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允斌老师祖传退烧秘方 与乌梅丸
 蚕砂竹茹陈皮水:从药店买蚕砂、竹茹、陈皮各10克。将陈皮洗净,和另外两药一起放入药锅中,加冷水煮。水开后再煮三分钟即可。太小的孩子,可将药水分成几次喂,每4小时一次,到烧退为止。

   此方乃陈老师家祖传的,陈老师说一般的感冒发烧就不用去医院了,自己煮点药水就可以了;几十年来,许多多都用过此方,几乎没有超过三剂的。


乌梅丸是厥阴病显而易见的主方。

338条。这是不是一个巧合呢?我看不是。从这样一个条文序号,我们就应该看出古人真是煞费苦心,连一个序号也不会浪费,也要借此向我们传递一个信息。什么信息呢?就是三八的信息,就是风木的信息。我们借此机会再回看38条,38条也是用这个三八之数,它讨论的是什么呢?它讨论的是大青龙汤。青龙为东方之属,为风木之属,由此便知这个安排不是偶然,而是要借此表达象数的关系,表达象数与时方的关系。由乌梅丸在这样一个特殊条文中出现,已然知道它绝非厥阴篇的寻常之方。

  接下来我们看乌梅丸在用药的寒温之气上有什么特征,乌梅丸从总体来说,由寒温两组药构成。其中温热药为乌梅、细辛、干姜、当归、附子、蜀椒、桂枝,共七味;寒凉药黄连、黄柏、人参(人参于《神农本草经》为甘、微寒。)共三味。合之,温热为七,寒凉为三,温热比例远大于寒凉,正与前述厥阴之立方原则相符。

  紧接着我们看第三个问题,这个方的名字叫乌梅丸,那肯定是以乌梅为君的。为什么要以乌梅为君呢?以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也。以厥阴之味酸也。既然是厥阴的主方,那当然就应该用酸。而酸味药中还有什么能过于乌梅呢?因此,乌梅理所当然的应该成为厥阴主方的主药。在乌梅丸中,乌梅用的是300枚,干吗不用200枚呢?可见这个数又一次体现了厥阴的方时特性。乌梅丸在用乌梅的基础上,再以苦酒渍乌梅一宿。苦酒即酸醋,这便酸上加酸了。在《伤寒论》中,用酸味药虽不只是乌梅丸,可是以用酸的程度而言,乌梅丸却是无以复加的。从乌梅丸的上述三个方面,一个气,一个味,一个数,都与厥阴的时方,都与厥阴的本性甚相符合,因此,乌梅丸作为厥阴病的主方应该是没有疑问的。

   厥阴为阴尽阳生,厥阴为风木,因此,厥阴最主要的一个本性就应该是升发。而以我们过去的经验,像乌梅、苦酒这样一类酸性的药具有很强的收敛作用。既然厥阴要升发,为什么又要以酸收酸敛为君呢?这便形成了一个很大的矛盾,这个矛盾如果不解决,即便乌梅丸的上述问题好像谈清了,可是对乌梅丸乃至整个厥阴的治方我们还是很难落到实处。落不到实处,对于乌梅丸的运用当然就谈不上左右逢源。

  木性升发,酸性收敛,升发为什么要用酸敛呢?这个道理在《老子·三十六章》中隐约可见,其曰:"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我们将《老子》的这样一个"微明"引申到厥阴里,引申到乌梅丸里,便是:"将欲升发之,必固酸敛之。"

  为什么要这样呢? 乌梅丸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里面的温热药特别多,一共七味,这是整个《伤寒论》用温热药最多的一个方子,再没有任何一个方的温热药能够超过它。

  乌梅丸的温热药既多且杂,川椒、当归可以说是温厥阴的,细辛则温太阳少阴,干姜、附子虽三阴皆温,然干姜偏于太阴,附子偏于少阴,桂枝则是太阳厥阴之药。因此,乌梅丸中的这些温热药实际上是很杂乱的,可以说它是四面八方的温热药。既然是四面八方的温热药,那它们当然就要温四面八方。可是现在我们有个限定,有个固定的目标,我们不需要它温四面八方,我们只需要它温厥阴一方。这怎么办呢?张仲景在这里告诉了我们一个很巧妙的方法,就是重用乌梅、重用酸味药。乌梅丸的立方用药令人拍案叫绝。乌梅就好像是一面旗帜,这面旗帜一树起来,原来杂乱无章的散兵游勇就统统地归拢到这面旗帜下,在这面旗帜的指引下,力往一处使,劲往一处发,都来温这个厥阴。所以,乌梅丸之用乌梅,这个意义实在太深刻了。

  由乌梅丸我们看到了经方的鬼斧神工,由乌梅丸我们看到了张仲景的立方用药之巧,确实令人拍案叫绝。乌梅丸有了乌梅这面旗帜,就能将分散的力量集中起来,聚于厥阴,就能够帮助厥阴之气突破阴的束缚,从而承阴启阳。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升发,实现阴阳的顺接。此非"将欲升发之,必固酸敛之"乎。

  从整个厥阴及乌梅丸的意义而言,厥阴之气之所以不能升发,之所以不能顺接阴阳,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受到阴寒的束缚,而在束缚的过程中就必然会产生郁遏,郁遏即会生热。为什么乌梅丸在大量温热药里要配上二味苦寒呢?目的就是要消除这个郁遏所生热。最后一味药是人参,人参有扶正的作用,可以加强上述的力量。另外,张仲景用人参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生津止渴。厥阴提纲条文的首证不就是消渴吗?用人参正好起到止渴的作用。再者,乌梅丸除人参的止渴作用外,大家还应该记得《三国演义》望梅止渴的故事,望梅即能止渴,况服梅乎。因此,乌梅丸治消渴于事于理皆相符。此为乌梅丸之大义也。

  综之,乌梅丸是临床极重要极常用的一个方剂,不但可以治338条所述的蛔厥,久利及消渴,尚可用于巅顶头痛,睾丸肿痛等疾。于生殖系其他病变,亦可参乌梅丸意治之。总之,只要我们对乌梅丸的理真正弄通了,临证运用何愁不左右逢源,信手拈来。理事不二。我想不但乌梅丸如此,《伤寒论》的112方皆如此,只要理上贯通了,事上的圆融只不过是迟早的事情。这亦是本书写作的一个最主要的目的。为什么本书的书名要定为"思考中医"?思考什么呢?无外乎就是这个理,无外乎就是对自然与生命的时间解读。

                                                                                      神方乌梅丸
                                                                                  作者:橘井流芳
    记得吾初涉临床时,曾治一个老妇,七十余岁,下半身发凉疼痛,行动困难,上半身潮热。观其脉两关浮滑实数,断为少阳病,疏小柴胡加麦冬,生地等滋阴之品。一周后复诊,曰无明显缓解,且有皮肤发热现象。此方以清热滋阴为主,如何服后发热,当时不明此理,认定清热力量不足所致,转方为小柴胡加白虎汤。孰料想服后身更热,自觉皮肤有如热水烫过一般。至此吾以方寸大乱,三转大黄黄连泻心汤,想以大黄泻火,患者只服一剂,既电话告之曰,双肩如火烧般灼热。当时吾惶恐之急,有如百抓饶心,完全不知所措。后托付一老医治疗,再未见过此患者。 
    经此事之后,内心深感愧疚,亦常常思此病如何医治。忽一日,读李士懋老师《中医临证一得集》里面详细的谈论了乌梅丸之用法,才恍然大悟,此上热下寒之证乃厥阴病典型症状也,当以乌梅丸主之。 
    学习了李老师之书后不久,既又碰上了厥阴病的患者。也是一老妇,七十余岁,乳腺癌术后不久,走路困难。病历,各种检查报告厚厚一落。西医诊断的疾病有七八种之多。言从头到脚,全都是病,有典型的消渴,上热下寒症状。其脉两尺极弱,两关大数滑。此正厥阴病也,正是乌梅丸大显身手之时,于是以乌梅丸加减,七剂。一周后复诊,曰全部症状都有明显缓解。略做调整,继续已以乌梅丸治疗,后病人嫌路远,一直服用此方,一月后才来复诊,吾几乎已不认识此人也,记得初来时,病人满面愁苦,走路须人搀扶,现红光满面,行动自如。言“真服您的药”。 
    此后,乌梅丸成了我临床上的常用方,凡见消渴,上热下寒的厥阴病,随证治之,多有奇效。伤寒论经文如下“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 李士懋老师认为,肝为刚脏,内寄相火。肝寒时,阳气妥若,肝失生发,疏达之性,则肝气郁。肝气郁则相火内郁,相火内郁生热,风火相加,形成了寒热错杂之证。李老师在临床上用乌梅丸治疗,寒热错杂,乏力,胃痛,头痛,胁痛,久利等厥阴病。吾亦曾以乌梅丸治疗失眠,心绞痛,口腔溃疡,腰痛,潮热等属厥阴病之证,效果出众。为发扬古圣之慈心,今不避粗鄙,特录几则验案如下,抛砖引玉,以求宏我圣学。 

案一: 
王某,女,54岁,心悸,头晕沉,胸闷,头潮热多汗,颈强,咽堵鼻干,手足心热,咳黄痰,腰痛,下肢凉,小便多,腹凉,胃涨,足跟痛。其脉两尺极弱,左关滑大有力,右关细弱,右寸长浮数。此肾虚不能生木,木枯生风火,风火上炎,属典型厥阴病。以乌梅丸为主,其右寸长浮数,虚阳上浮,当加潜降之品。乌梅15克,细辛3克,桂枝6克,黄连6克,黄柏10克,当归10克,黑附子10克,川椒6克,党参6克,干姜6克,天冬10克,生地20克,生龙牡20克。七付,病人服后,所有症状都有好转,此后,此病人成了我的常客,但有些许小病,皆要来我处医治。值得一提的是右寸长浮数曾辩为肺火,加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病人服后言腹痛,脉象并无变化,后才悟此为虚阳上浮,转加潜降之品。 

案二: 
某女,五十余岁,舌红瘦,干燥异常,舌中有几道大裂纹,如龟裂土地一般,言夜间亦常常干醒,需不断饮水自救。其脉两尺弱,左关弦。下肢怕冷,小便量多。吾告之曰,此肾阳虚也。患者诧然曰“已访名医十余人,皆云阴虚,如何得肾阳虚哉?”吾曰“既以阴虚论治而十余次无效,何不以阳虚论治也?”患者无语。为疏乌梅丸,去干姜,加天花粉,麦冬。七付后,病人夜间已不被干醒。前后月余,舌上裂痕已基本恢复。 

案三: 
某女,七十余岁,重症咳嗽,黄粘痰,夜间不能平卧,需伏案而睡。家属言西医处治疗八个月,已花费数十万元无效。其脉两关浮大数,辩为胆火犯肺,为疏小柴胡合小陷胸。又思金匮言“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皂荚丸主之。”以皂荚为末,梧桐子大小为丸以汤药送服。一周后复诊曰无效。古之皂荚,吾不知道今为何物,为患者自备,然自此也不便多问,细诊此脉,虽两关大数,两尺却极弱,又有下肢发凉,腰痛之证,转方为乌梅丸去干姜合小陷胸。一周后复诊曰,已完全不咳,夜间也可安睡。如此捷效,吾亦颇感惊奇。古圣先贤,诚不我欺。
许先生:
乌梅丸,乌梅、姜、辛,杀蛔止呕而降冲,人参、桂、归,补中疏木而润燥,椒、附,暖水而温下寒,连、柏,泻火而清上热也。盖厥阴之病,水寒不能生木,木郁而热发,故上有燥热而下有湿寒。乌梅丸上清燥热而下温湿寒之神方也。
橘井流芳:
我认为主因是肾阳虚,但是也有其他因素,所以又加上养阴的药。临床上很多时候是很多因素掺杂在一起的。

乌梅丸应用
经方《伤寒论》一百一十二方个人整理总结。
   中国国务学位委员医学科学评议组成员,北京中医学院教授任应秋的老师刘有余以善用乌梅丸治杂病蜚声一时,任老在一旁待诊时,曾见刘有余老师半日曾四次疏用乌梅丸,一用于肤厥,二用于消渴,一用于腹泻,一用于吐逆。毕诊后问难于老师,他说,凡阳衰于下,火盛于上,气逆于中诸证都可以随证施用。
   这此,记得有一位名医学的话,《伤寒论》你要弄懂一字一方,即可受用一生,看来说的一点也不假,上面的刘有余可谓是持一方乌梅丸即可蜚声一时。
   一。从木土理论看待理肝重剂乌梅丸。
        肝属木,脾属土,木能克土,而土得林而达之,木能疏土脾滞以行,风肝之病,知肝传脾,风木一动必乘脾胃。
       厥阴提纲之症多属肝风内扰乘克脾胃之象,即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其中,消渴,饥而不欲食乃是肝风内扰中消脾胃之症,食则吐蛔乃是肝风内扰,上逆胃口之症,下之利不止,乃是肝风内扰下揎脾土之症,提纲六症属肝风乘土则四。
     厥阴主方乌梅丸,有泄木安土之法,其中君药乌梅酸敛肝泻风,佐苦辛甘之黄连,干姜之类。
辛开苦降相伍,可以升降胃气,调和中焦。以参归补虚安中,总体构成泄风木之有余,安中土之不足。使风木得静,中土得安,脾胃得和。则扶土抑木,达到源流并治,治已防变之效果,确有见肝之病,各肝传脾当先实脾之意。此乃泄肝安胃一大法也。
     乌梅丸的应用木土不和是治验的主要类型,以肝脾不和,肝胃不和为主。辨证要紧扣肝风同夹寒热,乘虚内扰脾胃,治疗勿忘重用酸收和调理寒热比例,此乃临证取效的关键。
二。从调理阴阳说乌梅丸。
     乌梅丸本来是治疗蛔虫症、药物 既有酸甘化阴配伍,又有辛甘温阳、酸苦泄热、苦辛顺其升降等方法。这可谓寒热并用,刚柔共济,气血兼顾,扶正祛邪集于一身。
     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例如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粘膜脱垂、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胆囊炎等疾病时,如果病程绵长,有形体消瘦、精神郁闷、体倦乏力、四肢发凉、心烦口苦、食欲差、头晕耳鸣、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可以抓住其阴阳错杂的病机,用乌梅丸加吴茱萸、煅瓦楞子、橘络等来治疗,来针对病症的寒热虚实俱存、上下内外均病等具体情况。治疗高血压病,对一些老年病人,如果长期精神紧张、多愁善感,除了常见的头晕耳鸣症状外,还出现颜面潮红、口干、舌红的上热症状,以及四肢发凉、畏寒、脉沉迟等下寒症状,两者互相交错,此时可用乌梅丸,去掉干姜、川椒、而加用吴茱萸、生姜,取吴茱萸汤 (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组成)之意,治疗胃中虚寒,胸膈满闷,手足逆冷。如果失眠多梦,则取肉桂代替桂枝,用交泰丸(由黄连、肉桂组成)之意,交通心肾,治疗失眠。治疗窦性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心率缓慢症状时,如果病程长,有精神忧郁、头晕、胸闷、头面烘热、出汗口苦等上热症状,又有四肢厥冷、畏寒等心阳虚的症状,此时可用乌梅丸,加生地、白芍、琥珀、茯神等药物,以清心安神,活血化瘀。

     心力衰竭的治疗,如果出现阴阳错杂的征象,例如出现精神抑郁、头晕、颧红盗汗、心悸、尿少水肿、畏寒等症状时,可以用乌梅丸、生脉饮(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再加鹿角霜、蛤蚧等药物,将原方中川椒改为椒目,以增强利水功效。

     更年期综合征,有烦躁、头晕、心悸、五心烦热、便溏、畏寒肢冷等寒热错杂的表现时,也可以选用乌梅丸,能够调理阴阳,补益气血,达到异病同治的效果。
   三。乌梅丸与厥症
      乌梅丸是仲景治厥阴病厥热胜复,寒热错杂之主方。盖厥阴为阴尽阳生之脏,阳气不复时则热。阴气内盛时则厥,故发热厥逆是厥阴病的特点之一,因此,投用乌梅丸必见寒热错杂的虚证肢厥。辨肢厥一证,是乌梅丸应用关键。临床所见,寒热虚实均可引起肢厥,而肢厥一证的机理,根据《灵枢?逆顺肥瘦》篇所说:“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可见,阴阳十二经脉均在四肢末端交接,若“阴阳相贯,如环无端”,阴阳气相顺接,则四肢温和;若“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仲景用心良苦,在用乌梅丸方证时,谆谆告诫后辈临证当辨清脏厥、蛔厥,用药才会准确无误。脏厥者,乃下焦命门火衰,虚阳上越的少阴虚寒所致的吐利而厥,故应以脉微而厥,躁无暂安时为主证,此即仲景所谓“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之证,亦有肢冷脉微,以“气上撞心,心中疼热”的上热证和“下之利不止”的下寒证互看,更要注意显而易见的“吐蛔”一症,此为厥阴脏寒吐蛔而厥,与脏厥的独阴无阳相悖,临证当细辨之。
     临床应用乌梅丸。当以气机的升降失调为依据,其病机特点必以寒热错杂的虚证肢厥为见证,临证方可用之。 因乌梅丸寒热互用能和其阴阳,苦辛并进能调其升降,补泻兼施能固其虚实。故用之则显其效。

                                            云淡风轻123
乌梅丸是厥阴病主方,是疏肝第一方,仔细解析它的组方结构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本方,从而拓展它的使用范围。

中医认为,肝体阴用阳,肝体喜柔、喜润;而其用则喜温、喜疏、喜达。只有肝体柔润才能生发正常之肝用;只有肝用温和条达,方能血藏阴充、肝体得柔。二者相互为用,以共同维系肝之生理功能。
肝脏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肝气生发、展放的不及,原因有两个:
1 肝脏自身的原因:乌梅丸中用当归、乌梅润养肝体,制附片、干姜、川椒、桂枝、细辛,生发、展放木气,体用双调,紧扣肝脏的生理特征,给我们很大的启发。现在春三月到了,春困的人很多,其实春困就是典型的肝木之气生发不及所致,乌梅丸便是首选方。
2 胆腑、胃腑、肠腑的原因(即土壅木郁)。从解剖角度看,肝脏的入路包括肝动脉和门静脉,出路包括肝静脉和胆管系统,尤其是胆管系统,从肝细胞到肝内毛细胆管--肝左管、肝右管--肝总管---胆囊管--胆囊---胆总管---十二指肠--大肠--体外,这个通道除了排泄胆汁的功能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功能,它是肝脏排出代谢废物的通道,是肝脏实现新陈代谢的重要结构,任何一个“腑”发生了壅滞,都会使得这条排毒的道路不畅,都会严重影响肝气的调达、肝脏的功能。如果说,调整好肝之体用是解决了肝脏的“致新”问题,那么,调整好胆、胃、肠,便是解决了肝脏的“推陈”问题,两者都很重要。
内伤杂病绝大多数需要调肝,怎么切入呢?我就是这个思路,一方面调肝家自身的“体”和“用”,一方面调“三腑”,从而盘活一气周流,效果很满意。
由于太阴脾家是后天之本,肝脏气血之源,所以常常加入党参健脾益气。

                                                           乌梅丸的临床运用 

                                    江西中医学院中医系中诊教研室  刘英锋 发表于 2002年09月20日
 众所周知,肝肺两脏有相克关系,其中“肺禀坚金之性,而体反虚,肝禀柔木之性,而体反沉实,故肺养其娇,易遭侵克,肝凭其悍,每肆欺凌,是肺称娇脏,肝为刚脏”(《潜斋医学丛书》)。因此,病理上每因肝旺生发有余,肺弱肃降不及而产生肝病乘肺之证。其中,属肝火犯肺、肝气犯肺者,诊治较易,而属肝风犯肺者,因其临床相对少见,同时又缺少成方,易于漏诊失治。作者在对乌梅丸的专题研究中发现,以此厥阴主方治疗肝风犯肺之证,却有灵活变通之妙。 
  首先,肝风犯肺证与厥阴主证,病机可以相通。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厥阴足经司令,肝为主脏,故肝风内扰为厥阴主证的主要病机;又因肝为将军之官,其性刚暴,风木一动,则恃强凌弱而善干他脏,近者侮脾乘胃,远者冲心犯肺,上下左右无所不至。所以,厥阴主症虽以“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饮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等肝风挟寒挟热而横犯脾胃、纵干心肾之症为提纲,但若进一步循经贯膈,即可上冲胸肺而致呛咳喘逆之象。因此,肝风犯肺,尤其是同挟寒热而虚实夹杂者,正与厥阴病机相关。 
  其次,乌梅丸作为厥阴主方,独具敛肝熄风之功效,可以从肝治肺。因为该方集酸苦辛甘、大寒大热于一体,不仅以辛甘助阳、酸苦坚阴、温清互用而能够调理阴阳,平定寒热,而且重用乌梅(占全方半量)佐以苦酒,突出以酸制风。酸属木味,其先入肝;酸性收敛而主阴静,风性疏散而属阳动,故“酸以制肝”、“风淫所胜……以酸泻之”正属对冶。所以仲景以乌梅为君而名方,旨在敛肝而收风。由此治肺,可以正本清源,风木一旦平熄,余气自复顺降。至于甘味补虚,人参益气助肺、当归养血柔肝,不失体用兼备、虚实兼顾之治。因此,临床运用只要守其意而不拘其方,师其法而不泥其药,随风气兼挟之偏重而稍加进退,即可以从源治流之法,变通治疗肝病乘肺--尤其是风挟寒热、乘虚内动的错杂之证。 
  再从实例论,清代汪昂的《医方集解》已有用该方“治胃府发咳,咳甚而呕,呕则长虫出”的经验记载。叶天士则从“肝厥内风”的理论高度,创造性地运用该方治疗十余种杂病,其中不乏肝病乘肺的实例,如“石,气左升,腹膨,呕吐涎沫黄水,吞酸,暴咳不已,是肝逆乘胃射肺,致坐不得卧。安胃丸三钱(乌梅丸去桂、辛,加川楝、青皮)”(《临证指南医案》)。现代中医杂志中,也有数篇类似的治验报道。作者在从师临证中,也亲身经治过这类病症,此仅举一咳嗽病例,以示一斑。 
  徐某,男,65岁,1989年3月15日诊。反复咳嗽数年,加剧半年。每次发病,咳嗽暴作,胸胁抽痛而左甚,伴有气从心下上冲胸咽,欲咳不已,心烦不寐,口渴而欲饮温,背寒而略少量黄痰。此次病剧,痰中带血,昼日寒战而手足厥冷,入夜发热则手足欲伸被外,至夜半则无汗热退。素有头晕、不欲食、便结。舌红苔白,脉数、中取弦、按之弱。前医以肝火犯肺而屡用苦寒清降,收效甚微。余以厥阴阴阳错杂、肝风内扰乘肺论,治以调和阴阳、酸收熄风、制肝而平肺,用乌梅丸改汤。重用乌梅30g,减轻热药,加川楝、枳壳各10g,服5剂。复诊:厥热除,咳痛减半,口渴、气冲、纳差也显减。守方再进7剂。三诊:诸症渐平,微咳、微晕、腰时坠胀,脉微浮稍数。厥阴已解,阴伤未复,以杞菊地黄丸滋水涵木而善后。 
  总之,厥阴主方乌梅丸,重在用酸以敛肝熄风,佐苦辛甘而温清兼补,正可变通治疗肝风犯肺而寒热虚实错杂之证。无论咳嗽、哮喘、胸痹、上消等肺科诸病,若以肝肺同病而内有风象,疑寒疑热又似虚似实为基本特征者,皆不妨以此方化裁试治,或可取得出奇制胜之效。

                                                               从木土相克理论看理肝要剂乌梅丸

                                                         简晖 发表于 2002年08月26日 

                                 简 晖 刘英锋(江西中医学院中医系 南昌 330006)
  
