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铁与沪苏皖鄂渝川六省市投资五千多亿修建二千多公里超级高铁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个省市,面积约205.2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1.4%,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

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新格局: “一轴”是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推动经济由沿海溯江而上梯度发展;“两翼”分别指沪瑞和沪蓉南北两大运输通道,这是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基础;“三极”指的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打造长江经济带的三大增长极;“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

从龙头的长三角,到龙腰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到龙尾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这条沿江高铁承载着众多的国家区域重大战略 ,促进长江经济带加速一体化发展。

长江经济带的经济总量和人口规模,都占到全国的40%以上。三大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也是驱动中国经济内循环的重要因素。让他们之间的人、财、物等资源要素快速高效流动,意义重大。

沿江高铁的开通,使得这样一个经济带,能够更好 、更顺畅 ,拉动我们消费增长和结构升级,对内循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不仅仅要看到沿江这样一条线,除了东西向 ,还有南北向的这样一些连接,所以对全国这种承东启西 ,连南贯北这样一种循环都发挥着很重要的支撑 、促进 、加速的作用。

沿江高铁通道由成都、重庆—万州—宜昌—荆门—武汉—合肥—南京—上海构成,全线设计时速为350公里。

沿江高铁通道最终要形成由成达万高铁、渝宜高铁、渝万高铁、郑万高铁、宜昌至郑万高铁联络线、汉宜高铁、合武高铁、合宁高铁、沪宁高铁、商合杭高铁、湖苏沪高铁、北沿江高铁等组成的多径路、多分支、时速350公里的高标准通道。

沿江高铁,在国家的规划中是合宁沪高铁+合武高铁+武汉至宜昌高铁+郑万高铁宜昌联络线+郑万高铁至万州枢纽,之后分开两支,其一是通过渝万高铁至重庆、另一支则是通过成达万高铁抵达成都,形成沿江高铁大通道。对于国家的这个规划,沿江高铁重庆至上海、成都至上海,最快在6小时以内。

沿江高铁,其主要涉及的城市有、上海市、苏南城市群、苏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合肥六安发展经济走廊,湖北省自东向西贯穿,近期在万州形成渝万高铁和成达万高铁相接,远期还是有经过重庆至成都的高铁。可谓是长江经济带的核心交通干线,其线路走向基本平行于沪汉蓉铁路。

沿江高铁的建设,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缓解沪汉蓉铁路的运输压力,释放沪汉蓉铁路的设计货运能力,让沿江不仅有客运,也有沿江铁路货运,对于盘活长江经济带的货运走廊至关重要!

在沿江高铁的串联下,成渝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群以及长三角城市群连成一片,串起的几十座城市,将辐射带动铁路沿线广阔腹地的中小城市、小城镇发展,从而有力促进三大城市群协同发展

结合沿江高铁建设时机提出“三步走”方案

第一阶段

2022年前,沿江高铁通道由成都、重庆——万州——襄阳——武汉——合肥——南京——上海的“350+250”公里/小时高铁构成。

建成武十高铁、郑万高铁、商合杭高铁,利用既有成渝高铁、渝万铁路、合武铁路、合宁铁路、沪宁城际。

成都、重庆至上海运营里程分别为2112、1793公里,旅行时间分别由现状的12.2、10.7小时减至10.4、8.9小时。

第二阶段

2025年前,沿江高铁通道由成都、重庆——(万州)——宜昌——荆门——武汉——合肥——南京——上海高铁构成。

建成成达万铁路、渝万高铁、宜昌至郑万高铁联络线、汉宜高铁、合武高铁、合宁高铁、沪宁高铁、北沿江高铁、湖苏沪高铁。

成都、重庆至上海运营里程分别为1898、1672公里,旅行时间分别缩减至6.8、5.8小时。

第三阶段最终目标

沿江高铁通道由成都——重庆——(万州)——宜昌——荆门——武汉——合肥——南京——上海高铁构成。

建成渝宜高铁,成都、重庆至上海运营里程分别为1898、1594公里,重庆至上海旅行时间进一步缩减至5.3小时。

沿江高铁通道最终形成由成达万高铁、渝宜高铁、渝万高铁、郑万高铁、宜昌至郑万高铁联络线、汉宜高铁、合武高铁、合宁高铁、沪宁高铁、商合杭高铁、湖苏沪高铁、北沿江高铁等组成的多径路、多分支350公里/小时高标准通道。

沿江高铁命名改用沪渝蓉高铁

当然,国家在沿江高铁规划中,还规划了复合通道,不过还是以以上规划为主通道。然而在现在启动建设的沿江高铁项目,国铁集团已经调整了沿江高铁命名,改用沪渝蓉高铁。这和沪汉蓉很类似,不过区别也很明显。沪渝蓉高铁项目中,显然重庆是节点,是不可绕避,且正线通道重庆后在抵达成都的项目。

国铁集团将沿江高铁调整为沪渝蓉高铁,意味着什么呢?

