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浮脉研究

张仲景脉法的特殊性,已为历来研究《伤寒论》的大家和学者所周知。在这里,笔者仅就“浮脉”探讨如下。


1、浮脉是太阳表证之主脉

太阳经主一身之表,为六经之藩篱,外邪来袭,太阳首当其冲,卫阳之气趋于太阳之表,以抵御外邪之侵袭,正邪相争,气涌血沸,其脉必浮。所以,浮脉在《伤寒论》中乃是太阳表病时必见之主脉,故浮脉作为“太阳病”之主脉,首先出现在太阳病提纲之首:“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提示以后凡言太阳病者,其脉象表现首必应见“浮脉”。


浮脉主病邪在太阳之表,在辨证论治中具有指导性作用,故只要见到浮脉,治疗上就要考虑解表。


《伤寒论》第37条云:“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本条讲虽患太阳病十余日,但若脉仍见浮之象,则说明太阳表证依然存在,所以治疗仍可用麻黄汤发汗解表。


《伤寒论》第51条云:“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伤寒论》第232条云:“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以及《伤寒论》第235条云:“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以上各条都在强调浮脉在诊断和辨证论治中的重要性,只要见到脉浮,即是病在表,就可考虑应用麻黄汤治疗。


再如《伤寒论》第113条:“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和《伤寒论》第116条之:“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脉浮,宜以汗解。……欲自解者,必当先烦,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以上两条中的脉浮,都强调了汗法运用的指标性脉象,这其中还包括了证候复杂的病变和误治变证中所见到的浮脉。


《伤寒论》第276条云:“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本条则指出了,即使是病已至太阴,若见其脉浮者,亦当考虑是否仍兼太阳之表。太阴里虚寒证,兼见太阳外感者,临床随时可遇到,治疗当先解其在表之邪,而后再顾太阴里证。《伤寒论》第112条云:“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及《伤寒论》第170条之:“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此二条则又告诉浮脉的治疗禁忌,从侧面再次强调浮脉主表的意义。


《伤寒论》第112条是表证当汗,但不可用“火”迫汗;《伤寒论》第170条是表寒未去,虽有里热也不可用寒凉之白虎汤。


2、浮脉主阳主温热

浮脉的形成,除因正邪互争于表,更多的原因还由于阳热之盛。阳热属火,火性向上向外,即《内经》所谓“明耀”,火热盛则血涌脉道而上浮,所以脉象显现于皮肤之上,厌厌聂聂,如循榆荚。如《伤寒论》第6条云:“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此条指出“风温”病的脉象是“阴阳俱浮”。“阴阳俱浮”即尺寸俱浮,说明风热之邪甚盛,而致血脉上涌。此虽亦属表证,但重在揭示风热之盛。又《伤寒论》第115条云:“脉浮,热甚,而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指出此“脉浮”就是因为“热甚”而形成。如此之浮脉,绝不能当作表证之脉对待,更不得用灸法来治疗。


3、浮脉主水热互结之蓄水证

在病变的过程中,水热互结的蓄水证可出现浮脉,其脉之所以浮,是因热而致。《伤寒论》第71条云:“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及《伤寒论》第223条云:“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以上二条中的浮脉与表证之脉浮绝不相同,也绝不是有些《伤寒论》注家所说的“是蓄水而兼太阳之表”的浮,所以太阳膀胱蓄水证见之,而阳明水热互结者亦见之。


4、浮脉主结胸病与脏结病

浮脉主病,还与其出现的部位有着密切的关系。《伤寒论》第128条云:“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者,则主结胸病。《伤寒论》第140条云:“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者,必结胸。”都是言结胸病应见浮脉。《伤寒论》第129条云:“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本条则主脏结病。结胸与脏结是两个性质截然不同的疾病,结胸是痰水与邪热互结胃肠胸膈之实证,而脏结则是阴寒内结五脏之虚证。实热与虚寒,怎么都会出现“寸脉浮”呢?这是因为此浮脉之形成是阳热之气被格于上而形成。痰水热邪互结于中,阳气格而不得下通,所以寸脉浮;阴寒之邪内结于脏,阳气上格亦不得下通,亦见寸脉浮,这与邪在表之浮脉迥然不同。


5、浮脉主虚

浮脉主表,浮脉主邪实,但也主正气虚。《伤寒论》第29条和第30条即向我们阐述了这一问题。《伤寒论》第29条云:“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在此讲《伤寒论》的学者,多解释本条所言是太阳表虚证,其实此言非也。若果如此,那用桂枝汤治疗错在何处?我们知道桂枝并非汗剂,而是治疗太阳表虚证的方剂,而条文则曰“此误也”,原因何在?显然,这里所讲的浮脉,根本不是太阳中风证之浮脉。这里所讲的浮脉,是病人正气内虚,阴阳并竭,虚阳外浮上越所形成,“自汗出,微恶寒”是阳虚卫疏,不能温分肉、肥腠理、司开合而致,这与感受风寒外邪之脉浮别若天壤。所以张仲景告诫我们:“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因此,必须注意浮脉亦主里虚证,不可一概以“表”而论。