  肝主风木,脾胃属土,木能克土“脾……其主肝也”、“土得木而达之”(《黄帝内经》)。故生理上,“木能疏土而脾滞以行”(《临证指南医案》),此乃克以制用之机;在病理上,则因肝性刚暴而易亢,脾性柔缓而易衰,“风木一动,必乘脾胃”(叶天士语),“见肝之病,知肝传脾”(《金匮要略》),即成木乘土位之势。这种木土相克的理论关系,可以在乌梅丸临床运用中得到确实的体现,即乌梅丸作为厥阴主证之主方,其实际运用与木乘土位之证治规律密切相关。 
  厥阴主证之中,有肝风内动,横犯脾胃之机。因为厥阴之上,风气主之,而其足经司令,主脏在肝,“肝病必(多易)犯土”(《临证指南医案》),故厥阴之为病,必以肝风内扰为其重要病机;而于传变,则脾胃中土首当其冲。 
  厥阴提纲之症,多属肝风内扰,乘克脾胃之象。即“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此为厥阴主证的主要表现。其中,(1)消渴、饥而不欲食,乃为肝风内扰,中消脾胃之症。因为风性消散,若犯脾胃,则可传为中焦之“风消”。胃为水谷之海,风消灼于胃,必耗其津而欲以水自救,故现消渴引饮,或不择冷热;脾为仓廪之本而主藏营,风消脾中,必耗其营而仓廪空虚;故现嘈杂易饥,同时木克土伤而中运无力,故又复不欲食。(2)食则吐蛔,乃为肝风内扰,上逆胃口之症。因为胃主纳降,风喜上行,风冲胃口,则胃气上翻,故不能纳谷而反易干呕吐逆,以致蛔随吐出。(3)下之利不止,乃为肝风内扰,下迫脾土之症。因为脾主升运,风性急迫,肝强脾弱,风入土中,则脾气不升,水谷不运而反下注为利、坠急不畅,……。可见,提纲六大主症,肝风乘土者竟有其四。 
  厥阴主方之中,确有泄木安土之法。乌梅丸中,虽药过十味而味具酸苦辛甘,但重心未离治肝与安中。该方,(1)重用乌梅之大酸。以酸属木味,“酸(先)入肝”(《金匮要略》);酸性收敛而属阴静,与风性疏散而偏阳动者相反,故“厥阴司天,……,风淫所胜,……,以酸泻之”,正属对治。故仲景以乌梅为君而名方,即是敛肝泄风之意。(2)佐苦辛甘,以黄连、干姜之类,辛开苦降相伍,可以升降脾胃,调和中焦;以人参、当归之类,益用甘味可以补虚安中。此总体构成,一泄风木之有余、一安中土之不足,使风木得静则中土自安、脾胃得和则扶土仰木,达到源流并治、治已防变之效果。仲景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而不可)惟治肝也”;用药则当“补(体制用而)用酸,助用焦苦(以泄用而益体)、益用甘味之药(扶土抑木而)调之”(《金匮要略》);陈修园则进而提示:“其法悉备于乌梅丸之中”,可“借以调肝实脾,以明体用之妙也”,即“味备酸甘焦(热)苦(寒),性兼调补助益,统厥阴体用而共治之,则土木无忤矣”(《金匮要略浅注》):叶天士则一言蔽之:此为“仲景泄肝安胃一法”也(《临床指南医案》)。 
  乌梅丸的运用之中,木土不和是其治验的主要类型。临床大家叶天士,就是从“肝厥内风”的理论角,创造性地将乌梅丸运用于疟、痢、痉、痹、脘腹痛、眩晕、反胃等十余种内伤杂病和痛经、胎动等多种妇科病中。据现存医案的有限统计来看,在以乌梅丸进退治疗的31例病案中,明文提示属于木土不和者就占半数以上。其在病机论述中,一再强调“肝风犯胃”、“致动肝木,乘其中土”之理,并指出“邪陷……伤及厥阴,症见气上撞心,饥不能食,腹痛,全是肝病”、“消渴、呕逆、自利,……全是肝胃受病”,而且,“肝病犯胃,为呕逆腹痛,乃定例也”;论及治法,则称乌梅丸为“制木安土”、“泄肝和胃”之方,其用药妙在“以苦降辛宣酸泄之治”、“酸以制肝,甘以安胃”、“或寒热互用”,以使“风木得和,脾胃可安”。例如:姚某,脉弦,肝风犯胃,水谷下咽即呕,经月不愈,胃气大虚。泄木必兼安胃。人参、川连、黄柏、川楝子、桂皮、乌梅、白芍。 
  我院老院长姚荷生教授,极其擅长运用乌梅丸,广泛治疗多种疑难杂症。作者在有幸随其临症之际,便深感乌梅丸在治验肝脾不和、肝胃不和之类病证中的独特作用。如在不限病种、不拘病症的随机辨证而用乌梅丸法取效的25例病人中,消渴病、胃脘痛、呕吐症、久利等属于风木乘土类型的案例就有15例。兹仅举1例,以示其意。 
  吴某,女,自述心下痛而嘈杂,甚则伴呕。前曾多次就诊于西医和其它中医,均未能取得显效。经追问得知:患者心下痛甚时作,状如刀绞而彻背引胁,得温乃减,但同时心中嘈杂似饥,甚至灼热拒按,嗳气、矢气不减,呕吐食物伴酸涩涎水,虽饥也不欲食,时觉有气上撞心而似悸似慌,口渴少饮,痛甚则阵发肢厥拘挛,伴右额角抽痛,身微汗或恶寒,舌质略红、中心苔薄净、边苔略厚,脉弦细略沉迟涩而不受按。考虑该病人不仅寒热虚实夹杂之状已备,而且内隐有厥阴提纲之症,外也露示肢体拘挛、头角抽痛等风象,其病史之忽作忽止、来去不定、脉之弦细无力,也莫不提示有肝风虚作之机。辨证:厥阴阴阳动荡,肝风乘虚犯胃,兼挟寒多于热。乌梅丸加减,调和阴阳,敛肝熄风,挟土抑木:酸乌梅20g,川黄连15g,川黄柏8g,淡干姜5g,炮附子5g,川花椒5g,嫩桂枝6g,正西党10g,全当归12g。另加吴茱萸8g、三七粉1支(冲服,以温经行血)。2剂。二诊:痛势见平,大便转畅。原方继服4剂。三诊:诸症渐除,以逍遥散加味,调和肝脾气血而善后。 
  由上可见,乌梅丸不仅为厥阴主方,而且是理肝要剂。大凡肝风内扰脾胃而寒热虚实混杂者,皆可以其酸收辛散、温清并补之法,全面加以调理。王旭高所谓“肝病最多,肝病办最杂”之感慨,正是对乌梅丸理肝之法在临床上的广泛用途的天然注脚。因此,才能运用木土相克理论,指导乌海丸的临床活用,师其意而不拘其方,守其法而不泥其药,随机适当进退化裁,就能将其灵活变通于多种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疑难杂病的有效治疗之中去。要强调的是,运用乌梅丸辨证要紧扣肝风同挟寒热,乘虚内扰脾胃,治疗勿忘重用酸收和调整寒热比例,这是临症取效的保证。
                                          乌梅丸的用途(转载)作者:至真至善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的厥阴病篇,附原文 338 条之下,主治蛔厥,又主久利。后世医家尊崇仲景,奉乌梅丸为治蛔之主方,如成无己、尤在泾。但清代以来,诸多医家对此提出异议,认为乌梅丸为厥阴病主方。近代用于临床治疗疑难杂症者多有报导,尤其一些有经验的老中医更赞其为治疗疑难杂症的验方。故现就其病机、立法、方义及临床应用讨论如下。
    1    历代医家对厥阴病的认识
    厥阴病的特点是“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历代医家对这条的解释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说热证的,也有说寒证的。说热证的有成无已,他说:“邪传厥阴,则热已深也。邪自太阳传至太阴,则腹满而嗌干,未成渴也。……此热在厥阴也。”说寒的有钱天来,他说:“邪入厥阴,则阴邪自下迫阳于上,故气上撞心。心中热痛而消渴也。消渴者,饮水多而渴不止也。阴中之阳,受迫而上,故消渴而胃觉饥,然终是阴邪,所以不欲饮食。客热尚不杀谷,况阴邪乎?”但大多数学者还是认为厥阴病是阴阳混淆,寒热错杂之证。如《医宗金鉴》说:“厥阴者,阴尽阳生之脏,与少阳为表里者也。邪至其经,从阴化寒,从阳化热,故其为病阴阳错杂、寒热混淆也。”“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厥阴之木气,从下起而上合于手厥阴包络,包络主火,风火相合为病。风火相煽,消灼津液,胃津不足,引水自救,故渴而多饮;包络为心之外垣,心包火动,故气上撞心,心中疼热;木气太盛,上凌脾土,土被木克,故饥而不欲食;蛔虫禀厥阴风木所化,故吐蛔;木既克土,土气大虚,如再下之,则下利不止。
    2    乌梅丸的配伍特点
    正如陈修园所说:“肝病治法,悉备于乌梅丸之中也。”其“味备酸甘焦苦,性兼调补助益,统厥阴体用而并治之。”柯韵伯说:“小柴胡为少阳主方,乌梅为厥阴主方。二方虽不同,而寒温互用、攻补兼施之法相合者,以脏腑相连,经络相贯,风木合气,同司相火故也。其中皆用人参,补中益气以固本逐邪,而他味俱不相袭者,因阴阳异位。阳宜升发,故主以柴胡;阴宜收敛,故主以乌梅。阳主热,故重用寒凉;阴主寒,故重用辛热。”所以乌梅丸并非治疗蛔厥的专方,而被认为是治疗厥阴病的主方。
    乌梅丸由乌梅、细辛、干姜、附子、花椒、桂枝、当归、人参、黄连、黄柏 10 味药物组成。从药性上讲,既有寒性的黄连、黄柏,也有热性的细辛、桂枝、干姜、花椒、附子,可谓寒热并用。从药味上讲,以乌梅之酸,椒、姜、桂、附及细辛之辛,黄连、黄柏之苦,人参、当归、白蜜之甘和而为一,辛甘酸苦合用,各有所得。从功效上讲,乌梅为君,敛肝熄风;臣以附子、干姜、椒目、桂枝、细辛,辛热以助其阳,温以祛寒;黄连、黄柏之苦寒以坚其阴,清以泻热,佐以人参、当归之甘味温益脾胃,调和气血,培土升木。使以蜂蜜甘缓和中,调和诸药。全方酸收熄风,辛热助阳,酸苦坚阴,寒热温凉,温清敛补,攻补兼施,诸药配伍,调理阴阳寒热虚实,使之归复于平和。
    3    乌梅丸的临床应用
    3.1    治疗胆道蛔虫    《伤寒论》中述:“蛔厥者,其人当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柯琴曾对其治蛔作用概括为“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这说明乌梅丸治疗蛔虫症的历史由来以久。目前多报道用其治疗胆道蛔虫症。“蛔得苦则下”,但胆汁为至苦之物,为何蛔虫会钻入胆道内呢?主要是因为脏腑虚寒,胆道功能减退,故蛔虫入胆,继而引起发热(感染)、阴阳之气不相顺接,进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在这一过程存在着寒热虚实夹杂的矛盾。而乌梅丸寒温互用、攻补兼施恰好针对病机,故疗效明显。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乌梅丸可以使蛔虫麻醉,失去附壁能力,同时又能使奥狄氏括约肌松弛,胆囊收缩增加,促进胆汁分泌,不仅有利于蛔虫的排出,而且可减少和防止胆道感染,减少蛔虫卵留在胆道内形成胆石的核心,从而减少胆石症的发生[1]。
    3.2    治疗下痢    慢性久痢,邪气未尽,正气已虚,如一味扶正收涩恐有敛邪之弊,而专事清化则恐伤其正气,唯扶正祛邪才是正道。而乌梅丸温清敛补,攻补兼施,于久痢虚实夹杂之证最是合拍。是谓“调其寒热,扶其正气,酸以收之,其利自止。”关于其治疗慢性结肠炎、慢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症等的报道较多,效果显著[2]。并有应用其治疗老年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者,亦有较好疗效。
    仲景之乌梅丸,方后注云“亦主久痢”,对于暴痢下注,历代医家多有避讳,是恐乌梅之酸收敛邪。然《千金要方》中乌梅丸(由黄连、乌梅组成)却用以治疗暴痢、新痢,且“服之无不瘥”。说明对乌梅酸收敛邪的认识并不确切。近代名医朱良春先生亦认为,梅占春先,得生发之气最早,味虽至酸,然与兜涩之品不可同日而语。且痢疾杆菌在酸性环境中不易繁殖,故用之有效而无碍,不必拘泥于前人酸收之说。久痢、暴痢患者如因下利不止出现四肢厥冷、血压下降,甚至虚脱等表现时,辨证为厥阴下利、寒热虚实错杂,应用乌梅丸治疗是非常对症的。
    3.3    治疗胃脘痛    慢性胃炎、胃溃疡、胃黏膜脱垂、胃神经官能症、十二指肠溃疡等病,往往病程中出现胃脘疼痛、痛引胁背、气上撞心、胸腹满闷、恶心呕吐、饥而不欲食、食入即吐、暖气或吐清水、周身乍寒乍热、四肢厥冷、脉弦紧、舌红苔白或薄黄等症状。根据中医理论,上述一组症状,具有寒热虚实俱存的特点,只要抓住阴阳错杂的病机,用乌梅丸治疗都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3.4    治疗哮喘    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的患者,一般病程较长,在临床上患者既有气促、烦躁、口苦、痰黄、舌苔厚腻、脉滑等实热症状,又常见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动则喘甚、汗出、手足厥冷、脉沉、舌胖边有齿印等虚寒症状,故有学者认为其病机特点为寒热错杂、本虚标实,在治疗上选用乌梅丸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有人应用乌梅丸治疗激素依赖型哮喘,临床症状改善,激素撤减成功率增加[3]。现代药理研究成果也为乌梅丸治疗激素依赖型哮喘提供了证据。方中乌梅、人参具有抗过敏作用,能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桂枝、细辛、川椒有松驰气管平滑肌,缓解支气管痉挛的作用;附子、人参、干姜具有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作用,可对抗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造成的副作用,从而利于激素的撤减;黄连、黄柏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可消除气道的炎症,减少渗出,使气道保持畅通[4]。
    3.5    治疗头痛    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中说:“头痛一切属三阳经也,而阴经亦有头痛乎?太阴少阴二经,皆上止颈胸中而还,不上循头,则无头痛之症,唯厥阴之脉,循喉咙后,上入颃颡,连目眦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亦有头痛。”乌梅丸为厥阴病之正方,著名医家叶心清就曾用乌梅丸治疗一位因萎缩性鼻炎而引起剧烈头痛的患者,2 剂即愈。血管神经性头痛、鼻渊头痛、偏头痛患者辨证属于厥阴头痛者应用乌梅丸加减治疗,常可取得较好效果。虚寒偏重者,重用参、附、桂;属于血虚者,重用归、参。根据病情或轻苦寒而重辛温,或轻辛温而重苦寒,本“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法则,才可得心应手。
    除上述疾病外,乌梅丸临床还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疑难病症,只要掌握厥阴病寒热虚实错杂的病机特点,当出现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症状时,皆可运用乌梅丸方进行加减治疗。在临床中随症灵活化裁应用,才可充分发挥该方的作用。


                                                  乌梅丸临床应用心得

1)乌梅丸乃厥阴篇之主方,惜用于驱蛔.下利,乃小视其用耳。
2)厥阴经包括手、足厥阴经,然足经长手经短,足经涵盖手经,故厥阴经主要讨论肝的问题。
《伤寒论》六经皆言厥阴篇杂乱,余不以为然,实乃井然有序。
厥阴篇的本质是肝经虚寒,以此形成全篇主线。
肝乃阴尽阳生之脏,阴寒乍退,阳气未盛,最易形成虚寒之证。
肝应春,必待阳气升,始能生发疏泄。
一方面是阳虚阴寒内盛,一方面是相火内郁化热,这就是造成厥阴病寒热错杂的病机。
3)寒热错杂,阴阳交争进退,故有厥热之胜复。
相火内郁化热,必上下攻冲,郁热上冲则善饥、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热痛;阴寒内盛,则饥而不能食,食则吐蚘(蛔),下利不止。

4)乌梅丸乃寒热并用之偶方。
附子、干姜、川椒、桂枝、细辛皆辛热或辛温,功能扶阳温肝,令肝舒气敷和;当归补肝之体,人参益肝之(用)气,皆助肝之生发疏泄。
黄连、黄柏苦寒,泻相火郁伏所化之热。
乌梅味酸,敛其散越之气,固其本原,故以为君。
《医学衷中参西录》云:“凡脱,皆脱在肝”。重用味酸之吴茱萸救脱,与乌梅丸重用乌梅丸理出一辙。

5)余运用本方,若无真气散越之象,乌梅常减量.热重者加重寒药之量,或加龙胆草;寒重时加大附子用量;气虚者加黄芪;阴血虚者,恒加白芍;肾气虚者加巴戟天;清阳不升加柴胡。灵活加减。

6)例1:立氏,女,51岁。
昼日身冷如冰水浸,虽穿厚衣不解;入夜如火焚,虽隆冬也需裸睡,盗汗如洗。
脉沉涩寸滑。
先后住院18次,或称更年期综合征,或植物神经紊乱。
我以乌梅丸作汤剂,2剂而寒热除,盗汗止,心下痞结大减,四剂而愈。已数年,未再发作。

                                                          乌梅丸 伤寒名医验案精选                                       

乌梅丸 【来源】《伤寒论》。   

    适应于脏寒,蛔上入膈,烦闷不安,手足厥冷,得食而呕,腹痛,吐蛔,时发时止,或久利不止。主治伤寒,下痢腹痛,久痢,诸药不愈,数10年者;久疟,往来寒热,经年不愈,形体瘦弱;亦治劳疟;寒热劳疟久不愈,形体羸瘦,痰结胸堂,食饮减少,或因行远,久经劳役,患之积年不愈。

①乌梅丸中细辛桂,参附椒柏姜连归;蛔厥久痢皆可治,安蛔止痛次方珍。   
②乌梅丸用细辛桂,人参附子椒姜继,黄连黄柏及当归,温脏安蛔寒厥剂。   

【药物】乌梅三百枚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十六两 当归四两 附子(去皮炮)六两 蜀椒四两 桂枝(去皮) 人参 黄柏各六两   

【方解】本方由10味药组成。主治寒热错杂,蛔虫窜扰所致的蛔厥、久痢、厥阴头痛。方中乌梅味酸,苦酒醋渍而重用,既可安蛔,又能止痛,故为主药。蛔动因于脏寒,故以干姜、附子、细辛、蜀椒、桂枝温肾暖脾,以除脏寒;且五药皆辛,李可制蛔,其中细辛、蜀椒更具杀虫之用,故又可助乌梅安蛔止痛;素病蛔疾,必损气血,故又以人参益气,当归养血,合而扶正补虚;俱为辅药。佐以黄连、黄柏苦寒清热,兼制辛热诸药,以杜绝伤阴动火之弊,且味苦兼能下蛔。诸药合用,共奏温脏安蛔之功。   

【用法】以苦酒(即醋)渍乌梅一宿,去核,蒸熟,捣成泥;余药研为细末,与乌梅泥和匀,加密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9克,日三服。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功效】温脏驱蛔。   

【方义】本方是寒热并用之剂,专治寒热夹杂的蛔厥症。乌梅、川椒杀虫驱蛔;黄连、黄柏清热燥湿;桂、附、姜、辛,温中散寒;人参、当归,补气和血。   

1.胆道蛔虫病:用本方:乌梅9g,附片6g,细辛4g,干姜5g,黄柏6g,桂皮6g,黄连5g,椒目3g,党参15g,苦楝皮10g,当归8g,水煎服。治疗胆道蛔虫病42例中,男18例,女24例;年龄15-35岁;中医辨证为寒证者24例,热证者6例,寒热错杂者12例。结果:42例中腹痛3日内缓解者14例,5日内缓解26例,10日内缓解2例,全部病例均非手术疗法治愈;服药后先后吐蛔、拉蛔1-10条者26例,11-20条者10例,21-65条者6例。全部病例经本方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B超复查胆道未见异常。

辽阳市第一医院治疗158例,其中以本方治疗117例。用自制:乌梅用黄酒浸泡一夜去核,与原方其它药共研末后,放在米饭上蒸熟,连饭捣泥和蜜为丸。每丸重6g,每次服1-2丸,1日3次。右肋下痛或压痛者配用灵太散(、冰片、牙硝、礞石、硼砂、射香、金铂、天竺黄、僵虫、胆星、朱砂等)。若驱虫效果差,症状消退后再投驱虫药。结果:治愈136例,有效率为86.08%,复发率为7.6%,因无效转手术治疗22例。

山东淄博专区人民医院用本方治疗44例,每日3次,每次1丸,2-7日为1疗程。反复发作者改用蚘厥汤(焦山楂、槟榔各24g,连翘、炒枳壳各15g,木香、乌梅、黄连须、元胡、牵牛子、川楝子各9g,杭芍、香附各30g。一般先注射西药止痛,然后服钡剂在X线下按摩(孕妇例外)。当蛔虫从胆总管退出后立即投服本丸。必要时也可插胃管输气或给驱虫药。结果:除外科手术治疗2例、孕妇2例不用本方,5例服本方1周改用蛔厥汤外,余35例用本方获愈。

将本方煎出400ml药液备用。成人200ml分4-5次服/日,小儿100-150Ml。配合针灸治疗胆道蛔虫48例,疗程最短者2日,最长者13日(2例)告愈。

2.蛔虫病:以本方为基本方加减,热证盛则增加黄连量,加黄芩,减姜、椒;寒证盛则增加姜、椒量,减黄连;腹痛甚则增加花椒、量,并酌加玄胡、吴萸、白芍等;呕吐剧烈则增加半夏、乌梅、花椒剂量,酌加白蔻、水竹茹等;发热口渴属实证者,酌加银花、连翘、石膏、知母、黄芩;湿滞咳嗽、胸腹满闷则加杏仁、、苍术、苡仁、佩兰、茵陈、藿香之属;宿食停滞可加柴胡、山楂、神曲、黄芩、厚朴、麦芽等品;脾胃衰弱者加泡参、白术、山药、砂仁、茯苓等味;若腹不痛或痛不甚,身体不太衰弱者则可加使君子、苦楝根皮、槟榔、木香等以增强驱虫效力。治疗小儿蛔虫24例,一般服药2-10日,结果:24例获痊愈,4例有待进一步驱虫。

3.血吸虫病:用本方合加减:乌梅30g,黄连12g,柴胡15g,白芍、川楝子、大黄各13g,党参10g,干姜8.5g,黄柏、附片、细辛、桂枝、雄黄(冲服)各5g,当归、花椒各3g。2日1剂。另炼蜜为丸,每丸重10g,每次1丸,1日2次。若舌红口渴喜冷饮,肢厥较轻,大便秘结者,姜、辛、桂、附应斟酌用之。急性期多服汤剂,一般服至20日;若服丸药,须加重剂量服至26日;慢性期、晚期患者多服丸药25-50日。治疗血吸虫病319例,结果;总治愈率为75.9%,有效率为92.4%。

4.慢性泄泻:用本方水煎2次,浓缩为200ml,清晨6-7小时、晚上8-9小时各保留灌肠1次(100ml)。15日为1疗程。治疗慢性腹泄47例中,男33例,女14例;年龄24-67岁;病程2-20年;其中39例为慢性结肠炎(乙状结肠镜检)。结果:47例中,症状全部消失,镜检正常者为痊愈,共36例;症状明显改善,大便成形,但仍每日2-3次者为好转,共8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7.8%。

以本丸为基本方改汤剂服用。泄泻重者,当归炒用或不用,腹痛甚者加沉香5g,元胡15g;上焦热明显则黄连、黄柏各用8g;便内夹脓血加15g;腹胀甚加12g,羌活10g;肢冷甚则细辛、川椒用至7g,桂枝10g;胆原性泄泻加鸡内金10g。治疗慢性泄泻50例,结果:20例获痊愈,13例显效,14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4%。

5.细菌性痢疾:用本方加味:乌梅15g,黄连5g,黄柏10g,滑石30g,当归10g,炮姜3g,附子1g,肉桂1g,细辛1g,川椒1g,党参5g,水煎温服,1日1-2剂。治疗菌痢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2-76岁。结果:痊愈53例,好转3例,无效4例。

6.胆囊炎应用本方:乌梅20g,花椒、干姜各8g,党参15g,黄连6g,桂枝10g,黄柏10g,当归10g,细辛4g。胆囊炎急性发作加金钱草40g,去党参;病程长者加鸡内金10g。每日1剂,水煎服,分2-3次服,每次服药后饮普通米醋10-30ml。治疗胆囊炎40例,结果:痊愈12例,显效15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

7.溃疡病:用本方治疗溃疡病65例,其中胃溃疡14例,十二指肠溃疡42例,复合性溃疡病9例。结果:治愈53例(X线检查15例有龛影者13例消失),显效7例,进步2例,不变2例,恶化1例。本方主要对寒热互结型疗效好,止痛作用迅速。

【类似方】

1.理中安蛔汤(《万病回春》) 人参2g 白术3g 茯苓3g 川椒8g 乌梅9g 干姜1.5g。功用:温中安蛔。主治:中阳不振,脾胃虚寒,便溏尿清,腹痛肠鸣,四肢不温,蛔虫从口腔吐出或从大便中排出,舌苔薄白,脉虚缓。

2.连梅安蛔汤(《通俗伤寒论》) 胡黄连3g 川椒1.5g 白雷丸10g 乌梅肉5g 生川柏2.5g 尖槟榔10g。功用:清热安蛔。主治:虫积腹痛,不思饮食,食则吐蛔,甚或烦躁,厥逆,且有身热,面赤,口燥,舌红,脉数等。

    乌梅丸、理中安蛔汤、连梅安蛔汤均为驱虫剂,均可治疗蛔虫证,但所治蛔虫证之病机不一样,故其治方也不尽相同。乌梅丸主治上热下寒,寒热错杂,正气虚弱之蛔厥重证,故方中寒热并调,邪正兼顾,以温下寒为主,兼以清上热而安蛔;理中安蛔汤主治中焦虚寒之蛔虫证,故方以温补中阳,祛寒驱蛔;连梅安蛔汤主治肝胃热盛之蛔虫,故方中以清降肝胃之热,兼以驱蛔。

3.连梅汤(《温病条辨》)云黄连6g,乌梅(去核)9g,麦冬(连心)9g,阿胶6g。功用:清心泻火,生津除烦。主治:暑邪深入少阴,火灼阴伤,消渴引饮;暑邪深入厥阴,筋脉失养,手足麻痹者,以及暑热所致的心热烦躁神迷。

                                                           伤寒名医验案精选----乌梅丸

一、蛔厥(胆道蛔虫病)

    龚志贤医案,刘某某,女,50岁,1983年3月18日入院。患者曾有“蛔厥吐蛔史”,每因多食油腻之物则突发右上腹部疼痛。此次发病,因食奶油夹心饼干后约十余分钟突发右上腹部剧烈疼痛,门诊以胆囊炎、胆石症收住院。自述右胁下及胃脘部疼痛难忍,其痛剧时如顶如钻,且痛往右肩背部放散,伴恶心口区吐,痛剧时腹部拒按,痛缓时触诊腹部平软。入院后经禁食、电针、阿托品、654—2、普鲁本辛、度冷丁等解痉镇痛法治疗四十八小时,疼痛仍昼夜不减,痛作更剧频。查白血球总数6,300,中性74%,血淀粉酶153单位,尿淀酶384单位,B型超声肝胆未见异常图象,故胆石、胰腺炎之诊断可除外。

    痛发剧时诊脉乍大乍小,手足冷,冷汗出,舌质淡,黄薄润苔,诊为“蛔厥”(胆道蛔虫病)。拟温脏安蛔法,方用乌梅汤:乌梅15克,桂枝1O克,细辛5克,炒川椒5克,黄连1O克,黄柏1O克,干姜1O克,党参12克,当归1O克,制附片12克(先煎一小时),川楝12克,槟榔片12克,使君肉9克,急煎,日2剂,分4次温服。服药后第二日疼痛已缓,仍日2剂,服依前法。第三日上午,大便解出死虫一条,疼痛完全缓解。投以疏肝理气,健脾和胃之剂善后。

    按语:本案为胃热肠寒,蛔虫上窜胆道所致之蛔厥证。治以温脏安蛔之剂,投以乌梅汤加杀虫之川楝、槟榔、使君肉等品,俟虫退出胆道则其痛立缓,厥逆自回。

二、腹痛(肠神经官能症)

    蒲辅周医案:白某某,男,42岁。上腹疼痛,反复发作,犯病时多在深夜,疼痛极甚,辗转不安,默默不语,呻吟不停,伴有恶心,每次犯病1~2日不能食,起病已7~8年之久,现发病逐渐频繁,每月约发3~4次,曾多次经北京几个医院检查:胃肠、肝胆、胰等皆无异常,诊为肠神经官经症,屡治罔效。观其形体消瘦,神郁不乐;询其脘腹喜热,四肢欠温;望其舌质偏暗,苔灰微腻,脉沉细弦。先投四逆散合失笑散未效。思其病久有寒热虚实错杂之势,乃改投乌梅汤:乌梅9克,花椒4.5克,马尾连9克,干姜6克,细辛4·5克,黄柏6克,党参9克,当归6克,肉桂4.5克,制附片6克。药进1剂疼痛遂止,亦能进食,连服1O剂而愈。一年后随访,未再犯病。

    按语:蒲老认为,肠神经官能症,轻者多为胆胃不和,可用四逆散加味治之;重者多迁延日久,由气及血,由实见虚,由腑入脏,呈现虚实错杂,气血两伤,肝脾不调,土虚木克,则投乌梅汤屡见奇效。

    蒲辅周医案:王某某,男,47岁。慢性腹泻已3年,常有粘液便,大便日3~5次,常有不消化之物。大便化验有少量白细胞;于某医院乙状结肠镜检查为肠粘膜充血、肥厚;钡餐检查,有慢性胃炎。近年来腹泻加重,纳呆,腹胀,体重下降1 O余斤。半年来,心悸渐加重,伴有疲乏无力,查心电图为频发性室性早搏,有时呈二联、三联律,服西药及中药活血化瘀之剂未效。脉沉细而结,舌尖边略红,苔灰。

    证属久利,肠胃失调,厥气上逆,心包受扰。治宜酸以收之,辛以温之,苦以坚之,拟乌梅汤加味。处方:乌梅3枚,花椒4.5克,黄连6克,干姜4.5克,黄柏6克,细辛3克,党参9克,当归6克,桂枝6克,制附片6克,炙远志4.5克。服5剂药后,食欲大振,大便次数减少,粘液消失,心悸减轻,睡眠亦见好转。又服7剂,大便已成形,每El 1次,复查心电图亦转正常。随访2年余,未再犯病。

    按语:《伤寒论》之厥阴病提纲第32 6条云:“……气上撞心,心中疼热”,似可理解为厥阴心包之为病。又第338条谓:乌梅丸“又主久痢”。本例用乌梅汤治愈慢性腹泻,心悸亦渐消失。可见《伤寒论》之六经辨证虽主要言外感热病,然其论脏腑病之理法方药规律,杂病亦可借鉴。

四、消渴

    刘德成医案:蒋某,女,51岁,1954年8月5日诊。自述:七日前因露天乘凉后即感头痛发热恶寒。经治疗,头痛发热已解。近两日来,口渴引饮,日进四五壶(每壶约盛8磅)水亦不解渴。前医用益胃汤罔效,昨日又服人参白虎汤反而渴甚。症见:脉细弱,小便清长,四肢厥冷,渴饮不解。三日前曾吐蛔虫一条。辨证:此吐蛔之后消渴,乃厥阴病上热下寒证也。上热则消渴,下寒则溺清。老年体弱,阳不温煦则脉细弱,肢冷,故断为厥阴消渴证。方药:乌梅丸全方一帖,水煎服。翌日复诊,口渴大减,但肢冷仍存,守方重用参附,益气温阳,2剂而愈。

    按语:乌梅丸有清上温下之功,调和寒热之能。用之,俾上热得清,津液不耗;下寒得温,阳气乃复,使津液蒸腾以上润。且方中乌梅酸甘化阴、能生津止渴,配人参则益气津生,故治厥阴消渴能迅速奏效。

五、巅顶痛

    权依经医案:莫某,男,48岁,1978年10月16日初诊。半年来自感头顶疼痛,伴有视物模糊,劳累后加重,手足心发热,烦躁易怒。有慢性肝炎史,近月来肝功已转正常。舌质暗,苔薄白,脉弦细,处以乌梅汤:乌梅15枚,黄柏3克,黄连8克,干姜4.5克,党参3克'桂枝3克,川椒2克,细辛3克,附子3克,当归2克。水煎分2次服,3剂。
    二诊:服上药后,自感头痛减轻,但视物仍模糊。舌质暗,苔薄白,脉弦细。续服上方3剂。三诊:服药后,巅顶已不痛'视力也大为好转,自感头脑较前清爽。继用上方3剂,以善其后。
    按语:厥阴之脉达于巅顶,今肝之阴血不足,不能上荣于头'故头痛、视物不清。《金匮要略》云:“夫肝之补,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乌梅丸正符此意,号为厥阴经之总方'故以之补肝之体,则诸症自除。

六、眩晕(耳源性眩晕)

    刘炯夫医案:邱某某,男,50岁,1969年10月2日诊。有眩晕史5年,经常反复发作。昨起头眩又剧,如乘舟车之上,四周景物转动,呕吐欲仆,耳鸣如蝉声。诊断为耳源性眩晕,服西药未能缓解,今症见如上,且有胸闷、心烦、渴不欲饮、饥嘈食减、便溏、四肢欠温、舌红苔薄白,脉弦细。治用乌梅丸加减: 附片、法半夏各10克,桂枝、川椒各6克,干姜、黄连各5克、细辛3克,当归、黄柏各7克,天麻8克,乌梅、西党参、石决明各12克。水煎服。5剂而平,10剂痊愈。   
    按语:眩晕每兼风、痰、虚三因为病,本案眩晕杂见寒、热之证,乌梅丸寒热并调,且一方融息风、化痰、补虚三法,诚为对证之药。

七、抑郁(癔病)

    蒲辅周医案:任某某,女,37岁。与爱人分居两地,老人、小儿多病,家事冗繁,以致情志抑郁。近两天来,头痛,恶心不食,昼夜不
能眠,神呆,有时闭眼不动,呼之不应,有时哭笑无常,忧郁自语,四肢抽搐。某医院检查诊断为“癔病”,服镇静药等尚未见效。脉沉弦涩,舌略暗,苔薄黄。病由肝失条达,气血不和,厥气上冲,乱其神识。治宜泄肝宁神,调和气血,拟乌梅汤加减。
    处方:乌梅9克,花椒4.5克,干姜4.5克,黄连6克,细辛3克,黄柏9克,制附片4.5克,肉桂3克,党参3克,当归6克。
    共服4剂,神态恢复正常,隔4月后又犯病,发病较轻,再用乌梅汤治疗而愈。观察2年,一直未再犯病。
    按语:癔病多为七情内伤所致,若伤及厥阴心包与肝,呈现虚实寒热错杂,气血阴阳失调者,可用乌梅汤扶正泄肝,和血宁神。

八、痛经

    蒲辅周医案:董某某,女,41岁。痛经1O年,月经干净后1O天左右,即开始阴道、少腹牵拉样疼痛难忍,直到行经方渐缓解消失。然行经不利,有血块,少腹疼痛较甚,伴有嗳气,矢气,大便溏,心烦,失眠,恶热喜凉,精神困倦。近年来渐加重,曾服活血化瘀、疏肝解郁之剂亦未见效应。脉右沉细无力,左弦细,舌质稍暗,苔薄白,证属厥阴为病,寒热错杂,肝脾失调,气血不和。治宜调肝和脾,兼理气血,拟乌梅汤加味。处方:乌梅1O克,花椒6克,干姜6克,马尾连9克,细辛3克,黄柏6克,制附片4克,当归9克,党参9克,吴茱萸5克,红糖为引,水煎服。服2剂,阴道少腹牵拉疼痛减轻,服5剂而消失,续服7剂,月经来潮时疼痛已微,嗳气便溏有好转,继服乌梅丸调治而愈。

    按语:痛经,凡阴道少腹牵引疼痛者,其病与厥阴关系最为密切。因足厥阴之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据蒲老经验:若肝郁血虚者,选用逍遥散;血虚寒闭者,选用当归四逆汤,用之可效;而对寒热错杂,气血失和者,选用乌梅丸则有较好疗效。

九、闭经(继发性闭经)

    陈忠琳医案:何某,女,34岁,1986年10月2日诊。主诉闭经3年。曾多次运用西药及人工周期治疗未效。妇科检查:子宫发育正常,诊为继发性闭经。症见形体瘦,头晕目眩,失眠多梦'心悸气短,肢冷,腰膝疫软。舌体瘦、质淡红而干,脉细数。此属肝肾亏损,化源不足。拟投乌梅丸加减:
    党参30克,乌梅、干姜、制附片各20克,桂枝、当归各1 2克,鹿角胶(烊化)、细辛、川椒、益智仁、炙甘草各lO克。
    上方连服6剂,头晕、心悸等症减轻,睡眠改善。依上方再进l O剂,月汛已至,但色淡、量少。继上方加减调治月余。停药至今'经汛如常     按语:继发性闭经因虚而致者,多责之于肝肾,投以乌梅丸治疗,每获良效。