调整后的沿江高铁

从这两张图不难发现,调整后的沿江高铁,其实是沿江高铁通道中与沪汉蓉铁路基本一致的高速铁路项目,是沿江高铁通道中的远期规划线位。而现在在启动的沿江高铁中,重新调整了沿江高铁命名规则,改用沪渝蓉高铁。如下可见项目文件信息。

沿江高铁不仅仅优化了线路,更加修改了项目名称,调整为沪渝蓉高铁。这就意味着,沿江高铁自东向西,不再是在万州分叉,更不在利用郑万高铁,而是全线新建,且重庆重新调整为沿江高铁的节点,称为正线必过节点。

这样的结果,肯定会强化重庆在沿江高铁中的枢纽地位。要知道重庆至成都,目前有3条高铁规划或建成或在建。调整沿江高铁为沪渝蓉高铁,可以更加紧密的联系重庆和成都,对于加强成渝城市群,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沪渝蓉高速铁路,原称“沿江高速铁路”,也称“沪蓉高速铁路”,是中国境内一条连接上海市与重庆市、四川省成都市的高速铁路,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年版)“八纵八横”高速铁路客运通道中“沿江通道”的主线部分。

沪渝蓉高速铁路起自上海市境内的上海北站,途经江苏省、安徽省、湖北省、重庆市,止于四川省成都市境内的成都站。

沪渝蓉高速铁路工程建设标准为高速铁路,双线,电力牵引,设计速度目标值为350千米/小时。新建沪渝蓉沿江高铁途经上海、江苏、安徽、湖北、重庆、四川等六省市,线路总长约2100公里,总投资约5300亿元。

2021年9月25日,沪渝蓉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开工动员大会在湖北省荆门市举行,这标志着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正式开工建设

沪渝蓉高速铁路线路走向

北沿江高速铁路(合宁沪高铁 )

北沿江高速铁路,即规划沿江高速铁路上海至合肥段,起自上海,经崇明岛至南通、泰州、扬州、南京北站至合肥,设计速度350千米/小时。

合宁沪高铁全项目投资达到了1737.3亿。其中江苏省承担南京铁路枢纽南京北站改扩建工程投资,江苏省承担其他线路中设计地方要求增加的投资,共计283.6亿元,不计入该项目股份。剩余的资本金为696.1亿元,国铁集团出资资本金的79.1亿元。这个出资比例仅仅1.1成多点,如果算上总投资,还不到1成。

全线运营长度553.91公里,其中新建线路519.20公里,其中上海境内新建线路51.12公里,江苏省境内新建线路364.93公里,安徽省境内新建线路103.15公里。合肥枢纽、南通地区等利用既有线合计34.7公里。

  全线共设车站17座,分别为上海宝山、太仓、崇明、启东西、海门北、南通、如皋西、黄桥、泰州南、扬州东、仪征北、六合西(纳入宁淮高铁)、南京北、滁州、大墅、肥东、合肥南。

合宁沪高铁建设后,将分段开通,其中合肥至南京至启东西站工期5年,剩余工程工期7年,并且合宁高铁段的高铁客运量是比南京至上海段北沿江走向多不少的。当然,该截图最主要明确的是该项目的建设标准,设计时速为350km/h。

北沿江高铁又被称为江北的沪宁城际铁路。跳出江苏,这条铁路还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中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江北沿江城市与南京都市圈、上海都市圈快速直达的快捷通道。项目的建设对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及沿海开发等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北沿江高速铁路建成后,连云港可通过连淮扬镇铁路接入扬州枢纽后与之相连,届时,连云港至上海之间将有沿海、连淮扬镇、北沿江3条通道。该通道建成后,理论上扬州到上海有望2小时内到达,泰州至上海有望1小时左右到达。

建设北沿江高速铁路是策应“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需要,也是构建沿江高铁环形线路、推动扬子江城市群融合联动发展、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支撑,对全面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具有重要意义。

沪渝蓉沿江高铁合肥至武汉段(合武高铁)

沪渝蓉高铁合肥至武汉段是国家高速铁路网“八纵八横”主骨架——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条连接武汉城市圈、皖江城市带和长三角经济圈的干线铁路。项目正线长度330.117公里,设计速度每小时350公里,项目估算投资626亿元。