6、浮脉在寸主病在上焦

浮脉见于寸,还主病在上焦。《伤寒论》第166条云:“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鞕,气上冲喉咽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本条文中所云“寸脉微浮”之微,不是微脉之微,而是说于寸部微触皮肤、轻触皮肤之微。寸主上焦,包括胃之上脘与胸膈,由于痰食阻滞于上,卫气不能开发于上焦,故见“病如桂枝证”,既曰“如”,就肯定不是,有“头不痛,项不强”可证,更有“胸中痞鞕,气上冲喉咽不得息”可证。气阻于上,不得下通,所以脉轻触即见于寸部。


7、浮脉在关主痞证

浮脉见于寸者,是病在上焦,但若见于关部,则主病又有不同。《伤寒论》第244条云:“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指出若关部脉见浮象的,则病应在中焦胃脘,即“心下痞”。太阳病治法不当,误下邪陷,痞塞于心下,致脘腹气机不通而成“痞”证,气鼓于中,故见关部脉浮。此与表证之脉浮当严格区别,若再误用发表,则病变益甚。


8、浮脉主少阳病

前言浮脉是太阳病之主脉,但并不绝对,浮脉亦可主少阳病。《伤寒论》第231条云:“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此条就指出了浮脉亦主少阳病这一点。少阳居表里之间,既可内转入里,亦可外达出表,所谓“枢”也。病在阳明,十数日不解,若见到病人脉浮,说明正气匡复,邪转少阳,有外达之机,所以用小柴胡汤和而解之,助正气以驱邪外出。


9、浮脉用以解释病理机制

《伤寒论》中论脉,除主病以外,在许多情况下是用脉象来阐释病理机制,浮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伤寒论》第6条云:“脉阴阳俱浮”,所阐释的是温热病邪热炽盛,不仅抟于阳份,而且也迫及阴份,以致表里俱热。《伤寒论》第12条云:“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本条阐释了两个问题,一是病在卫表,故“阳浮(寸浮)”与里无涉;二是太阳中风为什么要“发热”,这是由于卫阳上浮与邪相争的缘故。《伤寒论》第45条云:“脉浮者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此条阐释了病在太阳之表,不在里,故不可用下法,因在外,故必当以汗解其外。《伤寒论》第37条、第51条、第232条之“脉浮”,所阐释的都是为什么要用麻黄汤治疗。


由于浮脉主病机在表,风寒之邪闭在腠理,腠不开则邪难去,非麻黄汤不可也。《伤寒论》第112条之“脉浮”,则阐释了伤寒病为什么不可以“火迫劫之”的道理。伤寒脉浮是病在太阳之表,太阳表证只可以汗解,若“以火迫劫之”,则会发生亡阳的变证,因浮脉已是阳气上浮之象,再以火迫,则上浮之阳很易亡失,由此也提示了凡用火法者,切不可用于脉之见浮者。《伤寒论》第29条之“脉浮”,所阐释的是阴阳两虚,虚阳上浮的病理机制。阳浮于外而见浮脉,非正邪相争于太阳之表之浮脉,误于桂枝,则阳气很容易外亡,故遇此病机,汗法在所必禁。


10、脉证合参并灵活对待

浮脉主病,或阐述病理机制,应和患者临床表现的证候紧密联系,这是张仲景脉法的一大特点。如果把脉与证割裂开来,恐怕就意义不大了。


浮脉而见发热、恶寒、头项强痛,那就是太阳外感;见汗出,就是中风证;见无汗,就是伤寒证;若脉浮而只有发热,没有恶寒,则又是温病了。


浮脉见发热,小便不利,少腹急结,则为水热互结的蓄水证;若还伴见口渴欲饮水而不饮,且发热较甚,也是蓄水证,但为阳明蓄水,下焦阴气已伤。


浮脉见于寸部,伴有心下按之疼痛,甚或下及少腹,上及胸膈,是痰水热邪互结的结胸证;若伴饮食如故,时时下利,或病胁下素有痞,痛引少腹入阴筋,则又为阴寒内结于脏的脏结证;若伴胸中痞鞕,气上冲咽喉不得息的,则为痰食积于上脘的瓜蒂散证。


浮脉而伴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呕恶的,是病在少阳之小柴胡汤证。若浮脉见于关部,而伴心下痞满的,则是邪陷中焦之痞证。


11、结论

从以上对《伤寒论》浮脉的探讨,可以看出张仲景脉法的特殊性。张仲景论脉特别灵活,同一种脉象主病亦可不同,在此可主表证,在彼则又可主里证;在此可主实证、热证,在彼则又可主虚证、寒证。张仲景之脉,可以主病,又可以指病机,还可以代表一群证候。其关键在于脉不仅须与临床证候紧密联系,还须与其所出现的部位紧密联系,有时还应和其兼脉相联系。只有这样临床诊病才能避免失误,辨证才能准确,投方用药才能有的放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论点评》[1]
第07 讲 太阳病概说(2)、太阳病提纲
卢雄明的个人空间
《伤寒论》学习笔记11
六经辩证
刘渡舟伤寒论十四讲 第三讲试论六经为病提纲证的意义+第四讲《伤寒论》的气化学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