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闽有惠安女粤有雅姿娘

【潮汕圈-向世界报道潮汕】

速读

  在广东潮汕,雅姿娘则如地上的橄榄,她们勤劳、顾家、温柔、善良,用儒家古老的“五行”和“五德”,告诉人们生活的苦尽甘来,维系家庭邻里的和睦友好。“美目盼兮,巧笑倩兮”,南国海滨的这一花一树,始终以俏丽的身影优美地站在沙滩、田埂、厨房、河边……以如水的温和与百态抚顺生活的矛盾,带来世间的多彩与缤纷。

  在福建泉州,在海天一色的沙滩上,一双双琥珀色的眼睛望向远处的大海,一对对赤裸的大足踩过碱滩和礁石,浪花无边无际,海风吹响缠绕腰间的银饰,身着古老部落衣衫的女子,优美地站成一线,站成封面和插图,站成了勤劳、望夫的美丽风景。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惠安女。

  在广东潮汕,在南国村落的农田里,一双双勤劳的玉手把土地绣成繁花丽锦,一对对明亮的眼眸打量着出海归来的男子,又回过头温和地对着家人微笑,海风习习,吹散了云朵,吹重了思念,害羞的姑娘躲进了坊间,温柔的少妇抱起了孩子,勤劳的老姿娘挎起了洗衣桶——回家。没有战场,没有军令,她们共同的后方是家,她们共同的名字叫雅姿娘。

  有人说,惠安女是东南海滨的鸢尾花,用靓丽的衣衫、勤劳的品格、坚贞的爱情,赢得了诗人的赞美。那么,雅姿娘则如地上的橄榄,她们勤劳、顾家、温柔、善良,用儒家古老的“五行”和“五德”,告诉人们生活的苦尽甘来,维系家庭邻里的和睦友好。“美目盼兮,巧笑倩兮”,南国海滨的这一花一树,始终以俏丽的身影优美地站在沙滩、田埂、厨房、河边……以如水的温和与百态抚顺生活的矛盾,带来世间的多彩与缤纷。

  姿娘仔、雅姿娘

  为什么说潮汕女人像橄榄,不仅因为潮汕人爱吃橄榄,更因为橄榄味道生涩微甘,既可当水果,也当食材腌制,还可煲汤当佐料,男女皆爱吃,这种集多重优点于一体的特性,正如潮汕女人——进得了厨房,入的了厅堂,在家孝敬公婆、照顾幼小、打点家务,在外干农活、做生意,内外兼顾,是男人眼中的好妻子、公婆眼中的接班人、家族和邻里的总管。

  有人说:“如果你学会了吃橄榄,才可嫁给潮汕男人当老婆。”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因为潮汕的媳妇只有一种,那就是雅姿娘。那么,什么是雅姿娘呢?现在你知道了,不懂潮汕话的女人,怎么当得了潮汕媳妇呢?更何况还有其它更加严格的条件。所谓“姿娘”,也就是潮汕话里的“女人”,未婚的叫“姿娘仔”,漂亮女人叫“雅姿娘”,相应地,男人则被称为“打埠”。

  相传在古时候,潮汕人都过着自给自足的农家生活,主张女主内男主外,也即女人们负责家中的一日三餐,洗衣做饭,照顾老人小孩;男人们则在外种田、打猎,找各种营养食材来补身子。由于“饭”即指粮,煮饭也就是煮粮,所以男人打猎回家就经常对女人嚷道:“煮粮人,猛猛物碗来食。”而打猎也即打补品,所以女人也常响应男人说:“打补人,爱食裕来食,勿点大声伯喉。”

  久而久之,女人就被称为“煮粮”,男人就被称为“打补”了,后在潮汕话的谐音里,“煮粮”就成了“姿娘”,“打补”则成了“打埠”。在一个农耕文明的国度,在一个南国沿海的农村,一切的文化皆离不开实际的生活。可以说,是生活造就了文明,也是生活塑造了人的品格和性情。相应地,人也创造了生活,男人和女人共同编织了岁月,这一点,在潮汕“姿娘”、“打埠”和“家”的关系中,就可以得到最好的证明。