沪渝蓉沿江高铁合肥至武汉段是沿江高铁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构建沿江高铁通道,完善我国高速铁路网络布局,实施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支撑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构建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实现中部地区崛起,振兴大别山地区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项目位于安徽、湖北两省境内,线路东起合肥枢纽,西至武汉枢纽,新建线路长度322公里。

新建沪渝蓉高铁合肥至武汉段(简称合武高铁)位于安徽、湖北省境内,线路东起合肥枢纽,途经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及湖北省麻城市、红安县,终至武汉。本项目是沪渝蓉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向东与合宁、合新、京九高铁衔接,向西与武宜高铁、汉十高铁、京广高铁衔接。

合武高铁新建线路正线全长322km,其中安徽段正线长度197.1km,其中新建线路166.7km,利用既有沪汉蓉铁路30.4km。主要经过了合肥市肥西县、肥东县、长丰县、蜀山区及六安市裕安区、金安区、叶集区、金寨县。

安徽省境内新建3座车站,分别为六安北站、金寨东站、南溪站,利用既有合肥南站、长安集站。项目另包含合肥枢纽新建合宁、合武直通线工程。湖北省境内正线全长155公里,新建2座车站,分别为武汉天河、长江新区,改扩建既有红安(西)、麻城北站。

沪渝蓉高速铁路武汉至宜昌段(武宜高铁)

沪渝蓉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位于湖北省境内,起自武汉市,经天门市、荆门市,终至宜昌市,正线全长313公里,设汉口(既有)、汉川东、天门北、京山南、钟祥南、荆门西、当阳西、宜昌北8座车站,桥隧占比85%,设计时速350公里,项目总投资522.7亿元,建设总工期4年。

新建沪渝蓉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东连沪渝蓉沿江高铁合肥至武汉段,西接沪渝蓉沿江高铁宜昌至涪陵段,在武汉枢纽与合武、武九等高铁衔接,在宜昌通过在建的宜昌至兴山高铁与郑万高铁相连。

沪渝蓉高速铁路武汉至宜昌段起自芦港所,途经武汉市(东西湖区、硚口区),孝感市(汉川市、应城市),天门市,荆门市(京山市、钟祥市、掇刀区),宜昌市(当阳市、夷陵区),设宜昌北站后出站向西南止于闵家冲所。

2021年9月25日上午,新建上海至重庆至成都沿江高铁(以下简称沪渝蓉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开工动员大会在湖北省荆门市举行,这标志着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正式开工建设。

项目建成后,将大幅压缩武汉至宜昌间的时空距离,推动沿线多个城市迈入高铁时代,极大便利人民群众出行,助力加速构建沿江绿色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对服务支撑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促进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崛起战略支点,具有重要意义。

沪渝蓉高速铁路重庆至宜昌段(渝宜高铁)

鉴于渝万、渝利铁路设计时速分别为250公里/时和200公里/时,重庆北至长寿北段如利用既有铁路,将无法与沪渝蓉高铁大通道相匹配,且后续可能出现超负荷运行等问题。因此,将新建渝宜高铁重庆北经江北机场至长寿北段纳入沪渝蓉高铁规划并尽快启动建设十分必要。

渝宜高铁已完成预可研方案审查,湖北段拟设宜昌北、长阳东、五峰、五峰西、鹤峰、恩施南、利川南等7站;其中宜昌北至五峰段规划与呼南高铁共通道。

宜昌至重庆高铁东起宜昌市,向西经湖北长阳、五峰、鹤峰、恩施、利川,进入重庆市石柱、丰都、涪陵等区县,终至重庆,全长441公里。计划2022年开工,2025年建成通车。

现在,成渝高铁终点是在重庆沙坪坝站,通过联络线进入重庆北站;正在建设的成渝中线高铁正线计划引入重庆北站;渝宜铁路计划引入新建的重庆东站,这就造成渝宜高铁无法与成渝高铁中线正线互通,火车继续前往成都需要通过联络线,而一般联络线时速标准200km/h,沿江350km/h通道就不够完美了。

沪渝蓉高速铁路重庆至成都段(成渝高铁)

成渝中线高铁(沪渝蓉高铁重庆至成都段)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沪渝蓉沿江高铁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双核间最顺直、最高效的直连通道。成渝中线高铁项目全长292公里,重庆段长101公里。全线共设站8座,线路从重庆北站引出,沿线新设科学城站、铜梁站、大足石刻站、安岳站、乐至站、简州站,接入成都站。设计行车速度350公里/小时,估算总投资693亿元,总工期5年。

