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楼宇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回归与传承

本文摘自《君子之风与大学之道》

来自楼宇烈先生讲课实录《敬天法祖尊师重道--小学教育中的文化传承与教育之道》

这一百多年来的文化沉浮,曾经也有人问我,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怎么认识,有个什么看法?我四个大字,失魂落魄,或魂飞魄散。

失魂就是比如我刚才讲的这八个字,就是魂,魄就是我们的行为,魂就是我们的精神。我们的魂丢了,我们外在的行为各个方面也不讲究了。举手投足,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做了,什么场合应该怎么样,大家也都忘了。本来中国是世界上出了名的礼仪之邦,现在快变成最野蛮的野蛮部落了。你到外国去经常是这样的,找中国人是最好找的,在公共场合说话声音最大的一定是中国人,不顾场合的高声喧哗一定是中国人。你看看,一个礼仪之邦竟然成了这个样子。落魄,失魂落魄,魂飞魄散。

现在,很多人要重建,怎么重建是很艰难。我觉得我们要一点一滴地做起。我开始提到的《弟子规》,是我们从小养成言行举止习惯的一种教材。我们不在于用教材让大家来背诵,而是一条一条地去做,从小养成习惯。

敬畏自然,以天为则

我们怎么样努力地让大家来恢复“敬天法祖,尊师敬道”的灵魂和精神?天就是我们的大自然啊,中国人是最敬天的,要向天地学习,我们人所有的德行都是从天地万物学来的。我们怎么样来称颂一个圣人的?我们到孔庙里看一看,我们是怎么样来称颂孔子的?两句话,一句话是“万世师表”,他让我们世世代代都要向他学习,为人师表;还有一句话“德配天地”,孔子的德行可以和天地相匹配相并列。

天地是无私的广大的包容的,无所不容无所不包,“天无私覆,地无私载”,他长出来的东西没有一个是一样的,可是他又是同样地去看待他们。我喜欢这个,我不喜欢这个。我喜欢这个,我就在天上盖着你,我不喜欢这个,我就不盖你,地也没有说不喜欢你就不载你了。天地是最无私的,心胸是最广大最包容的,而且不去主宰它的,让它自由生长的,“生而不有,长而不宰。”

因此天地之德行是我们学习无穷的源泉,根本的源头。天地的诚信,一年四季那么运转,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于是万物才能够生生不息。天地如果不讲诚信的话,万物能生长么?今年春夏秋冬了,明年变成夏春秋冬了,后年又变成春冬秋夏了,万物还能生长么?无法生长。所以“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人是按照天道去做的,所以中国人最尊重的是天。天并不是一个有意志的造物者的神,而是万物自然的本源。所以这个理念跟西方宗教的理念是不一样的,但从根本上又是一样的,是不忘本,要感恩,这个精神上是一样的。

所以不能说信仰一个造物者就是有宗教信仰,我们信仰一个自然的天,就不是信仰。我们不能做违背天地良心的事情,就不是一个信仰。我们不能随意地去支配天地,随意地让天地来符合我们。人应该顺从自然,要去适应自然,不能反过来要自然来适应我们。我们现在永远创造所谓人造的环境,让自然来适应我们,还认为人们了不起。人们是了不起,无所不能,想做的大概都做得到。这个没问题,毫无疑问的,人有这么大的力量。但是,人再大的力量,也只能够局部地让自然去服从你,整体上你永远得服从自然。

我们现在是很好,我有时候会暗自发笑,说这个空气环境不好,我们来一个空气清新剂,往这个屋里一搁,你看多好啊,真是不得了,我们还洋洋得意。可是我请问大家,你能永远待在这个房间里不出去吗?一想到这个,空气清新对你就毫无意义,反而会增加负面作用。为什么?当我适应了这个局部环境,我就适应不了大环境。整体的变化是一点没办法抗拒的,你只有想办法去适应它。

昨天碰到一个从日本回来的朋友,他说日本现在是过敏期,整个马路上大家都戴着口罩。我就说啊,真是这样的,三年前我在日本待了半年多,赏樱花,高兴极了。大家坐在樱花树下唱歌喝酒。三四年以前,我看电视上报导说,日本樱花季节时候,过敏得不得了,人人都戴着口罩,我还不相信。他刚从日本回来,正好赶上现在是樱花季节,就是这个现状。大环境都变了,人怎么办呢?好了,说完这个,回家开电脑一看,网上报道了一个什么消息,说安倍也过敏,所以他有点生气,国会里面也有很多人也提出质疑,于是他要下令全部砍掉在日本造成过敏源的杉树。可不得了了。就是不知道三十年的变化与人怎么样,你能抗拒吗?如果说要死抗拒的话,我说是反面抗拒的话,人必须清楚地认识这一点,人类不要再去干预自然的变化了,这样才能够不断地去适应它。

我也经常讲,我到北京今年已经整整六十年。六十年前我到北京的时候,西郊地区流水潺潺。这个流水潺潺是形容,不是河流的流水,更多的是地下的泉水,清泉水。京西原来普遍是清水稻的地区,现在已经一点清水稻都没有了,地下水枯竭了,泉水枯竭了。原来不仅种水稻,还种藕,种荸荠,种慈菇,种茭白,所有水生的植物都有。现在什么都没有了,我们看到的是水泥林子。

