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庫全書經部小學類-古音駢字續編》清-莊履豐

經部 小學類 字書之屬

古音駢字續編 五卷

莊履豐 莊鼎鉉

 

提要

《古音駢字續編》五卷,國朝莊履豐、莊鼎鉉同撰。古人字少而韻寬,故用字往往假借。是書取古字通用者以韻分之,各注引用書名於其下。由字體之通,求字音之通,於秦漢以前古音,頗有考證。但遺闕過多,牽合亦複時有。即以開卷《東冬韻》論之。如《荀子·議兵篇》云:「案角鹿埵隴種、東籠而退耳。」《注》曰:「隴種,《新序》作龍鍾。」《禮論》篇曰:「彌龍。」《注》曰:「彌如字,又讀為弭。」《楚辭·九章》曰:「蓀詳聾而不聞。」《補注》云:「詳與佯同。」《九歎》曰:「登逢龍而下隕兮,違故都之漫漫。」《注》云:「逢龍一作逄,古本作蓬」。《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曰:「大夫曳庸。」《注》曰:「《左傳》作後庸,《國語》舌庸。」《史記·五帝本紀》曰:「其後有劉累擾龍。」應劭曰:「擾音柔。」故《五帝本紀》又曰:「擾而毅。」徐廣曰:「擾一作柔。」則擾柔字通。《倉公列傳》曰:「臣意胗其脈曰迵風。」。《注》曰:「迵音洞,言洞入四肢。」《漢書·地理志》曰:「都龐」。應劭曰:「龐音龍。」師古曰:「音龔。」《揚雄傳》曰:「奮六經以攄頌。」師古曰:「頌讀若容。」《大戴禮·衛將軍文子篇》曰:「《詩》云:『受小共大共,為下國恂蒙。』」《注》曰:「今《詩》為駿龐。」《五帝德篇》曰:「鳥獸昆蟲。」考《說文》以「蟲」為「虺」,然漢代碑刻即用「蟲」為「蟲」,則蟲、蟲通。此書原本、續本均未舉及,則採摭之未備也。又如原本於「蜂門」二字注出《荀子》,而《史記·龜策列傳》亦作「蜂門」,乃不注。續本於虋冬、滿冬、門冬引《爾雅注》,而《山海經》曰:「其草多芍藥、虋冬」,乃不注。又引《廣雅》「膺匈」二字謂匈、胸通,而《管子·內政篇》曰:「平正擅匈」,《注》曰:「和氣獨擅匈中,亦古胸字」,乃亦不注。則訓釋之未詳也。他如圜鍾、函鍾是黃鐘、林鐘別名,非黃通為圜,林通為函。其「浸盧維」讀作「盧灉」,恐亦鄭玄之改字,未可盡概以古音。乃一例定為通用,未免附會。然大勢徵引賅洽,足資考證。古字之見於載籍者十已得其四五,亦可云小學之本善矣。
古音駢字續編(景印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龜 说文解字
晋北方言里的“老掴”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课件模板:豩.ppt
叶韵
转 | 也談“鵠”為何不能讀成“hào”
韻典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