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阳之为病”中的“之”趣

导读:《伤寒论》条文第一条为什么不写作“太阳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是因为“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是整个太阳病标志性和代表性的证候特征。


解条文、话医林第三——之乎者也之趣

作者/毕伟博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上一次条文之旅,论及“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探讨了“三阴三阳”的概念以及引出的一些问题。

 这一次,将继续我们的旅程,试着解清之后的文字,解清一些相关问题。 


阅读文言文,面对次数最多的是那些文言虚词,之乎者也、矣焉哉、而于以等,以至于人们用“之乎者也”来指代文言文。《伤寒论》中的文言虚词更是对文意有重要的、甚至方向性的影响,希望有幸试着一个一个的揭示其中意趣。

 

第一个问题,“太阳之为病”中的“之”,何解?    

此处的“之”,在文言中的功能叫做“取消句子独立性”,使本来的一句话——“太阳为病”成为了“主语从句”,大体相当于英语中的“that”、“what”等虚词引出主语从句。类似的古文用法:《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触龙说赵太后》:“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第二个问题,“为病”与“之为病”何解?

其实汉语可以说是一种高超、高深的“语境”语言,可以说“不拘小节”,在细节方面,比如语法方面,不很严格,甚至不很严谨,尤其当与西方的德语、法语等相比尤其如此。据说这也间接影响到我们的学术传统和民族性格。比如说主、谓、宾吧,有时连这样基本的结构都可以倒错、缺失,但也丝毫不影响人们之间传达那些哪怕最复杂、精深的信息。举一下很简单而有趣的例子,“老头晒太阳”,“老太太晒荞麦皮”。大家平时都这样说,也都能非常到位的理解句子的语意和语境,更没有人去细究语法。但其实这深刻的反映了汉语的一种现象,反映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思想方法。“正确”的语言似乎应该是:“太阳晒老头”,“老太太使荞麦皮被太阳所晒”,但岂有人这么说话,古代的中国人也如此,张仲景也如此。这两句话因为有一个“晒”字,于是不需要强调“太阳”,词也能达意。语言的译解有“信、达、雅”三个原则,再举一下雅一点的例子,如那首著名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纯粹是在作画,是在描摹语境,也没有什么语法可言。


中国人的思维,往往“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汉语也是如此,只要能达到准确、全面传达语意、语境的目的,语法是小问题。于是,问题来了,“太阳之为病”,为什么不写作“太阳为病”?

但这又先引出了一个小问题,有必要这样字斟句酌、锱铢必较吗?


《太平御覽·何顒別傳》讲:“同郡張仲景總角造顒,顒謂曰,君用思精而韻不高,後將為良醫,卒如其言,顒先識獨覺,言無虛發”。古人对张仲景的性格有这样的评价:“用思精、韻不高”,观其作品的文字,也确实体现了他这样的性格。而在《解条文、话医林第二》我们探讨了作者性格、文风等对于条文有如何重大的影响。后续文章中,我们也将不断仰望张仲景如此的性格和文风,以及他精密、精深的文字。字斟句酌是必要而且有用的。


《伤寒论》、《金匮要略》有很多“为病”的条文,一类写作“之为病”,另一类写作“为病”,条文如下:

    “之为病”在《伤寒论》中:

    “太阳之为病……”;“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

    “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

    “之为病”在《金匮要略》中:

     “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熏黄也”;“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阴毒之为病,面目青……”;“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劳之为病,其脉浮大,手足烦……”;“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黄汗之为病,身体肿……”;“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转筋之为病,其人臂脚直……”;“蛔虫之为病,令人吐涎……”。

    “为病”在《伤寒论》中: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

    “为病”在《金匮要略》中:

    “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痉为病,胸满,口噤……”;“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己茯苓汤主之”。


很多注家注本,基本思路是以自己的观点、理念,仅仅对着某一条文本身做想当然的阐发。《論語·八佾第三》中孔子慨叹说:“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如果文獻不足,圣贤尚且不能“徵之”,所以本文旗帜鲜明的反对这样的“专家意见”。厚积而薄发,是中国人的传统。当研究某一条文时,当相关的“高证据等级的”文献准备好了,一目了然的时候,循着《解条文、话医林第二》所讲的“以经注经”和“整体认识”两个基本的原则性方法,相信条文文字背后的医理终究被科学的揭示出来。而且,我们希望由此得以“言之有据”,得以自拔于“神秘”而“简单”、“简陋”、“想当然耳”的泥淖。以上两个原则将在后续的文章中不断应用,而如果相关文献证据过多,篇幅有限,将在文后附录。


回到条文中来,根据以上的文献证据分析:第一,《伤寒论》、《金匮要略》全文的“为病”都是统一的含义,是动宾结构,可以解译做“成为疾病”、“造成疾病”,证据比如:“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第二,所有“之为病”的条文基本都是在作者讲授一类疾病的开头,比如今人所谓的六经病提纲证的六条条文;而“为病”的条文相反,基本都不是在“开头”。证据比如太阴病篇两个条文:“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很明显,“太阴之为病”可以认为是“总论点”,条文所论的内容是太阴病有标志性和代表性的证候特点;“太阴为病,脉弱……”是“分论点”。

 

但是需要指出,是否这样“之为病”的条文真能被称作“提纲证”,存疑。如果有幸,将在后续篇章中与读者老师探讨。


似乎跋涉千山万水,才能抵达目的地。现在我们的结论是,第一条为什么不写作“太阳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是因为“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是整个太阳病标志性和代表性的证候特征。推测作者要表达如下的意思:“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是太阳病具有理论典型性的证候学描述。就好像今天的人们如果要阐述山东人的典型特点,往往说实例,而非讲理论,而实例中的特点并不是每个山东人都尽然如此。这样通过提出假说性具体典型而阐述理论性问题的方式,可谓自古以来中国人思想方法之常。 

下一次,我们将继续《伤寒论》的条文之旅。

 ***

作者介绍:毕伟博,医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呼吸科医生。致力于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间质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症等疾病的研究和中西医结合诊治。主持课题“肺间质纤维化证候学特征及其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近期文章《感染后咳嗽证型分布特点探析》《“半表半里”及“枢机”理论的证伪》《仲景“和”思想面面观》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学伤寒】条文第183条
疾病由轻到重的传变规律(一)——《伤寒论》全新解读
揭开《伤寒论》真相的不二法门
关于“三阴三阳”的辨别---读《伤寒论.图解》后的杂想
如何形成六经辩证框架
步入中医经方的世界:何为太阳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