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再怎么糟糕,也请不要放弃自己

每次读到张爱玲的那句爱情鸡汤:“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我都打心里觉得悲哀。

爱情本是一个孤单的人为了寻找两个人的欢喜而开始的一段感情,如果只剩一个人在痴痴地仰望另一个人,去乞求对方的垂怜,这样的爱情,注定不能美满幸福。

但现实里,势均力敌的爱情好像很少见。我们大多数到了爱情里,基本都变成了傻子。因为爱情,你从骄矜女神,高冷的男神,变成了低声下气的那一个。

你会担心我配得上TA吗?

我今天的发型是不是很丑?

妆容是不是特难看?

今天的首饰和衣服好像不搭?

口红的颜色也没有选好?

怎么穿了双运动鞋陪西裤?

我打篮球的时候,姿势够不够帅?

我是不是又胖了?

总之,爱情里总有个声音在提醒你:“我是不是配不上TA?”

有时候,你会觉得是爱情改变了你,是爱情让你变得自卑。

不,其实不是这样的。从某种心理学角度来说,爱情里的自卑,是你与生俱来的。

德国资深心理学家斯蒂芬妮·斯塔尔经过长年的心理研究和实践,认为我们身上的恐惧、软弱、自卑,甚至由此而引发的抑郁症,都来自于我们的“低自尊心”。

而这个“低自尊心”除了我们来自于遗传因素外,最主要的是由我们的童年经历和教育形成。因此斯蒂芬妮认为成人后的“低自尊心”问题,都能回到童年找到根源。

这本《认同自己:如何超越与生俱来的弱点》,正是斯蒂芬妮多年的研究成果,她用轻松幽默的笔调和大量的实践案例,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向读者介绍了低自尊心的表现、形成的原因,带来的问题,以及我们该如何正视自己的低自尊心问题,从而找到方法改变自己。

1、你真的自信吗?

有时候,我们努力做一个优秀的人,是为了获得“他人的称赞”。

想让别人称赞我们的美貌与智慧并存,想让他人羡慕我们的工作与财富;哪怕做不到完美,也希望在他人的“嘴里”我们是一个被羡慕的存在。

我们渴求的是他人的“认同”,似乎一个人的成功是在于别人对我们的认可与评价。

而一旦得不到认同的时候,心情不免失落甚至自责、自卑,失去自信,乃至于引发抑郁。

然后,事实上,有时候连我们自己都看不透自己的内心,又怎么指望他人来。

想要被他人认可,首先,要认识自己,真正的走到自己的内心深处。

一个人是否自信,要看他怎么对待自己的缺点:自信的人接受自己的缺点,不自信的人无法接受自己的缺点。他们会把弱点看得很重,会掩盖自己的弱点,不让其他人知道。

不自信的人总是盯着自己的弱点,他们觉得自己和想成为的人之间存在很大差距,心理学家称之为“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差异”。

除此以外,低自尊心的人还有一些的一些明显表现:他们没有安全感,容易受到伤害,害怕被否定,害怕失去控制,害怕做出错误的决定,甚至自我厌恶;

而还有一些表面自傲,实则自卑的行为:他们追求完美,常常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自我的存在价值;同时还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羞耻心,他们害怕改变,过着缺乏乐趣的生活,常常听天由命似地生活。

低自尊心的人还有两种防御模式:

做老好人的和谐防御方式——他们想要满足所有人的需求,然后因为别人的托付和过度取悦别人而精疲力竭,他们以贬低自己,提高别人来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主动攻击的防御方式——先下手为强,通过贬低别人来提高自己虚弱的自尊心。

所以,低自尊心并非表面的自卑、懦弱那么简单,过于自负或者自傲有时候也是自卑的一种表现。

2、为什么你会不自信?

为什么你看不起自己的出身?

为什么你感觉自己不够好?

