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用“边际效用理论”看教学

▲怎么听——倾听,被教育者才说!

【杨德发专栏】



边际效用理论是经济学中的一种理论。效用是指消费者从事某一行为或者消费某一定量的物品所获得的满足程度。总效用(总满足程度)是指消费者消费多种物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边际效用是指每增加单位量某种商品的消费所增加的满足程度。一般而言,效用是所消费商品的增函数,即随着所消费的商品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是,效用增加的速度(即边际效用,也叫幸福指数)是递减的,这一特征被称为边际效用递减原理。


(MU—表示边际效用,TU—表示总效用,Q—表示所消费的商品量。MU=ΔTU/ΔQ=斜率)


在经济学中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是指消费者在消费物品时,每一单位物品对消费者的效用是不同的,它们呈递减关系。(上图中斜向下的直线)比如一个小乞丐,已经好久没要到饭了,已经到了生命的边缘地带,他对食物充满了无限的期待和渴望,此时您从小乞丐身边路过慷慨的给了小乞丐一个馒头,此时小乞丐的幸福指数马上就达到了100%。当小乞丐将那个馒头吃完,小乞丐已经没有了生命危险。然后您又给小乞丐一个鸡腿,然后小乞丐此时的幸福指数也许只有80%。当小乞丐把鸡腿吃完已经很饱了,此时您又给小乞丐一份牛排并强迫小乞丐将其吃下,此时小乞丐的幸福指数也许就为负数了。您给予小乞丐的饭是越来越好,但小乞丐的幸福指数却越来越小,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原理”。


小乞丐有食欲,对应于学生有求知欲。


馒头、鸡腿、牛排是食物,对应于学生要学习的概念、规律、习题等学识。


小乞丐的胃容量,对应于学生的脑容量。(全班60名学生,他们的脑容量可能是不相同的)


小乞丐对吃的满足程度,对应于学生对学习的满足程度。


小乞丐对吃的边际效用(幸福指数),对应于学生对学习的边际效用(幸福指数)。


在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类似于上述的小乞丐,教师类似于上述的食品提供者。如果教师一味地讲授,相当于不断地给小乞丐提供食品,灌输的知识总量达到学生的脑容量之后,学生对学习的满足程度就会下降,由渴望学习变成讨厌学习。由于学生的脑容量不相同,有的学生刚好吃饱,有的学生已经吃撑,还有的没有吃饱。满堂灌式讲授按同一进度提供“知识”,也不能匹配学生的脑容量。

怎么办?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可以通过“少讲”来吊学生的胃口。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不同脑容量的学生均同时吃饱。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讲”(墨子的说知、陶行知的小先生制、龚雄飞的展学、教学论中的角色扮演)来促进学生的加速消化并根据“学生讲”的情况观察还要提供多少学识。也就是说,教师不能再用满堂灌式讲授,而应该以问代讲、尽量少讲、尽量让学生讲,并边讲边观察学生的反馈信息,随时调整教学的节奏、策略、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有了教师讲,也有了学生讲,教师与学生之间就是在交流,他们在交流的过程中增加学生的学识而不至于使学生反胃、吃腻;他们在交流的过程中增加教师的学识(学生的发散思维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而不至于使教师囿于自己的个人之见(实现教学相长)。


用“边际效用理论”看教学,我们不难发现满堂灌式讲授会使学生对求知的满足程度下降,甚至厌学,而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互讲、互问、互思等)却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快速消化知识,从而更大程度的增进课堂教学的容量又不至于使学生反感。


用“边际效用理论”看教学,教育学第一定律无疑是千真万确的。


感谢北京大学国家软实力研究院宋赟研究员提醒杨德发作“边际效用分析”!

(写于2017年10月10日星期二晚20:41)

(本文为杨德发老师原创投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新课堂必须克服的三种心理效应
职教视点 | 信息化教学如何从大赛到常态
有效教学三大内涵及其意义
课堂教学琐思(2013.06)
影响因素与对策:基于博弈理论的高效教学过程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