所以人的能量是大,不得了,可是我们要尊重自然。中国人的敬天,我认为是最重要的。既然你要敬天,你怎么能够随意地去破坏天呢?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大家说传统文化怎么入手?我想我们如果能把整个社会,把我们脑子里边的这两个意思归拢起来,就是“敬天法组、尊师重道”。这个其实说难也难,说易也易。这个本来就是中国的传统,现在丢失了,而且可以从我们身边做起。我们的祖先就是我们的天,我们要尊重祖先,先从孝亲开始,先从孝顺父母开始。我们每家每户都能够从孝敬父母开始,然后到父母离开的时候,我们要慎终,然后我们不忘祖先,有些节日的时候,比如最近马上清明了,大家就得去祭祖。“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民风就会为之一变。

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大家不孝,大家不敬祖先。所以要把这个慎终追远的风气恢复起来。慎终追远不是吃吃喝喝,不像现在很有意思,我发现婚礼有车队,丧礼也有车队,特别是在南方。我不知道北方怎么样,我在南方看到,丧礼也有车队。我们少摆点车队,多来点慎重的严肃的礼仪,这样的话我想这种风气应该也可以比较容易恢复,因为这都是出于人的天性。天性就是自然,所以中国人一讲到自然,就讲天,天性,天命,天道,天理,天然,天成,都是天,自然的,出于人的自然的本性。只要我们把他的本性启发出来,把他的良心良知启发出来,应该是可以逐步恢复的。这就需要我们现在的人认识到,我们做家长的做老师的,需要身体力行。

文化回归,任重道远

所以现在我们的担子很重,也有很多的难题。现在我们开始一点一点地有所认识,过去可能把我们敬天地的思想看作很落后的封建的,现在看科学的发展其实也在回归我们传统的对世界的认识。传统中我们对万物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现在的科学也在回归这个,并不是把人和万物隔离开来、对立起来。我们现在也越来越认识到,人并不是一个外在世界的消极反应的工具,而是积极参与到整个万物运行变化之中的。所以人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这个跟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有关系的。

我们在座的也一定都学过一点哲学,好像我们探求的问题是先有物质还是先有精神。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好像哲学应该研讨这些问题。其实这是一个很普通的常识问题,连身体都没有了,还有什么思想啊,还需要问吗?

中国哲学不讨论这些问题,讨论什么?讨论的是我们人的精神,跟这些物质现象碰在一起了,各自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不是说先有你后有我还是先有我后有你的问题,而是我们在一起了,你有什么意义,我有什么意义。

我们经常拿心和物来比喻。先有心后有物,还是先有物后有心,这是西方哲学很重视讨论的一个问题。中国哲学讨论的是心物在一起的时候,心发生了什么变化,物发生了什么变化。心没有跟物发生关系的时候,没有跟物在一起的时候,物是物,心是心,不搭界,存在对于我来讲,意义不大。这就是从个体来讲的。从整体来讲呢?不是我个人,是人类,人类和整个世界,这个整体永远离不开,你也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你,所以没有这个物在前心在后的问题。

所以我们很多现在的思维方式要发生变化。我们不要以为逻辑推理的就一定正确,前提错了就全盘皆错。任何科学的理论都是建立在假设基础、假设前提之上的,所以有的时候不能只靠逻辑推理,还要靠我们的直觉感觉,所以直觉直观也不是无效的,也不是没有意义的,有的时候可能它的意义更重要。

现在的科学已经开始认识到,通过逻辑的科学的实验的方法认识世界,跟通过直觉的直观的体悟的认识世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两条并行的道路。我们过去都会否定后者,肯定前者,事实上这两条道路是并行不悖的,它们有相同的认识世界的意义。所以,我们对传统文化中整体的、模糊的、非线性的、随机的等等的,这样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不能够简单否定,要重新树立起对我们传统文化的信心。

当然,这中间首先要有尊重。回到根子上讲,我们要尊重我们的老祖宗啊!五千年的文明,三千多年的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所创造的文化啊,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中国文化永远是敞开胸怀去接纳全人类的各种优秀文化,但是又是始终坚持自己文化的主体意识。只要我们坚持文化的主体意识,我们吸取外来文化都是对我们有益的营养。如果我们把文化主体丢失了,我们只可能成为其他文化的附庸。所以这一百年来,值得我们总结的经验教训,就是我们的文化主体意识的丧失。

我常常拿一个例子作为教训。什么教训?就是我们的中医。六十年前,毛主席提出来,中西医结合,西医学中医,中医学西医,中西结合,要取长补短,中医是中国文化的宝库,都很对。但是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间呢,逐步地把中医的主体意识给丢了,不光是精神丢了,手段也丢了,就成了现在这个情况。

很多人说,我们现在去中医院看病,有多少中医理念下面的诊断方案呢?没有了。中医的理念是望闻问切,四诊。我们现在去了中医院,怎么诊断?化验,透视,B超,CT,超声波,去做这些,然后也是根据这些化验检查的数据给定病。所以中医真的是失魂落魄了,这是教训啊!我们把我们中医的这套理论看作落后的不可取的,只有西医的这套才是科学的,手段才是准确的,丧失了主体。中医院把中医两个字去掉,跟西医一样的。

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学术,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有的可能比中医的现状还要严重,有的可能比中医稍微好一点。所以只有在坚持文化主体意识立场这样的基础上,去吸收外面的东西,才能够丰富我们自己,发展我们自己。所以这里面很多问题是值得我们来思考的。新文化运动这一百年过去了,我们是不是应该有一个回归啊!

刚才我也讲了,对于“敬天法祖、尊师重道”,也完全可以做出一个新的诠释。可能这个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一个灵魂。时间不早了,上午随心所欲地讲了一些,有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就讲到这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人的世界观
夏季生命节律与养生文化
#传统文化 #弘扬传统文化 #传承中医文化 #健康养生
#传统文化 #中医 #中医文化传承
#传承中医文化 #传统文化 #中医 #不要忘记中医 #引人深思
#中医 #中医传承 #传统文化 #中医文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