沪渝蓉高速铁路重庆至成都段起自重庆市江北区,终至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沿线途经重庆市江北区、两江新区、沙坪坝区、北碚区、大足区、铜梁区、璧山区,和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成华区、新都区、龙泉驿区、简阳市和资阳市乐至县、安岳县。

目前,连接成都与重庆的铁路有3条,时速80公里的成渝铁路、时速200公里的成遂渝铁路和经改造提速至350公里的成渝城际铁路(成渝高铁)。成渝中线高铁将成为连接成渝两市的第4条铁路,也是两地距离最短的时速350公里高铁。建成后,成都、重庆的铁路通行时间将从现在的62分钟缩短到50分钟。

9月26日,两江新区重庆北站人和隧道,在人群的欢呼声中,挖掘机挖出了第一铲土。这标志着成渝间最顺直、最高效的客运直连通道——设计时速350公里的成渝中线高铁正式开建,成渝两地将实现高铁50分钟通达。

成渝中线高铁建成后,重庆、成都两大城市将实现1小时内通达,受益人口近3000万,这更凸显了其建设必要性

未来,随着成渝中线高铁建成通车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铁网加快形成,越织越密的铁路网,将宛如一道道绚丽的丝带,将双城经济圈紧密连起来。

成渝中线高铁将成为我国建设标准最高、运行速度最快的高等级高速铁路,将进一步完善西南地区路网结构,缩短两地时空距离,极大便利沿线群众出行。成渝中线高铁是沿江高铁通道重要组成部分,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建的沪渝蓉沿江高铁东起上海、西至成都,它一线串起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双城经济圈,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骨干通道之一,在服务保证长江经济带开展、中部兴起等国家开展战略中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新建沪渝蓉高铁让沿线居民出行更加便利。沿长江修建快速通道,是多年来沿线人民的期盼。2014年,贯穿长江经济带东中西部的沪汉蓉快速铁路虽全线贯通,由于各段地形因素,修建标准不统一,一列火车从上海到成都,无法保持高速行驶,从成渝地区到上海坐火车仍需16个小时,这其中主要的短板是重庆至南京段,均按时速250公里或以下设计兴建。而此次新开工的沪渝蓉沿江高铁,全线设计时速将达到350公里/小时,这意味着理论上6小时可从上海到重庆;从武汉出发,则3小时可抵达上海、重庆。项目建成后,推动沿线多个城市迈入高铁时代,沿线居民将真正做到“朝发夕至”,人们的出行将更加的便捷,极大改善了沿线居民的生活水平。

新建沪渝蓉高铁将助力长江经济带的蓬勃发展。据大数据显示,长江经济带的经济总量和人口规模均占到全国40%以上。沪渝蓉沿江高铁的建成,将辐射带动铁路沿线广阔腹地的各个中小城市发展,有利于优化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和城市群空间布局,拉近城市间时空距离,催生“同城效应”,形成贯通东西、通达南北的高速铁路网,从而有力促进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的协同发展,让上海、武汉和重庆三大沿江中心城市形成集聚和辐射作用,共同打造长江流域的城镇连绵带。

要想富,先修路。沪渝蓉沿江高速铁路通道一旦建成,还将串联起黄山、庐山、三峡大坝、屈原故里、武当山和都江堰等上百个景点和长江沿岸的多个重要城市,成为一条举足轻重的经济和旅游大动脉。届时,沿江高速铁路以客运为主、沪汉蓉通道主攻货运的基本格局将形成,在改善沿线人民出行方式的同时,也给沿线居民带来了“致富路”。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铁路的发展变化也令人欣喜,中国高铁不仅让人民出行更加便利,也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更成为我们国家一张亮丽的“名片”。未来,沪渝蓉高铁必将承载着人民的梦想与希望,驶向幸福之路。

沪渝蓉高速铁路的建设有利于打通武汉城市圈与“宜荆荆恩”“襄十随神”城市群的战略联结通道,分别助力其打造成联结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双城经济圈的重要纽带,通过“两翼”与武汉城市圈的联动效应,将有力推动湖北的“支点”建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磅消息!沿江高铁将与郑万高铁相连,云阳或又增一条高铁!
这条高铁正式开工!湖北多地将迎大发展……
涪陵高铁终于来了
上海、江苏、安徽、湖北、重庆、四川六省市...
沿江高铁建设背景下沿江铁路货运发展策略
郑万高铁襄阳-重庆段通车在即,武汉-渝蓉350KM通道完成第一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