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们之所以是我们】以族别为特征的文化中华


中华民族更是一个文化概念
第四篇:以族别为特征的文化中华


上一期,我们介绍了西周灭亡之后,礼坏乐崩,大批的周王室贵族们进入社会底层,大办私塾,广育门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周礼的传播者,结果就是形成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向世人提出了具有普遍意义上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追求,第一次系统化地创立、倡导和推动了中国社会的人文秩序,并体系化地规范了中国人的行为规则,框架性地塑造了中国人文发展方向。

本期我们将介绍秦统一中国后,如何第一次将中国建设成为了一个文化共同体,而汉代又如何在长达423年的长期安定中,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内容的中华文化基本定型。

4
秦汉时期:以族别为特征的文化中华


伟大的公元前221年!之所以称之为伟大,不仅仅是秦始皇统一了中国,更在于秦始皇在统一中国之后,第一次把中国建成了一个文化共同体!无论是车同轨、书同文,还是度量衡、行同伦等,看似是服务于一个政令统一的国家,以及保证行政统一的需要。但从其内涵实质角度上来看,则皆是服从服务于建设文化共同体这一核心目标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其疆域“东至海及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直接疏通了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南北文化隔阂,消除了华夏族与戎蛮夷狄在中国区域范围内的族群界限。

特别是书同文,以小篆为标准文字、隶书为日用文字,以视觉符号的方式,超越了各族群方言,成为当时各个族群文化统一最为直接的实现手段,可以算得上是当时社会文明要求的标准化;车同轨,不仅仅是车辆的尺度的问题,更深刻的是整个中国区域范围内行政道路的规划问题,它打通了族群间的交通通道,就像人体的血脉和神经系统一样,将整个中国联为一体,不可分隔,以至于现在的公路网、铁路网亦是按照当时的道路走向而建的,真的可以称得上是万变不离其宗!应该说,对于当时来说,就是具体的行政统一的标准化;度量衡,主要是按照统一标准尺度,实施的类似现代意义上的批量化、绩效化、标准化的生产责任制!包括秦朝时所生产的武器和砖瓦等,都镌刻着工匠的名字。可以说,这是当时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标志性象征,等等。所有这些类似标准化的措施,其实都是在奋武卫基础之后的揆文教,是在有意无意地在服务于政治统一的基础上,实现了各个族群在文化上的大一统。这时候,有关华夏族的意识基本上已经淡漠殆尽,呼之而出的是“秦”的概念。也因为整个文化的大一统,秦朝以文化统一的姿态走上历史舞台,并成为中国文化历史上,非常应该大书特书的朝代。“秦”的称谓,被后世外域直接被翻译成为音同的“Sina”、“支那”、“China”,基本皆源于对“秦”的认识。虽然秦朝统一中国后,只有短短的16年的朝代寿命,但对于后世中国而言,绝对是承上启下,不可或缺的朝代!


书同文


书同文

秦亡之后短暂五年的西楚,让步给了汉朝帝国。某种程度上说,汉代其实就是秦代的延续,特别是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国文化发展的延续,所以后世人们经常将秦汉两代并称为秦汉帝国。汉帝国在秦帝国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疆域,包括河西走廊、玉门关、阳关以西的西域广大地区和北部匈奴部分地区,全部置于了汉王朝的统辖范围。汉初之际,承袭了秦朝的体制,其实也就是继承了延续发展下来的秦朝文化,满足了当时民众人文需求。特别是汉朝的开疆拓土,本身就是建立在防御基础上的进攻,如果没有匈奴的入侵,可能还不至于拓展汉王朝的疆域,即“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反过来,在拓疆开地的过程中,除直接或间接地以武力征服之外,还辅之以很重要的内容,即汉文化。由于在拓土的过程中,大量使用汉文化的浸润,这使得很多汉代属国逐渐走向汉化,融入并成为华夏族群。

政权统一之后,文化统一是政权巩固的要求,也是维持政权进一步扩张的需要。即所谓的“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以文教化,是与武力征服相对应和相配合的。社会的稳定,是文化融合发展的基础,也是民族文明进步的基础。汉代之初的刘邦,因为儒者叔孙通为其制订并实施礼仪,而顿感皇威,进而逐步使整个汉王朝开始接受儒家文化。之后的汉武帝更是罢黜百家,独尊以董仲舒、公孙弘为首的儒家思想。与其说儒家思想是符合当时汉武帝治国的需要,还不如说儒家思想的理论体系,更加符合当时民众的社会人文需求。可以说,是汉武帝根据自身对民众需求的现实和推动国家发展的愿望,而真正开始决定独树儒家的。因为“天命无常,惟德是辅”的思想深深影响着每个当政者,中国历史上的当政者并不会,也没有必要把民众的需求与自己的政权对立起来,且当时的儒家思想已经吸取了黄老之学、糅合了阴阳、名、法等各家学术思想,并成为了当时较为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加之,有先秦时期的文化铺垫,普遍意义地接受、秉持和传播儒家思想已经水到渠成。可以说,儒家所主张和倡导的包括仁、义、礼、忠、孝等伦理道德,已经成为当时主流社会所共同秉持的共同社会价值理念和共同社会心理,深深根置于汉代广大民众的内心深处。

西汉东汉包括新朝和玄汉,共计423年的长期安定,形成了独具汉朝特色的中华文化共同体,这时候的汉代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内容的中华文化已经基本定型。包括所吸纳进来的部分匈奴、突厥,以及戎蛮夷狄等,凡纳入汉代版图的少数民族,除个别依然具有自身民族习俗外,大都已开始接受和秉持中华文化特性,并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员。其中,有的因为皇族赐姓,而直接全面转化了自己的身份;有的因为通婚联姻,而逐步淡化自身民族身份;有的因为生活习俗的改变,而逐步融入了中华文化圈;有的尽管远离中原,但整体区域文明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既便是汉政权的最终终结,但其所沉淀下来的以秉持和发展儒家文化为主要特征的汉文化,却有序地传承下来,并按照类似周朝时期各个封国灭亡之后,以国为姓的方式,留下了“汉族”——这一至今使用的族别称谓。


从表面上看,汉族是因为汉代的灭亡,而得以保留下来的民族称谓;而从深层次角度来看,实际上是中华文化对民族身份的渗入的外在体现。亦可以说,中华文化已经作为一个成熟的文化体系融入贯穿于整个民族的内在思想。而这一点,不也恰恰印证了中国文化的社会生命力、时代渗透力和人文传播力!当然,以族别来区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时候,一定是遇到了外来民族入侵和战争,否则没有必要对此专门做出区别。


下一期,我们将介绍隋唐时期,北方的游牧民族是如何从破坏、理解、接受、认同、融入,最后到完全秉持中华文化的。

敬请期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南诏德化碑:一座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文化丰碑|三交史话
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
“我们的中国”不容解构
「深度长文」“中国”这个复杂的共同体是如何演变的?(上)
宋朝真的是现代国家的黎明?
秦始皇给中国取了个霸气的名字:经历2000多年,从未改名沿用至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