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十九年磨一针》

编辑收到冰台先生《四十九年磨一针》初稿后,就文中所感所思求教于先生,先生畅言作答,并欣然允我们以此作序。


盖先生虽习古书、爱惜传统,然非顽冥不化的复古狂人,他说:“我这几十年,倒也算得见多识广,从古代漂流下来的糟粕,尤甚他人唾弃更为坚决,但在古人的大智大慧面前,我不至有目无珠。针刺治病,是内经医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医学理论法天则地援物比类,至简无垠、至深无穷,是华夏先祖们宏伟智慧的结晶,我愿顺应、痴迷其中。我是一民间针者,之所以努力宣传内经医学,是因痛心疾首于现代中医的广泛西化。中华针灸经过两千多年的演变,时至今日,不但中医的针灸变得支流门派繁杂,各执一词,疗效也大多捉襟见肘,针灸理论早已经不再纯姓‘中国’了。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家纷纷推出自己一套理论解释针刺技术。很多中医由于对内经医学所言的经脉理解混沌,对于营气、卫气、五输穴、十二原、标本、根结、开合枢、气街、四海、奇经八脉等概念稀里糊涂的不明,临床上困苦不堪。遇见那些思维简单直接的洋夷针术,便趋之若鹜,奉为圭臬,名为‘科学’,转而视老祖宗的内经智慧为糟粕,实在可叹可悲,也是我中华天下百姓病患之大不幸!若我们能静下心来,以自然之道去解读内经,明白经脉经筋九针到底是什么,明白营气与卫气的循行、经络别络五输诸原的作用与规律、阴阳四时之离合,我们就知道脏腑病该怎么治,筋骨病该怎么治,临症就可以坦荡从容而处之,大好疗效的中医始源之针灸,又何至于反被西施效颦的洋夷针术们颠覆呢?”


《四十九年磨一针》


第二届立新七針中级班培训课程第一阶段结束。谨以此文,作为本期培训课程的纪念。



孔子曰:五十而知天命。何为天命?听天由命吗?以前我一直不能明白其意。


自2012年开始,我创办成型的立新七针疗法开始面向全社会推广。通过这几年的迅速发展,自己也在内经海洋里日新月异的进步着,至目前为止,立新七针的整个学术体系已经基本完善,同时我也进入了人生的第49年,也迎来了第二期“立新七针中级班”的40位学员。


在以往的培训课,我发现有少部分同学比较内向,怯弱于提问和动手,学习效果不太好。一方面,师生之间,毕竟在认知上有较大的差距,沟通上或多或少都不那么随意,另一方面,学员与学员之间其实更容易也更方便沟通。所以自二零一五年三月份开始,立新七针中级班培训课程试行“传、帮、带”的教学模式,我会根据情况选择一些临床表现优异、又愿意积极跟同学们分享交流的七针老学员,来协助我解答新学员在课业行针诊治等方面的工作,令培训课程更加注重理论结合实践,让新学员可以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内经浩瀚如海,知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立新七针每一期的培训课内容,都会有较大变化和提升,这正预示立新七针的生命力是和于自然规律的。这次中级班,尽管限定学员名额在通知出来后短短数日就满员截止了,由于很多人的强烈要求与举荐,结果实际名额严重超员一倍。


因此我在立新七针针灸协会群里的老学员当中,挑选了十六位临床运用立新七针疗效很不错的七针医生,邀请他们作为我的助教,这十六位助教,对立新七针有着坚定的信念,又具备团队协作精神,积极参与七针建设,所以助教们在为七针做出贡献的同时,我也是奖励他们一次回炉学习提升的机会,同时也是一次检验七针老学员真实临床能力的过程。


3月25日,为时九天的本期中级班第一阶段课程结束。


学员们每堂课都聚精会神听我谈天说地讲内经,我看到四十双眼睛,随着课程的进展,渐渐的由浑浊变得透亮起来,我知道,他们已经正式步入内经之门了。从最后一天学员们的提问中,所涉及的知识深度与范围,验证了我的判断。

这四十名学员,以中年人居多,基本上都是临床经验非常丰富的医生,他们有的人曾八方拜师学医,学过的医术门类比我见过和听过的还多,有的已经在一线行医二三十年了。要知道,这些见多识广的医生,谁没有几手绝活呢?每一位在他们当地可能都是非常拽非常牛的神人,走路都不正眼看人的那种。如果不能从灵魂上征服他们,中级班的培训课根本不可能进行如此顺利,更得不到他们发自内心的掌声。


学医,很多人一直纠结于想学到一些规范化的操作招式,也就是某穴治某病,某病用什么针扎什么穴之类的临床经验,因为不用太费脑子,易学易掌握,比较受大多数人欢迎。


对此,我有不同的见解。


术,只不过是一些经验和技巧罢了,认知到位了,其实是很容易创造出来的。我若教你术这个层面的东西,可能短时间内你会非常欢喜,赞不绝口,奔走相告。但五年十年之后,随着坊间一波又一波各种新鲜奇特医“术”的出炉,你当年所学到的那些医术,一定会落后或被淘汰,你现在的学费一定是从50000贬值成5000或500甚至不值50元。但是,若从思想思维这个层面上去学习提升,让思想与思维观念都发生巨大转变,虽然短时期内可能见不到大的经济效益,但三年五年或十年之后,你的认知提高了,又何愁无“术”?举手投足之间就可以信手拈来,那么现在付出的5万,一定增值成了50万500万或者5000万甚至更多。


就像房屋筑基一个道理,地基打好了,何愁后头没有好的发展?


