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个月反弹50%,港股医药怎么看?
userphoto

2023.01.13 四川

关注

  疫情防控优化、海外加息预期减弱,10月中旬以来港股医药板块上演史诗级反弹,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反弹超50%,领涨所有恒生综合行业指数。目前,投资者更加关心三个问题:港股医药涨到哪了?未来行情持续性如何?港股医药相比A股医药如何?

  对比历史,港股医药仍有上行空间

  受行业政策及国内疫情反复影响,港股医药板块自2021年中持续疲弱,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最大回撤达68%。港股医药板块上一次如此大幅的回调出现在2018年,彼时受集采政策扰动,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回调幅度达48%,回调历时7个月。对比历史来,本轮回调68%的幅度和15个月的时长,下跌相对较为充分。而2018年回调结束后,随之而来的是港股医药板块持续两年半的大牛市,涨幅高达157%。而本轮自十月中旬以来,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政策优化以及海外加息预期减弱,港股医药迎来触底反弹,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三个月上涨52%,对比历史来看仍有较大上行空间。

  横向来看,港股医药相对A股、美股仍有修复潜力

  港股本轮回调期间(2021/6/29-2022/10/13),A股和美股医药板块跌幅相对较小,申万医药生物指数和纳斯达克生物技术指数最大回撤分别为-41%、-34%。十月中旬港股医药板块反弹以来,同期申万医药生物指数和纳斯达克生物技术指数分别上涨14%、9%,港股医药反弹力度远超A股与美股。但尽管如此,港股医药当前距离2021年中的高点还有-51%的跌幅,相比同期A股和美股-29%和-17%的表现,仍有较大反弹潜力。

  港股医药估值性价比更高、业绩修复弹性更大

  从估值来看,净资产的波动性低于净利润,因而更能稳定对比港股和A股的估值状况。当前港股医药板块PB估值水平明显低于A股医药板块,具有更高的估值性价比。

  从一致预期来看,2023年港股和A股的各行业板块利润增速呈现差异,其中可选消费和医疗保健领域,港股利润增速修复显著优于A股。主要是由于港股具有特色的线上消费和创新药行业,在过去一年的时间中受损明显,因此2023年修复弹性相对较大。

(文章来源:富国基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个月大涨20
港股再度调整!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一度跌超1%!
光大证券:消费医药或成为今年“春季躁动”的主旋律
港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
港股的弹性——历次大跌反转中全球主要指数表现比较(方正策略)
“十倍股集中营”,为什么医药值得投资者长期关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