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庆龄参加开国大典,提出三个条件,伟人为难之下做了什么决策?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际,很多重要人物都出现在了开国大典上,在这其中有一人十分被中国共产党高层领导人看重,早在之前拟定出席开国大典名单时,她的名字就被划上了重点符号,这个人是谁呢?她就是孙中山的妻子——宋庆龄

为了让宋庆龄参加这次开国大典,党中央委派周总理的夫人邓颖超前往上海邀请,虽然最后宋庆龄表示可以参加开国大典,但是却提出了3个条件,而这还让我国领导人倍感为难。到底宋庆龄提出的条件是什么呢?她最后出席开国大典了吗?伟人在感到为难之下又做了什么样的决策?

南京解放

辽沈、淮海以及平津三大战役结束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彻底逆转局势,并将国民党的主力部队尽数消灭干净,后来发起的渡江战役,更是使得国民政府的所在地南京得到解放,国民党的统治得以终结。在连连获胜的前提下,解放军部队继续向全国各地进军,并依次将中南、东南以及西北等地解放,待人民解放军行至重庆时,蒋介石自知大势已去,闻风逃向成都。

考虑到我军当前局势一片大好,而全中国的解放就在眼前,所以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自然也被提上日程。按照以往的惯例,宣布建国之前,一定要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将各民主党派、各类团体以及各界爱国人士的代表召集起来共商国事,而这也可以使得我国由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以及政治协商制度得以体现。

宋庆龄孙中山

因此,这样的会议势必要孙中山先生的遗孀,某种程度上也是孙中山先生遗志的继承者宋庆龄出席。一直以来宋庆龄在民主人士群体中威望颇高,且她同时还是国民党的代表人物,若是她能出席北平的政治协商会议,参加开国大典,一定会对中国国内的政治稳定以及外交工作产生重要影响,并使得一大批民主人士认可我党当政,而这对于解放台湾,一统祖国大业也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所以我党高层领导人率先对其发起了邀请,不过可惜的是,被宋庆龄委婉了。

无论从任何一角度上讲,邀请宋庆龄出席会议都是势在必行。而就如何邀请宋庆龄参加政治协商会议这一问题,我党高层领导人后来又曾多次开会进行商讨,经几番争论后,最终决定由周总理的妻子邓颖超前往上海对其发出邀请。

自宋庆龄与孙中山先生结为革命伴侣后,她就一直在用实际行动证明,要和孙中山共守一线,为捍卫共和制度努力。即使后来孙中山不幸因病离世,宋庆龄还是坚持走在革命斗争的第一线,将挽救中华民族当作己任。

保卫中国同盟宋庆龄

早前她就讲过,国共两党有绝对的合作必要,并表示认可在中国内部革命力量中,中国共产党发挥的重要作用,也正是这样,宋庆龄后来自己组织“保卫中国同盟”后,依旧不忘募集医疗器械、物资,将其送到敌后抗日根据地,可以说她确实为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付出过很多心血。

和宋庆龄一样,邓颖超也是二十世纪时中国非常杰出的女性,两人曾在解放事业中长期共事,也因此结下了非常深厚的情谊。国民党二大上,宋、邓两人被推选为妇女运动委员会的成员,随后共同修订了有关于妇女运动的议案,为我国妇女运动事业做出了不少贡献。

周恩来邓颖超

在接到党中央的任务后,周恩来夫妇两人也做了不少努力,甚至将前往上海可能发生的情况,都预先做了备案,待所有事情准备完毕后,邓颖超就带着伟人与周总理亲笔写下的书信,和廖梦醒一起赶赴上海。

作为我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廖仲恺的女儿,廖梦醒很早便追随孙中山先生,一起参与反帝反封建运动,而后在抗战时期,她还参与了卫国同盟以及妇女抗敌后援会,并同时在这一时期,担任宋庆龄秘书一职,专门负责宋庆龄与周总理的通信往来工作。

廖梦醒

因为廖梦醒已与宋庆龄互为同事多年,交往甚密,又非常得其信任,所以这次由廖梦醒先拜访宋庆龄,试探一下对方态度,让其做好心理准备也很必要。当廖梦醒与宋庆龄见面后,自然是先寒暄一番,而后表达来意:新中国即将成立,北平会被定为首都,邓颖超代表周总理邀请你参于政协。宋庆龄听此言语后,面露为难之色,随即向廖梦醒袒露自己不愿再回北平,但是因新中国成立事关重大,所以需要一点时间再认真考虑一下。

次日邓颖超亲自登门拜访,并将信件带给宋庆龄,在信中周总理先向宋庆龄表达了关心,而后就当前时局进行了分析,明确表示现在中国的革命,一如孙中山先生的遗愿,马上就要接近胜利,在新中国即将建立之际,希望宋庆龄可以前来北平,对这个焕然一新的新中国提一些建议,一起参与指导新中国建设这一伟大事业。

宋庆龄邓颖超

看到周总理情真意切的邀请,宋庆龄也深知现在的这一切也正是孙中山先生想要看到的,所以她的内心开始有了一丝动摇,合上信纸之后,宋、邓两人进行了进一步的交谈,或许是因为环境比较轻松和谐,所以在最后邓颖超临走之际,宋庆龄表示自己会认真考虑此事,不过需要一些时间。

