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议大枣在《伤寒论》中的应用

大枣为鼠李科枣属植物枣的干燥成熟果实,原产于中国,首载于《诗经》:“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美酒,以介眉寿”。其性甘温,归脾胃经,功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有一定的解毒作用。《神农本草经》谓其:“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从汉代名医张仲景的著作《伤寒论》中可知其对大枣使用甚为广泛,全书载方112首,应用大枣者共40首,仅次于甘草的70首,在太阳病脉证篇出现于34方中,在阳明、太阴、厥阴病脉证篇各出现于2方中。笔者现就《伤寒论》中大枣的应用进行探讨。

 

《伤寒论》中大枣的功用

 

1. 调和营卫

 

桂枝汤为《伤寒论》中的第一方,如清代医家徐彬所言:“桂枝汤,外证得之,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化气调阴阳。”方中用姜、枣配伍来调和营卫。营属阴,卫属阳,卫气通达需里气之助,大枣甘温益气,得生姜之辛通可防其甘缓气壅之偏;又生姜辛温散寒,得大枣之甘守,而缓和其辛散之性,二药合用,能行脾胃之津液而调和营卫。诚如《本草思辨录》曰:“生姜味辛色黄,由阳明入卫。大枣味甘色赤,由太阴入营。其能入营,由于甘中有辛,惟甘守之用多,得生姜乃不至过守。生姜辛通之用多,得大枣乃不至过通。二物并用,所以为和营卫之主剂。”又如张锡纯所说:“(生姜)与大枣同用,善和营卫,盖借大枣之甘缓,不使透表发汗,惟旋转于营卫之间,而营卫遂因之调和也。”《伤寒论》中对于营卫不和的病证,张仲景必以姜、枣相配来调和。除桂枝汤及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等桂枝汤类方外,还有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小建中汤等皆姜、枣同用,虽各方主治的病证有所不同,但总有营卫不和的病机,故宜调和营卫,姜、枣同用。



 

2. 补中健脾  

 

《名医别录》谓大枣“补中益气”,《本草求真》亦云“大枣专入脾、胃。味甘气温,色赤肉润,为补脾胃要药”。如“伤寒脉结代,心动悸”之炙甘草汤证,大枣用达30枚,其与炙甘草、人参合用,共奏补中益气,滋充气血生化之源,用以复脉。其它如黄连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等均是使用大枣、人参与甘草相伍补中益气。又《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中的当归四逆汤,功能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主治血虚寒厥证,其病机为素体血虚而又经脉受寒,寒邪凝滞,血行不利,营血不能充盈四肢末端血脉,遂手足厥寒、脉微欲绝。方中除用当归、桂枝养血通脉外,还重用大枣,多达25枚,用以补气健脾,协同当归、白芍补生营血,同时还能兼防桂枝、细辛燥烈太过,伤及营血。另大枣健脾而质润,所以在治疗水饮病证时,先圣张仲景亦常使用之。一方面取其健脾化湿以制水,另一方面因质润,还能防止燥湿利水过度而使津液受伤。如主治饮停心下,阴液不足而兼见太阳营卫不和的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及主治奔豚证的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3. 缓和药性  

 

《神农本草经》载大枣能“和百药”,《药对》指其能“杀附子、天雄毒”。大枣与部分有毒或药性峻猛的药物同用,有解毒,缓和药性,保护胃气的作用。如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所言,大枣“调和百药,能缓猛健悍之性,使不伤脾胃”。如《伤寒论》峻下逐水之重剂十枣汤,方中甘遂、大戟、芫花皆药性峻猛,而又与甘草相反,且为散剂,故用大枣“内药末”服用,既能缓和药性,又能健脾护胃,使攻邪而不伤正。



 

《伤寒论》中大枣的用量

 

很多医者在临床诊疗时,虽注意了方剂与脉症、病机的相应,却忽略了药物剂量与脉症、病机的相应,而后者常对治疗效果起重要作用。在《伤寒论》用大枣的40方中,其用量以12枚最常见,共有28方,其它用量按出现方数依次为4枚3方,6、10、25各2方,5、15、30枚各1方。在调和营卫时,张仲景常以生姜3两、大枣12枚相伍,如《仲景方药古今应用》中所言“仲圣法,和营卫以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为相当之效”。而其它用姜枣调和营卫,但大枣用量减少者,为表证较轻,用量按组方要求成比例减少的缘故,如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以及柴胡桂枝汤。张仲景用大枣补中益气时亦常用12枚,如小柴胡汤、黄芩汤、旋覆代赭汤、半夏泻心汤及小建中汤等。而柴胡加芒硝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中大枣用量亦因取小柴胡汤1/3或1/2组方而成,故分别用大枣4枚及6枚。《伤寒论》中用大枣较多者有当归四逆汤及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均用25枚;炙甘草汤用30枚。三者重用大枣都是为了加强补中益气之功效。至于治疗悬饮证的十枣汤,考其用量可能是十枣肥者足以健脾护正,若大枣用量过大则恐补虚而碍祛邪,过少则邪去而正伤。此方中大枣用量比例问题还需相关研究进一步阐释。



 

《伤寒论》中大枣的炮制

 

大枣外表具厚5-7.5μm的角质层及4-6列厚角细胞,完整入汤剂时,阻碍了溶剂的进入和内部成分的煎出,且煎煮过程中产生大量泡沫。有研究表明,将大枣生品不剖开入药者煎出物百分含量为9.85%,生品剖开入药者煎出物百分含量为13.55%,而将大枣炒焦并剖开入药者煎出物百分含量达36.46%,符合“焦香健脾”的中医理论。所以张仲景用大枣时多剖开(原文为擘)入汤剂,以利有效成分的析出。如陶弘景曰:“道家方药,以枣为佳饵,其皮利,肉补虚,所以合汤皆擘之也。”

 

结语

 

综上所述,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应用大枣主要利用其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第一,与生姜相配调和营卫;第二,补中益气,健脾生津;第三,缓和药性,解毒。另外,张仲景对大枣的用量及炮制亦有所规范。以上均充分体现了医圣张仲景对大枣药性功能的了解,及对其临证运用的精熟。



 

【本文来源:彭浩,姚真,凌昌全.浅议大枣在《伤寒论》中的应用.中华中医药杂志[J].2016,31(3):782-78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笔记】《伤寒论偷偷教》第一梯·第一讲(20110822)
伤寒论.第21、22条
秋季食枣正当时,国医大师何任教你识枣
六、心阴阳两虚证
名方应用4 被忽视千年的伤寒基础方
道医|混沌元气汤:白芍、生姜、炙甘草等交互有神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