  “家”观念

  潮汕女人是顾家的,她们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家,而她们人生中最重要的品格和修养也与家有关。一个潮汕女人必须是有家的,更必须是顾家的,因此她们一般情况不可以离婚,且要生很多孩子,尤其是男孩。据统计,在离婚率越来越高的现代社会,潮汕人的离婚率是最低的,如果全国的离婚率有20%,那么潮汕人的却不足5%。究其原因,与潮汕“姿娘”的“家”观念和“五行”、“五德”是密不可分的。

  “家”在潮汕人心目中具有神圣的地位,本身也是一种神圣的结构,没有人可以破坏它。因此,潮汕女人从小就接受有关家的教育。小时候,女孩子可以不读书,但一定要在长辈们营造的严格家庭环境中成长,接受长辈的教诲。一般长辈们也没有读过书,但是他们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人生体会,因此,他们会用很多前人、自己的事例来告诉你做人做事的道理。其中最主要的有:女人做人要低调,要多学习,要会照顾人,特别要学会做饭做菜和煲汤。长到十三岁时便要“出花园”,在父母长辈们的教诲和见证下完成成人礼,自此凡事要自己自觉地遵守和领悟,学会做人和处理家务事,学会照顾公婆、老公及小叔小姑等;结婚后,已为人夫人母的她们,又成了继承传统和教育下一代的长辈。

  如此世代传承,也就形成了潮汕女人著名的“五德”和“五行”,它们包括了女人的温柔、善良、贤慧、忍让等,也成就了女人的美好名声,例如“贤妻良母”、“顾家顾子”等。而所谓“五德”,就是温、良、恭、俭、让,所谓“五行”,也即孝敬公婆、相夫、教子、拜老爷、煲汤。

  “五德”、“五行”

  潮汕女人的“五德”、“五行”,概括起来,可称为一个“贤”字,也就是 “圣贤”的“贤”。自古以来,“圣”是指那些具有大公无私精神,秉持人间正义,甚至灭绝自身七情六欲的人,可以说是完全社会化的高尚的人。而“贤”则是指贤慧、贤能的人,与圣人相比,贤人是普通的人,但是值得大家学习的榜样。潮汕女人就属于“贤人”,她们为人贤慧,处世贤能,是中国传统女人的榜样。

  先来说“温”和“良”,潮汕女人是温和、善良的,这表现在她们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世等方面,不泼辣、不张扬、不多事。虽然潮汕人都说潮汕话,外人根本听不懂,然而你却从来听不到泼妇骂街般的话。她们无论是对老人还是小孩,说话都是委婉温和的,更不用说对自己的丈夫。熟悉潮汕话的人都知道,潮汕话有八个声调,因此说起话来就像唱歌一样,即便是骂人的话,听起来也是温润委婉的。

  有人说,女人的天性是善良,这表现在女人从不向世界输出战争,也少有打架斗殴现象,除非不得已,因此大量家庭暴力的主动者都是男性,而世界和平组织、红十字会等都是女人发起和组织。潮汕女人更不例外,她们的善良既是天性,也是后天培养所致。首先她们低调做人,在家照顾公婆、幼小,处理人际关系,一切都是为了让自己的丈夫有面子,在别人面前风风光光;其次,她们从小学会机灵应事,“学会圆事,内外兼顾,把家庭打理得让老公不烦恼。”

  当过家庭主妇的人都知道,“圆事”是一件非常难做好的事情,那些七大姑八大姨的芝麻小事,能够让你烦好几个月,然而,潮汕女人却能把它们处理妥当,并且不通过暴力。原因在于她们首先是善良的,其次非常有智慧,再者以家庭和睦为共同利益,因此,她们成了所有家庭情感战争、智力战争、利益战争的终结者和家庭和谐的维护者。