十、崩漏

    张子辉医案:乔某某,29岁,1964年1月2 2日初诊。患者于两个月前足月顺产,至今阴道流血,淋漓不断,西医检查子宫复旧良好,注射止血剂无效。近两天出血突然增多,有血块,腹痛较重'阵发性心悸烦乱,脐部跳动,干呕不能食,头晕目眩、手足发凉'面色苍白,胃脘及脐部压痛明显,舌质淡红,苔黄厚,脉象沉滑。辨证属正气虚弱,寒热错杂之候。宜温脏扶正,清热止血。
    方用乌梅丸加味:党参1 5克,当归9克,黄柏炭9克,黄连9克,细辛3克'乌梅炭1 5克,姜炭6克,附片3克,桂枝3克,川椒9克,贯众炭9克,仙鹤草1 5克,阿胶9克,生地1 2克,参三七1.5克,水煎服。服药2剂血止,诸症大减。观察5个月,月经正常。
    按语:本案为正气虚弱,寒热错杂之候。寒热错杂于内,使冲任不固而崩漏不止。乌梅丸寒热并调,加阿胶、仙鹤草、生地、参三七以养血活血,既有澄源之品,又有塞流之药,亦有复旧之味。标本同治,扶正祛邪,故获佳效。

   【补述】蛔厥证与西医学所说的胆道蛔虫病颇为相似,其主要表现为剑突下或右上腹发生强烈的阵发性绞痛,有钻顶感,可放射至背部或右肩胛部,疼痛缓解时,病者表现安静。常伴有剧烈的恶心与呕吐,可吐出胆汁或蛔虫,用乌梅丸治疗这类病情,临床报道甚多,疗效甚佳。
    原文中“蛔上入其膈’’,可能是蛔虫窜至胃中或胆道。古人因受历史条件限制,对具体部位未能作精确阐述,仅就心烦及疼痛的部在横膈附近,而大致言之。又据“蛔上入其膈,“烦”,说明此“烦’’字,当是对主证的总概括,含有疼痛、呕吐、烦躁不安之意。

                                                                乌梅丸活用

1、泄泻

  董某,男,62岁,1993年5月初诊。患者因腹泻2年余,屡治不效。诊见:面色晦黯,大便溏薄,夹有不消化食物,每天5~6次,伴有腹胀隐痛, 时热时冷感,食少乏力,舌淡红、苔薄白腻,脉弦细。证乃久病缠绵,脾气虚弱, 运化失权,兼寒热夹杂,治以温中补虚,收涩止泻,拟乌梅丸加减。处方:乌梅15 g,干姜、黄柏各10 g,炮附子、黄连、细辛、桂枝各3 g,党参、神曲各30 g.每天1剂,水煎服。7剂后大便次数明显减少,成形。30剂后大便基本复常。

  按:本例泄泻,时间近2年余,西医未有明确诊断。医学敎育网搜集整理肝硬化、肠肿瘤多见便溏,腹胀隐痛,夹有不消化食物,且病程较长,反复不愈,与本例近似。久泄不止,致脾土虚衰,中阳不温,运化失职。方中乌梅、干姜温中收涩;少佐附子、细辛、桂枝辛温之品,增强温脏之力;黄柏、黄连苦寒坚下,又能缓和方中诸药之温燥;党参、神曲补气健脾,和胃止泻。诸药对症,故能获效。

2、咳嗽

  曹某, 女,61岁,1991年初诊。患者系结肠癌术后肺转移化疗后,咳嗽痰少,色白质粘,咯出不爽,口干,时伴有胸闷不舒,气短便溏,食少腹胀,面色少华,舌淡红、苔少,脉濡。证属病久体弱,脾土亏虚,土不生金,宣肃失常。治以温中补虚,敛肺止咳。拟乌梅丸加减。处方:乌梅15 g,干姜、黄柏、黄芩、椒目、紫苏叶、天竺黄各10 g,炮附子、细辛、桂枝各3 g,党参、黄芪各 30 g.水煎服,每天1剂。服药2周咳嗽减轻,去紫苏叶、天竺黄,再进2周,咳嗽平。

  按:肺部转移性肿瘤形成慢性咳嗽,多见干咳,痰少难咯,久咳易累及脾脏,形成寒热错杂症。虽病位在肺,治宜兼顾肺、脾。方中乌梅味酸,敛肺止咳;黄柏、黄芩燥湿化痰;天竺黄、紫苏叶止咳平喘;附子、干姜、椒目、细辛、桂枝取“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意,且桂枝能温通上下,和血宽中;党参、黄芪补肺脾之气,扶助正气以祛邪。

3、胃脘痛

  金某,男,68岁,1997年初诊。患者为胰腺癌术后,胃脘隐痛,食欲减退,食后饱胀,偶泛涎水,面色萎黄,形瘦,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弦细。胃镜示:慢性胃炎。证属中焦虚损,阻碍气机,气滞不 通,不通则痛。治当温中补虚,理气健脾。拟乌梅丸加减。处方:乌梅、干姜、白术、椒目、炒黄柏各10 g,炒黄连、陈皮各6 g,细辛、制附子各3 g,党参、八月札各30 g.水煎服,每天1剂。7剂后胃痛好转,仍嗳气,加乌药6 g.再服3周后症状基本消失。

  按:慢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范畴, 可见脘腹胀痛、饮食不馨、嗳气、食后饱胀、便溏、面色萎黄、 消瘦等脾胃中虚症。同时兼有气机阻滞等症。乌梅丸中乌梅酸以开胃;干姜、白术、椒目、细辛、制附子、陈皮温煦中焦;黄连、黄柏炒制可减其苦寒伤胃;党参、乌药、八月 札健脾补气,理气止痛,且八月札有抗癌之功,药症相合,故能奏效。                     

                                                                           

【关键词】  乌梅丸;厥阴病;临床应用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的厥阴病篇,附原文 338 条之下,主治蛔厥,又主久利。后世医家尊崇仲景,奉乌梅丸为治蛔之主方,如成无己、尤在泾。但清代以来,诸多医家对此提出异议,认为乌梅丸为厥阴病主方。近代用于临床治疗疑难杂症者多有报导,尤其一些有经验的老中医更赞其为治疗疑难杂症的验方。故现就其病机、立法、方义及临床应用讨论如下。
    1    历代医家对厥阴病的认识
    厥阴病的特点是“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历代医家对这条的解释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说热证的,也有说寒证的。说热证的有成无已,他说:“邪传厥阴,则热已深也。邪自太阳传至太阴,则腹满而嗌干,未成渴也。……此热在厥阴也。”说寒的有钱天来,他说:“邪入厥阴,则阴邪自下迫阳于上,故气上撞心。心中热痛而消渴也。消渴者,饮水多而渴不止也。阴中之阳,受迫而上,故消渴而胃觉饥,然终是阴邪,所以不欲饮食。客热尚不杀谷,况阴邪乎?”但大多数学者还是认为厥阴病是阴阳混淆,寒热错杂之证。如《医宗金鉴》说:“厥阴者,阴尽阳生之脏,与少阳为表里者也。邪至其经,从阴化寒,从阳化热,故其为病阴阳错杂、寒热混淆也。”“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厥阴之木气,从下起而上合于手厥阴包络,包络主火,风火相合为病。风火相煽,消灼津液,胃津不足,引水自救,故渴而多饮;包络为心之外垣,心包火动,故气上撞心,心中疼热;木气太盛,上凌脾土,土被木克,故饥而不欲食;蛔虫禀厥阴风木所化,故吐蛔;木既克土,土气大虚,如再下之,则下利不止。
    2    乌梅丸的配伍特点
    正如陈修园所说:“肝病治法,悉备于乌梅丸之中也。”其“味备酸甘焦苦,性兼调补助益,统厥阴体用而并治之。”柯韵伯说:“小柴胡为少阳主方,乌梅为厥阴主方。二方虽不同,而寒温互用、攻补兼施之法相合者,以脏腑相连,经络相贯,风木合气,同司相火故也。其中皆用人参,补中益气以固本逐邪,而他味俱不相袭者,因阴阳异位。阳宜升发,故主以柴胡;阴宜收敛,故主以乌梅。阳主热,故重用寒凉;阴主寒,故重用辛热。”所以乌梅丸并非治疗蛔厥的专方,而被认为是治疗厥阴病的主方。
    乌梅丸由乌梅、细辛、干姜、附子、花椒、桂枝、当归、人参、黄连、黄柏 10 味药物组成。从药性上讲,既有寒性的黄连、黄柏,也有热性的细辛、桂枝、干姜、花椒、附子,可谓寒热并用。从药味上讲,以乌梅之酸,椒、姜、桂、附及细辛之辛,黄连、黄柏之苦,人参、当归、白蜜之甘和而为一,辛甘酸苦合用,各有所得。从功效上讲,乌梅为君,敛肝熄风;臣以附子、干姜、椒目、桂枝、细辛,辛热以助其阳,温以祛寒;黄连、黄柏之苦寒以坚其阴,清以泻热,佐以人参、当归之甘味温益脾胃,调和气血,培土升木。使以蜂蜜甘缓和中,调和诸药。全方酸收熄风,辛热助阳,酸苦坚阴,寒热温凉,温清敛补,攻补兼施,诸药配伍,调理阴阳寒热虚实,使之归复于平和。
    3    乌梅丸的临床应用
    3.1    治疗胆道蛔虫    《伤寒论》中述:“蛔厥者,其人当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柯琴曾对其治蛔作用概括为“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这说明乌梅丸治疗蛔虫症的历史由来以久。目前多报道用其治疗胆道蛔虫症。“蛔得苦则下”,但胆汁为至苦之物,为何蛔虫会钻入胆道内呢?主要是因为脏腑虚寒,胆道功能减退,故蛔虫入胆,继而引起发热(感染)、阴阳之气不相顺接,进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在这一过程存在着寒热虚实夹杂的矛盾。而乌梅丸寒温互用、攻补兼施恰好针对病机,故疗效明显。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乌梅丸可以使蛔虫麻醉,失去附壁能力,同时又能使奥狄氏括约肌松弛,胆囊收缩增加,促进胆汁分泌,不仅有利于蛔虫的排出,而且可减少和防止胆道感染,减少蛔虫卵留在胆道内形成胆石的核心,从而减少胆石症的发生[1]。
    3.2    治疗下痢    慢性久痢,邪气未尽,正气已虚,如一味扶正收涩恐有敛邪之弊,而专事清化则恐伤其正气,唯扶正祛邪才是正道。而乌梅丸温清敛补,攻补兼施,于久痢虚实夹杂之证最是合拍。是谓“调其寒热,扶其正气,酸以收之,其利自止。”关于其治疗慢性结肠炎、慢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症等的报道较多,效果显著[2]。并有应用其治疗老年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者,亦有较好疗效。
    仲景之乌梅丸,方后注云“亦主久痢”,对于暴痢下注,历代医家多有避讳,是恐乌梅之酸收敛邪。然《千金要方》中乌梅丸(由黄连、乌梅组成)却用以治疗暴痢、新痢,且“服之无不瘥”。说明对乌梅酸收敛邪的认识并不确切。近代名医朱良春先生亦认为,梅占春先,得生发之气最早,味虽至酸,然与兜涩之品不可同日而语。且痢疾杆菌在酸性环境中不易繁殖,故用之有效而无碍,不必拘泥于前人酸收之说。久痢、暴痢患者如因下利不止出现四肢厥冷、血压下降,甚至虚脱等表现时,辨证为厥阴下利、寒热虚实错杂,应用乌梅丸治疗是非常对症的。
    3.3    治疗胃脘痛    慢性胃炎、胃溃疡、胃黏膜脱垂、胃神经官能症、十二指肠溃疡等病,往往病程中出现胃脘疼痛、痛引胁背、气上撞心、胸腹满闷、恶心呕吐、饥而不欲食、食入即吐、暖气或吐清水、周身乍寒乍热、四肢厥冷、脉弦紧、舌红苔白或薄黄等症状。根据中医理论,上述一组症状,具有寒热虚实俱存的特点,只要抓住阴阳错杂的病机,用乌梅丸治疗都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3.4    治疗哮喘    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的患者,一般病程较长,在临床上患者既有气促、烦躁、口苦、痰黄、舌苔厚腻、脉滑等实热症状,又常见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动则喘甚、汗出、手足厥冷、脉沉、舌胖边有齿印等虚寒症状,故有学者认为其病机特点为寒热错杂、本虚标实,在治疗上选用乌梅丸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有人应用乌梅丸治疗激素依赖型哮喘,临床症状改善,激素撤减成功率增加[3]。现代药理研究成果也为乌梅丸治疗激素依赖型哮喘提供了证据。方中乌梅、人参具有抗过敏作用,能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桂枝、细辛、川椒有松驰气管平滑肌,缓解支气管痉挛的作用;附子、人参、干姜具有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作用,可对抗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造成的副作用,从而利于激素的撤减;黄连、黄柏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可消除气道的炎症,减少渗出,使气道保持畅通[4]。
    3.5    治疗头痛    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中说:“头痛一切属三阳经也,而阴经亦有头痛乎?太阴少阴二经,皆上止颈胸中而还,不上循头,则无头痛之症,唯厥阴之脉,循喉咙后,上入颃颡,连目眦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亦有头痛。”乌梅丸为厥阴病之正方,著名医家叶心清就曾用乌梅丸治疗一位因萎缩性鼻炎而引起剧烈头痛的患者,2 剂即愈。血管神经性头痛、鼻渊头痛、偏头痛患者辨证属于厥阴头痛者应用乌梅丸加减治疗,常可取得较好效果。虚寒偏重者,重用参、附、桂;属于血虚者,重用归、参。根据病情或轻苦寒而重辛温,或轻辛温而重苦寒,本“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法则,才可得心应手。
    除上述疾病外,乌梅丸临还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疑难病症,只要掌握厥阴病寒热虚实错杂的病机特点,当出现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症状时,皆可运用乌梅丸方进行加减治疗。在临床中随症灵活化裁应用,才可充分发挥该方的作用。


                                                  乌梅丸治复发性口腔溃疡
杜某,男,30岁,2010年8月13号初诊。3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散在口腔溃疡,缠绵难愈,夏秋季节最易复发,重则影响进食与睡眠,发病期间常服用三黄片、黄连上清片,以及中药汤剂等治疗,效果欠佳。诊见:两侧口腔黏膜溃疡3处,呈椭圆形,中央凹陷,边界清楚,溃面嫩红,中间发白,周围黏膜轻微充血,口干,大便干,饮食则痛,伴有咽部不适,似有异物,大便偏干,二日一行,时有心烦失眠,精神倦怠,舌红,苔黄腻,脉沉弦。中医诊断:口疮(肝热阳郁证),治宜养肝清热,通阳达郁。处以乌梅丸方加减:乌梅15克,附子3克,桂枝3克,干姜6克,细辛3克,黄连12克,黄柏10克,当归30克,党参15克,生地黄15克,竹叶10克,木通10克,炙甘草10克,肉苁蓉30克,厚朴6克,茯苓12克,苏叶10克。3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温服,忌食辛辣、油腻之物。
二诊:患者服上方3剂后,口腔疼痛明显减轻,大便通畅,日1次,舌红,苔薄黄腻,脉沉,效不更方,上方去肉苁蓉、附子、桂枝均改为5克。5剂,水煎服。
三诊:病人神明显好转,口腔溃疡逐渐愈合,已无疼痛感觉,进食正常,仍有咽部不适,舌淡红,苔薄黄,脉弦滑,按二诊方去附子,加半夏10克,陈皮10克,醋少许,继服5剂。后改服桂附地黄丸2盒巩固治疗,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按:“口疮”病为临床常见病之一,主要表现为口腔粘膜溃疡,疼痛、糜烂等,具有周期性、复发性及自限性等特点。西医称为口腔溃疡,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局部创伤、精神紧张、食物、药物、免疫功能失调、激素水平改变、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有关,多采用局部对症治疗,但疗效欠佳。中医一般多从心、脾、肺、胃积热论治,投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血泻下之剂,初期有效,但不能标本兼治,容易复发。
本案根据溃疡面的特征,结合较长的病史和多服用寒凉之品的实际,从肝热阳郁着手,以乌梅丸为主方,清热温阳兼以滋补。方用黄连、黄柏之苦寒以清肝热;附子、干姜、桂枝、细辛之辛热以通达阳郁;人参、当归之甘以补肝体,清热不遏阳,通阳不助热。乌梅酸甘化阴以滋补肝体;尊“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之旨,配合导赤散引热下行。酌加行气通便,健脾利咽之品。三诊加大化痰降逆之力,寓半夏厚朴汤之意,以求全功。使人身“火在水下,上清下温”则治。
乌梅丸为张仲景寒热并用的著名方剂,《伤寒论》原文用于治疗“蛔厥、久利”,现代可用于治疗慢性湿疹、咽炎等属于寒热错杂,肝热阳郁者。临床用乌梅丸常常变丸剂为汤剂,酌情加入醋20毫升,以增强方药治疗效果。同时重视饮食调配宜忌。
另外,笔者体会,运用乌梅丸治肝热阳郁证,辛热药用量要小,酸苦药用量要大,补益药用量要适中,方可取得最佳治疗效果。
日期:2011年4月22日 - 来自[临床验案]栏目
                                         邢斌医案:乌梅丸治疗汗证
       金某某,女,61岁。
       2009年11月12日初诊。
       主诉:乏力多汗10余年。
       病史:乏力自汗已10余年,怕热口渴,大便一日三四行,溏薄,如果受凉更会出现腹泻,服用黄连素后能缓解。48岁绝经,此后出现先全身发热、面部潮红、心烦,然后出汗,一日多次。纳可,眠安,脾气好。有乙肝病史,2007年因GPT升高住院,现在服用拉米夫定片,肝功能指标正常。舌淡红而胖,苔薄,脉沉弦。
       处方:乌梅15g,细辛3g,肉桂3g,川连3g,知柏(各)9g,当归3g,党参30g,川椒3g,制附子3g,仙灵脾15g,仙茅9g,巴戟天9g,7剂。
       2009年11月19日二诊:药后乏力自汗与烘热汗出均明显减轻,大便一日一行,成形,不怕热,但仍有口渴。补诉有咽炎史,经常咽喉不适,痰多,色白。舌质淡红,苔薄略腻,脉沉弦。
       处方:守方,改知柏(各)6g,去当归,加玄参9g、蝉衣12g、僵蚕12g、冬瓜子30g,14剂。
       2009年12月3日三诊:诸症均明显减轻,咽喉不适亦大减。舌苔薄白,脉沉弦。
       处方:守11月19日方,去玄参,加木蝴蝶12g,7剂。
       药后诸症均愈。
日期:2010年6月24日 - 来自[名家医案]栏目
                                                         顾植山乌梅丸治胃脘疼验案
顾植山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在中医文献和五运六气研究方面造诣颇深,并在临床上擅长针药结合治疗各种疑难杂病。近两年笔者有幸随之临证,见顾植山辨治各种疑难杂病,疗效颇好。现列举其治疗内科杂病验案3则。
案1 王某,女,25 岁。2008年8月13日初诊。胃脘疼痛两年余,近期发作较频,午夜至凌晨时分痛甚。胀满,拒按,眠差,多梦,下肢膝关节以下欠温而多汗,畏冷食,口干,舌红苔薄,脉濡细。方用乌梅丸原方:炒乌梅12克,川黄连6克,炒黄柏9克,炒当归6克,川花椒9克,台党参9克,淡干姜6克,熟附片9克(先煎),北细辛3克(先煎),炒当归6克,川桂枝9克。7剂,水煎服。随诊得知2剂则痛减,7剂后则愈。
案2 宋某,男,82岁。2010年5月17日初诊。前列腺术后,下肢浮肿,小便频,长年便溏,四肢厥逆,乏力,服温补之品又易上火,下半夜喜盗汗,舌苔稍厚腻,脉沉。方用乌梅丸:炒乌梅20克,川黄连10克,炒黄柏6克,炒当归6克,川花椒5克,台党参10克,淡干姜6克,熟附片10克(先煎),北细辛6克(先煎),炒当归6克,川桂枝10克。7剂,水煎服。
2010年5月24日二诊:服上药诸症减,大便已正常,小便仍频,守上方加上黄芪24克,再进7剂。
2010年6月1日三诊:小便次数减少,四肢已温,精神亦佳,稍觉胃胀,舌苔已不厚,脉有力。前方减黄芪为15克,加砂仁泥5克。7剂善后。
案3 吴国胜,男,61岁。2010年5月10日初诊。糖尿病10年余,长年用胰岛素控制,未用胰岛素空腹血糖达12.4mmol/L,中西药皆服过,无效。刻下症见:口干欲饮,下半夜为甚,视力下降,四肢末端厥冷且汗腺萎缩,舌苔黄干裂,脉沉。方用乌梅丸:炒乌梅30克,川黄连30克(姜汁炒),炒黄柏6克, 炒当归10克,川花椒4克,台党参10克,淡干姜6克,熟附片6克(先煎),北细辛5克(先煎),炒当归10克,川桂枝10克。7剂,水煎服。
2010年5月17日二诊:服上药后血糖平稳,胰岛素已停,空腹血糖为6.1 mmol/L,口干已好转,胃部自觉胀满,矢气后舒,二便难,动则汗出,舌脉如前。上方郁李仁15克,黄芪10克,桃仁泥10克。7剂,水煎服。
2010年5月24日三诊:诸症平稳,二便已调,精神有增,面色转红润,腹部仍有凉感。上方加附子为10克。7剂善后。
按:三个病案虽为三个不同的病,但其有着共同的病机。一是寒热错杂。案1之下肢欠温,畏冷食为寒;口干舌红为热。案2之长年便溏,四肢厥逆,乏力为寒;易上火,夜喜盗汗为热。案3之四肢末端厥冷且汗腺萎缩为寒;舌苔黄干裂为热。寒热错杂之候是阴阳气血之间有明显的偏衰时的外显之象。所谓“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二是下半夜病症出现或加重。3个案例都是下半夜出现或加重,这个特点是厥阴病特有的,厥阴病欲解时是丑至卯时。此时正值阴气将尽,阳气初生,证属厥阴。柯韵伯说:“两阴交尽,名曰厥阴。”故病至厥阴,两阴交尽,一阳初生。若阴阳两气不相交接,阳气难出,此阴盛阳衰故也。
乌梅丸是治疗厥阴寒热错杂以及蛔厥证的主方。由乌梅、细辛、干姜、黄连、附子、当归、蜀椒、桂枝、人参、黄柏组成。方中有温有寒,有辛有酸,有甘有苦。而温药之量大于寒药,可助阳破阴而出。正合寒热错杂,阳不出阴之病机。服药后寒热调和,气机升降通畅,诸症自除。这三个病案充分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思想。
日期:2010年6月18日 - 来自[临床验案]栏目

