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肖申克的救赎》:关于体制、希望和自由的话题,细思极恐!

很早就听说过《肖申克的救赎》,光看剧名,让人提不起兴致,没怎么认真看过。

但一直以来,这部电影被公认为是史诗级巨作,豆瓣榜单9.7,排行榜上的钉子户。

《肖申克的救赎》其实是很耐看的。这部没有女主角的影片,每看一次,都让人有新的感悟。

剧情简介:含冤入狱的银行行长安迪,被判终身监禁。关进了肖申克监狱。并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游刃有余的过着囚徒生活。最终成功越狱,并揭露监狱长的犯罪行径。

《肖申克的救赎》到底救赎了谁?是安迪,是他的狱友,还是看懂了这部影片的人?

展开剩余73%

“监狱里的高墙实在是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是体制化。”

这是句经典台词,与钱钟书的“围城论”有点异曲同工。

剧中有一个情节:图书馆管理员布鲁斯刑期后,他将刀子架在狱友脖子上,只是为了延长刑期,继续呆在监狱。布鲁斯出狱后,无亲无故,也适应不了社会,看不到希望,选择了轻生。

50年的监狱生活,布鲁斯已经习惯在监狱被看管,不自由的生活可以给自己续命,自由反而让他无所适从,甚至活不下去。

安迪的狱友瑞德被假释后,同样不适应监狱外的生活,每天稀里糊涂地得过且过。

剧中的监狱好比是一个体制。布鲁斯无疑是被体制化。即使是只猛虎,被圈养一辈子,失去觅食能力。一旦离开体制,没有资源供给,很难生存。

瑞德无疑是个幸运者。安迪给了他生活下去的希望,约定两个人出狱后一起造船出海。最终,他们在另一个“体制”重获新生与自由。

安迪是一个意志坚定,充满睿智、苛求自由的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但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

关于“体制”,可以理解为任何一个圈子。身在其中,有人乐在其中,有人想出去,也有人想进来。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但大部分人,像布鲁斯那样,不管是心甘情愿,还是生活被迫,都会在institutionalization中沉沦一生。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那个跳出体制,最具情怀的人怎么样了,有没有找到她的诗与远方?

很多人一生都心存希望,渴望自由,无论在体制内,还是在体制外。安迪是自由的,因为他有能力自由。或者说,自由是一种能力。

我们都生活在地球村。有人分析,地球是外星人关押人类的地方。把地球比作是体制,人类满怀希望,心向远方,先驱者一次又一次地尝试着冲出体制。

然后呢,还有下一个更大的体制——银河系......

人的一生,都在争取所谓的自由。在岁月的长河中,给你自由,也总有到不了的远方。自由,不过是选择做自己精神世界的主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肖申克的救赎》:为什么称之为救赎?因为没有一个人是有罪的
关于《肖申克的救赎》与自由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
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
《肖申克的救赎》:自由与救赎,掌握在自己手里
破茧成蝶——《肖申克的救赎》读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