  至于潮汕女人的俭,那也是相当出名的,并且有历史为证。当然,她们的俭不仅仅是一种品格,也有现实生活所迫。潮汕地区历来是人多地少之地,一来没有足以满足家庭人口所需的生活资料;二来人口实在多,并且随时都在不断增加,因此,她们只好厉行节俭,一顿饭当两顿来吃,比如一个蟹壳煮三顿菜、一点儿牛肉做成够大家吃上好几天的潮汕牛肉丸等。有人说,全家最苦的就是潮汕女人,她们咸菜自己腌,在市场上捡最便宜的小鱼小虾小蟹薄壳海草等,调出各种花样来,既不能让家人饿肚子,又绝不能让家人在外面丢脸。

  潮汕女人的谦恭和忍让则体现在她们孝敬公婆、相夫教子、擅于煲汤做饭菜、拜老爷等方面。

  “公婆说话不会错”

  站在事理的角度,没有谁说的话是不会错的,然而,在潮汕姿娘的眼里,公婆说的话却都是对的。这就意味着媳妇儿绝不惹公婆生气,要听话,要顺着他们。如果媳妇惹公婆生气了,在外经商的丈夫回来,必定是不问青红皂白,首先斥责自己的媳妇一番,把父母安抚顺了,哪怕真的是公婆的不对,丈夫也会说:“夫妻的爱情可以选择,父母的亲情能选择吗?”这时,妻子便明白“家庭本不是讲‘理’的地方”,而是靠“情”维系的,因此也就无话可说了。

  有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七十多岁的老汉,老伴先“去”了,下身瘫痪,在床上躺了七年多,不得褥疮,全靠儿媳妇每天给他洗澡,就连“私处”也不漏掉。还有一位老人,病危时大便干结,儿媳妇每次都用手指一点点地往外扣。这样的事情,恐怕就是亲生女儿也很难做到,但潮汕媳妇可以。因为,她们明白以“情”换“情”,若要家庭和谐,自己必须谦恭和忍让;“媳妇真心待你好,公婆自然心中有数”,因此,潮汕媳妇孝敬公婆在自己亲生父母之上,潮汕老人待儿媳妇比自己女儿好的现象很多。

  “潮汕男人不娶外地老婆”

  潮汕男人一般不娶外地老婆,这既是传统惯例,也是现实生活所致。

  首先,潮汕父母不同意自己的儿子娶外地的老婆,潮汕的男人也不愿意娶不懂潮汕话的女人为妻,因为语言不通,无法沟通。在潮汕地区,尤其是农村,老人基本不讲也听不懂普通话,他们甚至把普通话叫做“电影话”。

  其次,潮汕男人娶妻是家族大事,必须经过未来公婆的检验。在潮汕,娶媳妇等同于选择未来的家庭接班人和大管家,如果媳妇与公婆相处不来,媳妇长相不旺夫,那么家庭和谐就没有保障。因此,结婚之前公婆一定会反复行庚、纳采、纳征、纳吉、请期,不断考察,万一有“不和谐”的因素,就会立即否定,即使儿子即使舍不得,也不得不选择服从,“长痛不如短痛”。

  第三,潮汕男人顾家顾子,不做亏钱的事儿。潮汕地处沿海,从前的潮汕男人许多靠“下南洋”发展谋生,有的耐不住寂寞也曾拈花惹草,然而到头来花了钱,生活却不到改善,这在顾家的潮汕男人看来也是一次教训。因此,家族观念极强的潮汕男人,不管走出多远、生活有多苦,都会记得自己是为家庭幸福而拼搏的,都会把“侨批”按时寄回家。

  第四,潮汕男人离家不离婚,潮汕女人忍辱负重担大任。潮汕男人多在外经商,一年难与媳妇见两次面,因此,潮汕女人既要打理好家庭,又必须生孩子,尤其是男孩,哪怕已经生了五六个,也必须一直生到公婆满意为止,绝不能让丈夫断后。记得《非诚勿扰》孟非曾与潮汕男嘉宾有一段对谈。“如果你老婆生不出男孩怎么办?”“我们潮汕人必须生男孩。”“生不出男孩离婚吗?”“我们潮汕人不离婚,但必须生男孩。”“如果就是生不出男孩呢?”“必须生男孩,这是我们潮汕人的传统。”这个默认的逻辑,就是潮汕人婚姻的逻辑。