                                                          厥阴病乌梅丸证

《伤寒论》原文︰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乌梅丸方】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一斤,当归四两,附子六两去皮炮,蜀椒四两炒出汗,人参六两,黄柏六两,桂枝六两去皮。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厥阴一篇,病理深邃,最难疏解。注家以经文中有阴阳之气,不相顺接之语,遂以经解经,于四肢之厥逆,即以阴阳之气不相顺接解之,而未有深究其不相顺接之故,何独在厥阴一经者。盖肝主疏泄,原为风木之脏,于时应春,实为发生之始。肝膈之下垂者,又与气海相连,故能宣通先天之元气,以敷布于周身,而周身之气化,遂无处不流通也。至肝为外感所侵,其疏泄之力顿失,致脏腑中之气化不能传达于外,是以内虽蕴有实热,而四肢反逆冷,此所谓阴阳之气不相顺接也。至于病多呕吐者,亦因其疏泄之力外无所泻,遂至蓄极而上冲胃口,此多呕吐之所以然也。又胃为肝冲激不已,土为木伤,中气易漓,是以间有除中之病。除中者,脾胃之气已伤尽,而危在目前也。至于下利亦未必皆因藏寒,其因伏气化热窜入肝经,遏抑肝气太过,能激动其疏泄之力上冲,亦可激动其疏泄之力下注以成下利,然所利者必觉热而不觉凉也。试举一治验之案以明之。
辽宁刘××,寓居天津,年近四旬,于孟秋得吐泻证,六日之间勺饮不存,一昼夜间下利二十余次,病势危急莫支。延为延医,其脉象微细,重按又似弦长,四肢甚凉,周身肌肤亦近于凉,而心中则甚觉发热,所下利者亦觉发热,断为系厥阴温病,在《伤寒论》中即为厥阴伤寒(《伤寒论》开端处,曾提出温病,后则浑名之为伤寒)。惟其呕吐殊甚,无论何药,入口即吐出,分毫不能下咽,实足令医者束手耳。因问之曰,心中既如此发热,亦想冰吃否?答曰,想甚,但家中人驳阻不令食耳。愚曰,此病已近垂危,再如此吐泻一昼夜,即仙丹不能挽回,惟用冰膏搀生石膏细末服之,可以止吐,吐止后泻亦不难治矣。遂立主买冰淇淋若干,搀生石膏细末两许服之,服后病见愈,可服稀粥少许,下利亦见少。翌日复为诊视,四肢已不发凉,身亦微温,其脉大于从前,心中犹觉发热,有时仍复呕吐。俾再用生石膏细末一两,搀西瓜中服之,呕吐从此遂愈。翌日再诊其脉,热犹未清,心中虽不若从前之大热,犹思食凉物,懒于饮食,其下利较前已愈强半。遂为开白虎加人参汤,方中生石膏用二两,野台参三钱,用生杭芍六钱以代知母,生山药六钱以代粳米,甘草则多用至四钱,又加滑石六钱,方中如此加减替代者,实欲以之清热,又欲以之止利也。俾煎汤两盅,分两次温饮下,病遂全愈。此于厥阴温病如此治法,若在冬令,遇厥阴伤寒之有实热者,亦可如此治法。盖厥阴一经,于五行属木,其性原温,而有少阳相火寄生其间,则温而热矣。若再有伏气化热窜入,以激动其相火,原可成极热之病也。夫石膏与冰膏、西瓜并用,似近猛浪,然以愚之目见耳闻,因呕吐不止而废命者多矣,况此证又兼下利乎?此为救人之热肠所迫,于万难挽救之中,而拟此挽救之奇方,实不暇计其方之猛浪也。若无冰膏、西瓜时,或用鲜梨切片,蘸生石膏细末服之,当亦不难下咽而止呕吐也。
『来源』盐山·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
日期:2010年1月14日 - 来自[经典研习]栏目
                                                       王付:活用乌梅丸可治多病
  乌梅丸的组方中,有酸敛益阴的乌梅、苦酒,苦寒清热的黄连、黄柏,辛热通阳的附子、干姜、桂枝、细辛、蜀椒,补益气血的当归、人参,全方具有酸敛、清热、温通、滋补等作用。河南中医学院王付教授认为,乌梅丸不仅是主治蛔厥证的重要基础方,也是主治诸多杂病的常用方。
  乌梅丸在临床中常加减应用,若是辨治蛔厥证,通常可用乌梅丸原方原量,用汤剂时可酌情减少方药物用量;若是上热下寒夹虚证或辨治肝热阳郁证,必须重视因病变证机主次而酌情调整药物用量,亦即确定药物用量务必与主治病变证机和病证表现切切相应。如热重者可加大黄连、黄柏用量,亦可酌情减少辛热药用量;若寒重者可加大辛热药用量,或减少苦寒药用量;若正气虚弱甚者可加大人参、当归用量;乌梅用量必须因病变证机轻重而增减,治病用方用药贵在思路清晰,恰到好处,随机应变。
  治蛔厥证
  蛔得酸则静,故此方用乌梅、苦酒之酸以制蛔;蛔得苦则下,故用黄连、黄柏之苦以下蛔;蛔得辛则伏,故用附子、干姜、桂枝、细辛、蜀椒之辛以伏蛔;蛔得甘则动,故用人参、当归之甘以诱蛔。在临床中,运用乌梅丸主治蛔厥证而没有用于治疗慢性胆囊炎多,其实临证只要慢性胆囊炎的表现符合蛔厥证者,以法用之则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庞某,女,42岁。有数年慢性胆囊炎病史,曾作胆囊结石手术,术后仍脘腹胸胁胀痛,时轻时重,中西药治疗可症状改善不明显。刻诊:胃痛腹胀,心下痞满,气逆胸胁,而尔胸胁胀痛,手足厥冷,不欲冷食,口干不欲多饮,口苦,舌质暗淡,苔黄厚腻,脉沉弱。辨为寒热错杂夹虚证,治当清上温下,兼以补虚,给予乌梅丸变汤剂,乌梅15克,黄连12克,细辛3克,干姜6克,当归10克,黄柏12克,桂枝3克,红参6克,附子3克,花椒3克,枳实10克,白芍12克,山楂24克,醋20毫升。6剂,每日1剂,水煎服,分3服。二诊:胃脘痞满减轻,手足转温,又以前方6剂。三诊:苔厚腻基本消退,口苦减轻,又以前方6剂。四诊:诸证均较前明显好转,又以前方6剂。五诊:诸证悉除,又将前方变汤剂为散剂,巩固治疗2个月。随访1年,一切尚好。
  用方体会:该病例手足厥冷辨为寒证,口苦、苔黄厚腻辨为湿热,因心下痞满,胃痛腹胀辨为浊气壅滞,又因脉沉弱辨为虚,以此辨为寒热夹虚证。方中乌梅收敛止泻;黄连、黄柏,清热燥湿;附子、干姜、桂枝、细辛、花椒,温阳散寒;人参,当归,补益气血;加枳实行气导滞,白芍补血缓急止痛,山楂消食化瘀。方药相互为用,以取其效。
  治久利证
  乌梅丸“又主久利”,方中乌梅、苦酒收敛止泻;黄连、黄柏清泄上热;附子、干姜、桂枝、细辛、蜀椒温暖下寒;人参、当归补益气血。上诉可知乌梅丸是主治上热下寒夹虚证或寒热错杂夹虚证的重要治病方。
  杨某,女,61岁。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近2年,每天大便至少3次,时呈水样,时呈脓样,数经治疗,腹泻仍在,近半年来又增腹中肠鸣且响声如雷。刻诊:腹泻因食凉或受凉加重,手足厥冷,下肢轻微水肿,经常口腔溃疡,疮面灼热疼痛,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口渴饮水不多,舌质红,苔薄黄,脉沉弱。辨为上热下寒夹虚证,治当清上温下,兼以补虚,给予乌梅丸变汤剂,乌梅24克,黄连12克,细辛3克,干姜6克,当归12克,黄柏12克,桂枝3克,红参10克,附子6克,花椒3克,诃子10克,醋20毫升。6剂,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分3服。二诊:腹泻明显改善,口腔溃疡痊愈,又以前方6剂。三诊:唯独腹中雷鸣仍在,加姜半夏12克,粳米20克,又以前方6剂。四诊:腹中肠鸣次数减少,又以前方6剂。五诊:诸证解除,欲巩固治疗,复以前方6剂。随访半年,一切尚好。
  用方体会:腹泻因食凉或受凉而加重辨为寒,口腔溃疡灼热疼痛辨为热,因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辨为虚,以此辨为上热下寒夹虚证。方中以乌梅收敛止泻;黄连、黄柏清泄上热,附子、干姜、桂枝、细辛、花椒,温暖下寒,人参、当归补益气血,加诃子增强收敛固涩,因腹中肠鸣又加半夏燥湿降逆,粳米益气,兼防辛散药伤气、苦寒药伤胃。方药相互为用,以取得预期治疗效果。
  治肝热阳郁证
  根据“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当属肝热阳郁证。此方中乌梅、苦酒酸甘化阴,滋补肝体,以治消渴;黄连、黄柏以苦寒清热,以治心中疼热;少用附子、干姜、桂枝、细辛、蜀椒之辛,辛热通达阳郁,以治饥而不欲食;气血不足,人参、当归之甘能补肝体,以治病体夹虚。本方中诸药相互为用,清热不遏阳,通阳不助热。肝体阴而用阳,阳主动,用滋阴药虽能滋肝,但妨肝阳主动,所以滋肝必用通阳,以使阴得阳而化生。
日期:2010年1月14日 - 来自[临床讨论]栏目
活用乌梅丸可治多病
  乌梅丸的组方中,有酸敛益阴的乌梅、苦酒,苦寒清热的黄连、黄柏,辛热通阳的附子、干姜、桂枝、细辛、蜀椒,补益气血的当归、人参,全方具有酸敛、清热、温通、滋补等作用。河南中医学院王付教授认为,乌梅丸不仅是主治蛔厥证的重要基础方,也是主治诸多杂病的常用方。
  乌梅丸在临床中常加减应用,若是辨治蛔厥证,通常可用乌梅丸原方原量,用汤剂时可酌情减少方药物用量;若是上热下寒夹虚证或辨治肝热阳郁证,必须重视因病变证机主次而酌情调整药物用量,亦即确定药物用量务必与主治病变证机和病证表现切切相应。如热重者可加大黄连、黄柏用量,亦可酌情减少辛热药用量;若寒重者可加大辛热药用量,或减少苦寒药用量;若正气虚弱甚者可加大人参、当归用量;乌梅用量必须因病变证机轻重而增减,治病用方用药贵在思路清晰,恰到好处,随机应变。
  治蛔厥证
  蛔得酸则静,故此方用乌梅、苦酒之酸以制蛔;蛔得苦则下,故用黄连、黄柏之苦以下蛔;蛔得辛则伏,故用附子、干姜、桂枝、细辛、蜀椒之辛以伏蛔;蛔得甘则动,故用人参、当归之甘以诱蛔。在临床中,运用乌梅丸主治蛔厥证而没有用于治疗慢性胆囊炎多,其实临证只要慢性胆囊炎的表现符合蛔厥证者,以法用之则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庞某,女,42岁。有数年慢性胆囊炎病史,曾作胆囊结石手术,术后仍脘腹胸胁胀痛,时轻时重,中西药治疗可症状改善不明显。刻诊:胃痛腹胀,心下痞满,气逆胸胁,而尔胸胁胀痛,手足厥冷,不欲冷食,口干不欲多饮,口苦,舌质暗淡,苔黄厚腻,脉沉弱。辨为寒热错杂夹虚证,治当清上温下,兼以补虚,给予乌梅丸变汤剂,乌梅15克,黄连12克,细辛3克,干姜6克,当归10克,黄柏12克,桂枝3克,红参6克,附子3克,花椒3克,枳实10克,白芍12克,山楂24克,醋20毫升。6剂,每日1剂,水煎服,分3服。二诊:胃脘痞满减轻,手足转温,又以前方6剂。三诊:苔厚腻基本消退,口苦减轻,又以前方6剂。四诊:诸证均较前明显好转,又以前方6剂。五诊:诸证悉除,又将前方变汤剂为散剂,巩固治疗2个月。随访1年,一切尚好。
  用方体会:该病例手足厥冷辨为寒证,口苦、苔黄厚腻辨为湿热,因心下痞满,胃痛腹胀辨为浊气壅滞,又因脉沉弱辨为虚,以此辨为寒热夹虚证。方中乌梅收敛止泻;黄连、黄柏,清热燥湿;附子、干姜、桂枝、细辛、花椒,温阳散寒;人参,当归,补益气血;加枳实行气导滞,白芍补血缓急止痛,山楂消食化瘀。方药相互为用,以取其效。
  治久利证
  乌梅丸“又主久利”,方中乌梅、苦酒收敛止泻;黄连、黄柏清泄上热;附子、干姜、桂枝、细辛、蜀椒温暖下寒;人参、当归补益气血。上诉可知乌梅丸是主治上热下寒夹虚证或寒热错杂夹虚证的重要治病方。
  杨某,女,61岁。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近2年,每天大便至少3次,时呈水样,时呈脓样,数经治疗,腹泻仍在,近半年来又增腹中肠鸣且响声如雷。刻诊:腹泻因食凉或受凉加重,手足厥冷,下肢轻微水肿,经常口腔溃疡,疮面灼热疼痛,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口渴饮水不多,舌质红,苔薄黄,脉沉弱。辨为上热下寒夹虚证,治当清上温下,兼以补虚,给予乌梅丸变汤剂,乌梅24克,黄连12克,细辛3克,干姜6克,当归12克,黄柏12克,桂枝3克,红参10克,附子6克,花椒3克,诃子10克,醋20毫升。6剂,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分3服。二诊:腹泻明显改善,口腔溃疡痊愈,又以前方6剂。三诊:唯独腹中雷鸣仍在,加姜半夏12克,粳米20克,又以前方6剂。四诊:腹中肠鸣次数减少,又以前方6剂。五诊:诸证解除,欲巩固治疗,复以前方6剂。随访半年,一切尚好。
  用方体会:腹泻因食凉或受凉而加重辨为寒,口腔溃疡灼热疼痛辨为热,因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辨为虚,以此辨为上热下寒夹虚证。方中以乌梅收敛止泻;黄连、黄柏清泄上热,附子、干姜、桂枝、细辛、花椒,温暖下寒,人参、当归补益气血,加诃子增强收敛固涩,因腹中肠鸣又加半夏燥湿降逆,粳米益气,兼防辛散药伤气、苦寒药伤胃。方药相互为用,以取得预期治疗效果。
  治肝热阳郁证
  根据“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当属肝热阳郁证。此方中乌梅、苦酒酸甘化阴,滋补肝体,以治消渴;黄连、黄柏以苦寒清热,以治心中疼热;少用附子、干姜、桂枝、细辛、蜀椒之辛,辛热通达阳郁,以治饥而不欲食;气血不足,人参、当归之甘能补肝体,以治病体夹虚。本方中诸药相互为用,清热不遏阳,通阳不助热。肝体阴而用阳,阳主动,用滋阴药虽能滋肝,但妨肝阳主动,所以滋肝必用通阳,以使阴得阳而化生。
日期:2009年5月6日 - 来自[临床讨论]栏目
济生乌梅丸
僵蚕 (三钱)、乌梅 (五枚)、 醋丸
日期:2008年5月22日 - 来自[卷八]栏目
乌梅丸
黄柏 (二钱)、黄连 (八钱)、桂枝 (二钱)、附子 (二钱)、细辛 (二钱)、 当归 (二钱)、花椒 (二钱)、人参 (二钱)、乌梅 (十枚)、 干姜 (三钱) 共为末, 蜜捣千椎为丸, 米饮下, 温肝敛木, 化虫止利, 真神方也。
日期:2008年5月22日 - 来自[卷八]栏目
                                                                          乌梅丸新用
       乌梅丸原系《伤寒杂病论》方,由乌梅、细辛、附子、桂枝、人参、黄柏、黄连、干姜、当归、椒目组成,具有温脏、补虚、安蛔之功效,原多用治蛔厥。笔者以该方加减用治内科杂症,疗效颇好,兹举例如下。
       1、泄泻
       董某,男,62岁,1993年5月初诊。患者因腹泻2年余,屡治不效。诊见:面色晦黯,大便溏薄,夹有不消化食物,每天5~6次,伴有腹胀隐痛,时热时冷感,食少乏力,舌淡红、苔薄白腻,脉弦细。证乃久病缠绵,脾气虚弱,运化失权,兼寒热夹杂,治以温中补虚,收涩止泻,拟乌梅丸加减。处方:乌梅15g,干姜、黄柏各10g,炮附子、黄连、细辛、桂枝各3g,党参、神曲各30g。每天1剂,水煎服。7剂后大便次数明显减少,成形。30剂后大便基本复常。
       按:本例泄泻,时间近2年余,西医未有明确诊断。肝硬化、肠肿瘤多见便溏,腹胀隐痛,夹有不消化食物,且病程较长,反复不愈,与本例近似。久泄不止,致脾土虚衰,中阳不温,运化失职。方中乌梅、干姜温中收涩;少佐附子、细辛、桂枝辛温之品,增强温脏之力;黄柏、黄连苦寒坚下,又能缓和方中诸药之温燥;党参、神曲补气健脾,和胃止泻。诸药对症,故能获效。
       2、咳嗽
       曹某,女,61岁,1991年初诊。患者系结肠癌术后肺转移化疗后,咳嗽痰少,色白质粘,咯出不爽,口干,时伴有胸闷不舒,气短便溏,食少腹胀,面色少华,舌淡红、苔少,脉濡。证属病久体弱,脾土亏虚,土不生金,宣肃失常。治以温中补虚,敛肺止咳。拟乌梅丸加减。处方:乌梅15g,干姜、黄柏、黄芩、椒目、紫苏叶、天竺黄各10g,炮附子、细辛、桂枝各3g,党参、黄芪各30g。水煎服,每天1剂。服药2周咳嗽减轻,去紫苏叶、天竺黄,再进2周,咳嗽平。
       按:肺部转移性肿瘤形成慢性咳嗽,多见干咳,痰少难咯,久咳易累及脾脏,形成寒热错杂症。虽病位在肺,治宜兼顾肺、脾。方中乌梅味酸,敛肺止咳;黄柏、黄芩燥湿化痰;天竺黄、紫苏叶止咳平喘;附子、干姜、椒目、细辛、桂枝取“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意,且桂枝能温通上下,和血宽中;党参、黄芪补肺脾之气,扶助正气以祛邪。
       3、胃脘痛
       金某,男,68岁,1997年初诊。患者为胰腺癌术后,胃脘隐痛,食欲减退,食后饱胀,偶泛涎水,面色萎黄,形瘦,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弦细。胃镜示:慢性胃炎。证属中焦虚损,阻碍气机,气滞不通,不通则痛。治当温中补虚,理气健脾。拟乌梅丸加减。处方:乌梅、干姜、白术、椒目、炒黄柏各10g,炒黄连、陈皮各6g,细辛、制附子各3g,党参、八月札各30g。水煎服,每天1剂。7剂后胃痛好转,仍嗳气,加乌药6g。再服3周后症状基本消失。
       按:慢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范畴,可见脘腹胀痛、饮食不馨、嗳气、食后饱胀、便溏、面色萎黄、消瘦等脾胃中虚症。同时兼有气机阻滞等症。乌梅丸中乌梅酸以开胃;干姜、白术、椒目、细辛、制附子、陈皮温煦中焦;黄连、黄柏炒制可减其苦寒伤胃;党参、乌药、八月札健脾补气,理气止痛,且八月札有抗癌之功,药症相合,故能奏效。
日期:2008年5月8日 - 来自[经典研习]栏目

                                      乌梅丸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9例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等为主要症状,以结肠黏膜慢性炎症和溃疡形成为病理特点的一种消化道疾病。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的改变,其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更由于本病治愈难度大,且愈后又常易发,并与结肠癌的发病亦存在一定的关系。因此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笔者用乌梅丸加减治疗本病3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9例,男23例,女16例;年龄18~58岁;病程3个月~20年。全部病例符合1992年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病学术研讨会制订的诊断标准:(1)有持续或反复发作性慢性腹泻,如黏液便、脓血便等;(2)排除肠道及寄生虫感染;(3)结肠镜检查或组织学检查有慢性炎症、腺体变形、黏膜溃疡等。
    1.2  治疗方法  本方药物组成:乌梅60g,细辛5g,炮姜8g,黄连8g,当归15g,附子8g,蜀椒8g,桂枝10g,党参20g,白头翁15g,地榆15g,炒枳壳10g。加减用药:湿热偏重者,去附子、干姜、蜀椒,加黄柏、秦皮;脾胃虚寒者,黄连减量为3g;脾肾阳虚者,加重附子量为15~30g,加补骨脂、赤石脂;腹痛甚加白芍;便血加侧柏叶。全部病例服用此方,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3次口服。1个月为1个疗程。
    1.3  结果
    1.3.1  疗效标准  本组39例痊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纤维结肠镜检黏膜正常,大便化验正常,停药观察6个月无复发;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纤维结肠镜检黏膜轻度炎症反应及部分假息肉形成,大便化验较前明显好转;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镜检、化验均无改善。
    1.3.2  治疗结果  本组39例痊愈16例(41.03%);有效20例(51.28%);无效3例(7.69%),总有效率92.31%。
    2  典型病例
    患者,男,46岁,干部。腹胀肠鸣,黏液血便,每日5~6次,持续2年余,曾用中西药治疗,效果不佳。复发2个月,经外院肠镜检查示:距肛门30cm以下结直肠黏膜弥漫充血,水肿糜烂,浅溃疡形成,上覆黄白苔样物及黏液。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于2002年5月12日来我处就诊。证如上述,形体较瘦,口苦,饮食减少,精神不佳,腹部叩之如鼓,但轻轻揉按后腹壁较软,舌苔白腻,脉细。中医辨证为寒热虚实错杂,气血不调。给予乌梅丸加减:乌梅60g,细辛5g,炮姜8g,黄连8g,当归15g,附子8g,蜀椒8g,桂枝10g,党参20g,白头翁15g,地榆15g,炒枳壳10g,木香12g。每日1剂,水煎服。服5剂症状明显减轻,腹泻每日2~3次,继用乌梅丸加黄芪30g,改党参为人参10g,连用15剂症状完全消失。1个月后复查肠镜病变处黏膜稍充血,血管纹理模糊,糜烂及浅溃疡消失,随访1年无复发,获临床治愈。
    3  讨论
    本病属中医“久泻”、“休息痢”、“肠风”等范畴。多因外感湿热毒邪,或饮食不节,或脾胃虚弱,或劳倦太过而损伤脾胃,湿热留滞大肠,与气血相搏,损伤血络,病久伤及脾胃,出现寒热错杂,虚实相兼,本虚标实之证。乌梅丸温清并用,为治疗寒热夹杂、蛔厥主方。方中重用乌梅之大酸,涩肠止泻固脱;桂枝、附子、蜀椒、细辛、炮姜辛温发散行气、温中散寒蠲饮;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地榆收敛止血;白头翁清利下焦湿热;枳壳行气导滞;当归补血活血;党参补气扶正。全方辛开苦降,寒温并用,祛邪扶正,气血双调,涩肠止痢。实为治疗寒热虚实错杂溃疡性结肠炎之良方。
  作者单位: 400047 重庆,重庆师范大学校医院中医科
  (编辑:丁  薇)
日期:2006年8月20日 - 来自[2006年第4卷第3期]栏目
吐蚘
吐蚘   证名。指呕吐蛔虫。蛔古作蚘,即吐蛔。出《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仁术便览》卷四:“吐蛔虫,以苦楝根为君,佐以二陈汤。”上方意在驱蚘止吐。亦可用安蚘法。《景岳全书》卷二十:“凡吐蚘者;必因病而吐蚘,非因蚘而致吐也。故不必治其蚘,而但治其所以吐,则蚘自止矣。”因胃火而吐蚘者,但清其火,火清而蚘自静,轻者抽薪饮,甚者万应丸。因胃寒而吐蚘者,但温其胃,胃暖而蚘自安,用乌梅丸。因胃虚无食而吐蚘者,此胃气大虚之候,速宜补胃温中,用温胃饮、理中汤、圣术煎。《张氏医通》卷四:“吐蚘有寒、有热、有寒热交错。寒则手足厥逆,吐出之蚘色淡白者,理中汤加乌梅、黄连、蜀椒;甚则蚘死而形扁者危矣。热则蚘色赤而多,且跳动不已,安蚘丸主之。寒热交错,则病者静而复时烦,得食而呕,蚘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蚘,乌梅丸主之。”使君子、鹤虱、芜荑、槟榔等均有驱蚘作用。
日期:2006年1月12日 - 来自[字母T]栏目
经来饮食后即吐
经来饮食后即吐   病证名。《竹林女科证治》:“此因痰在胸脘,阻隔米谷,不能下胃,急服乌梅丸化其痰涎,后服九仙夺命丹(豆豉、木香、陈皮、山楂、草果、枳壳、茯苓、厚朴、苍术)。”
日期:2006年1月11日 - 来自[字母J]栏目
                                          乌梅丸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笔者在脾胃病临床专科门诊中,用乌梅丸加减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5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6例患者中,男36例,女20例;发病与情绪忧郁有关40例,有心悸、乏力、潮热、多汗、失眠等心肾不交症状16例。临床均以腹痛不适、腹胀、肠鸣、腹泻、便秘或者腹泻与便秘交替为主要症状。
  1.2 治疗方法 基本方组成:乌梅、细辛、干姜、黄连、附子、当归、黄柏、桂枝、人参、川椒。加减法:脏寒腹痛加吴茱萸、肉桂;中满呃逆加丁香、砂仁;脾虚湿盛加苍术、陈皮;心肾不交桂枝易肉桂;邪热内陷去桂枝、干姜;大便燥结加火麻仁、杏仁。用法:每日1剂,开水煎煮,分早、中、晚3次服,15日为1个疗程。忌食生、冷、辛、滑食物,同时保持愉快的心情。
  1.3 疗效标准 按照国家标准应用《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疗效评定标准。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大便每日1~2次,量正常且成形,大便常规无异常,半年以内无复发;好转:临床症状、体征改善,大便常规基本正常,半年内复发1~2次;未愈:临床症状、体征无变化。
  1.4 结果 治愈43例,好转10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4.6%。
  2 典型病例
  患者,男,58岁,教师。2002年12月25日就诊。反复腹痛、肠鸣、腹泻6年余,每日次数达5次以上。每遇情绪激动时发作更为频繁。曾做全消化道钡餐、纤维结肠镜检查均无器质性病变,大便常规正常,有时可发现少许白细胞、食物残渣和脂肪球,肝功能正常。经多方求医和抗感染治疗,未见好转。症见精神忧郁,形体消瘦,体倦乏力,腹部听诊,肠鸣音亢进。舌质红,苔微黄而腻,脉弦细而滑。遂投乌梅15g,细辛3g,干姜10g,黄连12g,附片(先煎)12g,当归12g,黄柏12g,肉桂10g,生晒参15g,苍术12g,陈皮12g,川椒10粒,3剂煎服。第4天复诊时,自述大便次数减少到每日3次。效不改方,继服原方半月,大便恢复到每日1~2次,追访至今未复发。
  3 讨论
  肠道易激综合征,是胃肠道最常见的功能性疾病,约占消化道疾病门诊量的33.3%。它是一种具有特殊生理病理基础的,独立的肠功能紊乱性疾病,属中医“肠郁”、“泄泻”、“腹痛”、“便秘”,“痢疾”等范畴。患者常有腹痛不适、腹胀、肠鸣、腹泻、便秘,或者腹泻与便秘交替为主要症状,可因情绪波动而诱发。中医“脾藏意”、“肝主疏泄”、“忧思伤脾”、“木郁乘土”等传统理论表明,祖国医学所称的气机,要受到肝疏泄功能的支配,而疏泄功能除直接参加消化活动外,还兼有调整消化系统的生理作用,管制消化系统的神经—体液功能的一部分。本病的基本病机为肝气不舒,疏泄失常,肝强脾弱,木乘土位所致的肝脾不和、脾虚失运、湿热夹寒。乌梅丸组方旨在酸苦辛甘合用,寒热同治,调和肝脾,气血兼顾,以桂、附、姜、椒温脏寒,调气机;黄连、黄柏清热燥湿;人参、当归补气养血;乌梅涩肠和液。药证相符,调治得宜,故获良效。
  (编辑子 涵)
  作者单位:408313重庆市垫江县鹤游中心卫生院
       408300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
日期:2005年9月21日 - 来自[中医中药]栏目
                                                                 乌梅丸临证应用举隅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由乌梅、细辛、干姜、黄连、当归、附子、蜀椒、桂枝、人参、黄柏十味药组成。是治疗厥阴病的主方,为寒热苦辛酸并用的复方,能解阴阳错杂、寒热混淆之邪。此方虽寒热并用,但总以温脏固脱之力居多。据此,本人在该方基础上稍予加减,治疗多种疾病,效果颇佳。
  1 头痛
  患者,男,38岁,于1997年8月17日来诊,患者于2个月前不慎被日光灯架砸伤头部,嗣后则巅顶痛,发作时头痛欲裂,形寒汗出,有欲仆倒之状,善恐,静卧休息可稍缓,脉弦、舌质暗少津。此乃病发于外,阴阳失调于内,几经治疗,病情虚实寒热错杂。总属厥阴头痛,用乌梅丸加减,方药:乌梅12g,细辛6g,吴茱萸12g,黄连15g,当归15g,炮附子10g,桂枝10g,人参15g,川芎15g,3剂,日1剂,水煎分2次服。22日复诊,痛去大半,守方共进10余剂病愈。
  按:头为诸阳之会,厥阴之脉会于巅顶,头痛而有欲仆倒状,系厥阴风木上触,兼内风而为之;头痛欲裂,久病入络,脉道不畅,瘀也。病情错杂,此时非直达厥阴巅顶之剂不能熄其风、镇其痛。故选用厥阴主方加减而治愈。
  2 小便失禁
  患者,男,68岁,平素体弱,小便淋漓失禁。时轻时重1年余,自认为是一般老年状况,未予治疗,至接诊时,小便已几不能自控,伴见腰酸膝软,神疲形寒,口苦而粘,小便有灼热感,舌质淡,脉沉弱。此为年老体弱,肾虚下元不固,兼湿 热之邪滞留膀胱而不去,治以温补、清利并用。乌梅丸加减,乌梅12g,干姜12g,炮附子10g,桂枝10g,当归15g,人参15g,黄芪20g,五味子10g,黄柏15g,熟地25g,水煎服。日1剂,共5剂。二诊,小便已能自控,腰酸明显减轻。将此方改为散剂,日服12g,1个月后复诊,痊愈。
  按:厥阴肝经“过阴器,抵小腹”,病患小便淋漓失禁,有灼热感,系厥阴疏泄不利,气机不调,而升降失常,兼有湿热之邪壅积下焦,水道失调是其一;平素肾虚,所谓“无阳则阴无以生”,致气化不及州都,固涩无权是其二,可以乌梅丸主之。
  3 带下病
  患者,女,43岁。患带下病3年余,前医以温补固涩之品为多,效果不明显,刻下见:时带下量多,色淡,质稀,伴有恶寒,体倦腰困腿软,四肢厥冷,食欲不振,双下肢水肿,大便稀,小便清长,口干舌燥,唇色鲜红,脉沉细。诊为脾肾阳虚,虚不固涩,久服温热之品致内生燥热,治以乌梅丸加减,乌梅10g,干姜10g,炮附子15g,当归20g,桂枝15g,人参20g,柴胡15g,黄连15g,黄柏10g,白术15g,水煎服,日1剂,5剂后复诊,带下量明显减少,四肢转温,据此方稍加减,服用近20剂,症状全消。后以此方治类似之病均有佳效。
  按:本例患者,几年来在治疗上一直温补固涩为法而效果不显著,细推敲此案之带症,非纯属虚寒所致,其中夹杂实热之邪,故非单纯温补、固涩而能收效。
  (收稿日期:2004-04-11)    
  作者单位:025350内蒙古赤峰市克旗医院 
  (编辑黄 杰) 
日期:2005年9月21日 - 来自[中医中药]栏目
                                                              乌梅丸临床应用举隅
《伤寒论》第338条云:“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乌梅丸主之。”故乌梅丸为治蛔厥之良方,不仅如此,在临床上,以此方化裁治疗痢疾、肠痈、痛经等证,均取得明显效果,现叙述如下。
1 治疗胆道蛔虫症
例1,患者,女,68岁。自述5天前因误食生冷之物,遂感上腹部阵发性绞痛,甚引向右肩胛部放射,并伴四肢不温,恶心、呕吐、不欲食,曾吐蛔虫2条,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弦稍弱。李克绍教授遂用:乌梅12g,川椒6g,炙甘草6g。取3剂,3日后患者欣喜复诊,自云服药1剂,疼痛顿时减轻;3剂尽而疼痛竟全消失,并便下蛔虫数条。继以香砂六君子汤2剂善后,患者因误食生冷而诱发且无上热之象,故去苦寒之黄连、黄柏,并弃参、归等安脏之药,仅用乌梅、川椒安蛔驱蛔,药少而精,但药精力专,紧扣病机,故能收到如此满意之疗效 [1] 。
例2:患者,形瘦神疲,面色青黄,右上腹痛如刀绞,时痛时止,并吐蛔1条,心中疼热,呕吐酸水,四肢厥冷、舌质红、苔薄黄,脉沉细数。邓县已故老中医周连三先生辨为蛔厥腹痛,方用:乌梅24g,细辛、蜀椒各4.5g,黄连、黄柏、当归、党参各6g,炮附子、桂枝各9g,槟榔15g,干姜18g,服1剂,自觉四肢厥冷减轻,但心中疼热不解,又加烦躁、口渴、喜饮,急来诊治,恰逢张感深先生,确诊蛔厥无疑,认为乌梅丸乃中的之方,而出现反应的原因在于重视下寒而忽视上热,遂减干姜为9g,增黄连为12g,加大黄12g,服2剂而愈。此为上热下寒偏上热者,故临床加减显奇效 [1] 。
2 治疗痢疾
例3:患者,患休息痢,多方求治,历时数月,缠绵不愈,虽便次不多,但均带脓血,里急后重较轻,时时恶寒,微热,腹痛较甚,舌红,苔黄,脉沉数,手指发凉,予以乌梅丸加减:乌梅9g,黄连、黄柏、制附子、桂枝、广木香、花椒、细辛、干姜各6g,当归、白芍、大黄各12g。开水煎服,服2剂后,腹痛缓解,手指转温,再进1剂,腹痛脓血便全止。大便化验,全部转阴而康复 [1] 。
例4:患者,中年女性,患休息痢,经西医检查,诊断为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大便检查:粘液(++~++++),脓细胞(+~+++),血细胞少许。病后即积极治疗,效而不固,尤以进食油腻生冷,病必加重。以乌梅丸加减:乌梅9g,附子、桂枝、干姜、花椒各6g,黄柏、黄连、广木香各6g,当归、白芍、罂粟壳各12g,党参、肉豆蔻各9g。连进5剂,脓血粘液便消失,粪便化验,全部转阴而愈 [1] 。
例5:患者,男,51岁。脾胃素虚,又食生冷,遂发为痢,日20余次,先后服西药和枳实导滞丸等,病稍缓解,但仍日下剩10余次,迁延3月余,遂求治于张感深先生,症见: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神疲肢倦,头晕目眩,大便粘冻,白多赤少,腹痛绵绵,喜暖喜按,饥而不欲食,食则腹胀,四肢厥冷,小便清长,舌边尖红,苔白多津,脉沉细。处方:乌梅24g,黄连、黄柏各12g,当归、党参、炮附子各6g,干姜、蜀椒、桂枝各4.5g,细辛3g。3剂,效不显。遂求治于周连三先生,认为乌梅丸证无疑,然干姜量少,而黄连、黄柏量大,清上有余,温下不足,于是增干姜为15g,减黄连为9g,黄柏为4.5g,服12剂而愈 [1] 。故治疗脾胃虚寒之久泻久痢,可重用生姜。
3 治疗肠痈
肠痈并非只能用大黄牡丹皮汤及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其中尤以寒热错杂证者,必以乌梅丸化裁方有著效。例6:患者,中年男性。患肠痈3日。恶寒发热、呕吐, 右下腹疼痛剧烈,屈膝侧卧,舌淡红,苔黄,脉沉紧。因不愿手术,前来求诊。以乌梅丸加减:乌梅9g,花椒、桂枝、附子、干姜、细辛、黄连、黄柏、广木香各6g,当归、赤芍各12g、大黄18g,服药后大便畅泄5次,腹痛缓解,憎寒发热不著,去大黄后再进2剂,诸症消失而愈 [1] 。
4 治疗
小儿手抖小儿之病,疳积(营养不良症)、虫证甚多,王海如以乌梅丸治疗蛔虫扰动厥阴的手抖1例,取得满意之疗效。例7:患儿,女,7岁。其母述其女两手发抖已有数月,前医选用羚羊角、钩藤、石决明、生地、桑叶等平肝熄风之品治之不愈。察其面色苍黄,体质瘦弱,食欲不佳,夜间喜伏卧,有时腹痛,舌质淡润,苔薄白,脉沉细无力,下唇内有粟状颗粒,白睛有蓝斑。此乃蛔虫扰动厥阴之蛔厥症,而非湿热伤津,肝风内动之掉摇。遂予以乌梅丸:乌梅10g,黄连6g,黄柏3g,桂枝3g,党参3g,附子3g,细辛3g,当归3g,干姜4g,川椒15粒。服用2剂手抖减轻,继2剂,手抖已止 [1] 。
5 治疗痛经
痛经久不愈者,多因肝脾失调,气血不和,气机失于调畅,郁久而生寒热,致虚实互呈,寒热错杂之证,可用融汇祛寒热,调肝脾,和气血诸法于一方的乌梅丸治之。例8:患者,32岁。经行时少腹疼痛,月水不畅,其色时淡时黯,或挟瘀块,历经3载,月月如是,多方求医不效,以致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查其面色萎黄,心烦口渴,手足不温,乏力肢酸,舌质淡胖,边尖红,苔薄黄,右脉细软,左脉弦细,少腹按之拘急、痛引阴户,以乌梅丸为汤剂,每月经前3剂,经期3剂,经后3剂,3个月而愈 [1] 。
综上所述,乌梅丸不仅是治疗蛔虫症的良方,而且经过恰当的配伍加减,可应用于临床多个学科,在临床治疗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阅读(205)| 评论(0)
       

用微信  “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  “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喜欢 推荐 转载

历史上的今天

  • 止痛散治疗三叉神经痛2012-05-14 17:47:48
  • 溶栓汤”2012-05-14 17:44:47
  • 蒿芩清胆汤加味治疗发热不退的临床体会2012-05-14 17:38:52
  • 蒿芩清胆汤2012-05-14 17:32:23
  • 胃癌2012-05-14 17:29:13 

    yinyong退烧的良方与乌梅丸  

    2013-05-14 18:00:41|  分类: 默认分类 |举报 |字号 订阅

    陈允斌老师祖传退烧秘方 - 孤独思索的日志 - 网易博客  

    2013-05-14 16:07:54|  分类: 默认分类|字号 订阅

        蚕砂竹茹陈皮水:从药店买蚕砂、竹茹、陈皮各10克。将陈皮洗净,和另外两药一起放入药锅中,加冷水煮。水开后再煮三分钟即可。太小的孩子,可将药水分成几次喂,每4小时一次,到烧退为止。

