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呼吸康复适用的三大类24种疾病,附常见训练方法!

呼吸康复是临床康复重要内容之一

患者做不做呼吸康复

疾病恢复的效果差距很大

那么究竟什么是呼吸康复呢

呼吸康复适用于哪些疾病呢

一起来了解下吧

什么是呼吸康复?

呼吸康复也称肺康复,2013年欧洲呼吸学会ERS和美国胸科学会ATS发布了正式声明,更新了呼吸(肺)康复的定义:
 
肺康复是一套全面的多学科干预措施,基于详细的患者评估和个性化治疗,包括但不仅限于运动、健康教育和行为改变。

图片来源:Pixabay 

它是康复医学的一个分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通过准确的诊断、治疗、心理支持和教育,制定多学科康复计划,以稳定或逆转患者肺部疾病引起的病理变化,以期望呼吸障碍在生活状态条件下恢复到最佳功能状态。

呼吸康复可以应用在哪些疾病中?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大部分呼吸康复的对象仍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呼吸康复在非COPD疾病中也具有临床价值。以下这些疾病的治疗均适合采用呼吸康复:
0
1
阻塞性肺疾病
① COPD(包括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
② 持续性哮喘
③ 弥漫性支气管扩张症
④ 囊性纤维化
⑤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0
2
 限制性肺疾病

① 间质性肺疾病
② 间质纤维化
③ 职业性或环境性肺部疾病
④ 结节病
⑤ 结缔组织病
⑥ 过敏性肺炎
⑦ 淋巴管肌瘤病
⑧ ARDS幸存者
⑨ 胸壁疾病
⑩ 脊柱后凸侧弯
⑪ 强直性脊柱炎
⑫ 结核后综合征
0
3
其他情况

① 肺癌
② 肺动脉高压
③ 胸/腹手术前后
④ 肺移植前后
⑤ 肺减容术前后
⑥ 呼吸机依赖
⑦ 肥胖相关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康复的常见训练方法有哪些?

1

呼吸方式训练

缩唇呼吸锻炼

指导患者闭口用鼻吸气,呼气时将嘴唇缩成口哨状或鱼嘴状,使气体通过缩窄的口型缓慢呼出。
吸气与呼气时间之比为1∶2或1∶3,要尽量做到深吸慢呼。
呼气时缩唇程度可自行调节,缩唇程度以不感到费力为度,每天锻炼2~4次,每次10~20min。

腹式呼吸锻炼

通常将左、右手分别放于上腹部和前胸部,便于观察胸腹部运动情况。
将手按在上腹部,呼气时腹部下沉,手部稍微用力加压;吸气时闭口,空气经鼻孔进入,保持肩和胸部放松,腹部徐徐隆起。要求经鼻吸气,从口呼气,呼吸气时缓慢和均匀。

以吸气时见到上腹部鼓起、呼气时见到腹部凹陷为宜,而胸廓保持最小活动幅度或不动。
逐渐延长呼气时间,使吸气和呼气时间之比达到1∶2~3,每天2次,每次10~15min。
掌握动作要领以后,可逐渐延长时间和增加次数。

吹气球锻炼 

选用容量为500~800ml的气球,将气球与珍珠奶茶的吸管(较粗、较硬,不易咬扁)一端连接,用线绑紧,患者咬住吸管另一端即可进行吹气球锻炼。

图片来源:Pixabay

气球不用吹很大,当直径达10~15cm即可,然后将气放掉,重复上述动作,每分钟吹气球5~8次。
患者掌握要领后可调整吸吹时间,吸气1~2s,吹气3~4s,每组练习20~30次,不感到劳累为宜,每天练习4~5组。

2

呼吸肌肌力训练
呼吸肌包括膈肌、肋间肌、腹肌和辅助吸气肌,膈肌和肋间外肌属于吸气肌,肋间内肌和腹肌属于呼气肌。
当平静地呼吸时,膈肌和肋间肌收缩以实现吸气;膈肌和肋间肌舒张实现呼气。

 图片来源:Pixabay

呼吸肌训练有助于改善呼吸运动期间膈肌,肋间肌等的协调性,增强呼吸肌的肌肉力量,达到有效扩张气道,减少阻力,提高呼吸质量的效果。呼吸肌训练包括吸气肌训练和呼气肌训练,吸气肌训练的研究较多。
呼吸肌训练的类型包括抗阻训练(通过逐渐缩小孔径)、阈值负荷训练(需要预先设置吸气气压,通常为最大吸气压的某个百分比)和等二氧化碳过度通气法。
推荐抗阻吸气肌训练每周4~5天,强度为30%PⅠmax,每天1次,每次30分钟(或者每天2次,每次15分钟),至少持续2个月。

3

抗阻训练

呼吸康复中有许多经济的方法来进行抗阻运动训练。在康复计划早期阶段进行抗阻训练,呼吸康复对象可使用不同拉力的弹力带或管、手提重物、踝关节重物、哑铃,还可以在有或无椅子的情况下利用自身体重进行抗阻训练(如抬腿、伸腿、下蹲、坐位转移、双臂压椅)。

这些方法可以加入热身/整理活动中,在呼吸康复特定阶段,以循环站点形式训练或患者和康复专业人员一对一训练。一旦参与者适应了有氧训练,且转诊医师确认可进行更大负荷训练,可以使用负重器械和阻力较大的滑轮装置。
目前尚无关于康复计划开始后何时进行较高阻力训练的循证推荐。因此,必须针对每个患者的抗阻负荷进行个体化评估,并考虑呼吸系统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现有合并症(如心血管状况)、肌肉骨骼限制性和衰弱程度。

4

柔韧性训练
虽然柔韧性训练有效性的大部分证据都是基于有氧和抗阻运动训练的,但大部分呼吸康复计划都包括柔韧性训练。

图片来源:Pixabay

保持柔韧性和良好的姿势是呼吸康复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瑜伽和太极拳等运动可以帮助患者维持良好的柔韧性和姿势。
每次热身和整理活动中应有ROM训练,来帮助患者克服姿势异常带来的影响,这些异常限制了胸廓活动度,进一步导致肺功能受限。柔韧性训练可帮助改善ROM,预防跌倒并改善整体QOL,但还需要更多研究来得出确切结论。


除此之外,对参加正式呼吸康复计划的患者,应为其提供居家运动处方,以延续正在进行的运动训练。

对任何患者都应根据其在院呼吸康复计划时的表现和效果制定个体化的居家康复。有氧运动、肌肉力量训练、ROM训练及针对特定患者的吸气肌训练都应包括在居家运动计划中。

【本文参考文献】

美国心血管-肺康复协会编著, 席家宁, 姜宏英主译.呼吸康复指南:评估、策略和管理[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北京,2020:7-42.

李俊, 冷虎. 呼吸康复临床研究进展2018[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8, 039(020):2435-2437.

郑则广, 胡杰英, 刘妮. 呼吸康复治疗研究进展2017[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8.

沈君, 韩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呼吸功能训练方式的研究2013[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3, 30(20):68-70.

编辑:石亚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治疗中的呼吸训练及心理护理_代写医学论文网
肺不好多练吹气球
这么简单,通过呼吸竟可以缓解慢阻肺!
【专家共识】中国社区心肺康复治疗技术专家共识
降温了,别忘了给呼吸系统做“保养”,五条肺康复措施务必坚持做
【“肺”腑之言】胸部手术后,如何进行肺康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