为什么你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

在斯蒂芬妮看来,一个人的低自尊心,主要由两个原因造成:一是遗传因素,一是童年的经历。当然成年后的经历也会有影响,但主要是主要仍是父母教育以及遗传基因

首先,人类的基本信任是在儿童一岁前建立的,形成于孩子和主要照顾他的人之间。婴儿时期的基本信任感是一种特殊的身体感觉,是孩子储存在身体中的被接受和爱的感觉,这种感觉将在他的生命中最为一种长久的情感基础而存在。

儿童时期拥有良好信任感的孩子,在长大成人后会拥有良好的自信心,并且愿意从根本上相信别人。他们相信:你很好,我也是。反之,则带来一系类心理问题,当然可能我们自己不知道自己的某些心理、性格是由于儿童时期的某些经历造成的。

其次,主要影响儿童性格和心理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 爸爸的影响:

研究表明父亲能够对孩子将来人际交往的能力以及孩子的自尊心产生显著的影响。

在孩童时期与父亲拥有良好关系的成年人,自尊心的平均水平和对朋友或爱人信任度的平均水平也显著高于那些没有这种经历的成年人。父亲与孩子的关系主要是在陪孩子活动时候,通过充满情感交流的游戏建立起来的。

  • 妈妈的影响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母亲的影响无遗是巨大的。如果一个孩子对母亲都无法产生安全感,那么他对其他的人更缺乏基本的信任和安全感。

孩子对母亲的不信任有两种类型,一是依附性,一是回避型。

依附母亲的孩子,需要猜测母亲的心情,感知母亲对他的期待,他们把母亲一些非常矛盾的、不正确的行为看作是对自己的否定,他们会把母亲捧得高高在上,认为母亲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们觉得母亲很好,不好的是自己。对他们来讲,被目前拒绝或着会被抛弃简直就是灾难。这导致他们成年后,很难从对母亲的惯性服从中走出来。

对母亲回避的孩子,常常是因为妈妈太冷漠了,他们会从婴儿时期便觉得自己是不受欢迎的,在他们内心里,我不好,但是母亲也不好!他们更愿意离母亲远一点,成年后很难接受亲密的、真正信任的关系。

更多的时候,一个人的低自尊心来自于父母日常的生活、一言一行影响中。

比如,过分娇惯孩子,让孩子过于依附自己,也会削弱孩子的自尊心,被过分娇惯的,没有自主意识的孩子,常因为不能违背母亲的意愿,压抑自己的意愿,无法表达自己的内心,最终会没有什么自信心。

如果孩子觉得父母不懂我,他们常常会产生叛逆心理;如果孩子的表现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而父母为此经常责备孩子,时间久了也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失去了信心,认为自己太差劲了。

但如果父母为了鼓励孩子,无原则的夸大赞美、表扬孩子,而事实上孩子的表现一般的时候,孩子会变得很无措:他们不知道自己做得到底好不好,父母的表扬与外人的批评,让他们的自尊心常常在高高的自我评价和过低的自我评价之间摇摆。

而另一种自卑——自负的形成,则有着更多的童年因素在里面。

有些人为了将自我怀疑扼杀在摇篮中,在童年时期就不自觉地想好了一个策略:追求最佳成绩。

他们在无意中培养自己的“大我”,“大我”的任务是将“小我压抑下去。为了尽可能地不让自己感受到低自尊心,“大我”不得不追求完美,大我必须向小我证明自己确实是有价值的。

自负的人是表里不一的:他们内心觉得自己渺小,没有价值。但他们外在的大我,却在竭尽所能地反抗,所以大多数自负的人完全感受不到自己的不安。

自负的人通常都想成为特别的人,平凡是他们厌恶的。他们追求大我的方式是让自己优秀,同时贬低别人;他们不能接受自己的缺点更不能忍受周围人的缺点。更多的时候他们对周围的人轻蔑,以提高自己的价值。

但这种过于自负,常常在展示自己优势的时候,让其他人觉得自己有多渺小和卑微,从而不受欢迎。

而当“大我”崩溃时,遭遇挫折的时候,自负的人更容易失去斗志,内心的“小我”开始自卑:“你是个失败者,我一直都知道,你这个牛皮大王!”