       此方乃陈老师家祖传的,陈老师说一般的感冒发烧就不用去医院了,自己煮点药水就可以了;几十年来,许多多都用过此方,几乎没有超过三剂的。


    乌梅丸是厥阴病显而易见的主方。

    338条。这是不是一个巧合呢?我看不是。从这样一个条文序号,我们就应该看出古人真是煞费苦心,连一个序号也不会浪费,也要借此向我们传递一个信息。什么信息呢?就是三八的信息,就是风木的信息。我们借此机会再回看38条,38条也是用这个三八之数,它讨论的是什么呢?它讨论的是大青龙汤。青龙为东方之属,为风木之属,由此便知这个安排不是偶然,而是要借此表达象数的关系,表达象数与时方的关系。由乌梅丸在这样一个特殊条文中出现,已然知道它绝非厥阴篇的寻常之方。

      接下来我们看乌梅丸在用药的寒温之气上有什么特征,乌梅丸从总体来说,由寒温两组药构成。其中温热药为乌梅、细辛、干姜、当归、附子、蜀椒、桂枝,共七味;寒凉药黄连、黄柏、人参(人参于《神农本草经》为甘、微寒。)共三味。合之,温热为七,寒凉为三,温热比例远大于寒凉,正与前述厥阴之立方原则相符。

      紧接着我们看第三个问题,这个方的名字叫乌梅丸,那肯定是以乌梅为君的。为什么要以乌梅为君呢?以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也。以厥阴之味酸也。既然是厥阴的主方,那当然就应该用酸。而酸味药中还有什么能过于乌梅呢?因此,乌梅理所当然的应该成为厥阴主方的主药。在乌梅丸中,乌梅用的是300枚,干吗不用200枚呢?可见这个数又一次体现了厥阴的方时特性。乌梅丸在用乌梅的基础上,再以苦酒渍乌梅一宿。苦酒即酸醋,这便酸上加酸了。在《伤寒论》中,用酸味药虽不只是乌梅丸,可是以用酸的程度而言,乌梅丸却是无以复加的。从乌梅丸的上述三个方面,一个气,一个味,一个数,都与厥阴的时方,都与厥阴的本性甚相符合,因此,乌梅丸作为厥阴病的主方应该是没有疑问的。

       厥阴为阴尽阳生,厥阴为风木,因此,厥阴最主要的一个本性就应该是升发。而以我们过去的经验,像乌梅、苦酒这样一类酸性的药具有很强的收敛作用。既然厥阴要升发,为什么又要以酸收酸敛为君呢?这便形成了一个很大的矛盾,这个矛盾如果不解决,即便乌梅丸的上述问题好像谈清了,可是对乌梅丸乃至整个厥阴的治方我们还是很难落到实处。落不到实处,对于乌梅丸的运用当然就谈不上左右逢源。

      木性升发,酸性收敛,升发为什么要用酸敛呢?这个道理在《老子·三十六章》中隐约可见,其曰:"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我们将《老子》的这样一个"微明"引申到厥阴里,引申到乌梅丸里,便是:"将欲升发之,必固酸敛之。"

      为什么要这样呢? 乌梅丸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里面的温热药特别多,一共七味,这是整个《伤寒论》用温热药最多的一个方子,再没有任何一个方的温热药能够超过它。

      乌梅丸的温热药既多且杂,川椒、当归可以说是温厥阴的,细辛则温太阳少阴,干姜、附子虽三阴皆温,然干姜偏于太阴,附子偏于少阴,桂枝则是太阳厥阴之药。因此,乌梅丸中的这些温热药实际上是很杂乱的,可以说它是四面八方的温热药。既然是四面八方的温热药,那它们当然就要温四面八方。可是现在我们有个限定,有个固定的目标,我们不需要它温四面八方,我们只需要它温厥阴一方。这怎么办呢?张仲景在这里告诉了我们一个很巧妙的方法,就是重用乌梅、重用酸味药。乌梅丸的立方用药令人拍案叫绝。乌梅就好像是一面旗帜,这面旗帜一树起来,原来杂乱无章的散兵游勇就统统地归拢到这面旗帜下,在这面旗帜的指引下,力往一处使,劲往一处发,都来温这个厥阴。所以,乌梅丸之用乌梅,这个意义实在太深刻了。

      由乌梅丸我们看到了经方的鬼斧神工,由乌梅丸我们看到了张仲景的立方用药之巧,确实令人拍案叫绝。乌梅丸有了乌梅这面旗帜,就能将分散的力量集中起来,聚于厥阴,就能够帮助厥阴之气突破阴的束缚,从而承阴启阳。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升发,实现阴阳的顺接。此非"将欲升发之,必固酸敛之"乎。

      从整个厥阴及乌梅丸的意义而言,厥阴之气之所以不能升发,之所以不能顺接阴阳,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受到阴寒的束缚,而在束缚的过程中就必然会产生郁遏,郁遏即会生热。为什么乌梅丸在大量温热药里要配上二味苦寒呢?目的就是要消除这个郁遏所生热。最后一味药是人参,人参有扶正的作用,可以加强上述的力量。另外,张仲景用人参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生津止渴。厥阴提纲条文的首证不就是消渴吗?用人参正好起到止渴的作用。再者,乌梅丸除人参的止渴作用外,大家还应该记得《三国演义》望梅止渴的故事,望梅即能止渴,况服梅乎。因此,乌梅丸治消渴于事于理皆相符。此为乌梅丸之大义也。

      综之,乌梅丸是临床极重要极常用的一个方剂,不但可以治338条所述的蛔厥,久利及消渴,尚可用于巅顶头痛,睾丸肿痛等疾。于生殖系其他病变,亦可参乌梅丸意治之。总之,只要我们对乌梅丸的理真正弄通了,临证运用何愁不左右逢源,信手拈来。理事不二。我想不但乌梅丸如此,《伤寒论》的112方皆如此,只要理上贯通了,事上的圆融只不过是迟早的事情。这亦是本书写作的一个最主要的目的。为什么本书的书名要定为"思考中医"?思考什么呢?无外乎就是这个理,无外乎就是对自然与生命的时间解读。

                                                                                          神方乌梅丸
                                                                                      作者:橘井流芳
        记得吾初涉临床时,曾治一个老妇,七十余岁,下半身发凉疼痛,行动困难,上半身潮热。观其脉两关浮滑实数,断为少阳病,疏小柴胡加麦冬,生地等滋阴之品。一周后复诊,曰无明显缓解,且有皮肤发热现象。此方以清热滋阴为主,如何服后发热,当时不明此理,认定清热力量不足所致,转方为小柴胡加白虎汤。孰料想服后身更热,自觉皮肤有如热水烫过一般。至此吾以方寸大乱,三转大黄黄连泻心汤,想以大黄泻火,患者只服一剂,既电话告之曰,双肩如火烧般灼热。当时吾惶恐之急,有如百抓饶心,完全不知所措。后托付一老医治疗,再未见过此患者。 
        经此事之后,内心深感愧疚,亦常常思此病如何医治。忽一日,读李士懋老师《中医临证一得集》里面详细的谈论了乌梅丸之用法,才恍然大悟,此上热下寒之证乃厥阴病典型症状也,当以乌梅丸主之。 
        学习了李老师之书后不久,既又碰上了厥阴病的患者。也是一老妇,七十余岁,乳腺癌术后不久,走路困难。病历,各种检查报告厚厚一落。西医诊断的疾病有七八种之多。言从头到脚,全都是病,有典型的消渴,上热下寒症状。其脉两尺极弱,两关大数滑。此正厥阴病也,正是乌梅丸大显身手之时,于是以乌梅丸加减,七剂。一周后复诊,曰全部症状都有明显缓解。略做调整,继续已以乌梅丸治疗,后病人嫌路远,一直服用此方,一月后才来复诊,吾几乎已不认识此人也,记得初来时,病人满面愁苦,走路须人搀扶,现红光满面,行动自如。言“真服您的药”。 
        此后,乌梅丸成了我临床上的常用方,凡见消渴,上热下寒的厥阴病,随证治之,多有奇效。伤寒论经文如下“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 李士懋老师认为,肝为刚脏,内寄相火。肝寒时,阳气妥若,肝失生发,疏达之性,则肝气郁。肝气郁则相火内郁,相火内郁生热,风火相加,形成了寒热错杂之证。李老师在临床上用乌梅丸治疗,寒热错杂,乏力,胃痛,头痛,胁痛,久利等厥阴病。吾亦曾以乌梅丸治疗失眠,心绞痛,口腔溃疡,腰痛,潮热等属厥阴病之证,效果出众。为发扬古圣之慈心,今不避粗鄙,特录几则验案如下,抛砖引玉,以求宏我圣学。 

    案一: 
    王某,女,54岁,心悸,头晕沉,胸闷,头潮热多汗,颈强,咽堵鼻干,手足心热,咳黄痰,腰痛,下肢凉,小便多,腹凉,胃涨,足跟痛。其脉两尺极弱,左关滑大有力,右关细弱,右寸长浮数。此肾虚不能生木,木枯生风火,风火上炎,属典型厥阴病。以乌梅丸为主,其右寸长浮数,虚阳上浮,当加潜降之品。乌梅15克,细辛3克,桂枝6克,黄连6克,黄柏10克,当归10克,黑附子10克,川椒6克,党参6克,干姜6克,天冬10克,生地20克,生龙牡20克。七付,病人服后,所有症状都有好转,此后,此病人成了我的常客,但有些许小病,皆要来我处医治。值得一提的是右寸长浮数曾辩为肺火,加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病人服后言腹痛,脉象并无变化,后才悟此为虚阳上浮,转加潜降之品。 

    案二: 
    某女,五十余岁,舌红瘦,干燥异常,舌中有几道大裂纹,如龟裂土地一般,言夜间亦常常干醒,需不断饮水自救。其脉两尺弱,左关弦。下肢怕冷,小便量多。吾告之曰,此肾阳虚也。患者诧然曰“已访名医十余人,皆云阴虚,如何得肾阳虚哉?”吾曰“既以阴虚论治而十余次无效,何不以阳虚论治也?”患者无语。为疏乌梅丸,去干姜,加天花粉,麦冬。七付后,病人夜间已不被干醒。前后月余,舌上裂痕已基本恢复。 

    案三: 
    某女,七十余岁,重症咳嗽,黄粘痰,夜间不能平卧,需伏案而睡。家属言西医处治疗八个月,已花费数十万元无效。其脉两关浮大数,辩为胆火犯肺,为疏小柴胡合小陷胸。又思金匮言“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皂荚丸主之。”以皂荚为末,梧桐子大小为丸以汤药送服。一周后复诊曰无效。古之皂荚,吾不知道今为何物,为患者自备,然自此也不便多问,细诊此脉,虽两关大数,两尺却极弱,又有下肢发凉,腰痛之证,转方为乌梅丸去干姜合小陷胸。一周后复诊曰,已完全不咳,夜间也可安睡。如此捷效,吾亦颇感惊奇。古圣先贤,诚不我欺。
    许先生:
    乌梅丸,乌梅、姜、辛,杀蛔止呕而降冲,人参、桂、归,补中疏木而润燥,椒、附,暖水而温下寒,连、柏,泻火而清上热也。盖厥阴之病,水寒不能生木,木郁而热发,故上有燥热而下有湿寒。乌梅丸上清燥热而下温湿寒之神方也。
    橘井流芳:
    我认为主因是肾阳虚,但是也有其他因素,所以又加上养阴的药。临床上很多时候是很多因素掺杂在一起的。

    乌梅丸应用
    经方《伤寒论》一百一十二方个人整理总结。
       中国国务学位委员医学科学评议组成员,北京中医学院教授任应秋的老师刘有余以善用乌梅丸治杂病蜚声一时,任老在一旁待诊时,曾见刘有余老师半日曾四次疏用乌梅丸,一用于肤厥,二用于消渴,一用于腹泻,一用于吐逆。毕诊后问难于老师,他说,凡阳衰于下,火盛于上,气逆于中诸证都可以随证施用。
       这此,记得有一位名医学的话,《伤寒论》你要弄懂一字一方,即可受用一生,看来说的一点也不假,上面的刘有余可谓是持一方乌梅丸即可蜚声一时。
       一。从木土理论看待理肝重剂乌梅丸。
            肝属木,脾属土,木能克土,而土得林而达之,木能疏土脾滞以行,风肝之病,知肝传脾,风木一动必乘脾胃。
           厥阴提纲之症多属肝风内扰乘克脾胃之象,即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其中,消渴,饥而不欲食乃是肝风内扰中消脾胃之症,食则吐蛔乃是肝风内扰,上逆胃口之症,下之利不止,乃是肝风内扰下揎脾土之症,提纲六症属肝风乘土则四。
         厥阴主方乌梅丸,有泄木安土之法,其中君药乌梅酸敛肝泻风,佐苦辛甘之黄连,干姜之类。
    辛开苦降相伍,可以升降胃气,调和中焦。以参归补虚安中,总体构成泄风木之有余,安中土之不足。使风木得静,中土得安,脾胃得和。则扶土抑木,达到源流并治,治已防变之效果,确有见肝之病,各肝传脾当先实脾之意。此乃泄肝安胃一大法也。
         乌梅丸的应用木土不和是治验的主要类型,以肝脾不和,肝胃不和为主。辨证要紧扣肝风同夹寒热,乘虚内扰脾胃,治疗勿忘重用酸收和调理寒热比例,此乃临证取效的关键。
    二。从调理阴阳说乌梅丸。
         乌梅丸本来是治疗蛔虫症、药物 既有酸甘化阴配伍,又有辛甘温阳、酸苦泄热、苦辛顺其升降等方法。这可谓寒热并用,刚柔共济,气血兼顾,扶正祛邪集于一身。
         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例如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粘膜脱垂、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胆囊炎等疾病时,如果病程绵长,有形体消瘦、精神郁闷、体倦乏力、四肢发凉、心烦口苦、食欲差、头晕耳鸣、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可以抓住其阴阳错杂的病机,用乌梅丸加吴茱萸、煅瓦楞子、橘络等来治疗,来针对病症的寒热虚实俱存、上下内外均病等具体情况。治疗高血压病,对一些老年病人,如果长期精神紧张、多愁善感,除了常见的头晕耳鸣症状外,还出现颜面潮红、口干、舌红的上热症状,以及四肢发凉、畏寒、脉沉迟等下寒症状,两者互相交错,此时可用乌梅丸,去掉干姜、川椒、而加用吴茱萸、生姜,取吴茱萸汤 (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组成)之意,治疗胃中虚寒,胸膈满闷,手足逆冷。如果失眠多梦,则取肉桂代替桂枝,用交泰丸(由黄连、肉桂组成)之意,交通心肾,治疗失眠。治疗窦性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心率缓慢症状时,如果病程长,有精神忧郁、头晕、胸闷、头面烘热、出汗口苦等上热症状,又有四肢厥冷、畏寒等心阳虚的症状,此时可用乌梅丸,加生地、白芍、琥珀、茯神等药物,以清心安神,活血化瘀。

         心力衰竭的治疗,如果出现阴阳错杂的征象,例如出现精神抑郁、头晕、颧红盗汗、心悸、尿少水肿、畏寒等症状时,可以用乌梅丸、生脉饮(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再加鹿角霜、蛤蚧等药物,将原方中川椒改为椒目,以增强利水功效。

         更年期综合征,有烦躁、头晕、心悸、五心烦热、便溏、畏寒肢冷等寒热错杂的表现时,也可以选用乌梅丸,能够调理阴阳,补益气血,达到异病同治的效果。
       三。乌梅丸与厥症
          乌梅丸是仲景治厥阴病厥热胜复,寒热错杂之主方。盖厥阴为阴尽阳生之脏,阳气不复时则热。阴气内盛时则厥,故发热厥逆是厥阴病的特点之一,因此,投用乌梅丸必见寒热错杂的虚证肢厥。辨肢厥一证,是乌梅丸应用关键。临床所见,寒热虚实均可引起肢厥,而肢厥一证的机理,根据《灵枢?逆顺肥瘦》篇所说:“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可见,阴阳十二经脉均在四肢末端交接,若“阴阳相贯,如环无端”,阴阳气相顺接,则四肢温和;若“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仲景用心良苦,在用乌梅丸方证时,谆谆告诫后辈临证当辨清脏厥、蛔厥,用药才会准确无误。脏厥者,乃下焦命门火衰,虚阳上越的少阴虚寒所致的吐利而厥,故应以脉微而厥,躁无暂安时为主证,此即仲景所谓“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之证,亦有肢冷脉微,以“气上撞心,心中疼热”的上热证和“下之利不止”的下寒证互看,更要注意显而易见的“吐蛔”一症,此为厥阴脏寒吐蛔而厥,与脏厥的独阴无阳相悖,临证当细辨之。
         临床应用乌梅丸。当以气机的升降失调为依据,其病机特点必以寒热错杂的虚证肢厥为见证,临证方可用之。 因乌梅丸寒热互用能和其阴阳,苦辛并进能调其升降,补泻兼施能固其虚实。故用之则显其效。

                                                云淡风轻123
    乌梅丸是厥阴病主方,是疏肝第一方,仔细解析它的组方结构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本方,从而拓展它的使用范围。

    中医认为,肝体阴用阳,肝体喜柔、喜润;而其用则喜温、喜疏、喜达。只有肝体柔润才能生发正常之肝用;只有肝用温和条达,方能血藏阴充、肝体得柔。二者相互为用,以共同维系肝之生理功能。
    肝脏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肝气生发、展放的不及,原因有两个:
    1 肝脏自身的原因:乌梅丸中用当归、乌梅润养肝体,制附片、干姜、川椒、桂枝、细辛,生发、展放木气,体用双调,紧扣肝脏的生理特征,给我们很大的启发。现在春三月到了,春困的人很多,其实春困就是典型的肝木之气生发不及所致,乌梅丸便是首选方。
    2 胆腑、胃腑、肠腑的原因(即土壅木郁)。从解剖角度看,肝脏的入路包括肝动脉和门静脉,出路包括肝静脉和胆管系统,尤其是胆管系统,从肝细胞到肝内毛细胆管--肝左管、肝右管--肝总管---胆囊管--胆囊---胆总管---十二指肠--大肠--体外,这个通道除了排泄胆汁的功能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功能,它是肝脏排出代谢废物的通道,是肝脏实现新陈代谢的重要结构,任何一个“腑”发生了壅滞,都会使得这条排毒的道路不畅,都会严重影响肝气的调达、肝脏的功能。如果说,调整好肝之体用是解决了肝脏的“致新”问题,那么,调整好胆、胃、肠,便是解决了肝脏的“推陈”问题,两者都很重要。
    内伤杂病绝大多数需要调肝,怎么切入呢?我就是这个思路,一方面调肝家自身的“体”和“用”,一方面调“三腑”,从而盘活一气周流,效果很满意。
    由于太阴脾家是后天之本,肝脏气血之源,所以常常加入党参健脾益气。

                                                               乌梅丸的临床运用 

                                        江西中医学院中医系中诊教研室  刘英锋 发表于 2002年09月20日
     众所周知,肝肺两脏有相克关系,其中“肺禀坚金之性,而体反虚,肝禀柔木之性,而体反沉实,故肺养其娇,易遭侵克,肝凭其悍,每肆欺凌,是肺称娇脏,肝为刚脏”(《潜斋医学丛书》)。因此,病理上每因肝旺生发有余,肺弱肃降不及而产生肝病乘肺之证。其中,属肝火犯肺、肝气犯肺者,诊治较易,而属肝风犯肺者,因其临床相对少见,同时又缺少成方,易于漏诊失治。作者在对乌梅丸的专题研究中发现,以此厥阴主方治疗肝风犯肺之证,却有灵活变通之妙。 
      首先,肝风犯肺证与厥阴主证,病机可以相通。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厥阴足经司令,肝为主脏,故肝风内扰为厥阴主证的主要病机;又因肝为将军之官,其性刚暴,风木一动,则恃强凌弱而善干他脏,近者侮脾乘胃,远者冲心犯肺,上下左右无所不至。所以,厥阴主症虽以“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饮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等肝风挟寒挟热而横犯脾胃、纵干心肾之症为提纲,但若进一步循经贯膈,即可上冲胸肺而致呛咳喘逆之象。因此,肝风犯肺,尤其是同挟寒热而虚实夹杂者,正与厥阴病机相关。 
      其次,乌梅丸作为厥阴主方,独具敛肝熄风之功效,可以从肝治肺。因为该方集酸苦辛甘、大寒大热于一体,不仅以辛甘助阳、酸苦坚阴、温清互用而能够调理阴阳,平定寒热,而且重用乌梅(占全方半量)佐以苦酒,突出以酸制风。酸属木味,其先入肝;酸性收敛而主阴静,风性疏散而属阳动,故“酸以制肝”、“风淫所胜……以酸泻之”正属对冶。所以仲景以乌梅为君而名方,旨在敛肝而收风。由此治肺,可以正本清源,风木一旦平熄,余气自复顺降。至于甘味补虚,人参益气助肺、当归养血柔肝,不失体用兼备、虚实兼顾之治。因此,临床运用只要守其意而不拘其方,师其法而不泥其药,随风气兼挟之偏重而稍加进退,即可以从源治流之法,变通治疗肝病乘肺--尤其是风挟寒热、乘虚内动的错杂之证。 
      再从实例论,清代汪昂的《医方集解》已有用该方“治胃府发咳,咳甚而呕,呕则长虫出”的经验记载。叶天士则从“肝厥内风”的理论高度,创造性地运用该方治疗十余种杂病,其中不乏肝病乘肺的实例,如“石,气左升,腹膨,呕吐涎沫黄水,吞酸,暴咳不已,是肝逆乘胃射肺,致坐不得卧。安胃丸三钱(乌梅丸去桂、辛,加川楝、青皮)”(《临证指南医案》)。现代中医杂志中,也有数篇类似的治验报道。作者在从师临证中,也亲身经治过这类病症,此仅举一咳嗽病例,以示一斑。 
      徐某,男,65岁,1989年3月15日诊。反复咳嗽数年,加剧半年。每次发病,咳嗽暴作,胸胁抽痛而左甚,伴有气从心下上冲胸咽,欲咳不已,心烦不寐,口渴而欲饮温,背寒而略少量黄痰。此次病剧,痰中带血,昼日寒战而手足厥冷,入夜发热则手足欲伸被外,至夜半则无汗热退。素有头晕、不欲食、便结。舌红苔白,脉数、中取弦、按之弱。前医以肝火犯肺而屡用苦寒清降,收效甚微。余以厥阴阴阳错杂、肝风内扰乘肺论,治以调和阴阳、酸收熄风、制肝而平肺,用乌梅丸改汤。重用乌梅30g,减轻热药,加川楝、枳壳各10g,服5剂。复诊:厥热除,咳痛减半,口渴、气冲、纳差也显减。守方再进7剂。三诊:诸症渐平,微咳、微晕、腰时坠胀,脉微浮稍数。厥阴已解,阴伤未复,以杞菊地黄丸滋水涵木而善后。 
      总之,厥阴主方乌梅丸,重在用酸以敛肝熄风,佐苦辛甘而温清兼补,正可变通治疗肝风犯肺而寒热虚实错杂之证。无论咳嗽、哮喘、胸痹、上消等肺科诸病,若以肝肺同病而内有风象,疑寒疑热又似虚似实为基本特征者,皆不妨以此方化裁试治,或可取得出奇制胜之效。

                                                                   从木土相克理论看理肝要剂乌梅丸

                                                             简晖 发表于 2002年08月26日 

                                     简 晖 刘英锋(江西中医学院中医系 南昌 330006)
      