听到这样的言语,邓颖超感到十分欣喜,连忙回到下塌的住处等待宋庆龄的消息,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了,宋庆龄这边还没任何动静,邓颖超不免开始有些着急,这倒也不是因为考虑的时常太久,而是宋庆龄当时的处境太过危险。那时间的上海暗流涌动,宋庆龄的身份又十分特殊,蒋介石早早就盯上她了,一直派人在暗中密谋,想要将其劫持带回台湾,在这样的情势之下,她晚做一天决断,势必会多增加一番危险。

宋庆龄迟迟未下定决心是否前往北平,这中间也是藏着不少原因的,除去北平是一个伤心地,是孙中山先生去世的地方,宋庆龄对那里感情十分复杂,每每回到那里就会触景伤情,会想到过往的很多事,更多也是因为宋庆龄深知自己身份特殊,她代表的不仅是个人,同时也有国父孙中山的立场,也因此一旦出席政协会议和开国大典,这势必会对中国未来的政治产生一定影响,所以她才会不断斟酌,一再考虑。

宋庆龄

后来邓颖超在上海整整等了两个月,才得到了宋庆龄的回应,她说自己可以前往北平,但是需要中共中央答应她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倒也并非易事,但是却让伟人颇感为难。

条件一,宋庆龄提倡节俭,希望任何场面都不必太过铺张,所以说希望自己到达北平后,我党不要为她举办欢迎会等活动,悉数从简即可。条件二,宋庆龄表示希望到达北平后,能够拜访张治中将军,这是在抗日战争中付出巨多的功勋英雄,所以宋庆龄想感谢他为民族团结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所做的努力以及贡献。条件三,宋庆龄希望事前任何人都无需得到通知,自己能在保密的状态下前往北平,并且要求下火车后不能有人迎接。

其实对于前两个条件,我党听后都表示欣然同意,不管是一切从简,还是要看张治中将军,这都没有什么问题,可是第三个条件就让人感觉比较为难了,虽然说保密的工作也能做好,可是仅凭宋庆龄的身份,让她自己乘车前来,并不派人迎接,这样显然有些说不过去。

经过再三商讨,周总理提出了一个非常不错的建议由我党拟定一个名单,在上面列出迎接人员的信息,而后可以让宋庆龄自行选择,让哪些人前往车站迎接。这样的方案,显然既符合宋庆龄的要求,也能表达出我党对于宋庆龄的善意,在三个条件双方达成一致后,宋庆龄踏上了上回京之路。

邓颖超陪宋庆龄回北平

虽然说宋庆龄已经答应返京,但这并不代表所有的事情已经尘埃落定,当前各方势力都想要争取宋庆龄的支持,在失败后难免会做出一些狗急跳墙的事,所以做好安保工作十分必要。为了让宋庆龄放心,周总理安排邓颖超与廖梦醒陪同宋庆龄前往北平,而后还在铁路沿线设置了防卫力量,为了避免任何突发意外发生。

1949年8月28日,我党领导人在火车站站台等待宋庆龄,在征得对方的允许后,各界人士也都齐聚在火车站,做好迎接宋庆龄的准备,大家都在期待这一历史性的会面时刻。当天下午,宋庆龄抵达北平,而后与火车站等待的人一一握手,会面结束后,宋庆龄和周恩来夫妇一同坐车前去住处休息。

宋庆龄政治协商会议发言

9月21日,政治协商会议如期召开,这一次宋庆龄以大会主席团常务委员的身份,和我党一起领导了这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共同审议通过了《共同纲领》这部具有临时宪法意义的重要文件,并确立了新中国的首都所在地。

后来在筹备开国大典时,宋庆龄也同样积极参与工作,在各个方面活跃,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不少贡献。

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人山人海,历经几十年风雨飘摇的中国再次迎来了新生,当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说出新中国正式成立时,中华民族再次屹立在了世界东方。而在毛主席旁边站的就是宋庆龄,就像最初约定的那样,宋庆龄如约出席了开国大典,并以全新的姿态出现在了公众面前。

新中国成立

作为孙中山的夫人,宋庆龄曾见证了中国几十年的革命发展以及转变,她不仅看到了革命的成功与失败,甚至也看到一代代人前赴后继的为革命献身,可以说她是见证了中国民族的蜕变,在她身上有着的那都是历史的痕迹。

就像是宋庆龄,她经过几番犹豫还是愿意回到北平出席开国大典,这就已经代表她十分认可中国共产党,因为她的态度会影响很多民主人士对于新中国的态度,所以这就为新中国后来的国内外工作开展提供了很大便利,而且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宋庆龄出席开国大典,会削弱国民党政权合法性,在法理上再次促进我国收复台湾,一统中国大业。

尽管邀请宋庆龄参与开国大典的过程十分曲折,但是周总理以及很多领导人还是用他们的真心以及坚持,赢得了宋庆龄龄的信任。在中国成长的历程中,有着很多英雄,他们虽然站位不同,但是却都在为国家效力,应永远被人们记在心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庆龄参加开国大典,提3个条件,令伟人左右为难,做出如此决策
我党邀宋庆龄参加开国大典,被她拒绝,还提3个条件,毛主席:这很难办
宋庆龄受邀开国大典,迟迟不动身还提出3个条件,毛主席如何答复
宋庆龄受邀开国大典,迟迟不动身:提出三个条件,毛主席作何答复
宋庆龄参加开国大典提三条件,第三点毛主席为难,周恩来巧妙化解
宋庆龄迟迟不肯动身参加开国大典:提出3个条件,毛主席如何回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