大多数时候,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地都在用自负来维持自尊心的平衡。

严格地说,低自尊心的人都有自负的倾向,原因是他们恐惧自己,慢慢地,他们试着用自负的策略来遏制恐惧感。大部分人都想努力提高自己的外在形象,不愿意暴露错误和缺点。他们一直担心自己,并且因此竭尽全力保护自己。

3、怎么变得更自信

如何走出低自尊心,让自己慢慢变得更自信呢?在这里,本书作者斯蒂芬妮提出了一个治疗过程:认识自我-接受自我-增强执行能力-更好地处理情绪。

如何接受自我呢?

首先,要接受自己的不自信。把目光从自己身上转移到客观事实和身边的人身上。要对自己坦诚,有嫉妒心不是什么坏事,但不能放任去伤害他人。要学会思考怎样正确对待客观事实和他人。

其次,要接受自己的缺点。一个人不用做到完美,只要自己尽力了就足够了。要带着缺点一起生活,而不是为了对抗缺点而活。

再次,要控制好自己的内在小孩,让内在成人代替童年父母的缺失,对“内在小孩”进行鼓励教育。

最后,可以进行自我调节。可以试着给自己写信,袒露自己的内心,找到内心深处的真正想法,试着鼓励说“我很棒”试着去感恩,相信自己有资格也有能力过上美好的生活。

学会沟通,提升自信心

首先,勇敢敞开心扉,改变生活。要敢于说出来,更要学会表达和说话的方式。有时候,自卑懦弱的人不是缺乏语言能力,而是顾虑阻碍了他们的思想表达。同时,敞开心扉并不代表可以“祥林嫂式地”发牢骚。

其次,在与人沟通的时候,输赢不重要,而是有没有道理。要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让沟通朝更平和的方向发展,而不是钻牛角尖,让对话给他人带来压力。

再次,懦弱心理的人要学会勇敢地说不,敢于拒绝别人,坚持自己的意愿也是一种进步。

行动起来,改变自己的自卑形象

要勇于承担你的责任,敢于做决定,给自己设定可实现的目标,提升成功的自信心,要有自律能力,培养自己的成就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试着从运动开始,先改变身体,再改变内心的。

承认自己的感受,反思自己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

要学着面对自己的恐惧心理,试着接受自己的恐惧感。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尤其是愤怒、攻击欲。学会心理调节自我的抑郁、悲伤等情绪。

要允许自己感受快乐,欢愉、骄傲的情绪。

4、说你所想的,做你想做的

这本《认同自己:如何超越与生俱来的弱点》一书,通过讲述了弱点(低自尊心的表现)是什么,为什么我们为不自信,到给出如何让自己走出自卑心理的方法,打破了所有自我怀疑的壁垒,让我们放弃伪装的角色,达到“说你所想的,做你想做的”目的。

这本书,不同于之前看到的一些心理学书籍,虽然也强调成人的心理问题来源于童年时候的经历,但作者的观点并不极端,然而是通过大量的实际生活案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并且每一个解决方法,也都有案例辅佐。更重要的是,本书里有大量多的心理治疗法,但作者写得更加简洁明了。同时,作者的观点更加客观,而不是带有高高在上的偏见。

这是一本适合自我复原内心问题的书。说你所想的,做你想做的,再怎么糟糕,都能找到自我,请千万不要放弃自己;这便是这本《认同自己:如何超越与生俱来的弱点》给人带来的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成功的家长,必须要学会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
斯蒂芬妮签约新东家心情大好 深黑透视装亮相红毯
美国母亲龙卷风用身体做掩护救子 失去一脚一腿
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一定得重视这四方面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在美国做穷人是一种什么体验,一个美国底层白人女人的痛苦挣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