  煲汤做饭

  潮汕女人多为家庭主妇类型,也正因于此,有的潮汕男人出来经商之后,见过外地女人的万种风情,有拈花惹草的现象,但都被潮汕女人的宽容大度和谦恭忍让打败了,最后男人们终究还是认识到自家老婆的好处。不管怎样,作为家庭主妇,煲汤做饭是潮汕女人的必须课,并且生活在南方湿热的环境中,煲汤、煮凉水更是生活必须。有人说,潮汕女人拿着草药当青菜,那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因为她们从小就懂得草药性温,有病可治病,无病可预防,还可养生。

  潮汕女人从小就要学会做饭和煲汤,吃过潮汕菜、潮汕风味海鲜、粥、汤等的人都知道,潮汕菜做工精细、做法精致、花样多、味道鲜是远近闻名、实至名归的。就拿著名的潮汕牛肉丸来说,不仅看起来鲜润可口,而且尝起来鲜脆弹牙,它的制作工序也是极其讲究的,首先粉末配料的比例必须是合适的,其次肉末必须经过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手工捶打,最后煮起来必须掌握火候,吃的时候要趁热,不然冷了就缩小了,没有鲜脆弹牙的口感。至于做饭煲汤的技术和花样,大家尽可网络搜索或者拜师学艺,保证一辈子学不完。

  拜老爷

  如果你在潮汕呆上一个月,你会发现这里的人们简直生活在一个宗教的国度,其实不然,因为你看到的虽是求神拜佛的隆重仪式,其实他们拜的是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和心愿以及对未知世界、生灵、土地、生活方式的敬仰和畏惧。

  潮汕人把这一切称之为“拜老爷”,而所谓“老爷”即各种“神”,比如自然界的神:玉帝、观音、花神、谷神、灶神、土地公、风神、雨神等,自古以来的英雄和名人:韩愈、关公、家族的祖先、潮人共同祖先、三山王庙等,再就是地方风物传说:妈祖、财神、莱芜神女、风雨圣者等。

  潮汕人一心向善,希望通过“拜老爷”来追求真善美,而素来以农业和出海经商等风险事业为生的他们,自然也希望通过“拜老爷”来得到的庇佑,规避风险,因此在不同的时间, 他们要祭拜不同的神:(如下图)


  虽然拜老爷是潮汕地区的民间活动、家庭祭祀,然而,却是头等大事,事关家宅一年兴衰,尤其是从年三十到正月十五,这段时间几乎每隔两三天就要拜一次,场景盛大而隆重。这时你可能要问,这种潮人共同的活动与潮汕女人有什么特殊的关系吗?首先,这种频繁而隆重的活动大多数是女人打点和准备的;其次,拜老爷是女人祈求在外经商谋生的男人平安归来、家庭农业丰收、生意兴隆等的仪式;再者,在重大的祭拜活动中,女人们通常是不能参加的,然而她们却一定要在平时打理好家庭、邻里关系,让丈夫在外风风光光,在祭拜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此外,平日里的一切祭拜活动几乎都由在家的女人们完成。

  在过去,拜老爷被视为一种封建迷信,后来又逐渐被政府和百姓重新接受,现在已成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起着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维系家庭和睦关系的重要作用;也是当地的一种俗信,寄托着信男善女的美好心愿,净化人们的心灵世界,正如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干农活、做生意

  潮汕女人除了在家带孩子、照顾公婆、打点家务,做丈夫的贤内助之外,农村的也要干农活,城镇的则要做生意,除非完全的家庭主妇。

  去过潮汕的人都知道,潮汕的农田是一年四季都常青的,一则因为南方气候湿润,适合许多动植物生长,二则因为潮汕地区人口太多,每家每户都有八九十来个人口,多则几十人。因此,男人必须外出打鱼打猎、经商打工,女人则必须在家照顾老幼的同时,也肩负起干农活的重任。有人说,潮汕人种田如绣花,精耕细作,花样繁多,其实这与潮汕女人是分不开的,一则潮汕的农活是家庭收入的小部分,多由女人来完成,而女人素来心灵手巧,力气虽然不大,却勤劳机智,能在任何土地角落里种出水稻蔬菜来;二则潮汕地区光热充足,任何动植物都容易生长成熟。

