不到,但他还是要提出这样要求,他相信应该有人在这条路上走下去,他要求人们能走多远走多远。他深知人本能的惰性力量太强大,教与学所起的作用也有限:“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9·18)说的是现实,也可视为对好学者的鞭策。颜回如此优秀,在他看来,也只是“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的弟子,认为只是以日以月计而已矣。(6·7)他无奈地说:“谁能不经过屋门而走出去呢?为什么没有人走我所指的路呢?”(6·17)正路坦途摆在面前,但多数人止步不前,还有人去走邪门歪道。孔子的忧虑和叹息,何尝不是历史的忧虑和叹息?在强大的本能私欲阵前,与之抗衡的哲人在战斗的间隙,也会感到疲惫和惆怅。
他对学生子贡说,对待别人,“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12·23)人家不听就算了吧,说多了就会自讨没趣。教育不是强求,善言不是强制,天下人等,形形色色,怎么会都接受你的主义呢?他是教育家,不是执法官。说归说。别人不听他的,犯过错,也就罢了。但自己的学生不听他的,无仁无义,老头子就火冒三丈了。那个季氏比周朝的公侯还要富有,冉求还帮着他搜刮钱财,孔子知道后大喝:“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11·17),我不认这个学生,大家都去,给我狠狠教训那家伙!
爱之深责之也切。

 

                                  克 

 

私欲作为人先天带来的本能,本身没有好坏之分。每个人总要自己衣食住行,自己喜怒哀乐,但如果私欲放纵开来,无限度地争夺物质,争夺异性,争夺尊严,争夺权力,人们就无法共存了。放纵私欲,即使他的所得比一般人多上千倍,也无法感到幸福,因为欲壑难填。私欲需要用理性去克制,换句话说,为了让人们共同生存,必须树立起规范,控制私欲。这如同足球赛,球员如何施展球技,那是球员的自由,但任何球员不能踢人、抓人、手球,不能辱骂裁判,不能越位;你可以自由,但不能影响他人的自由,否则比赛就变成了群殴。人类社会,幸福自由,应为共有。
私欲是本能,但理性也是人的特质。理性可以改造私欲。孔子就是用一种宏观的、高层次的、严谨的理性,试图让人们掌握这种理性,塑造自己的心性。其手段,一言以蔽之,就是“克己”。他说: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12·1)
虽然把“克己复礼”放在一起说,但一想就明白,不克己,无以复礼;若复礼,必先克己。
克己,就要正。为人要正直、正派、正经。正,是不偏斜,也是遵循做人应恪守的法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3·6)“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12·17)你自己正了,别人也就正了。特别是掌握权势者,你自己偏了,乱了,约束不住自己,怎么能要求别人不偏不乱?如何正呢?孔子说:“就有道而正焉。”(1·14)经常用道,或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而他自己呢,不仅心正言正行正,而且对生活细节都不苟且:席子摆放得不端正,他不坐;(10·12)上车时,“必正立”,然后才拉扶手带。
人生在世,尊严、幸福、价值,都是建立在众人基础上的。如果一个人终生孤零零地活在荒岛上,就算掌握了天地大法、宇宙真谛,又有何益?实际上,没有绝对意义上特立独行的人,没有绝对意义上不跟人打交道的人。人人克己,共建繁荣;人人不克己,天诛地灭。
克己,就不能妄自尊大。人常常要求别人这样那样,搞得别人反感、愤怒,甚至引发反抗。孔子说:“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5·12)你不想让别人强加于你什么,那么你也不要强加别人什么。
克己,就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人常常自以为是,认为自己正确,凡事为自己辩解,对别人求全责备。孔子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15·15)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攻其恶,无攻人之恶”(12·21)多自省自身的错误,不要总是攻击别人的错误。这种思想后世发展为:常思己过,不论人非。
克己,就要帮助他人。人常常牺牲别人,得到自己想要的,为此甚至不择手段。孔子则讲:一个仁人,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6·30)的人。自己想成功、想有势、想出名、想富有、想享受,好吧,没什么,先让别人得到这些。他不讲人是不是应该有这种欲念,而是讲先人后己,先成人之美,而不是成人之恶。(12·16)
克己,就要将心比心,把自己与别人一视同仁。人与人的关系的行为准则,可用孔子的一句话来概括,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5·24)孔子将其视为“可以终身行之”的准则。这貌似克制私欲的底线,其实是人际关系的最高要求。你不想伤亡,那就不要让别人伤亡;你不想穷困,那就不要让别人穷困;你不想受辱,那就不要让别人受辱;你不想受难,那就不要让别人受难。推而广之,团体、种族、国家如果按此准则行事,太平世界还会远吗?
克己,就要有错就改。“过则勿惮改。”(9·25)不要怕改正错误,有错应该光明正大地去改。“过而不改,是谓过矣。”(15·30)有错不改,错上加错。孔子最忧虑的事情之一,就是有错不能改:“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7·3)他不得不忧,因为改错太难了!谁见过发现自己的错误而又能从内心责备自己的人呢?“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孔子说他没见过。
需要一提的是,克己一说,曾被一些尊孔者推向极端,突出的代表就是宋明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这个“存天理,灭人欲”作为少数人进行的宗教式的修炼,超越“自我”,养性知天,实现“真我”,无可厚非,而作为政治或社会对人的要求,给百姓树起种种樊篱,把许多正常的生理需求和生活需要禁锢起来,甚至为一些观念而戕害生命,就走向歧路了。这理论屡遭批判的炮火,也是应该的。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些炮火所击中的,其实是披着这个理论外衣的政治和为政治服务的意识形态,理论不过是“替罪羊”。孔子的克己,并非“存天理,灭人欲。”孔子不否定人欲,更不会去灭人欲。孔子本人就不是苦行僧,他吃饭穿衣都很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粮食舂得越精越好,鱼和肉做得越细越好;“唯酒无量,不及乱”,酒可以放开去喝,喝多了别乱来就可以。他的哲学是关于人生快乐的哲学。他固然讲过,“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7·16)他讲的是不义的富贵,那么,合乎义礼的富贵呢?应该是要接受的。他还讲:“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后人通俗地解释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4.5)是也。所以,他的理论,是约束心性中于他人有害的一面的理论,不是灭绝人性的理论。一人快乐幸福,人人快乐幸福,这是他的理想世界,我也视为他强调克己的动机。
让-保罗·萨特有句名言,叫:“他人就是地狱”,我相信这个理论有着非常客观的人性基础,因为人不约束自己的心性,必将使人间变成地狱。但我们反过来看,如果人人能够以克己、爱人来塑造自己的心性,他人何尝不是天堂?视他人为地狱者悲,视他人为天堂者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其实没有办法做到真正的安逸,为什么呢?
儒学文献——孟子思想的三个方面
《读论语.雍也篇》帝王之才
论语讲案|第四篇里仁之第3第4章
王阳明心学智慧:用正确的“姿势”发怒
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