      肝主风木,脾胃属土,木能克土“脾……其主肝也”、“土得木而达之”(《黄帝内经》)。故生理上,“木能疏土而脾滞以行”(《临证指南医案》),此乃克以制用之机;在病理上,则因肝性刚暴而易亢,脾性柔缓而易衰,“风木一动,必乘脾胃”(叶天士语),“见肝之病,知肝传脾”(《金匮要略》),即成木乘土位之势。这种木土相克的理论关系,可以在乌梅丸临床运用中得到确实的体现,即乌梅丸作为厥阴主证之主方,其实际运用与木乘土位之证治规律密切相关。 
      厥阴主证之中,有肝风内动,横犯脾胃之机。因为厥阴之上,风气主之,而其足经司令,主脏在肝,“肝病必(多易)犯土”(《临证指南医案》),故厥阴之为病,必以肝风内扰为其重要病机;而于传变,则脾胃中土首当其冲。 
      厥阴提纲之症,多属肝风内扰,乘克脾胃之象。即“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此为厥阴主证的主要表现。其中,(1)消渴、饥而不欲食,乃为肝风内扰,中消脾胃之症。因为风性消散,若犯脾胃,则可传为中焦之“风消”。胃为水谷之海,风消灼于胃,必耗其津而欲以水自救,故现消渴引饮,或不择冷热;脾为仓廪之本而主藏营,风消脾中,必耗其营而仓廪空虚;故现嘈杂易饥,同时木克土伤而中运无力,故又复不欲食。(2)食则吐蛔,乃为肝风内扰,上逆胃口之症。因为胃主纳降,风喜上行,风冲胃口,则胃气上翻,故不能纳谷而反易干呕吐逆,以致蛔随吐出。(3)下之利不止,乃为肝风内扰,下迫脾土之症。因为脾主升运,风性急迫,肝强脾弱,风入土中,则脾气不升,水谷不运而反下注为利、坠急不畅,……。可见,提纲六大主症,肝风乘土者竟有其四。 
      厥阴主方之中,确有泄木安土之法。乌梅丸中,虽药过十味而味具酸苦辛甘,但重心未离治肝与安中。该方,(1)重用乌梅之大酸。以酸属木味,“酸(先)入肝”(《金匮要略》);酸性收敛而属阴静,与风性疏散而偏阳动者相反,故“厥阴司天,……,风淫所胜,……,以酸泻之”,正属对治。故仲景以乌梅为君而名方,即是敛肝泄风之意。(2)佐苦辛甘,以黄连、干姜之类,辛开苦降相伍,可以升降脾胃,调和中焦;以人参、当归之类,益用甘味可以补虚安中。此总体构成,一泄风木之有余、一安中土之不足,使风木得静则中土自安、脾胃得和则扶土仰木,达到源流并治、治已防变之效果。仲景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而不可)惟治肝也”;用药则当“补(体制用而)用酸,助用焦苦(以泄用而益体)、益用甘味之药(扶土抑木而)调之”(《金匮要略》);陈修园则进而提示:“其法悉备于乌梅丸之中”,可“借以调肝实脾,以明体用之妙也”,即“味备酸甘焦(热)苦(寒),性兼调补助益,统厥阴体用而共治之,则土木无忤矣”(《金匮要略浅注》):叶天士则一言蔽之:此为“仲景泄肝安胃一法”也(《临床指南医案》)。 
      乌梅丸的运用之中,木土不和是其治验的主要类型。临床大家叶天士,就是从“肝厥内风”的理论角,创造性地将乌梅丸运用于疟、痢、痉、痹、脘腹痛、眩晕、反胃等十余种内伤杂病和痛经、胎动等多种妇科病中。据现存医案的有限统计来看,在以乌梅丸进退治疗的31例病案中,明文提示属于木土不和者就占半数以上。其在病机论述中,一再强调“肝风犯胃”、“致动肝木,乘其中土”之理,并指出“邪陷……伤及厥阴,症见气上撞心,饥不能食,腹痛,全是肝病”、“消渴、呕逆、自利,……全是肝胃受病”,而且,“肝病犯胃,为呕逆腹痛,乃定例也”;论及治法,则称乌梅丸为“制木安土”、“泄肝和胃”之方,其用药妙在“以苦降辛宣酸泄之治”、“酸以制肝,甘以安胃”、“或寒热互用”,以使“风木得和,脾胃可安”。例如:姚某,脉弦,肝风犯胃,水谷下咽即呕,经月不愈,胃气大虚。泄木必兼安胃。人参、川连、黄柏、川楝子、桂皮、乌梅、白芍。 
      我院老院长姚荷生教授,极其擅长运用乌梅丸,广泛治疗多种疑难杂症。作者在有幸随其临症之际,便深感乌梅丸在治验肝脾不和、肝胃不和之类病证中的独特作用。如在不限病种、不拘病症的随机辨证而用乌梅丸法取效的25例病人中,消渴病、胃脘痛、呕吐症、久利等属于风木乘土类型的案例就有15例。兹仅举1例,以示其意。 
      吴某,女,自述心下痛而嘈杂,甚则伴呕。前曾多次就诊于西医和其它中医,均未能取得显效。经追问得知:患者心下痛甚时作,状如刀绞而彻背引胁,得温乃减,但同时心中嘈杂似饥,甚至灼热拒按,嗳气、矢气不减,呕吐食物伴酸涩涎水,虽饥也不欲食,时觉有气上撞心而似悸似慌,口渴少饮,痛甚则阵发肢厥拘挛,伴右额角抽痛,身微汗或恶寒,舌质略红、中心苔薄净、边苔略厚,脉弦细略沉迟涩而不受按。考虑该病人不仅寒热虚实夹杂之状已备,而且内隐有厥阴提纲之症,外也露示肢体拘挛、头角抽痛等风象,其病史之忽作忽止、来去不定、脉之弦细无力,也莫不提示有肝风虚作之机。辨证:厥阴阴阳动荡,肝风乘虚犯胃,兼挟寒多于热。乌梅丸加减,调和阴阳,敛肝熄风,挟土抑木:酸乌梅20g,川黄连15g,川黄柏8g,淡干姜5g,炮附子5g,川花椒5g,嫩桂枝6g,正西党10g,全当归12g。另加吴茱萸8g、三七粉1支(冲服,以温经行血)。2剂。二诊:痛势见平,大便转畅。原方继服4剂。三诊:诸症渐除,以逍遥散加味,调和肝脾气血而善后。 
      由上可见,乌梅丸不仅为厥阴主方,而且是理肝要剂。大凡肝风内扰脾胃而寒热虚实混杂者,皆可以其酸收辛散、温清并补之法,全面加以调理。王旭高所谓“肝病最多,肝病办最杂”之感慨,正是对乌梅丸理肝之法在临床上的广泛用途的天然注脚。因此,才能运用木土相克理论,指导乌海丸的临床活用,师其意而不拘其方,守其法而不泥其药,随机适当进退化裁,就能将其灵活变通于多种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疑难杂病的有效治疗之中去。要强调的是,运用乌梅丸辨证要紧扣肝风同挟寒热,乘虚内扰脾胃,治疗勿忘重用酸收和调整寒热比例,这是临症取效的保证。
                                              乌梅丸的用途(转载)作者:至真至善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的厥阴病篇,附原文 338 条之下,主治蛔厥,又主久利。后世医家尊崇仲景,奉乌梅丸为治蛔之主方,如成无己、尤在泾。但清代以来,诸多医家对此提出异议,认为乌梅丸为厥阴病主方。近代用于临床治疗疑难杂症者多有报导,尤其一些有经验的老中医更赞其为治疗疑难杂症的验方。故现就其病机、立法、方义及临床应用讨论如下。
        1    历代医家对厥阴病的认识
        厥阴病的特点是“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历代医家对这条的解释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说热证的,也有说寒证的。说热证的有成无已,他说:“邪传厥阴,则热已深也。邪自太阳传至太阴,则腹满而嗌干,未成渴也。……此热在厥阴也。”说寒的有钱天来,他说:“邪入厥阴,则阴邪自下迫阳于上,故气上撞心。心中热痛而消渴也。消渴者,饮水多而渴不止也。阴中之阳,受迫而上,故消渴而胃觉饥,然终是阴邪,所以不欲饮食。客热尚不杀谷,况阴邪乎?”但大多数学者还是认为厥阴病是阴阳混淆,寒热错杂之证。如《医宗金鉴》说:“厥阴者,阴尽阳生之脏,与少阳为表里者也。邪至其经,从阴化寒,从阳化热,故其为病阴阳错杂、寒热混淆也。”“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厥阴之木气,从下起而上合于手厥阴包络,包络主火,风火相合为病。风火相煽,消灼津液,胃津不足,引水自救,故渴而多饮;包络为心之外垣,心包火动,故气上撞心,心中疼热;木气太盛,上凌脾土,土被木克,故饥而不欲食;蛔虫禀厥阴风木所化,故吐蛔;木既克土,土气大虚,如再下之,则下利不止。
        2    乌梅丸的配伍特点
        正如陈修园所说:“肝病治法,悉备于乌梅丸之中也。”其“味备酸甘焦苦,性兼调补助益,统厥阴体用而并治之。”柯韵伯说:“小柴胡为少阳主方,乌梅为厥阴主方。二方虽不同,而寒温互用、攻补兼施之法相合者,以脏腑相连,经络相贯,风木合气,同司相火故也。其中皆用人参,补中益气以固本逐邪,而他味俱不相袭者,因阴阳异位。阳宜升发,故主以柴胡;阴宜收敛,故主以乌梅。阳主热,故重用寒凉;阴主寒,故重用辛热。”所以乌梅丸并非治疗蛔厥的专方,而被认为是治疗厥阴病的主方。
        乌梅丸由乌梅、细辛、干姜、附子、花椒、桂枝、当归、人参、黄连、黄柏 10 味药物组成。从药性上讲,既有寒性的黄连、黄柏,也有热性的细辛、桂枝、干姜、花椒、附子,可谓寒热并用。从药味上讲,以乌梅之酸,椒、姜、桂、附及细辛之辛,黄连、黄柏之苦,人参、当归、白蜜之甘和而为一,辛甘酸苦合用,各有所得。从功效上讲,乌梅为君,敛肝熄风;臣以附子、干姜、椒目、桂枝、细辛,辛热以助其阳,温以祛寒;黄连、黄柏之苦寒以坚其阴,清以泻热,佐以人参、当归之甘味温益脾胃,调和气血,培土升木。使以蜂蜜甘缓和中,调和诸药。全方酸收熄风,辛热助阳,酸苦坚阴,寒热温凉,温清敛补,攻补兼施,诸药配伍,调理阴阳寒热虚实,使之归复于平和。
        3    乌梅丸的临床应用
        3.1    治疗胆道蛔虫    《伤寒论》中述:“蛔厥者,其人当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柯琴曾对其治蛔作用概括为“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这说明乌梅丸治疗蛔虫症的历史由来以久。目前多报道用其治疗胆道蛔虫症。“蛔得苦则下”,但胆汁为至苦之物,为何蛔虫会钻入胆道内呢?主要是因为脏腑虚寒,胆道功能减退,故蛔虫入胆,继而引起发热(感染)、阴阳之气不相顺接,进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在这一过程存在着寒热虚实夹杂的矛盾。而乌梅丸寒温互用、攻补兼施恰好针对病机,故疗效明显。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乌梅丸可以使蛔虫麻醉,失去附壁能力,同时又能使奥狄氏括约肌松弛,胆囊收缩增加,促进胆汁分泌,不仅有利于蛔虫的排出,而且可减少和防止胆道感染,减少蛔虫卵留在胆道内形成胆石的核心,从而减少胆石症的发生[1]。
        3.2    治疗下痢    慢性久痢,邪气未尽,正气已虚,如一味扶正收涩恐有敛邪之弊,而专事清化则恐伤其正气,唯扶正祛邪才是正道。而乌梅丸温清敛补,攻补兼施,于久痢虚实夹杂之证最是合拍。是谓“调其寒热,扶其正气,酸以收之,其利自止。”关于其治疗慢性结肠炎、慢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症等的报道较多,效果显著[2]。并有应用其治疗老年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者,亦有较好疗效。
        仲景之乌梅丸,方后注云“亦主久痢”,对于暴痢下注,历代医家多有避讳,是恐乌梅之酸收敛邪。然《千金要方》中乌梅丸(由黄连、乌梅组成)却用以治疗暴痢、新痢,且“服之无不瘥”。说明对乌梅酸收敛邪的认识并不确切。近代名医朱良春先生亦认为,梅占春先,得生发之气最早,味虽至酸,然与兜涩之品不可同日而语。且痢疾杆菌在酸性环境中不易繁殖,故用之有效而无碍,不必拘泥于前人酸收之说。久痢、暴痢患者如因下利不止出现四肢厥冷、血压下降,甚至虚脱等表现时,辨证为厥阴下利、寒热虚实错杂,应用乌梅丸治疗是非常对症的。
        3.3    治疗胃脘痛    慢性胃炎、胃溃疡、胃黏膜脱垂、胃神经官能症、十二指肠溃疡等病,往往病程中出现胃脘疼痛、痛引胁背、气上撞心、胸腹满闷、恶心呕吐、饥而不欲食、食入即吐、暖气或吐清水、周身乍寒乍热、四肢厥冷、脉弦紧、舌红苔白或薄黄等症状。根据中医理论,上述一组症状,具有寒热虚实俱存的特点,只要抓住阴阳错杂的病机,用乌梅丸治疗都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3.4    治疗哮喘    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的患者,一般病程较长,在临床上患者既有气促、烦躁、口苦、痰黄、舌苔厚腻、脉滑等实热症状,又常见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动则喘甚、汗出、手足厥冷、脉沉、舌胖边有齿印等虚寒症状,故有学者认为其病机特点为寒热错杂、本虚标实,在治疗上选用乌梅丸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有人应用乌梅丸治疗激素依赖型哮喘,临床症状改善,激素撤减成功率增加[3]。现代药理研究成果也为乌梅丸治疗激素依赖型哮喘提供了证据。方中乌梅、人参具有抗过敏作用,能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桂枝、细辛、川椒有松驰气管平滑肌,缓解支气管痉挛的作用;附子、人参、干姜具有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作用,可对抗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造成的副作用,从而利于激素的撤减;黄连、黄柏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可消除气道的炎症,减少渗出,使气道保持畅通[4]。
        3.5    治疗头痛    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中说:“头痛一切属三阳经也,而阴经亦有头痛乎?太阴少阴二经,皆上止颈胸中而还,不上循头,则无头痛之症,唯厥阴之脉,循喉咙后,上入颃颡,连目眦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亦有头痛。”乌梅丸为厥阴病之正方,著名医家叶心清就曾用乌梅丸治疗一位因萎缩性鼻炎而引起剧烈头痛的患者,2 剂即愈。血管神经性头痛、鼻渊头痛、偏头痛患者辨证属于厥阴头痛者应用乌梅丸加减治疗,常可取得较好效果。虚寒偏重者,重用参、附、桂;属于血虚者,重用归、参。根据病情或轻苦寒而重辛温,或轻辛温而重苦寒,本“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法则,才可得心应手。
        除上述疾病外,乌梅丸临床还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疑难病症,只要掌握厥阴病寒热虚实错杂的病机特点,当出现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症状时,皆可运用乌梅丸方进行加减治疗。在临床中随症灵活化裁应用,才可充分发挥该方的作用。


                                                      乌梅丸临床应用心得

    1)乌梅丸乃厥阴篇之主方,惜用于驱蛔.下利,乃小视其用耳。
    2)厥阴经包括手、足厥阴经,然足经长手经短,足经涵盖手经,故厥阴经主要讨论肝的问题。
    《伤寒论》六经皆言厥阴篇杂乱,余不以为然,实乃井然有序。
    厥阴篇的本质是肝经虚寒,以此形成全篇主线。
    肝乃阴尽阳生之脏,阴寒乍退,阳气未盛,最易形成虚寒之证。
    肝应春,必待阳气升,始能生发疏泄。
    一方面是阳虚阴寒内盛,一方面是相火内郁化热,这就是造成厥阴病寒热错杂的病机。
    3)寒热错杂,阴阳交争进退,故有厥热之胜复。
    相火内郁化热,必上下攻冲,郁热上冲则善饥、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热痛;阴寒内盛,则饥而不能食,食则吐蚘(蛔),下利不止。

    4)乌梅丸乃寒热并用之偶方。
    附子、干姜、川椒、桂枝、细辛皆辛热或辛温,功能扶阳温肝,令肝舒气敷和;当归补肝之体,人参益肝之(用)气,皆助肝之生发疏泄。
    黄连、黄柏苦寒,泻相火郁伏所化之热。
    乌梅味酸,敛其散越之气,固其本原,故以为君。
    《医学衷中参西录》云:“凡脱,皆脱在肝”。重用味酸之吴茱萸救脱,与乌梅丸重用乌梅丸理出一辙。

    5)余运用本方,若无真气散越之象,乌梅常减量.热重者加重寒药之量,或加龙胆草;寒重时加大附子用量;气虚者加黄芪;阴血虚者,恒加白芍;肾气虚者加巴戟天;清阳不升加柴胡。灵活加减。

    6)例1:立氏,女,51岁。
    昼日身冷如冰水浸,虽穿厚衣不解;入夜如火焚,虽隆冬也需裸睡,盗汗如洗。
    脉沉涩寸滑。
    先后住院18次,或称更年期综合征,或植物神经紊乱。
    我以乌梅丸作汤剂,2剂而寒热除,盗汗止,心下痞结大减,四剂而愈。已数年,未再发作。

                                                              乌梅丸 伤寒名医验案精选                                       

    乌梅丸 【来源】《伤寒论》。   

        适应于脏寒,蛔上入膈,烦闷不安,手足厥冷,得食而呕,腹痛,吐蛔,时发时止,或久利不止。主治伤寒,下痢腹痛,久痢,诸药不愈,数10年者;久疟,往来寒热,经年不愈,形体瘦弱;亦治劳疟;寒热劳疟久不愈,形体羸瘦,痰结胸堂,食饮减少,或因行远,久经劳役,患之积年不愈。

    ①乌梅丸中细辛桂,参附椒柏姜连归;蛔厥久痢皆可治,安蛔止痛次方珍。   
    ②乌梅丸用细辛桂,人参附子椒姜继,黄连黄柏及当归,温脏安蛔寒厥剂。   

    【药物】乌梅三百枚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十六两 当归四两 附子(去皮炮)六两 蜀椒四两 桂枝(去皮) 人参 黄柏各六两   

    【方解】本方由10味药组成。主治寒热错杂,蛔虫窜扰所致的蛔厥、久痢、厥阴头痛。方中乌梅味酸,苦酒醋渍而重用,既可安蛔,又能止痛,故为主药。蛔动因于脏寒,故以干姜、附子、细辛、蜀椒、桂枝温肾暖脾,以除脏寒;且五药皆辛,李可制蛔,其中细辛、蜀椒更具杀虫之用,故又可助乌梅安蛔止痛;素病蛔疾,必损气血,故又以人参益气,当归养血,合而扶正补虚;俱为辅药。佐以黄连、黄柏苦寒清热,兼制辛热诸药,以杜绝伤阴动火之弊,且味苦兼能下蛔。诸药合用,共奏温脏安蛔之功。   

    【用法】以苦酒(即醋)渍乌梅一宿,去核,蒸熟,捣成泥;余药研为细末,与乌梅泥和匀,加密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9克,日三服。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功效】温脏驱蛔。   

    【方义】本方是寒热并用之剂,专治寒热夹杂的蛔厥症。乌梅、川椒杀虫驱蛔;黄连、黄柏清热燥湿;桂、附、姜、辛,温中散寒;人参、当归,补气和血。   

    1.胆道蛔虫病:用本方:乌梅9g,附片6g,细辛4g,干姜5g,黄柏6g,桂皮6g,黄连5g,椒目3g,党参15g,苦楝皮10g,当归8g,水煎服。治疗胆道蛔虫病42例中,男18例,女24例;年龄15-35岁;中医辨证为寒证者24例,热证者6例,寒热错杂者12例。结果:42例中腹痛3日内缓解者14例,5日内缓解26例,10日内缓解2例,全部病例均非手术疗法治愈;服药后先后吐蛔、拉蛔1-10条者26例,11-20条者10例,21-65条者6例。全部病例经本方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B超复查胆道未见异常。

    辽阳市第一医院治疗158例,其中以本方治疗117例。用自制:乌梅用黄酒浸泡一夜去核,与原方其它药共研末后,放在米饭上蒸熟,连饭捣泥和蜜为丸。每丸重6g,每次服1-2丸,1日3次。右肋下痛或压痛者配用灵太散(、冰片、牙硝、礞石、硼砂、射香、金铂、天竺黄、僵虫、胆星、朱砂等)。若驱虫效果差,症状消退后再投驱虫药。结果:治愈136例,有效率为86.08%,复发率为7.6%,因无效转手术治疗22例。

    山东淄博专区人民医院用本方治疗44例,每日3次,每次1丸,2-7日为1疗程。反复发作者改用蚘厥汤(焦山楂、槟榔各24g,连翘、炒枳壳各15g,木香、乌梅、黄连须、元胡、牵牛子、川楝子各9g,杭芍、香附各30g。一般先注射西药止痛,然后服钡剂在X线下按摩(孕妇例外)。当蛔虫从胆总管退出后立即投服本丸。必要时也可插胃管输气或给驱虫药。结果:除外科手术治疗2例、孕妇2例不用本方,5例服本方1周改用蛔厥汤外,余35例用本方获愈。

    将本方煎出400ml药液备用。成人200ml分4-5次服/日,小儿100-150Ml。配合针灸治疗胆道蛔虫48例,疗程最短者2日,最长者13日(2例)告愈。

    2.蛔虫病:以本方为基本方加减,热证盛则增加黄连量,加黄芩,减姜、椒;寒证盛则增加姜、椒量,减黄连;腹痛甚则增加花椒、量,并酌加玄胡、吴萸、白芍等;呕吐剧烈则增加半夏、乌梅、花椒剂量,酌加白蔻、水竹茹等;发热口渴属实证者,酌加银花、连翘、石膏、知母、黄芩;湿滞咳嗽、胸腹满闷则加杏仁、、苍术、苡仁、佩兰、茵陈、藿香之属;宿食停滞可加柴胡、山楂、神曲、黄芩、厚朴、麦芽等品;脾胃衰弱者加泡参、白术、山药、砂仁、茯苓等味;若腹不痛或痛不甚,身体不太衰弱者则可加使君子、苦楝根皮、槟榔、木香等以增强驱虫效力。治疗小儿蛔虫24例,一般服药2-10日,结果:24例获痊愈,4例有待进一步驱虫。

    3.血吸虫病:用本方合加减:乌梅30g,黄连12g,柴胡15g,白芍、川楝子、大黄各13g,党参10g,干姜8.5g,黄柏、附片、细辛、桂枝、雄黄(冲服)各5g,当归、花椒各3g。2日1剂。另炼蜜为丸,每丸重10g,每次1丸,1日2次。若舌红口渴喜冷饮,肢厥较轻,大便秘结者,姜、辛、桂、附应斟酌用之。急性期多服汤剂,一般服至20日;若服丸药,须加重剂量服至26日;慢性期、晚期患者多服丸药25-50日。治疗血吸虫病319例,结果;总治愈率为75.9%,有效率为92.4%。

    4.慢性泄泻:用本方水煎2次,浓缩为200ml,清晨6-7小时、晚上8-9小时各保留灌肠1次(100ml)。15日为1疗程。治疗慢性腹泄47例中,男33例,女14例;年龄24-67岁;病程2-20年;其中39例为慢性结肠炎(乙状结肠镜检)。结果:47例中,症状全部消失,镜检正常者为痊愈,共36例;症状明显改善,大便成形,但仍每日2-3次者为好转,共8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7.8%。

    以本丸为基本方改汤剂服用。泄泻重者,当归炒用或不用,腹痛甚者加沉香5g,元胡15g;上焦热明显则黄连、黄柏各用8g;便内夹脓血加15g;腹胀甚加12g,羌活10g;肢冷甚则细辛、川椒用至7g,桂枝10g;胆原性泄泻加鸡内金10g。治疗慢性泄泻50例,结果:20例获痊愈,13例显效,14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4%。

    5.细菌性痢疾:用本方加味:乌梅15g,黄连5g,黄柏10g,滑石30g,当归10g,炮姜3g,附子1g,肉桂1g,细辛1g,川椒1g,党参5g,水煎温服,1日1-2剂。治疗菌痢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2-76岁。结果:痊愈53例,好转3例,无效4例。

    6.胆囊炎应用本方:乌梅20g,花椒、干姜各8g,党参15g,黄连6g,桂枝10g,黄柏10g,当归10g,细辛4g。胆囊炎急性发作加金钱草40g,去党参;病程长者加鸡内金10g。每日1剂,水煎服,分2-3次服,每次服药后饮普通米醋10-30ml。治疗胆囊炎40例,结果:痊愈12例,显效15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

    7.溃疡病:用本方治疗溃疡病65例,其中胃溃疡14例,十二指肠溃疡42例,复合性溃疡病9例。结果:治愈53例(X线检查15例有龛影者13例消失),显效7例,进步2例,不变2例,恶化1例。本方主要对寒热互结型疗效好,止痛作用迅速。

    【类似方】

    1.理中安蛔汤(《万病回春》) 人参2g 白术3g 茯苓3g 川椒8g 乌梅9g 干姜1.5g。功用:温中安蛔。主治:中阳不振,脾胃虚寒,便溏尿清,腹痛肠鸣,四肢不温,蛔虫从口腔吐出或从大便中排出,舌苔薄白,脉虚缓。

    2.连梅安蛔汤(《通俗伤寒论》) 胡黄连3g 川椒1.5g 白雷丸10g 乌梅肉5g 生川柏2.5g 尖槟榔10g。功用:清热安蛔。主治:虫积腹痛,不思饮食,食则吐蛔,甚或烦躁,厥逆,且有身热,面赤,口燥,舌红,脉数等。

        乌梅丸、理中安蛔汤、连梅安蛔汤均为驱虫剂,均可治疗蛔虫证,但所治蛔虫证之病机不一样,故其治方也不尽相同。乌梅丸主治上热下寒,寒热错杂,正气虚弱之蛔厥重证,故方中寒热并调,邪正兼顾,以温下寒为主,兼以清上热而安蛔;理中安蛔汤主治中焦虚寒之蛔虫证,故方以温补中阳,祛寒驱蛔;连梅安蛔汤主治肝胃热盛之蛔虫,故方中以清降肝胃之热,兼以驱蛔。

    3.连梅汤(《温病条辨》)云黄连6g,乌梅(去核)9g,麦冬(连心)9g,阿胶6g。功用:清心泻火,生津除烦。主治:暑邪深入少阴,火灼阴伤,消渴引饮;暑邪深入厥阴,筋脉失养,手足麻痹者,以及暑热所致的心热烦躁神迷。

                                                               伤寒名医验案精选----乌梅丸

    一、蛔厥(胆道蛔虫病)

        龚志贤医案,刘某某,女,50岁,1983年3月18日入院。患者曾有“蛔厥吐蛔史”,每因多食油腻之物则突发右上腹部疼痛。此次发病,因食奶油夹心饼干后约十余分钟突发右上腹部剧烈疼痛,门诊以胆囊炎、胆石症收住院。自述右胁下及胃脘部疼痛难忍,其痛剧时如顶如钻,且痛往右肩背部放散,伴恶心口区吐,痛剧时腹部拒按,痛缓时触诊腹部平软。入院后经禁食、电针、阿托品、654—2、普鲁本辛、度冷丁等解痉镇痛法治疗四十八小时,疼痛仍昼夜不减,痛作更剧频。查白血球总数6,300,中性74%,血淀粉酶153单位,尿淀酶384单位,B型超声肝胆未见异常图象,故胆石、胰腺炎之诊断可除外。

        痛发剧时诊脉乍大乍小,手足冷,冷汗出,舌质淡,黄薄润苔,诊为“蛔厥”(胆道蛔虫病)。拟温脏安蛔法,方用乌梅汤:乌梅15克,桂枝1O克,细辛5克,炒川椒5克,黄连1O克,黄柏1O克,干姜1O克,党参12克,当归1O克,制附片12克(先煎一小时),川楝12克,槟榔片12克,使君肉9克,急煎,日2剂,分4次温服。服药后第二日疼痛已缓,仍日2剂,服依前法。第三日上午,大便解出死虫一条,疼痛完全缓解。投以疏肝理气,健脾和胃之剂善后。

        按语:本案为胃热肠寒,蛔虫上窜胆道所致之蛔厥证。治以温脏安蛔之剂,投以乌梅汤加杀虫之川楝、槟榔、使君肉等品,俟虫退出胆道则其痛立缓,厥逆自回。

    二、腹痛(肠神经官能症)

        蒲辅周医案:白某某,男,42岁。上腹疼痛,反复发作,犯病时多在深夜,疼痛极甚,辗转不安,默默不语,呻吟不停,伴有恶心,每次犯病1~2日不能食,起病已7~8年之久,现发病逐渐频繁,每月约发3~4次,曾多次经北京几个医院检查:胃肠、肝胆、胰等皆无异常,诊为肠神经官经症,屡治罔效。观其形体消瘦,神郁不乐;询其脘腹喜热,四肢欠温;望其舌质偏暗,苔灰微腻,脉沉细弦。先投四逆散合失笑散未效。思其病久有寒热虚实错杂之势,乃改投乌梅汤:乌梅9克,花椒4.5克,马尾连9克,干姜6克,细辛4·5克,黄柏6克,党参9克,当归6克,肉桂4.5克,制附片6克。药进1剂疼痛遂止,亦能进食,连服1O剂而愈。一年后随访,未再犯病。

        按语:蒲老认为,肠神经官能症,轻者多为胆胃不和,可用四逆散加味治之;重者多迁延日久,由气及血,由实见虚,由腑入脏,呈现虚实错杂,气血两伤,肝脾不调,土虚木克,则投乌梅汤屡见奇效。

        蒲辅周医案:王某某,男,47岁。慢性腹泻已3年,常有粘液便,大便日3~5次,常有不消化之物。大便化验有少量白细胞;于某医院乙状结肠镜检查为肠粘膜充血、肥厚;钡餐检查,有慢性胃炎。近年来腹泻加重,纳呆,腹胀,体重下降1 O余斤。半年来,心悸渐加重,伴有疲乏无力,查心电图为频发性室性早搏,有时呈二联、三联律,服西药及中药活血化瘀之剂未效。脉沉细而结,舌尖边略红,苔灰。

        证属久利,肠胃失调,厥气上逆,心包受扰。治宜酸以收之,辛以温之,苦以坚之,拟乌梅汤加味。处方:乌梅3枚,花椒4.5克,黄连6克,干姜4.5克,黄柏6克,细辛3克,党参9克,当归6克,桂枝6克,制附片6克,炙远志4.5克。服5剂药后,食欲大振,大便次数减少,粘液消失,心悸减轻,睡眠亦见好转。又服7剂,大便已成形,每El 1次,复查心电图亦转正常。随访2年余,未再犯病。

        按语:《伤寒论》之厥阴病提纲第32 6条云:“……气上撞心,心中疼热”,似可理解为厥阴心包之为病。又第338条谓:乌梅丸“又主久痢”。本例用乌梅汤治愈慢性腹泻,心悸亦渐消失。可见《伤寒论》之六经辨证虽主要言外感热病,然其论脏腑病之理法方药规律,杂病亦可借鉴。

    四、消渴

        刘德成医案:蒋某,女,51岁,1954年8月5日诊。自述:七日前因露天乘凉后即感头痛发热恶寒。经治疗,头痛发热已解。近两日来,口渴引饮,日进四五壶(每壶约盛8磅)水亦不解渴。前医用益胃汤罔效,昨日又服人参白虎汤反而渴甚。症见:脉细弱,小便清长,四肢厥冷,渴饮不解。三日前曾吐蛔虫一条。辨证:此吐蛔之后消渴,乃厥阴病上热下寒证也。上热则消渴,下寒则溺清。老年体弱,阳不温煦则脉细弱,肢冷,故断为厥阴消渴证。方药:乌梅丸全方一帖,水煎服。翌日复诊,口渴大减,但肢冷仍存,守方重用参附,益气温阳,2剂而愈。

        按语:乌梅丸有清上温下之功,调和寒热之能。用之,俾上热得清,津液不耗;下寒得温,阳气乃复,使津液蒸腾以上润。且方中乌梅酸甘化阴、能生津止渴,配人参则益气津生,故治厥阴消渴能迅速奏效。

    五、巅顶痛

        权依经医案:莫某,男,48岁,1978年10月16日初诊。半年来自感头顶疼痛,伴有视物模糊,劳累后加重,手足心发热,烦躁易怒。有慢性肝炎史,近月来肝功已转正常。舌质暗,苔薄白,脉弦细,处以乌梅汤:乌梅15枚,黄柏3克,黄连8克,干姜4.5克,党参3克'桂枝3克,川椒2克,细辛3克,附子3克,当归2克。水煎分2次服,3剂。
        二诊:服上药后,自感头痛减轻,但视物仍模糊。舌质暗,苔薄白,脉弦细。续服上方3剂。三诊:服药后,巅顶已不痛'视力也大为好转,自感头脑较前清爽。继用上方3剂,以善其后。
        按语:厥阴之脉达于巅顶,今肝之阴血不足,不能上荣于头'故头痛、视物不清。《金匮要略》云:“夫肝之补,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乌梅丸正符此意,号为厥阴经之总方'故以之补肝之体,则诸症自除。

    六、眩晕(耳源性眩晕)

        刘炯夫医案:邱某某,男,50岁,1969年10月2日诊。有眩晕史5年,经常反复发作。昨起头眩又剧,如乘舟车之上,四周景物转动,呕吐欲仆,耳鸣如蝉声。诊断为耳源性眩晕,服西药未能缓解,今症见如上,且有胸闷、心烦、渴不欲饮、饥嘈食减、便溏、四肢欠温、舌红苔薄白,脉弦细。治用乌梅丸加减: 附片、法半夏各10克,桂枝、川椒各6克,干姜、黄连各5克、细辛3克,当归、黄柏各7克,天麻8克,乌梅、西党参、石决明各12克。水煎服。5剂而平,10剂痊愈。   
        按语:眩晕每兼风、痰、虚三因为病,本案眩晕杂见寒、热之证,乌梅丸寒热并调,且一方融息风、化痰、补虚三法,诚为对证之药。

    七、抑郁(癔病)

        蒲辅周医案:任某某,女,37岁。与爱人分居两地,老人、小儿多病,家事冗繁,以致情志抑郁。近两天来,头痛,恶心不食,昼夜不
    能眠,神呆,有时闭眼不动,呼之不应,有时哭笑无常,忧郁自语,四肢抽搐。某医院检查诊断为“癔病”,服镇静药等尚未见效。脉沉弦涩,舌略暗,苔薄黄。病由肝失条达,气血不和,厥气上冲,乱其神识。治宜泄肝宁神,调和气血,拟乌梅汤加减。
        处方:乌梅9克,花椒4.5克,干姜4.5克,黄连6克,细辛3克,黄柏9克,制附片4.5克,肉桂3克,党参3克,当归6克。
        共服4剂,神态恢复正常,隔4月后又犯病,发病较轻,再用乌梅汤治疗而愈。观察2年,一直未再犯病。
        按语:癔病多为七情内伤所致,若伤及厥阴心包与肝,呈现虚实寒热错杂,气血阴阳失调者,可用乌梅汤扶正泄肝,和血宁神。

    八、痛经

        蒲辅周医案:董某某,女,41岁。痛经1O年,月经干净后1O天左右,即开始阴道、少腹牵拉样疼痛难忍,直到行经方渐缓解消失。然行经不利,有血块,少腹疼痛较甚,伴有嗳气,矢气,大便溏,心烦,失眠,恶热喜凉,精神困倦。近年来渐加重,曾服活血化瘀、疏肝解郁之剂亦未见效应。脉右沉细无力,左弦细,舌质稍暗,苔薄白,证属厥阴为病,寒热错杂,肝脾失调,气血不和。治宜调肝和脾,兼理气血,拟乌梅汤加味。处方:乌梅1O克,花椒6克,干姜6克,马尾连9克,细辛3克,黄柏6克,制附片4克,当归9克,党参9克,吴茱萸5克,红糖为引,水煎服。服2剂,阴道少腹牵拉疼痛减轻,服5剂而消失,续服7剂,月经来潮时疼痛已微,嗳气便溏有好转,继服乌梅丸调治而愈。

        按语:痛经,凡阴道少腹牵引疼痛者,其病与厥阴关系最为密切。因足厥阴之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据蒲老经验:若肝郁血虚者,选用逍遥散;血虚寒闭者,选用当归四逆汤,用之可效;而对寒热错杂,气血失和者,选用乌梅丸则有较好疗效。

    九、闭经(继发性闭经)

        陈忠琳医案:何某,女,34岁,1986年10月2日诊。主诉闭经3年。曾多次运用西药及人工周期治疗未效。妇科检查:子宫发育正常,诊为继发性闭经。症见形体瘦,头晕目眩,失眠多梦'心悸气短,肢冷,腰膝疫软。舌体瘦、质淡红而干,脉细数。此属肝肾亏损,化源不足。拟投乌梅丸加减:
        党参30克,乌梅、干姜、制附片各20克,桂枝、当归各1 2克,鹿角胶(烊化)、细辛、川椒、益智仁、炙甘草各lO克。
        上方连服6剂,头晕、心悸等症减轻,睡眠改善。依上方再进l O剂,月汛已至,但色淡、量少。继上方加减调治月余。停药至今'经汛如常     按语:继发性闭经因虚而致者,多责之于肝肾,投以乌梅丸治疗,每获良效。

