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个心理真相告诉你,什么样的人会越过越好?

作者:金樱子
来源:壹点灵心理
ID:yidianling0


21年前,央视《半边天》节目采访了一个陕西农村妇女。

从此,刘小样这个名字火遍全网,大家都叫她“平原上的娜拉”。

到如今,她的现状还一直在被追踪报道。

刘小样的故事没有跌宕起伏,却感染着千万人。

我想,大概是从她身上,我们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明明物质变好了,但幸福感却越来越低。

生活一切正常,却总感觉少了点劲头。

来源:pexels

同样的生活状态,刘小样“宁愿痛苦,不要麻木”。

她强烈地想要在人生中做自己,过想过的生活。

这种自我决定的能力,是动人的,也是我们温吞生活所稀缺的。

今天,我们借刘小样的人生故事,来聊一聊自我决定。

01

不能

自我决定的人生


刘小样接受《半边天》节目采访时33岁。

33岁前的人生,一句话就可以概括:

初二退学,结婚生子,儿女双全。

她的人生并不苦情,从世俗的角度来说,反而挺圆满的。

原生家庭姐弟众多,但大家都疼她。

嫁人虽说是被安排的,但结婚对象她也满意。

丈夫家门口上刻着“耕读传家”。

她觉得自己书没念成,起码找了一个读书人家,也不错。

婚后,和丈夫感情很好,还生了一对儿女。

机械化普及之后,每年只需要干2个月的农活。

来源:pexels

这样的生活,对很多人来说,是值得羡慕的。

刘小样的心里,却一直觉得痛苦。

物质上她是富足的,但精神上她被困住了:

有钱可以盖房,但不可以买书;

可以打牌闲聊,但不可以去逛西安;

不可以有交际,不可以太张扬,

不可以太有个性,不可以太好,不可以太坏。

有约定俗成的规矩,你想要打破它,

就会感到无助、无望和孤独。

好像有好多双眼睛在盯着你,不需要别人阻止你,

你会自觉自愿地去遵守这些规矩。

从小到大,她始终活在一个框里:

她喜欢读书,却只能辍学,因为对那个年代的农村女孩来说,识字就可以了。

她想去外面看看更大的世界,但是不行,她要做一个好媳妇,孝顺公婆,养育儿女。

来源:pexels

农村女人有两条命,第一条命属于娘家,第二条命属于婆家。

嫁人前,她要是好女儿。

结婚后,她要是好媳妇。

约定俗成的框架,套在她身上,从没有人问过她,愿不愿意。

明明村子一头是铁路,另一头是高速公路。从她家到西安,往返路费只要9块钱。

可是这条路看得见,却摸不着。

她痛苦,身体在过着一种日子,心里在过另外一种,可这两种日子格格不入,水火不容。

她说:“这就是我的悲哀。”

“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我不满足这些的,我想要充实的生活。”

02

无法自我

决定,因为缺少自主

有钱有房,家庭美满,为什么还这么痛苦?

可能有人会觉得无病呻吟。

但实际上,无法彰显自由意志,无法选择人生,无法成为自己,是很让人绝望的。

这种痛苦,心理学上称之为'存在的空虚':


表面上看,生活一切都很好,

但内心却感受不到真正的满足。

一种茫然的不安和空虚一直在蔓延。

对生活厌烦,但却不知道可以做什么。

这种现象并不是她独有的,在她身上,我能看到很多人的折射。

这几年,身边好多朋友脱离了原本的生活轨道。

有人去创业了;有人自由职业;有人开始过间隔年;还有人去读书了。

来源:pexels

一个朋友跟我描述了她之前的心理状态:

明明干的还是喜欢的工作,收入也变多了,朋友圈也很稳定。

生活看起来也还顺利,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运转,但就是感觉不到幸福。

每天一睁眼,一堆“不得不”做的事扑面而来。

人好像成了一个机器,被动的应对着外面的一切。

活在社会框架中,活在他人的期待中,这样的生活是非自我决定的。

美国心理学家德西,将人的行为分为:

自我决定行为和非自我决定行为。

幸福的基础,就是能够自我决定。

他认为人有三个基本心理需求,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就是自主

我们需要感到我们的行为是自己选择的,而不是由某些外部来源强加的。

当人失去自主的时候,内在动机就会削弱。

其实很好理解,无法决定自己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来源:pexels

人多少会带点心不甘情不愿,甚至还会抵触。

因为在这件事上,你是没有内在动机的,也就是:

你没有这么活的愿望。

好像被别人写好了人生剧本,你只要照着演就好了。

“我”变得似乎无足轻重,取而代之的是“我应该”。

这也是一个渐渐和内在失联的过程,时间一长“我”就迷失了。

自主对心理健康十分重要。

因为自主意味着:我们允许自己体验自己的真实感受,按照真实的内在自我行事,做自己的主人。

如果没有这种自我决定感,我们就会感觉不到真实的自我。

03

找回自主

就是跟自我贴近的过程

刘小样的故事,并没有停在倾诉痛苦上。

她真正的触动人心的地方,是一次又一次地突围。

她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实现着自己的“自主”。

如果说第一次突围,是给《半边天》节目组写信。

那第二次,是去别人家的农田“上班”。

每天清晨起床,她扛着锄头出门走向别人家的农田,寻找一种“工作”的感觉。

第三次突围,她应聘成为县城商场的一名售货员。

38岁得到了人生中第一份工作,她很开心,还学会了做账。

可惜,没两年商场就倒闭了,她跟着失业。

2008年,40岁的她去了贵州。

同事邀请她一起去开化妆品店,但最终,还是因为水土不服,语言不通,回家了。

来源:pexels

她回到小县城,去了一个小学当生活老师。

2010年,儿女上大学了,她开始了第六次突围。

43岁的她跑去江苏昆山,在一家工厂食堂当厨师。

家人一直苦苦劝她回家,最终,她没扛住,妥协了。

离开昆山前,她去了一趟昆山市立图书馆。

2016年,年近50岁了,她好像一下子失去了出走的资本。

再加上婆婆病了,她不得不重新退回到“好媳妇”的角色里,去照顾婆婆。

她也怀疑过,自己是不是有什么心理问题,为什么20多年,心一直不肯平静?

我不知道她最终有没有找到自己的答案。

婆婆去世后,她在院子里种满鲜花。

这似乎也是一个隐喻,在这一方小天地里,她仍在尽力用舒服的样子活着。

在成为自己的路上,虽然姿态是跌跌撞撞地,但始终都在挣扎向前,这也是最动人的部分不是么?

来源:pexels

理论上说,任何人都能够决定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

可有的时候,我们也会迷茫,也会站在内心和现实的十字路口,找不到方向。

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那个“我”,确证那个“我”。

在与他者的对峙中,在与世界的互动中,发现“我”。

然后慢慢认识“我”,接纳“我”。

所以我始终相信,找寻的过程,才是最弥足珍贵的。

正如山本耀司所说:

自我这个东西,其实你是看不见的,

没有什么所谓的自我,它是流动的,冲撞的。

你只有真真正正地撞上了些什么,

才知道边界在哪儿,才知道“自己”是什么。

04

人活着

是一场成为自己的旅程

从集中营走出来的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认为:

“人活着是为了寻找生命的意义,这也是人一生中被赋予的最艰巨的使命”

他认为,找回自己生命的意义在于3件事:

1、去做你觉得有意义的工作;

2、去爱某个人;

3、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时采取某种态度。

直白点说,就是去干你真正觉得有意义的工作,爱想爱的人。

如果一种生活让你觉得痛苦,那就看看还有没有更符合心意的选择。

如果没有选择,那就好好体会这个痛苦。调整心态,去做自己可以做的事。

来源:pexels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当你痛苦时,一定是不自我接纳了
這五帖心靈良藥讓你有勇氣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一个抑郁症患者的自述: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感激抑郁症
最值得看的心理书籍
世上只有一种快乐,来自于看到自己的完整
中国为什么拼了命要搞产业突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