人,也是只有自己先富裕起来了,才能够给予社会和百姓更大的帮助。在我看来,医生这个职业,其实是济世的治国之位。


所以,只有令医者的思想认知提升到上医治国的高度,才能够真正让他们的生活与事业飞速进步,这时候才能够以高质量的方式去帮助到更多需要帮助的病患。那种日复一日的程序式工作,只能令医者变得更加机械和呆滞,事业谈何发展?


内经医学,高贵在于他的思想境界和认知度,这才是无价之宝。


内经曰:九针者,天地之大数也,小之则无内,大之则无外。古往今来,有几人领悟了这句话啥意思?三年前我就一直反复在告诫学生,千万别在针具上着相了,内经九针不是九支针具,九针其实是思想,七针也是思想,所以七针虽然名为七针,其实只是一针。世界上没有比思想更广阔的,也没有比思想更狭小的,所以小之则无内,大之则无外。

古人云:积行成习,积习成性,积性成命。今日学生们的思想切入内经轨迹,开始信解行证立新七针,相信他们绝大多数人的命运从此将得到转变。


那一日,课间休息时,有学生问我:老师,你的阅历怎么这么丰富,居然可以把自己的生活阅历用来解读内经,而且解读出来如此的实用?


我对学生说,我虽然有那些丰富的阅历,如果我不勤于总结,不善于思考,不去道法天地自然,不去和于《黄帝内经》,那么经历了也就经历了,即便心有不甘,闲着也只能闲着,我又岂能借助七针展现出内经医学的辉煌?


话语说完,我蓦然发现,自己生命中走过的这四十九年,经历过的那些艰辛、挫折、磨难、失败、悲苦、欢欣、喜悦、成功……可谓“历遍穷通”,最后都是为现在的立新七针所准备的,厚积薄发,所以七针这两年才发展得如此迅猛。

我突然领悟到了天命的真意。


古人说“十年磨一剑”,我磨内经九针得立新七针,又岂止用了十年?


自己从小到大在美术、文学、雕刻、电钳工、无线电、武术、气功等方面的兴趣与爱好;在金属冶炼、汽车维修、商业经营与销售等方面的工作历程;以及在长江边生活长大,山川河流寒暑易节洪荒郊野等现象对我的启迪;十余年时间数十次赴全国各地学习,涉猎遍及中医西医,正统与民间;在国内外的各种寻访与旅游,区域种族习俗自然环境方面的异同;在父母、子女、亲戚、朋友、家庭、婚姻、师生之间所经历的那些情感方面的郁闷困楚与愉悦惬意;在自己身体上所领受的那些病痛与丧失,变化与愈合……等等等,无一不是为现在的立新七针所准备的。


真可谓四十九年磨一针!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伐其身行,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自己在内经医学的道路上,何尝不是如此。


老天既然安排我经历那些人那些事那些针,又令我的思维方式与几千年前古人的思想能够同频,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这才是天命。


九针沉寂两千年,经脉被世人所曲解,卫气则不知所云,日用而不知,既然被我阴差阳错的破解了,我就必须去弘扬,因为是天命。


然而,内经医学这种古老而新鲜的事物,并不那么容易被更多的人所接受。


有一次,遇见某职位与中医有关的高官要员,他听闻“立新七针”,不禁惊讶的问我:我怎么没听说过这种针法?你的渊源何处?我说,立新七针是内经九针的其中七种,要问渊源,我的上一代就是《黄帝内经》,无论针具针法、学术思想还是理论体系,皆源自内经本意。我以为他会感兴趣而继续了解下去,孰料他听闻《黄帝内经》,立刻表现出对立新七针的不屑一顾了,然后语重心长对我说道:“内经这本书,有非常多的糟粕在里面,几千年前的书,所写的那些理论,很多都不适合现代社会了,所以你一定要以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这本书。”


我极度无语。


我相信,他若明白内经所讲述的都是天地间永恒不变的那些规律,不仅适用于现代社会,也适用于千秋万代之后的社会,他绝对不会如此评价《黄帝内经》的。


但是这位官员所代表的,其实是非常庞大的一个势力群体的认知,在这样一种强势的认知状态下,内经医学焉能受到重视?


能被称作经书的,记载的一定是古人在学术思想方面的重要资料。天变地变,自然规律永恒不变,若我们一开始就带着怀疑与拒绝的态度去读经书,又岂能解读明白其中的片言只语?


看不懂,其实是自己认知没到位,或心神不够端正,不要轻易否认。


我们可以反思一下,华夏先祖们能够创造出富含无穷思想魅力的汉字,仅凭这一点,先祖们的高智慧,就不是我们现代人这点思想境界可以随意蔑视的。

内经那些文字,背后到底承载有多少思想?


不可得知。


我只知道,内经浩瀚如海,我们任重而道远。


只有等未来,更多的人融入内经天地的时候,内经医学才能够被人们所重视。


所以,已经磨了四十九年的立新七针,还将继续磨下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十九年穷不死,三百六日醉如泥。
重逢.探访.青春的印记~插队四十九年纪念20180412
于右任草书心经(四十九年五月)
乱世枭雄:天命转移中的信口雌黄
王文远教授治疗飞蚊症一针见效
民国四十九年台湾一圆红铜样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