  农村的女人干农活,城镇的女人做生意,这是任何地区发展的一般规律,然而潮汕的女人却不是一般的做生意,而是极具商业智慧和精神地做生意,也就是非常有技巧和头脑。假如你到潮汕的各种大小市场、深圳的各种大小市场,你就会发现那些地方的半壁江山都是潮汕人的,而在潮汕地区则是潮汕女人的,有时甚至可见到女人带着小孩一起做生意。因此,当问到潮汕女人除了当家庭主妇还做什么时?大部分的回答就是做生意。

  新时代“姿娘”

  看完传统潮汕女人的生活百态,也许你和记者一样最重要的感受就是,潮汕女人有着同一张面孔,并且似乎只有这一张面孔——贤妻良母,因此也只有两种命运——老公好的,幸福一生;老公不好的,只好忍让一辈子,没有反抗,没有抱怨,没有改变。

  其实不然!

  采访八九十年代的潮汕女人,你会发现她们身上出现了新的特点:在事业和工作上,巾帼不让须眉;在生活上,依然内外兼顾;在思想上,有着现代女性的自由追求和独立精神,也有着潮汕传统女性的“五行”、“五德”。正因如此,新时代的潮汕女人,有的依然甘做丈夫的贤内助,跟着丈夫一起打江山,分享人生乐趣和智慧;有的则独立出来谋求自己的职业生涯,做老板、做白领、做普工等等,不同的是人生轨迹,相同的却是潮汕女性精神。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

  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个潮汕女子与表哥私定终身,但为了生意父亲女儿嫁给了富商。婚后,女儿却因未生育而受委屈。当丈夫的情人带着私生子闹上门时,女子终于离开丈夫到外谋生,但仍为丈夫照顾私生子,并与她工作所在的老板相爱。这时丈夫的公司面临拆迁,而项目负责人正是女子的老板也是爱人。面对新情旧爱,女子倾向了现在的爱人,不料他却因积劳成疾而离世。十年后,在女子的努力下,前夫的生意已做到了国外,这时,私生子却被查出并非前夫亲生,最后女子找到私生子的亲生母亲,并治好他的病。

  这位女子就是著名的潮汕女企业家江月明,她的事迹受到2012年潮汕侨界及旅欧工商界联谊会慈善家的表彰。

  如果说,传统的潮汕女人是典型的贤妻良母,树立了女性的美好形象,那么新时代的潮汕女人则以新的面目和形象出现在人们眼前。她们是美女歌后孙燕姿、流行前端郑秀文、美女演员何美钿、中华小姐谢映玲,潮语歌手徐倩、方少珊等,主持人赵荣、李红梅、林仰霖、黄清媚、黄清丽等,职业女性数不胜数。她们在新时代的思想和文化熏陶下,既追求独立和自由,又发扬潮汕传统,贤慧善良、相夫教子、内外兼顾。

  如果说,传统潮汕女人是坚强站立、隐忍不屈的橄榄树,那么新时代的潮汕女人则是榕江水边的木棉花,既有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质,又有分外妖娆红艳的美丽气场,在过往的岁月中迎风而立,在现实的历练里遇雨还羞,相信在未来的生活中,定能如虹焕彩。

  潮人纵横杂志 记者 刘艳芳

  整理:潮汕圈编辑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烟台男人眼里,什么样的女人最美?!
拜了这么多年老爷,潮汕人你知道拜的老爷都是谁吗?
我眼中的潮汕男人女人都是这样子的
情感丨能像六姑娘那样底气十足,需要一个重要条件
#潮汕文化习俗 #潮汕拜老爷 #潮汕俗语 #潮汕俗语故事 #莲阳 柔过柔娘
潮汕30年前的迎老爷,你见过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