    十、崩漏

        张子辉医案:乔某某,29岁,1964年1月2 2日初诊。患者于两个月前足月顺产,至今阴道流血,淋漓不断,西医检查子宫复旧良好,注射止血剂无效。近两天出血突然增多,有血块,腹痛较重'阵发性心悸烦乱,脐部跳动,干呕不能食,头晕目眩、手足发凉'面色苍白,胃脘及脐部压痛明显,舌质淡红,苔黄厚,脉象沉滑。辨证属正气虚弱,寒热错杂之候。宜温脏扶正,清热止血。
        方用乌梅丸加味:党参1 5克,当归9克,黄柏炭9克,黄连9克,细辛3克'乌梅炭1 5克,姜炭6克,附片3克,桂枝3克,川椒9克,贯众炭9克,仙鹤草1 5克,阿胶9克,生地1 2克,参三七1.5克,水煎服。服药2剂血止,诸症大减。观察5个月,月经正常。
        按语:本案为正气虚弱,寒热错杂之候。寒热错杂于内,使冲任不固而崩漏不止。乌梅丸寒热并调,加阿胶、仙鹤草、生地、参三七以养血活血,既有澄源之品,又有塞流之药,亦有复旧之味。标本同治,扶正祛邪,故获佳效。

       【补述】蛔厥证与西医学所说的胆道蛔虫病颇为相似,其主要表现为剑突下或右上腹发生强烈的阵发性绞痛,有钻顶感,可放射至背部或右肩胛部,疼痛缓解时,病者表现安静。常伴有剧烈的恶心与呕吐,可吐出胆汁或蛔虫,用乌梅丸治疗这类病情,临床报道甚多,疗效甚佳。
        原文中“蛔上入其膈’’,可能是蛔虫窜至胃中或胆道。古人因受历史条件限制,对具体部位未能作精确阐述,仅就心烦及疼痛的部在横膈附近,而大致言之。又据“蛔上入其膈,“烦”,说明此“烦’’字,当是对主证的总概括,含有疼痛、呕吐、烦躁不安之意。

                                                                    乌梅丸活用

    1、泄泻

      董某,男,62岁,1993年5月初诊。患者因腹泻2年余,屡治不效。诊见:面色晦黯,大便溏薄,夹有不消化食物,每天5~6次,伴有腹胀隐痛, 时热时冷感,食少乏力,舌淡红、苔薄白腻,脉弦细。证乃久病缠绵,脾气虚弱, 运化失权,兼寒热夹杂,治以温中补虚,收涩止泻,拟乌梅丸加减。处方:乌梅15 g,干姜、黄柏各10 g,炮附子、黄连、细辛、桂枝各3 g,党参、神曲各30 g.每天1剂,水煎服。7剂后大便次数明显减少,成形。30剂后大便基本复常。

      按:本例泄泻,时间近2年余,西医未有明确诊断。医学敎育网搜集整理肝硬化、肠肿瘤多见便溏,腹胀隐痛,夹有不消化食物,且病程较长,反复不愈,与本例近似。久泄不止,致脾土虚衰,中阳不温,运化失职。方中乌梅、干姜温中收涩;少佐附子、细辛、桂枝辛温之品,增强温脏之力;黄柏、黄连苦寒坚下,又能缓和方中诸药之温燥;党参、神曲补气健脾,和胃止泻。诸药对症,故能获效。

    2、咳嗽

      曹某, 女,61岁,1991年初诊。患者系结肠癌术后肺转移化疗后,咳嗽痰少,色白质粘,咯出不爽,口干,时伴有胸闷不舒,气短便溏,食少腹胀,面色少华,舌淡红、苔少,脉濡。证属病久体弱,脾土亏虚,土不生金,宣肃失常。治以温中补虚,敛肺止咳。拟乌梅丸加减。处方:乌梅15 g,干姜、黄柏、黄芩、椒目、紫苏叶、天竺黄各10 g,炮附子、细辛、桂枝各3 g,党参、黄芪各 30 g.水煎服,每天1剂。服药2周咳嗽减轻,去紫苏叶、天竺黄,再进2周,咳嗽平。

      按:肺部转移性肿瘤形成慢性咳嗽,多见干咳,痰少难咯,久咳易累及脾脏,形成寒热错杂症。虽病位在肺,治宜兼顾肺、脾。方中乌梅味酸,敛肺止咳;黄柏、黄芩燥湿化痰;天竺黄、紫苏叶止咳平喘;附子、干姜、椒目、细辛、桂枝取“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意,且桂枝能温通上下,和血宽中;党参、黄芪补肺脾之气,扶助正气以祛邪。

    3、胃脘痛

      金某,男,68岁,1997年初诊。患者为胰腺癌术后,胃脘隐痛,食欲减退,食后饱胀,偶泛涎水,面色萎黄,形瘦,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弦细。胃镜示:慢性胃炎。证属中焦虚损,阻碍气机,气滞不 通,不通则痛。治当温中补虚,理气健脾。拟乌梅丸加减。处方:乌梅、干姜、白术、椒目、炒黄柏各10 g,炒黄连、陈皮各6 g,细辛、制附子各3 g,党参、八月札各30 g.水煎服,每天1剂。7剂后胃痛好转,仍嗳气,加乌药6 g.再服3周后症状基本消失。

      按:慢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范畴, 可见脘腹胀痛、饮食不馨、嗳气、食后饱胀、便溏、面色萎黄、 消瘦等脾胃中虚症。同时兼有气机阻滞等症。乌梅丸中乌梅酸以开胃;干姜、白术、椒目、细辛、制附子、陈皮温煦中焦;黄连、黄柏炒制可减其苦寒伤胃;党参、乌药、八月 札健脾补气,理气止痛,且八月札有抗癌之功,药症相合,故能奏效。                     

                                                                               

    【关键词】  乌梅丸;厥阴病;临床应用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的厥阴病篇,附原文 338 条之下,主治蛔厥,又主久利。后世医家尊崇仲景,奉乌梅丸为治蛔之主方,如成无己、尤在泾。但清代以来,诸多医家对此提出异议,认为乌梅丸为厥阴病主方。近代用于临床治疗疑难杂症者多有报导,尤其一些有经验的老中医更赞其为治疗疑难杂症的验方。故现就其病机、立法、方义及临床应用讨论如下。
        1    历代医家对厥阴病的认识
        厥阴病的特点是“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历代医家对这条的解释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说热证的,也有说寒证的。说热证的有成无已,他说:“邪传厥阴,则热已深也。邪自太阳传至太阴,则腹满而嗌干,未成渴也。……此热在厥阴也。”说寒的有钱天来,他说:“邪入厥阴,则阴邪自下迫阳于上,故气上撞心。心中热痛而消渴也。消渴者,饮水多而渴不止也。阴中之阳,受迫而上,故消渴而胃觉饥,然终是阴邪,所以不欲饮食。客热尚不杀谷,况阴邪乎?”但大多数学者还是认为厥阴病是阴阳混淆,寒热错杂之证。如《医宗金鉴》说:“厥阴者,阴尽阳生之脏,与少阳为表里者也。邪至其经,从阴化寒,从阳化热,故其为病阴阳错杂、寒热混淆也。”“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厥阴之木气,从下起而上合于手厥阴包络,包络主火,风火相合为病。风火相煽,消灼津液,胃津不足,引水自救,故渴而多饮;包络为心之外垣,心包火动,故气上撞心,心中疼热;木气太盛,上凌脾土,土被木克,故饥而不欲食;蛔虫禀厥阴风木所化,故吐蛔;木既克土,土气大虚,如再下之,则下利不止。
        2    乌梅丸的配伍特点
        正如陈修园所说:“肝病治法,悉备于乌梅丸之中也。”其“味备酸甘焦苦,性兼调补助益,统厥阴体用而并治之。”柯韵伯说:“小柴胡为少阳主方,乌梅为厥阴主方。二方虽不同,而寒温互用、攻补兼施之法相合者,以脏腑相连,经络相贯,风木合气,同司相火故也。其中皆用人参,补中益气以固本逐邪,而他味俱不相袭者,因阴阳异位。阳宜升发,故主以柴胡;阴宜收敛,故主以乌梅。阳主热,故重用寒凉;阴主寒,故重用辛热。”所以乌梅丸并非治疗蛔厥的专方,而被认为是治疗厥阴病的主方。
        乌梅丸由乌梅、细辛、干姜、附子、花椒、桂枝、当归、人参、黄连、黄柏 10 味药物组成。从药性上讲,既有寒性的黄连、黄柏,也有热性的细辛、桂枝、干姜、花椒、附子,可谓寒热并用。从药味上讲,以乌梅之酸,椒、姜、桂、附及细辛之辛,黄连、黄柏之苦,人参、当归、白蜜之甘和而为一,辛甘酸苦合用,各有所得。从功效上讲,乌梅为君,敛肝熄风;臣以附子、干姜、椒目、桂枝、细辛,辛热以助其阳,温以祛寒;黄连、黄柏之苦寒以坚其阴,清以泻热,佐以人参、当归之甘味温益脾胃,调和气血,培土升木。使以蜂蜜甘缓和中,调和诸药。全方酸收熄风,辛热助阳,酸苦坚阴,寒热温凉,温清敛补,攻补兼施,诸药配伍,调理阴阳寒热虚实,使之归复于平和。
        3    乌梅丸的临床应用
        3.1    治疗胆道蛔虫    《伤寒论》中述:“蛔厥者,其人当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柯琴曾对其治蛔作用概括为“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这说明乌梅丸治疗蛔虫症的历史由来以久。目前多报道用其治疗胆道蛔虫症。“蛔得苦则下”,但胆汁为至苦之物,为何蛔虫会钻入胆道内呢?主要是因为脏腑虚寒,胆道功能减退,故蛔虫入胆,继而引起发热(感染)、阴阳之气不相顺接,进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在这一过程存在着寒热虚实夹杂的矛盾。而乌梅丸寒温互用、攻补兼施恰好针对病机,故疗效明显。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乌梅丸可以使蛔虫麻醉,失去附壁能力,同时又能使奥狄氏括约肌松弛,胆囊收缩增加,促进胆汁分泌,不仅有利于蛔虫的排出,而且可减少和防止胆道感染,减少蛔虫卵留在胆道内形成胆石的核心,从而减少胆石症的发生[1]。
        3.2    治疗下痢    慢性久痢,邪气未尽,正气已虚,如一味扶正收涩恐有敛邪之弊,而专事清化则恐伤其正气,唯扶正祛邪才是正道。而乌梅丸温清敛补,攻补兼施,于久痢虚实夹杂之证最是合拍。是谓“调其寒热,扶其正气,酸以收之,其利自止。”关于其治疗慢性结肠炎、慢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症等的报道较多,效果显著[2]。并有应用其治疗老年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者,亦有较好疗效。
        仲景之乌梅丸,方后注云“亦主久痢”,对于暴痢下注,历代医家多有避讳,是恐乌梅之酸收敛邪。然《千金要方》中乌梅丸(由黄连、乌梅组成)却用以治疗暴痢、新痢,且“服之无不瘥”。说明对乌梅酸收敛邪的认识并不确切。近代名医朱良春先生亦认为,梅占春先,得生发之气最早,味虽至酸,然与兜涩之品不可同日而语。且痢疾杆菌在酸性环境中不易繁殖,故用之有效而无碍,不必拘泥于前人酸收之说。久痢、暴痢患者如因下利不止出现四肢厥冷、血压下降,甚至虚脱等表现时,辨证为厥阴下利、寒热虚实错杂,应用乌梅丸治疗是非常对症的。
        3.3    治疗胃脘痛    慢性胃炎、胃溃疡、胃黏膜脱垂、胃神经官能症、十二指肠溃疡等病,往往病程中出现胃脘疼痛、痛引胁背、气上撞心、胸腹满闷、恶心呕吐、饥而不欲食、食入即吐、暖气或吐清水、周身乍寒乍热、四肢厥冷、脉弦紧、舌红苔白或薄黄等症状。根据中医理论,上述一组症状,具有寒热虚实俱存的特点,只要抓住阴阳错杂的病机,用乌梅丸治疗都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3.4    治疗哮喘    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的患者,一般病程较长,在临床上患者既有气促、烦躁、口苦、痰黄、舌苔厚腻、脉滑等实热症状,又常见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动则喘甚、汗出、手足厥冷、脉沉、舌胖边有齿印等虚寒症状,故有学者认为其病机特点为寒热错杂、本虚标实,在治疗上选用乌梅丸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有人应用乌梅丸治疗激素依赖型哮喘,临床症状改善,激素撤减成功率增加[3]。现代药理研究成果也为乌梅丸治疗激素依赖型哮喘提供了证据。方中乌梅、人参具有抗过敏作用,能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桂枝、细辛、川椒有松驰气管平滑肌,缓解支气管痉挛的作用;附子、人参、干姜具有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作用,可对抗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造成的副作用,从而利于激素的撤减;黄连、黄柏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可消除气道的炎症,减少渗出,使气道保持畅通[4]。
        3.5    治疗头痛    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中说:“头痛一切属三阳经也,而阴经亦有头痛乎?太阴少阴二经,皆上止颈胸中而还,不上循头,则无头痛之症,唯厥阴之脉,循喉咙后,上入颃颡,连目眦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亦有头痛。”乌梅丸为厥阴病之正方,著名医家叶心清就曾用乌梅丸治疗一位因萎缩性鼻炎而引起剧烈头痛的患者,2 剂即愈。血管神经性头痛、鼻渊头痛、偏头痛患者辨证属于厥阴头痛者应用乌梅丸加减治疗,常可取得较好效果。虚寒偏重者,重用参、附、桂;属于血虚者,重用归、参。根据病情或轻苦寒而重辛温,或轻辛温而重苦寒,本“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法则,才可得心应手。
        除上述疾病外,乌梅丸临还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疑难病症,只要掌握厥阴病寒热虚实错杂的病机特点,当出现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症状时,皆可运用乌梅丸方进行加减治疗。在临床中随症灵活化裁应用,才可充分发挥该方的作用。


                                                      乌梅丸治复发性口腔溃疡
    杜某,男,30岁,2010年8月13号初诊。3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散在口腔溃疡,缠绵难愈,夏秋季节最易复发,重则影响进食与睡眠,发病期间常服用三黄片、黄连上清片,以及中药汤剂等治疗,效果欠佳。诊见:两侧口腔黏膜溃疡3处,呈椭圆形,中央凹陷,边界清楚,溃面嫩红,中间发白,周围黏膜轻微充血,口干,大便干,饮食则痛,伴有咽部不适,似有异物,大便偏干,二日一行,时有心烦失眠,精神倦怠,舌红,苔黄腻,脉沉弦。中医诊断:口疮(肝热阳郁证),治宜养肝清热,通阳达郁。处以乌梅丸方加减:乌梅15克,附子3克,桂枝3克,干姜6克,细辛3克,黄连12克,黄柏10克,当归30克,党参15克,生地黄15克,竹叶10克,木通10克,炙甘草10克,肉苁蓉30克,厚朴6克,茯苓12克,苏叶10克。3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温服,忌食辛辣、油腻之物。
    二诊:患者服上方3剂后,口腔疼痛明显减轻,大便通畅,日1次,舌红,苔薄黄腻,脉沉,效不更方,上方去肉苁蓉、附子、桂枝均改为5克。5剂,水煎服。
    三诊:病人神明显好转,口腔溃疡逐渐愈合,已无疼痛感觉,进食正常,仍有咽部不适,舌淡红,苔薄黄,脉弦滑,按二诊方去附子,加半夏10克,陈皮10克,醋少许,继服5剂。后改服桂附地黄丸2盒巩固治疗,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按:“口疮”病为临床常见病之一,主要表现为口腔粘膜溃疡,疼痛、糜烂等,具有周期性、复发性及自限性等特点。西医称为口腔溃疡,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局部创伤、精神紧张、食物、药物、免疫功能失调、激素水平改变、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有关,多采用局部对症治疗,但疗效欠佳。中医一般多从心、脾、肺、胃积热论治,投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血泻下之剂,初期有效,但不能标本兼治,容易复发。
    本案根据溃疡面的特征,结合较长的病史和多服用寒凉之品的实际,从肝热阳郁着手,以乌梅丸为主方,清热温阳兼以滋补。方用黄连、黄柏之苦寒以清肝热;附子、干姜、桂枝、细辛之辛热以通达阳郁;人参、当归之甘以补肝体,清热不遏阳,通阳不助热。乌梅酸甘化阴以滋补肝体;尊“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之旨,配合导赤散引热下行。酌加行气通便,健脾利咽之品。三诊加大化痰降逆之力,寓半夏厚朴汤之意,以求全功。使人身“火在水下,上清下温”则治。
    乌梅丸为张仲景寒热并用的著名方剂,《伤寒论》原文用于治疗“蛔厥、久利”,现代可用于治疗慢性湿疹、咽炎等属于寒热错杂,肝热阳郁者。临床用乌梅丸常常变丸剂为汤剂,酌情加入醋20毫升,以增强方药治疗效果。同时重视饮食调配宜忌。
    另外,笔者体会,运用乌梅丸治肝热阳郁证,辛热药用量要小,酸苦药用量要大,补益药用量要适中,方可取得最佳治疗效果。
    日期:2011年4月22日 - 来自[临床验案]栏目
                                             邢斌医案:乌梅丸治疗汗证
           金某某,女,61岁。
           2009年11月12日初诊。
           主诉:乏力多汗10余年。
           病史:乏力自汗已10余年,怕热口渴,大便一日三四行,溏薄,如果受凉更会出现腹泻,服用黄连素后能缓解。48岁绝经,此后出现先全身发热、面部潮红、心烦,然后出汗,一日多次。纳可,眠安,脾气好。有乙肝病史,2007年因GPT升高住院,现在服用拉米夫定片,肝功能指标正常。舌淡红而胖,苔薄,脉沉弦。
           处方:乌梅15g,细辛3g,肉桂3g,川连3g,知柏(各)9g,当归3g,党参30g,川椒3g,制附子3g,仙灵脾15g,仙茅9g,巴戟天9g,7剂。
           2009年11月19日二诊:药后乏力自汗与烘热汗出均明显减轻,大便一日一行,成形,不怕热,但仍有口渴。补诉有咽炎史,经常咽喉不适,痰多,色白。舌质淡红,苔薄略腻,脉沉弦。
           处方:守方,改知柏(各)6g,去当归,加玄参9g、蝉衣12g、僵蚕12g、冬瓜子30g,14剂。
           2009年12月3日三诊:诸症均明显减轻,咽喉不适亦大减。舌苔薄白,脉沉弦。
           处方:守11月19日方,去玄参,加木蝴蝶12g,7剂。
           药后诸症均愈。
    日期:2010年6月24日 - 来自[名家医案]栏目
                                                             顾植山乌梅丸治胃脘疼验案
    顾植山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在中医文献和五运六气研究方面造诣颇深,并在临床上擅长针药结合治疗各种疑难杂病。近两年笔者有幸随之临证,见顾植山辨治各种疑难杂病,疗效颇好。现列举其治疗内科杂病验案3则。
    案1 王某,女,25 岁。2008年8月13日初诊。胃脘疼痛两年余,近期发作较频,午夜至凌晨时分痛甚。胀满,拒按,眠差,多梦,下肢膝关节以下欠温而多汗,畏冷食,口干,舌红苔薄,脉濡细。方用乌梅丸原方:炒乌梅12克,川黄连6克,炒黄柏9克,炒当归6克,川花椒9克,台党参9克,淡干姜6克,熟附片9克(先煎),北细辛3克(先煎),炒当归6克,川桂枝9克。7剂,水煎服。随诊得知2剂则痛减,7剂后则愈。
    案2 宋某,男,82岁。2010年5月17日初诊。前列腺术后,下肢浮肿,小便频,长年便溏,四肢厥逆,乏力,服温补之品又易上火,下半夜喜盗汗,舌苔稍厚腻,脉沉。方用乌梅丸:炒乌梅20克,川黄连10克,炒黄柏6克,炒当归6克,川花椒5克,台党参10克,淡干姜6克,熟附片10克(先煎),北细辛6克(先煎),炒当归6克,川桂枝10克。7剂,水煎服。
    2010年5月24日二诊:服上药诸症减,大便已正常,小便仍频,守上方加上黄芪24克,再进7剂。
    2010年6月1日三诊:小便次数减少,四肢已温,精神亦佳,稍觉胃胀,舌苔已不厚,脉有力。前方减黄芪为15克,加砂仁泥5克。7剂善后。
    案3 吴国胜,男,61岁。2010年5月10日初诊。糖尿病10年余,长年用胰岛素控制,未用胰岛素空腹血糖达12.4mmol/L,中西药皆服过,无效。刻下症见:口干欲饮,下半夜为甚,视力下降,四肢末端厥冷且汗腺萎缩,舌苔黄干裂,脉沉。方用乌梅丸:炒乌梅30克,川黄连30克(姜汁炒),炒黄柏6克, 炒当归10克,川花椒4克,台党参10克,淡干姜6克,熟附片6克(先煎),北细辛5克(先煎),炒当归10克,川桂枝10克。7剂,水煎服。
    2010年5月17日二诊:服上药后血糖平稳,胰岛素已停,空腹血糖为6.1 mmol/L,口干已好转,胃部自觉胀满,矢气后舒,二便难,动则汗出,舌脉如前。上方郁李仁15克,黄芪10克,桃仁泥10克。7剂,水煎服。
    2010年5月24日三诊:诸症平稳,二便已调,精神有增,面色转红润,腹部仍有凉感。上方加附子为10克。7剂善后。
    按:三个病案虽为三个不同的病,但其有着共同的病机。一是寒热错杂。案1之下肢欠温,畏冷食为寒;口干舌红为热。案2之长年便溏,四肢厥逆,乏力为寒;易上火,夜喜盗汗为热。案3之四肢末端厥冷且汗腺萎缩为寒;舌苔黄干裂为热。寒热错杂之候是阴阳气血之间有明显的偏衰时的外显之象。所谓“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二是下半夜病症出现或加重。3个案例都是下半夜出现或加重,这个特点是厥阴病特有的,厥阴病欲解时是丑至卯时。此时正值阴气将尽,阳气初生,证属厥阴。柯韵伯说:“两阴交尽,名曰厥阴。”故病至厥阴,两阴交尽,一阳初生。若阴阳两气不相交接,阳气难出,此阴盛阳衰故也。
    乌梅丸是治疗厥阴寒热错杂以及蛔厥证的主方。由乌梅、细辛、干姜、黄连、附子、当归、蜀椒、桂枝、人参、黄柏组成。方中有温有寒,有辛有酸,有甘有苦。而温药之量大于寒药,可助阳破阴而出。正合寒热错杂,阳不出阴之病机。服药后寒热调和,气机升降通畅,诸症自除。这三个病案充分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思想。
    日期:2010年6月18日 - 来自[临床验案]栏目

