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人连死都不怕,为什么还怕活着?关于抑郁症,你应该知道的……

来源:省直三院(SZSY2013),已获授权

  “快去微博搜乔任梁”——被一条朋友圈从入睡前的朦胧中拉回,本以为又是什么八卦新闻,然而搜索很久加载出来——已死亡,虽然对乔任梁并不熟悉,但一个生命突然地离开这个世界,难免让人觉得有些惆怅。

  到目前为止,微博爆了,朋友圈炸了,死亡结果从谣言到确定,死亡原因从一些其他负面传言到很可能为重度抑郁……

  在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中,看到无数的网友在说抑郁症是多么的可怕,才意识到人们对抑郁症仍旧不了解,对抑郁症依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误解,以至于人们在面对抑郁症时、或面多周围人的抑郁症时,总是太过担心或太不重视。



有人说:死都不怕,还怕活着吗?

  很多抑郁症患者都会把自己封闭起来,封闭是他对抗外部世界的本能防御方式。封闭可以缓解患者的伤痛,但却会构成新的心理障碍。自杀是另一种防御方式,或许可以称之为终极防御。这种防御最快捷、最有效,也最彻底,只不过,它带来的是毁灭。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活着对他们来说是件更痛苦的事情。

  1.抑郁症和其他疾病一样,患者的躯体经受着痛苦折磨,抑郁症首先表现为生理疾患,在起初患者完全不会知道自己得的是抑郁症。比如,头痛、胸闷、胃痛、耳鸣、心慌、食道堵塞和烧灼感等等。

  不同的患者也会有不同的躯体症状,同一个患者的不同时期也会出现不同的症状。随着病程的发展,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行动障碍,并逐渐会发展到思维障碍、阅读障碍、语言障碍等等。

  2.快感阻断——专属于抑郁症的一个特征。当发展到一定阶段属于人类的所有快乐,各种欲望,统统消失了。患者每天情绪极度低落,觉得做任何事情都毫无意义。常处于这样的消极的状态,无论谁都会觉得生活没有意义可言。

  3.抑郁症的另一个特征是绝望,也是患者的又一共性。他们的自我评价无线降低、自责、自罪,觉得未来一片灰暗,看不到任何希望。痛苦和巨大的无价值感笼罩着他们。

  4.情感的丧失。病程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患者会变得麻木、呆滞,不再体验生活和情感的美丽。



抑郁症患者所承受的痛苦是许多人不能理解,更不能感同身受的,即使已经不止一次的出现类似的事件,但关于抑郁症,仍有相当多的人有太多盲区。


关于抑郁症的误区

1. 抑郁症会被更努力的工作状态击败

2. 抑郁症不是病,只是正常的悲伤或自怨自艾而已

3. 抑郁症患者需要吃一辈子药

4. 抑郁症患者总会哭

5. 衰老会导致抑郁

6. 把抑郁症说出来只会更麻烦

7. 抑郁症基本治不好

8. 性格内向的人才会患抑郁症


关于抑郁症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对于抑郁症的唯一预防是——治愈,通常是使用药物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原则,先使用药物稳定症状,之后再结合心理治疗。

  1.尽早发现:及时清理情绪垃圾,遇到影响情绪的事情之后,要及时的自我疏导,向亲友倾诉、运动、写日记等都是很好的方式。如果自我调节没有好转,就要及时寻求专业心理治疗师的帮助。如果发现亲友性格突然发现亲友性格突然发生很大的变化,也应怀疑是否有抑郁倾向。

  2.心理疏导:心灵的感冒,要做一场心灵的手术和治疗。心理治疗师的心理治疗,与普通朋友之间的交谈不同,他们会找到病人的心理症结之所在,运用专业的心理治疗技术,对病人进行心理治疗,相信专业的力量。常用的心理疗法:认知疗法,行为疗法,精神分析,沙盘疗法。

  3.药物治疗:缓解症状。中重度抑郁必须通过长程的药物治疗,使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类药物,缓解抑郁症状。

  4.消除顾虑: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误区——听到抑郁便与严重的精神病联系起来。其实,医学心理学上将抑郁症划分为心境障碍,并不属于精神病的范畴。

  抑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患者长期处于这样一种状态中无法自拔,而对去看医生心中又有所忌讳,其实我们要做的是去正视抑郁症,把它当做其他的身体疾病一样对待,身体上有疾病大家都会重视,而抑郁是心灵的疾病,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和对待。


不能感同身受,至少做到尊重

  我们没有得过抑郁症,不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但我们可以去试着了解它,当有人抑郁时,我们虽不能感同身受,但至少可以做到尊重他、理解他,这对他来说,已是一种欣慰。

  刘同的微博这样说,“不要再说抑郁症有多么可怕,没有经历过的人不懂。只希望任何人不要再遭受抑郁症的折磨,相信自己,周围的人,不要给自己过分的压力,你我皆在世间,愿我们都能平安度过。一个人连死都不怕,为什么还会怕活着,哪怕辛苦一点。没有人不苦,只是有人知道苦了之后,一定会好起来。嗯,那就用自己的方式一直活下去,无论多苦都好。”


  只是希望更多的人能了解抑郁症,从身边的人群开始,陪伴理解,及时发现、尽早治疗。关注、了解抑郁症人群,走出惯有认知的误区,给身边的人一个拥抱,他们需要的是心的陪伴、关怀、理解和专业的治愈,而不是辞世之后众多网友转发微博时点的那根蜡烛。

  斯人已去,我们能做的不多,只有尊重他、理解他,一路走好。

  最后,用伊能静的微博来结尾,“没有任何一个人应该承担他人的恶意,因为在灿烂的背后每个生命都不容易,也好好的,休息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抑郁来袭?别怕!与心灵来一场勇敢的对决
【疾病防治】对付“心灵公敌”有妙招
小心抑郁症缠上你
抑郁和抑郁症是一回事儿吗?99%人都错了
抑郁症治疗怎么确定用什么方法?
抑郁症能不能自愈?如何自我治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