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慢性病成为居民死亡的罪魁祸首!


国家有关部委日前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分析评估了10年来我国居民营养和慢性病状况的变化。


报告指出,1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居民营养水平和健康状况不断改善。与此同时,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状况,其中以慢性病及肥胖问题尤为突出。



肥胖问题


报告显示,全国18岁及以上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平均体重分别为66.2kg和57.3kg。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比2002年上升了7.3和4.8个百分点,6至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9.6%,肥胖率为6.4%,比2002年上升了5.1和4.3个百分点。不论成人还是青少年,超重肥胖增长幅度都高于发达国家。而超重肥胖是引发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许多慢性病的重要因素,儿童时期的肥胖对健康的影响往往会持续到成年期,因此,加强对儿童超重肥胖的防控尤为重要。


慢性病问题


报告还显示,2012年我国居民慢性病死亡率为533/1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86.6%。心脑血管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为主要死因,占总死亡的79.4%,其中心脑血管病死亡率为271.8/10万,癌症死亡率为144.3/10万(前5位分别是肺癌、肝癌、胃癌、食道癌、结直肠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为68/10万。经过标化处理后,除冠心病、肺癌等少数疾病死亡率有所上升外,多数慢性病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在各种慢性病中,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在全国18岁及以上成年人中的患病率分别为25.2%、9.7%和9.9%,癌症发病率年平均增长约4%,2013年发病率为235/10万。

对于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世健联高级健康管理师指出,吸烟、过量饮酒、身体活动不足和高盐、高脂等不健康饮食是慢性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一方面,随着生活质量和保健水平不断提高,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增长,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我国慢性病患者的基数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随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慢性病患者的生存期在不断延长。专家表示,对慢性病的发展趋势,应当通过健全服务网络、完善全程监管等方式加强防控。慢性病和亚健康的防治必须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来实现。



什么是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促使人们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通过健康教育,能帮助人们了解哪些行为是影响健康的,并能自觉地选择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



健康教育目的




1、增强人们的健康,使个人和群体实现健康的目的;
2、提高和维护健康;
3、预防非正常死亡、疾病和残疾的发生;
4、改善人际关系,增强人们的自我保健能力,使其破除迷信,摒弃陋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健康体检要逐渐过渡到健康管理
我国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逐年下降
居民膳食营养状况总体改善
关注 | 中国人平均身高发布:男167.1cm 女155.8cm
居民营养与慢病报告发布
未来的医生将会开保健处方,营养保健行业将会成为黄金产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