                                                              厥阴病乌梅丸证

    《伤寒论》原文︰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乌梅丸方】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一斤,当归四两,附子六两去皮炮,蜀椒四两炒出汗,人参六两,黄柏六两,桂枝六两去皮。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厥阴一篇,病理深邃,最难疏解。注家以经文中有阴阳之气,不相顺接之语,遂以经解经,于四肢之厥逆,即以阴阳之气不相顺接解之,而未有深究其不相顺接之故,何独在厥阴一经者。盖肝主疏泄,原为风木之脏,于时应春,实为发生之始。肝膈之下垂者,又与气海相连,故能宣通先天之元气,以敷布于周身,而周身之气化,遂无处不流通也。至肝为外感所侵,其疏泄之力顿失,致脏腑中之气化不能传达于外,是以内虽蕴有实热,而四肢反逆冷,此所谓阴阳之气不相顺接也。至于病多呕吐者,亦因其疏泄之力外无所泻,遂至蓄极而上冲胃口,此多呕吐之所以然也。又胃为肝冲激不已,土为木伤,中气易漓,是以间有除中之病。除中者,脾胃之气已伤尽,而危在目前也。至于下利亦未必皆因藏寒,其因伏气化热窜入肝经,遏抑肝气太过,能激动其疏泄之力上冲,亦可激动其疏泄之力下注以成下利,然所利者必觉热而不觉凉也。试举一治验之案以明之。
    辽宁刘××,寓居天津,年近四旬,于孟秋得吐泻证,六日之间勺饮不存,一昼夜间下利二十余次,病势危急莫支。延为延医,其脉象微细,重按又似弦长,四肢甚凉,周身肌肤亦近于凉,而心中则甚觉发热,所下利者亦觉发热,断为系厥阴温病,在《伤寒论》中即为厥阴伤寒(《伤寒论》开端处,曾提出温病,后则浑名之为伤寒)。惟其呕吐殊甚,无论何药,入口即吐出,分毫不能下咽,实足令医者束手耳。因问之曰,心中既如此发热,亦想冰吃否?答曰,想甚,但家中人驳阻不令食耳。愚曰,此病已近垂危,再如此吐泻一昼夜,即仙丹不能挽回,惟用冰膏搀生石膏细末服之,可以止吐,吐止后泻亦不难治矣。遂立主买冰淇淋若干,搀生石膏细末两许服之,服后病见愈,可服稀粥少许,下利亦见少。翌日复为诊视,四肢已不发凉,身亦微温,其脉大于从前,心中犹觉发热,有时仍复呕吐。俾再用生石膏细末一两,搀西瓜中服之,呕吐从此遂愈。翌日再诊其脉,热犹未清,心中虽不若从前之大热,犹思食凉物,懒于饮食,其下利较前已愈强半。遂为开白虎加人参汤,方中生石膏用二两,野台参三钱,用生杭芍六钱以代知母,生山药六钱以代粳米,甘草则多用至四钱,又加滑石六钱,方中如此加减替代者,实欲以之清热,又欲以之止利也。俾煎汤两盅,分两次温饮下,病遂全愈。此于厥阴温病如此治法,若在冬令,遇厥阴伤寒之有实热者,亦可如此治法。盖厥阴一经,于五行属木,其性原温,而有少阳相火寄生其间,则温而热矣。若再有伏气化热窜入,以激动其相火,原可成极热之病也。夫石膏与冰膏、西瓜并用,似近猛浪,然以愚之目见耳闻,因呕吐不止而废命者多矣,况此证又兼下利乎?此为救人之热肠所迫,于万难挽救之中,而拟此挽救之奇方,实不暇计其方之猛浪也。若无冰膏、西瓜时,或用鲜梨切片,蘸生石膏细末服之,当亦不难下咽而止呕吐也。
    『来源』盐山·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
    日期:2010年1月14日 - 来自[经典研习]栏目
                                                           王付:活用乌梅丸可治多病
      乌梅丸的组方中,有酸敛益阴的乌梅、苦酒,苦寒清热的黄连、黄柏,辛热通阳的附子、干姜、桂枝、细辛、蜀椒,补益气血的当归、人参,全方具有酸敛、清热、温通、滋补等作用。河南中医学院王付教授认为,乌梅丸不仅是主治蛔厥证的重要基础方,也是主治诸多杂病的常用方。
      乌梅丸在临床中常加减应用,若是辨治蛔厥证,通常可用乌梅丸原方原量,用汤剂时可酌情减少方药物用量;若是上热下寒夹虚证或辨治肝热阳郁证,必须重视因病变证机主次而酌情调整药物用量,亦即确定药物用量务必与主治病变证机和病证表现切切相应。如热重者可加大黄连、黄柏用量,亦可酌情减少辛热药用量;若寒重者可加大辛热药用量,或减少苦寒药用量;若正气虚弱甚者可加大人参、当归用量;乌梅用量必须因病变证机轻重而增减,治病用方用药贵在思路清晰,恰到好处,随机应变。
      治蛔厥证
      蛔得酸则静,故此方用乌梅、苦酒之酸以制蛔;蛔得苦则下,故用黄连、黄柏之苦以下蛔;蛔得辛则伏,故用附子、干姜、桂枝、细辛、蜀椒之辛以伏蛔;蛔得甘则动,故用人参、当归之甘以诱蛔。在临床中,运用乌梅丸主治蛔厥证而没有用于治疗慢性胆囊炎多,其实临证只要慢性胆囊炎的表现符合蛔厥证者,以法用之则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庞某,女,42岁。有数年慢性胆囊炎病史,曾作胆囊结石手术,术后仍脘腹胸胁胀痛,时轻时重,中西药治疗可症状改善不明显。刻诊:胃痛腹胀,心下痞满,气逆胸胁,而尔胸胁胀痛,手足厥冷,不欲冷食,口干不欲多饮,口苦,舌质暗淡,苔黄厚腻,脉沉弱。辨为寒热错杂夹虚证,治当清上温下,兼以补虚,给予乌梅丸变汤剂,乌梅15克,黄连12克,细辛3克,干姜6克,当归10克,黄柏12克,桂枝3克,红参6克,附子3克,花椒3克,枳实10克,白芍12克,山楂24克,醋20毫升。6剂,每日1剂,水煎服,分3服。二诊:胃脘痞满减轻,手足转温,又以前方6剂。三诊:苔厚腻基本消退,口苦减轻,又以前方6剂。四诊:诸证均较前明显好转,又以前方6剂。五诊:诸证悉除,又将前方变汤剂为散剂,巩固治疗2个月。随访1年,一切尚好。
      用方体会:该病例手足厥冷辨为寒证,口苦、苔黄厚腻辨为湿热,因心下痞满,胃痛腹胀辨为浊气壅滞,又因脉沉弱辨为虚,以此辨为寒热夹虚证。方中乌梅收敛止泻;黄连、黄柏,清热燥湿;附子、干姜、桂枝、细辛、花椒,温阳散寒;人参,当归,补益气血;加枳实行气导滞,白芍补血缓急止痛,山楂消食化瘀。方药相互为用,以取其效。
      治久利证
      乌梅丸“又主久利”,方中乌梅、苦酒收敛止泻;黄连、黄柏清泄上热;附子、干姜、桂枝、细辛、蜀椒温暖下寒;人参、当归补益气血。上诉可知乌梅丸是主治上热下寒夹虚证或寒热错杂夹虚证的重要治病方。
      杨某,女,61岁。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近2年,每天大便至少3次,时呈水样,时呈脓样,数经治疗,腹泻仍在,近半年来又增腹中肠鸣且响声如雷。刻诊:腹泻因食凉或受凉加重,手足厥冷,下肢轻微水肿,经常口腔溃疡,疮面灼热疼痛,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口渴饮水不多,舌质红,苔薄黄,脉沉弱。辨为上热下寒夹虚证,治当清上温下,兼以补虚,给予乌梅丸变汤剂,乌梅24克,黄连12克,细辛3克,干姜6克,当归12克,黄柏12克,桂枝3克,红参10克,附子6克,花椒3克,诃子10克,醋20毫升。6剂,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分3服。二诊:腹泻明显改善,口腔溃疡痊愈,又以前方6剂。三诊:唯独腹中雷鸣仍在,加姜半夏12克,粳米20克,又以前方6剂。四诊:腹中肠鸣次数减少,又以前方6剂。五诊:诸证解除,欲巩固治疗,复以前方6剂。随访半年,一切尚好。
      用方体会:腹泻因食凉或受凉而加重辨为寒,口腔溃疡灼热疼痛辨为热,因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辨为虚,以此辨为上热下寒夹虚证。方中以乌梅收敛止泻;黄连、黄柏清泄上热,附子、干姜、桂枝、细辛、花椒,温暖下寒,人参、当归补益气血,加诃子增强收敛固涩,因腹中肠鸣又加半夏燥湿降逆,粳米益气,兼防辛散药伤气、苦寒药伤胃。方药相互为用,以取得预期治疗效果。
      治肝热阳郁证
      根据“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当属肝热阳郁证。此方中乌梅、苦酒酸甘化阴,滋补肝体,以治消渴;黄连、黄柏以苦寒清热,以治心中疼热;少用附子、干姜、桂枝、细辛、蜀椒之辛,辛热通达阳郁,以治饥而不欲食;气血不足,人参、当归之甘能补肝体,以治病体夹虚。本方中诸药相互为用,清热不遏阳,通阳不助热。肝体阴而用阳,阳主动,用滋阴药虽能滋肝,但妨肝阳主动,所以滋肝必用通阳,以使阴得阳而化生。
    日期:2010年1月14日 - 来自[临床讨论]栏目
    活用乌梅丸可治多病
      乌梅丸的组方中,有酸敛益阴的乌梅、苦酒,苦寒清热的黄连、黄柏,辛热通阳的附子、干姜、桂枝、细辛、蜀椒,补益气血的当归、人参,全方具有酸敛、清热、温通、滋补等作用。河南中医学院王付教授认为,乌梅丸不仅是主治蛔厥证的重要基础方,也是主治诸多杂病的常用方。
      乌梅丸在临床中常加减应用,若是辨治蛔厥证,通常可用乌梅丸原方原量,用汤剂时可酌情减少方药物用量;若是上热下寒夹虚证或辨治肝热阳郁证,必须重视因病变证机主次而酌情调整药物用量,亦即确定药物用量务必与主治病变证机和病证表现切切相应。如热重者可加大黄连、黄柏用量,亦可酌情减少辛热药用量;若寒重者可加大辛热药用量,或减少苦寒药用量;若正气虚弱甚者可加大人参、当归用量;乌梅用量必须因病变证机轻重而增减,治病用方用药贵在思路清晰,恰到好处,随机应变。
      治蛔厥证
      蛔得酸则静,故此方用乌梅、苦酒之酸以制蛔;蛔得苦则下,故用黄连、黄柏之苦以下蛔;蛔得辛则伏,故用附子、干姜、桂枝、细辛、蜀椒之辛以伏蛔;蛔得甘则动,故用人参、当归之甘以诱蛔。在临床中,运用乌梅丸主治蛔厥证而没有用于治疗慢性胆囊炎多,其实临证只要慢性胆囊炎的表现符合蛔厥证者,以法用之则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庞某,女,42岁。有数年慢性胆囊炎病史,曾作胆囊结石手术,术后仍脘腹胸胁胀痛,时轻时重,中西药治疗可症状改善不明显。刻诊:胃痛腹胀,心下痞满,气逆胸胁,而尔胸胁胀痛,手足厥冷,不欲冷食,口干不欲多饮,口苦,舌质暗淡,苔黄厚腻,脉沉弱。辨为寒热错杂夹虚证,治当清上温下,兼以补虚,给予乌梅丸变汤剂,乌梅15克,黄连12克,细辛3克,干姜6克,当归10克,黄柏12克,桂枝3克,红参6克,附子3克,花椒3克,枳实10克,白芍12克,山楂24克,醋20毫升。6剂,每日1剂,水煎服,分3服。二诊:胃脘痞满减轻,手足转温,又以前方6剂。三诊:苔厚腻基本消退,口苦减轻,又以前方6剂。四诊:诸证均较前明显好转,又以前方6剂。五诊:诸证悉除,又将前方变汤剂为散剂,巩固治疗2个月。随访1年,一切尚好。
      用方体会:该病例手足厥冷辨为寒证,口苦、苔黄厚腻辨为湿热,因心下痞满,胃痛腹胀辨为浊气壅滞,又因脉沉弱辨为虚,以此辨为寒热夹虚证。方中乌梅收敛止泻;黄连、黄柏,清热燥湿;附子、干姜、桂枝、细辛、花椒,温阳散寒;人参,当归,补益气血;加枳实行气导滞,白芍补血缓急止痛,山楂消食化瘀。方药相互为用,以取其效。
      治久利证
      乌梅丸“又主久利”,方中乌梅、苦酒收敛止泻;黄连、黄柏清泄上热;附子、干姜、桂枝、细辛、蜀椒温暖下寒;人参、当归补益气血。上诉可知乌梅丸是主治上热下寒夹虚证或寒热错杂夹虚证的重要治病方。
      杨某,女,61岁。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近2年,每天大便至少3次,时呈水样,时呈脓样,数经治疗,腹泻仍在,近半年来又增腹中肠鸣且响声如雷。刻诊:腹泻因食凉或受凉加重,手足厥冷,下肢轻微水肿,经常口腔溃疡,疮面灼热疼痛,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口渴饮水不多,舌质红,苔薄黄,脉沉弱。辨为上热下寒夹虚证,治当清上温下,兼以补虚,给予乌梅丸变汤剂,乌梅24克,黄连12克,细辛3克,干姜6克,当归12克,黄柏12克,桂枝3克,红参10克,附子6克,花椒3克,诃子10克,醋20毫升。6剂,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分3服。二诊:腹泻明显改善,口腔溃疡痊愈,又以前方6剂。三诊:唯独腹中雷鸣仍在,加姜半夏12克,粳米20克,又以前方6剂。四诊:腹中肠鸣次数减少,又以前方6剂。五诊:诸证解除,欲巩固治疗,复以前方6剂。随访半年,一切尚好。
      用方体会:腹泻因食凉或受凉而加重辨为寒,口腔溃疡灼热疼痛辨为热,因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辨为虚,以此辨为上热下寒夹虚证。方中以乌梅收敛止泻;黄连、黄柏清泄上热,附子、干姜、桂枝、细辛、花椒,温暖下寒,人参、当归补益气血,加诃子增强收敛固涩,因腹中肠鸣又加半夏燥湿降逆,粳米益气,兼防辛散药伤气、苦寒药伤胃。方药相互为用,以取得预期治疗效果。
      治肝热阳郁证
      根据“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当属肝热阳郁证。此方中乌梅、苦酒酸甘化阴,滋补肝体,以治消渴;黄连、黄柏以苦寒清热,以治心中疼热;少用附子、干姜、桂枝、细辛、蜀椒之辛,辛热通达阳郁,以治饥而不欲食;气血不足,人参、当归之甘能补肝体,以治病体夹虚。本方中诸药相互为用,清热不遏阳,通阳不助热。肝体阴而用阳,阳主动,用滋阴药虽能滋肝,但妨肝阳主动,所以滋肝必用通阳,以使阴得阳而化生。
    日期:2009年5月6日 - 来自[临床讨论]栏目
    济生乌梅丸
    僵蚕 (三钱)、乌梅 (五枚)、 醋丸
    日期:2008年5月22日 - 来自[卷八]栏目
    乌梅丸
    黄柏 (二钱)、黄连 (八钱)、桂枝 (二钱)、附子 (二钱)、细辛 (二钱)、 当归 (二钱)、花椒 (二钱)、人参 (二钱)、乌梅 (十枚)、 干姜 (三钱) 共为末, 蜜捣千椎为丸, 米饮下, 温肝敛木, 化虫止利, 真神方也。
    日期:2008年5月22日 - 来自[卷八]栏目
                                                                              乌梅丸新用
           乌梅丸原系《伤寒杂病论》方,由乌梅、细辛、附子、桂枝、人参、黄柏、黄连、干姜、当归、椒目组成,具有温脏、补虚、安蛔之功效,原多用治蛔厥。笔者以该方加减用治内科杂症,疗效颇好,兹举例如下。
           1、泄泻
           董某,男,62岁,1993年5月初诊。患者因腹泻2年余,屡治不效。诊见:面色晦黯,大便溏薄,夹有不消化食物,每天5~6次,伴有腹胀隐痛,时热时冷感,食少乏力,舌淡红、苔薄白腻,脉弦细。证乃久病缠绵,脾气虚弱,运化失权,兼寒热夹杂,治以温中补虚,收涩止泻,拟乌梅丸加减。处方:乌梅15g,干姜、黄柏各10g,炮附子、黄连、细辛、桂枝各3g,党参、神曲各30g。每天1剂,水煎服。7剂后大便次数明显减少,成形。30剂后大便基本复常。
           按:本例泄泻,时间近2年余,西医未有明确诊断。肝硬化、肠肿瘤多见便溏,腹胀隐痛,夹有不消化食物,且病程较长,反复不愈,与本例近似。久泄不止,致脾土虚衰,中阳不温,运化失职。方中乌梅、干姜温中收涩;少佐附子、细辛、桂枝辛温之品,增强温脏之力;黄柏、黄连苦寒坚下,又能缓和方中诸药之温燥;党参、神曲补气健脾,和胃止泻。诸药对症,故能获效。
           2、咳嗽
           曹某,女,61岁,1991年初诊。患者系结肠癌术后肺转移化疗后,咳嗽痰少,色白质粘,咯出不爽,口干,时伴有胸闷不舒,气短便溏,食少腹胀,面色少华,舌淡红、苔少,脉濡。证属病久体弱,脾土亏虚,土不生金,宣肃失常。治以温中补虚,敛肺止咳。拟乌梅丸加减。处方:乌梅15g,干姜、黄柏、黄芩、椒目、紫苏叶、天竺黄各10g,炮附子、细辛、桂枝各3g,党参、黄芪各30g。水煎服,每天1剂。服药2周咳嗽减轻,去紫苏叶、天竺黄,再进2周,咳嗽平。
           按:肺部转移性肿瘤形成慢性咳嗽,多见干咳,痰少难咯,久咳易累及脾脏,形成寒热错杂症。虽病位在肺,治宜兼顾肺、脾。方中乌梅味酸,敛肺止咳;黄柏、黄芩燥湿化痰;天竺黄、紫苏叶止咳平喘;附子、干姜、椒目、细辛、桂枝取“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意,且桂枝能温通上下,和血宽中;党参、黄芪补肺脾之气,扶助正气以祛邪。
           3、胃脘痛
           金某,男,68岁,1997年初诊。患者为胰腺癌术后,胃脘隐痛,食欲减退,食后饱胀,偶泛涎水,面色萎黄,形瘦,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弦细。胃镜示:慢性胃炎。证属中焦虚损,阻碍气机,气滞不通,不通则痛。治当温中补虚,理气健脾。拟乌梅丸加减。处方:乌梅、干姜、白术、椒目、炒黄柏各10g,炒黄连、陈皮各6g,细辛、制附子各3g,党参、八月札各30g。水煎服,每天1剂。7剂后胃痛好转,仍嗳气,加乌药6g。再服3周后症状基本消失。
           按:慢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范畴,可见脘腹胀痛、饮食不馨、嗳气、食后饱胀、便溏、面色萎黄、消瘦等脾胃中虚症。同时兼有气机阻滞等症。乌梅丸中乌梅酸以开胃;干姜、白术、椒目、细辛、制附子、陈皮温煦中焦;黄连、黄柏炒制可减其苦寒伤胃;党参、乌药、八月札健脾补气,理气止痛,且八月札有抗癌之功,药症相合,故能奏效。
    日期:2008年5月8日 - 来自[经典研习]栏目

                                          乌梅丸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9例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等为主要症状,以结肠黏膜慢性炎症和溃疡形成为病理特点的一种消化道疾病。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的改变,其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更由于本病治愈难度大,且愈后又常易发,并与结肠癌的发病亦存在一定的关系。因此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笔者用乌梅丸加减治疗本病3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9例,男23例,女16例;年龄18~58岁;病程3个月~20年。全部病例符合1992年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病学术研讨会制订的诊断标准:(1)有持续或反复发作性慢性腹泻,如黏液便、脓血便等;(2)排除肠道及寄生虫感染;(3)结肠镜检查或组织学检查有慢性炎症、腺体变形、黏膜溃疡等。
        1.2  治疗方法  本方药物组成:乌梅60g,细辛5g,炮姜8g,黄连8g,当归15g,附子8g,蜀椒8g,桂枝10g,党参20g,白头翁15g,地榆15g,炒枳壳10g。加减用药:湿热偏重者,去附子、干姜、蜀椒,加黄柏、秦皮;脾胃虚寒者,黄连减量为3g;脾肾阳虚者,加重附子量为15~30g,加补骨脂、赤石脂;腹痛甚加白芍;便血加侧柏叶。全部病例服用此方,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3次口服。1个月为1个疗程。
        1.3  结果
        1.3.1  疗效标准  本组39例痊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纤维结肠镜检黏膜正常,大便化验正常,停药观察6个月无复发;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纤维结肠镜检黏膜轻度炎症反应及部分假息肉形成,大便化验较前明显好转;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镜检、化验均无改善。
        1.3.2  治疗结果  本组39例痊愈16例(41.03%);有效20例(51.28%);无效3例(7.69%),总有效率92.31%。
        2  典型病例
        患者,男,46岁,干部。腹胀肠鸣,黏液血便,每日5~6次,持续2年余,曾用中西药治疗,效果不佳。复发2个月,经外院肠镜检查示:距肛门30cm以下结直肠黏膜弥漫充血,水肿糜烂,浅溃疡形成,上覆黄白苔样物及黏液。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于2002年5月12日来我处就诊。证如上述,形体较瘦,口苦,饮食减少,精神不佳,腹部叩之如鼓,但轻轻揉按后腹壁较软,舌苔白腻,脉细。中医辨证为寒热虚实错杂,气血不调。给予乌梅丸加减:乌梅60g,细辛5g,炮姜8g,黄连8g,当归15g,附子8g,蜀椒8g,桂枝10g,党参20g,白头翁15g,地榆15g,炒枳壳10g,木香12g。每日1剂,水煎服。服5剂症状明显减轻,腹泻每日2~3次,继用乌梅丸加黄芪30g,改党参为人参10g,连用15剂症状完全消失。1个月后复查肠镜病变处黏膜稍充血,血管纹理模糊,糜烂及浅溃疡消失,随访1年无复发,获临床治愈。
        3  讨论
        本病属中医“久泻”、“休息痢”、“肠风”等范畴。多因外感湿热毒邪,或饮食不节,或脾胃虚弱,或劳倦太过而损伤脾胃,湿热留滞大肠,与气血相搏,损伤血络,病久伤及脾胃,出现寒热错杂,虚实相兼,本虚标实之证。乌梅丸温清并用,为治疗寒热夹杂、蛔厥主方。方中重用乌梅之大酸,涩肠止泻固脱;桂枝、附子、蜀椒、细辛、炮姜辛温发散行气、温中散寒蠲饮;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地榆收敛止血;白头翁清利下焦湿热;枳壳行气导滞;当归补血活血;党参补气扶正。全方辛开苦降,寒温并用,祛邪扶正,气血双调,涩肠止痢。实为治疗寒热虚实错杂溃疡性结肠炎之良方。
      作者单位: 400047 重庆,重庆师范大学校医院中医科
      (编辑:丁  薇)
    日期:2006年8月20日 - 来自[2006年第4卷第3期]栏目
    吐蚘
    吐蚘   证名。指呕吐蛔虫。蛔古作蚘,即吐蛔。出《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仁术便览》卷四:“吐蛔虫,以苦楝根为君,佐以二陈汤。”上方意在驱蚘止吐。亦可用安蚘法。《景岳全书》卷二十:“凡吐蚘者;必因病而吐蚘,非因蚘而致吐也。故不必治其蚘,而但治其所以吐,则蚘自止矣。”因胃火而吐蚘者,但清其火,火清而蚘自静,轻者抽薪饮,甚者万应丸。因胃寒而吐蚘者,但温其胃,胃暖而蚘自安,用乌梅丸。因胃虚无食而吐蚘者,此胃气大虚之候,速宜补胃温中,用温胃饮、理中汤、圣术煎。《张氏医通》卷四:“吐蚘有寒、有热、有寒热交错。寒则手足厥逆,吐出之蚘色淡白者,理中汤加乌梅、黄连、蜀椒;甚则蚘死而形扁者危矣。热则蚘色赤而多,且跳动不已,安蚘丸主之。寒热交错,则病者静而复时烦,得食而呕,蚘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蚘,乌梅丸主之。”使君子、鹤虱、芜荑、槟榔等均有驱蚘作用。
    日期:2006年1月12日 - 来自[字母T]栏目
    经来饮食后即吐
    经来饮食后即吐   病证名。《竹林女科证治》:“此因痰在胸脘,阻隔米谷,不能下胃,急服乌梅丸化其痰涎,后服九仙夺命丹(豆豉、木香、陈皮、山楂、草果、枳壳、茯苓、厚朴、苍术)。”
    日期:2006年1月11日 - 来自[字母J]栏目
                                              乌梅丸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笔者在脾胃病临床专科门诊中,用乌梅丸加减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5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6例患者中,男36例,女20例;发病与情绪忧郁有关40例,有心悸、乏力、潮热、多汗、失眠等心肾不交症状16例。临床均以腹痛不适、腹胀、肠鸣、腹泻、便秘或者腹泻与便秘交替为主要症状。
      1.2 治疗方法 基本方组成:乌梅、细辛、干姜、黄连、附子、当归、黄柏、桂枝、人参、川椒。加减法:脏寒腹痛加吴茱萸、肉桂;中满呃逆加丁香、砂仁;脾虚湿盛加苍术、陈皮;心肾不交桂枝易肉桂;邪热内陷去桂枝、干姜;大便燥结加火麻仁、杏仁。用法:每日1剂,开水煎煮,分早、中、晚3次服,15日为1个疗程。忌食生、冷、辛、滑食物,同时保持愉快的心情。
      1.3 疗效标准 按照国家标准应用《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疗效评定标准。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大便每日1~2次,量正常且成形,大便常规无异常,半年以内无复发;好转:临床症状、体征改善,大便常规基本正常,半年内复发1~2次;未愈:临床症状、体征无变化。
      1.4 结果 治愈43例,好转10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4.6%。
      2 典型病例
      患者,男,58岁,教师。2002年12月25日就诊。反复腹痛、肠鸣、腹泻6年余,每日次数达5次以上。每遇情绪激动时发作更为频繁。曾做全消化道钡餐、纤维结肠镜检查均无器质性病变,大便常规正常,有时可发现少许白细胞、食物残渣和脂肪球,肝功能正常。经多方求医和抗感染治疗,未见好转。症见精神忧郁,形体消瘦,体倦乏力,腹部听诊,肠鸣音亢进。舌质红,苔微黄而腻,脉弦细而滑。遂投乌梅15g,细辛3g,干姜10g,黄连12g,附片(先煎)12g,当归12g,黄柏12g,肉桂10g,生晒参15g,苍术12g,陈皮12g,川椒10粒,3剂煎服。第4天复诊时,自述大便次数减少到每日3次。效不改方,继服原方半月,大便恢复到每日1~2次,追访至今未复发。
      3 讨论
      肠道易激综合征,是胃肠道最常见的功能性疾病,约占消化道疾病门诊量的33.3%。它是一种具有特殊生理病理基础的,独立的肠功能紊乱性疾病,属中医“肠郁”、“泄泻”、“腹痛”、“便秘”,“痢疾”等范畴。患者常有腹痛不适、腹胀、肠鸣、腹泻、便秘,或者腹泻与便秘交替为主要症状,可因情绪波动而诱发。中医“脾藏意”、“肝主疏泄”、“忧思伤脾”、“木郁乘土”等传统理论表明,祖国医学所称的气机,要受到肝疏泄功能的支配,而疏泄功能除直接参加消化活动外,还兼有调整消化系统的生理作用,管制消化系统的神经—体液功能的一部分。本病的基本病机为肝气不舒,疏泄失常,肝强脾弱,木乘土位所致的肝脾不和、脾虚失运、湿热夹寒。乌梅丸组方旨在酸苦辛甘合用,寒热同治,调和肝脾,气血兼顾,以桂、附、姜、椒温脏寒,调气机;黄连、黄柏清热燥湿;人参、当归补气养血;乌梅涩肠和液。药证相符,调治得宜,故获良效。
      (编辑子 涵)
      作者单位:408313重庆市垫江县鹤游中心卫生院
           408300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
    日期:2005年9月21日 - 来自[中医中药]栏目
                                                                     乌梅丸临证应用举隅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由乌梅、细辛、干姜、黄连、当归、附子、蜀椒、桂枝、人参、黄柏十味药组成。是治疗厥阴病的主方,为寒热苦辛酸并用的复方,能解阴阳错杂、寒热混淆之邪。此方虽寒热并用,但总以温脏固脱之力居多。据此,本人在该方基础上稍予加减,治疗多种疾病,效果颇佳。
      1 头痛
      患者,男,38岁,于1997年8月17日来诊,患者于2个月前不慎被日光灯架砸伤头部,嗣后则巅顶痛,发作时头痛欲裂,形寒汗出,有欲仆倒之状,善恐,静卧休息可稍缓,脉弦、舌质暗少津。此乃病发于外,阴阳失调于内,几经治疗,病情虚实寒热错杂。总属厥阴头痛,用乌梅丸加减,方药:乌梅12g,细辛6g,吴茱萸12g,黄连15g,当归15g,炮附子10g,桂枝10g,人参15g,川芎15g,3剂,日1剂,水煎分2次服。22日复诊,痛去大半,守方共进10余剂病愈。
      按:头为诸阳之会,厥阴之脉会于巅顶,头痛而有欲仆倒状,系厥阴风木上触,兼内风而为之;头痛欲裂,久病入络,脉道不畅,瘀也。病情错杂,此时非直达厥阴巅顶之剂不能熄其风、镇其痛。故选用厥阴主方加减而治愈。
      2 小便失禁
      患者,男,68岁,平素体弱,小便淋漓失禁。时轻时重1年余,自认为是一般老年状况,未予治疗,至接诊时,小便已几不能自控,伴见腰酸膝软,神疲形寒,口苦而粘,小便有灼热感,舌质淡,脉沉弱。此为年老体弱,肾虚下元不固,兼湿 热之邪滞留膀胱而不去,治以温补、清利并用。乌梅丸加减,乌梅12g,干姜12g,炮附子10g,桂枝10g,当归15g,人参15g,黄芪20g,五味子10g,黄柏15g,熟地25g,水煎服。日1剂,共5剂。二诊,小便已能自控,腰酸明显减轻。将此方改为散剂,日服12g,1个月后复诊,痊愈。
      按:厥阴肝经“过阴器,抵小腹”,病患小便淋漓失禁,有灼热感,系厥阴疏泄不利,气机不调,而升降失常,兼有湿热之邪壅积下焦,水道失调是其一;平素肾虚,所谓“无阳则阴无以生”,致气化不及州都,固涩无权是其二,可以乌梅丸主之。
      3 带下病
      患者,女,43岁。患带下病3年余,前医以温补固涩之品为多,效果不明显,刻下见:时带下量多,色淡,质稀,伴有恶寒,体倦腰困腿软,四肢厥冷,食欲不振,双下肢水肿,大便稀,小便清长,口干舌燥,唇色鲜红,脉沉细。诊为脾肾阳虚,虚不固涩,久服温热之品致内生燥热,治以乌梅丸加减,乌梅10g,干姜10g,炮附子15g,当归20g,桂枝15g,人参20g,柴胡15g,黄连15g,黄柏10g,白术15g,水煎服,日1剂,5剂后复诊,带下量明显减少,四肢转温,据此方稍加减,服用近20剂,症状全消。后以此方治类似之病均有佳效。
      按:本例患者,几年来在治疗上一直温补固涩为法而效果不显著,细推敲此案之带症,非纯属虚寒所致,其中夹杂实热之邪,故非单纯温补、固涩而能收效。
      (收稿日期:2004-04-11)    
      作者单位:025350内蒙古赤峰市克旗医院 
      (编辑黄 杰) 
    日期:2005年9月21日 - 来自[中医中药]栏目
                                                                  乌梅丸临床应用举隅
    《伤寒论》第338条云:“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乌梅丸主之。”故乌梅丸为治蛔厥之良方,不仅如此,在临床上,以此方化裁治疗痢疾、肠痈、痛经等证,均取得明显效果,现叙述如下。
    1 治疗胆道蛔虫症
    例1,患者,女,68岁。自述5天前因误食生冷之物,遂感上腹部阵发性绞痛,甚引向右肩胛部放射,并伴四肢不温,恶心、呕吐、不欲食,曾吐蛔虫2条,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弦稍弱。李克绍教授遂用:乌梅12g,川椒6g,炙甘草6g。取3剂,3日后患者欣喜复诊,自云服药1剂,疼痛顿时减轻;3剂尽而疼痛竟全消失,并便下蛔虫数条。继以香砂六君子汤2剂善后,患者因误食生冷而诱发且无上热之象,故去苦寒之黄连、黄柏,并弃参、归等安脏之药,仅用乌梅、川椒安蛔驱蛔,药少而精,但药精力专,紧扣病机,故能收到如此满意之疗效 [1] 。
    例2:患者,形瘦神疲,面色青黄,右上腹痛如刀绞,时痛时止,并吐蛔1条,心中疼热,呕吐酸水,四肢厥冷、舌质红、苔薄黄,脉沉细数。邓县已故老中医周连三先生辨为蛔厥腹痛,方用:乌梅24g,细辛、蜀椒各4.5g,黄连、黄柏、当归、党参各6g,炮附子、桂枝各9g,槟榔15g,干姜18g,服1剂,自觉四肢厥冷减轻,但心中疼热不解,又加烦躁、口渴、喜饮,急来诊治,恰逢张感深先生,确诊蛔厥无疑,认为乌梅丸乃中的之方,而出现反应的原因在于重视下寒而忽视上热,遂减干姜为9g,增黄连为12g,加大黄12g,服2剂而愈。此为上热下寒偏上热者,故临床加减显奇效 [1] 。
    2 治疗痢疾
    例3:患者,患休息痢,多方求治,历时数月,缠绵不愈,虽便次不多,但均带脓血,里急后重较轻,时时恶寒,微热,腹痛较甚,舌红,苔黄,脉沉数,手指发凉,予以乌梅丸加减:乌梅9g,黄连、黄柏、制附子、桂枝、广木香、花椒、细辛、干姜各6g,当归、白芍、大黄各12g。开水煎服,服2剂后,腹痛缓解,手指转温,再进1剂,腹痛脓血便全止。大便化验,全部转阴而康复 [1] 。
    例4:患者,中年女性,患休息痢,经西医检查,诊断为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大便检查:粘液(++~++++),脓细胞(+~+++),血细胞少许。病后即积极治疗,效而不固,尤以进食油腻生冷,病必加重。以乌梅丸加减:乌梅9g,附子、桂枝、干姜、花椒各6g,黄柏、黄连、广木香各6g,当归、白芍、罂粟壳各12g,党参、肉豆蔻各9g。连进5剂,脓血粘液便消失,粪便化验,全部转阴而愈 [1] 。
    例5:患者,男,51岁。脾胃素虚,又食生冷,遂发为痢,日20余次,先后服西药和枳实导滞丸等,病稍缓解,但仍日下剩10余次,迁延3月余,遂求治于张感深先生,症见: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神疲肢倦,头晕目眩,大便粘冻,白多赤少,腹痛绵绵,喜暖喜按,饥而不欲食,食则腹胀,四肢厥冷,小便清长,舌边尖红,苔白多津,脉沉细。处方:乌梅24g,黄连、黄柏各12g,当归、党参、炮附子各6g,干姜、蜀椒、桂枝各4.5g,细辛3g。3剂,效不显。遂求治于周连三先生,认为乌梅丸证无疑,然干姜量少,而黄连、黄柏量大,清上有余,温下不足,于是增干姜为15g,减黄连为9g,黄柏为4.5g,服12剂而愈 [1] 。故治疗脾胃虚寒之久泻久痢,可重用生姜。
    3 治疗肠痈
    肠痈并非只能用大黄牡丹皮汤及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其中尤以寒热错杂证者,必以乌梅丸化裁方有著效。例6:患者,中年男性。患肠痈3日。恶寒发热、呕吐, 右下腹疼痛剧烈,屈膝侧卧,舌淡红,苔黄,脉沉紧。因不愿手术,前来求诊。以乌梅丸加减:乌梅9g,花椒、桂枝、附子、干姜、细辛、黄连、黄柏、广木香各6g,当归、赤芍各12g、大黄18g,服药后大便畅泄5次,腹痛缓解,憎寒发热不著,去大黄后再进2剂,诸症消失而愈 [1] 。
    4 治疗
    小儿手抖小儿之病,疳积(营养不良症)、虫证甚多,王海如以乌梅丸治疗蛔虫扰动厥阴的手抖1例,取得满意之疗效。例7:患儿,女,7岁。其母述其女两手发抖已有数月,前医选用羚羊角、钩藤、石决明、生地、桑叶等平肝熄风之品治之不愈。察其面色苍黄,体质瘦弱,食欲不佳,夜间喜伏卧,有时腹痛,舌质淡润,苔薄白,脉沉细无力,下唇内有粟状颗粒,白睛有蓝斑。此乃蛔虫扰动厥阴之蛔厥症,而非湿热伤津,肝风内动之掉摇。遂予以乌梅丸:乌梅10g,黄连6g,黄柏3g,桂枝3g,党参3g,附子3g,细辛3g,当归3g,干姜4g,川椒15粒。服用2剂手抖减轻,继2剂,手抖已止 [1] 。
    5 治疗痛经
    痛经久不愈者,多因肝脾失调,气血不和,气机失于调畅,郁久而生寒热,致虚实互呈,寒热错杂之证,可用融汇祛寒热,调肝脾,和气血诸法于一方的乌梅丸治之。例8:患者,32岁。经行时少腹疼痛,月水不畅,其色时淡时黯,或挟瘀块,历经3载,月月如是,多方求医不效,以致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查其面色萎黄,心烦口渴,手足不温,乏力肢酸,舌质淡胖,边尖红,苔薄黄,右脉细软,左脉弦细,少腹按之拘急、痛引阴户,以乌梅丸为汤剂,每月经前3剂,经期3剂,经后3剂,3个月而愈 [1] 。
    综上所述,乌梅丸不仅是治疗蛔虫症的良方,而且经过恰当的配伍加减,可应用于临床多个学科,在临床治疗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乌梅丸治疗很多疑难杂证的钥匙
乌梅丸
引用 活用乌梅丸可治疗多种疾病+乌梅丸治疗消化系统寒热虚实错杂证心得+心绞痛,厥阴病,乌梅丸
【引用】乌梅丸治遍身顽癣之医案 - 人间真情的日志 - 网易博客
顾植山乌梅丸治验
姚梅龄:乌梅丸的临床运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