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专题 | 羊鲜暖冬 | 北方羊肉(北京)

《说文解字》说“羊大为美”。我们不去研究“美”字的成型,以及羊和“美”的关系,单从字面来理解——肥大的羊才是美的!可不是么?作为有进食洁癖的物种,羊对食物的选择非常单一,除了草还是草,过了秋天草木衰败,羊儿们就没有肥美的水草了,要挨过冬天就得用夏天累积的脂肪取暖。瘦弱的羊容易生病,膻味也会变重,我们不去考虑温性的羊肉之于养生的意义,单从口感来说,冬天也是食羊肉的最佳时节。从西北地区的烤全羊、手抓羊肉、羊肉泡馍,到北京的涮羊肉、羊蝎子火锅,江南地区的白切、红烧羊肉……羊肉在中国的烹饪带有强烈的地域性色彩。


北方羊肉

从涮羊肉说起

在北京,涮羊肉是家喻户晓的一种极为普通的吃食,各种规模的涮羊肉馆遍布大街小巷。羊肉的肉质细腻、容易消化,蛋白质含量高、低脂肪、胆固醇含量少,有一定的进补功效,而且吃时形式简单,自始至终热气腾腾,荤素搭配、营养合理。但我小时候很少吃羊肉,那会儿买肉要肉票,牛羊肉(清真除外)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凭副食本买到点儿。直到插队返京参加工作后,拿到第一个月工资便和几个好哥们儿直奔位于东安市场(当时叫东风市场)北门、京城最著名的涮肉馆——“东来顺”,这是我第一次来东来顺,一进餐厅,肉香、调料香香气扑鼻,光闻味儿就让你垂涎三尺,一众吃客整得热火朝天的,赶紧找地儿落座,弄他个“沟满壕平”,四两一盘的羊肉我一个人就干了九盘!真叫一个过瘾,直到肚歪才收手,味道那叫香啊!


自清末以来,北京的餐馆大多是山东菜系一枝独秀,像著名的“八大楼”、“八大堂”、“八大居”等等,在这里吃饭并不是为了单吃某一样菜肴,而是丰富的筵席。民国以后,山东菜逐渐走低,有两样“单一”饮食的地位迅速上升,一是全聚德的烤鸭;再一样就是东来顺的涮羊肉。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吃饭也需要“明快”,过去的筵席是“叠床架屋”、“目标散漫”,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食客已不满足于从一道道菜肴的衔接中缓慢品味。同时,大多数客人的消费能力也不支持,转而从实际消费角度上追求“简洁、明确”,并让文化精神渗透进去,从而赢得文化上的发展,可能由此“八大楼”等很快成为历史陈迹,而使全聚德和东来顺的名声愈来愈响。


除了涮羊肉,羊肉还有许多种吃法,像烤肉(早先叫炙肉),京城著名的有烤肉季和烤肉宛,前者以烤羊肉著称,后者主要是烤牛肉。再有就是“烧羊肉”,北京早先的儿歌里都有唱到它,可见是家喻户晓,比较著名的有“月盛斋”、“隆福寺白魁老号”等。进入冬季了,全城的吃主儿又开始大啃“羊蝎子”了,“羊蝎子”就是羊的整根脊柱骨,因其尾部的弯曲像蝎子的那个钩子,故得名羊蝎子。羊蝎子低脂肪、低胆固醇、高蛋白,富含钙质、易于吸收,有滋阴补肾,养颜壮阳的功效。有的餐馆总是把羊蝎子写成羊“羯”子,是错误的。因为那个“羯”也不念“蝎”音,有人以为这是羊身上的,就应该有个羊字,其实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羊蝎子常可用来做清汤火锅,味道鲜美。也有餐馆用新疆的馕坑烤羊蝎子,别有风味。(文:崇占明)


涮羊肉

“涮”字,字典里解释为:“烹饪方法,把肉片等放在滚水里略烫一下就取出来蘸作料食用”。此技法会保留食材本身的鲜味和鲜嫩的程度,最大程度保住营养成分,是最科学的吃法。这种涮的吃法,除了四川的涮火锅,最有名的当属老北京涮羊肉了。


关于老北京涮羊肉的起源,说法众多,但有一种说法流传颇广。当年元世祖忽必烈统帅大军南下远征。人困马乏饥肠辘辘之时,想起家乡菜肴——清炖羊肉,于是吩咐部下杀羊烧火。正当伙夫宰羊割肉时,探马报告敌军逼近,忽必烈一边下令部队开拔一面喊:“羊肉!羊肉!”厨师知道他性情暴躁,于是急中生智,飞刀切下十多片薄肉,放在沸水里搅拌几下,待肉色一变,马上捞入碗中,撒下细盐,放点沙葱,忽必烈连吃几碗翻身上马率军迎敌,结果旗开得胜。庆功宴时,忽必烈大赞了这道菜,并犒赏了厨师,赐名“涮羊肉”。从此“涮羊肉”就成了宫廷佳肴。


元朝期间,北京人吃羊肉的比率越来越高,城里随处可见羊肉床子,至少有五条羊肉胡同。单说涮羊肉,早先京城著名的涮羊肉馆要数“东来顺”、“壹条龙”、“正阳楼”了。正阳楼为了保证羊肉的质量,从口外(指张家口)买回的羊群要在延庆康庄一带先圈养一段时间,上膘后才屠宰加工食用;东来顺的羊肉也是非常讲究的,用经过阉割、二至三岁公羊身上的“上脑”和后腿部位的“大三岔”、“小三岔”、“磨裆”、“元宝肉”、“黄瓜条”等部位,大约只有一只羊的三分之一,余下的肉就卖给“羊肉杠”上。壹条龙的羊肉必须是来自内蒙古专供的滩羊肉,粉肉白腰,香而不膻,肉质鲜美。选切羊肉时要经过一天一夜的“压肉、排酸”,切出的肉片薄,自然打卷,形似刨花,不失嫩香。三家的佐料各有特色,基本上都会有:芝麻酱、绍酒、酱豆腐、韭菜花、辣椒油、卤虾油、酱油、米醋、葱花、香菜末等,配上糖蒜、白菜心、粉丝、酸菜、冻豆腐、芝麻烧饼等。


现在,东来顺和壹条龙依然是北京城里著名的涮肉馆,只是有些程序已经简化了,比如压肉、排酸的过程,只需要在零下5度的冰柜里放置12小时即可;人工切肉的工作基本已经被机器替代,手切只占一小部分。各家选取的羊还是内蒙羊,只是多了先进的外国品种。过去涮羊肉只有冬天才吃,能吃到的配菜也只有白菜、冻豆腐、糖蒜等,如今不仅可以一年四季吃涮羊肉,配菜也是丰富多彩,随便搭配了。只不过,讲究的人,依然会点手切羊肉,再讲究点的,则会按照部位来点肉。


老北京涮羊肉的经典搭配

必备主食,总是在吃肉吃到尾声的时候,再来一碟烧饼掀起另一轮高潮。


糖蒜讲究的是甜、脆、爽,可以缓解涮羊肉的腻,还避免了鲜蒜的辣和刺激。


传统的唯一调料,主要成分是芝麻酱、酱豆腐、韭菜花、绍酒等。


在没有冷藏冷冻设施的年代,大白菜是老北京人的冬季必备蔬菜。


东来顺

始建于1903年的东来顺于1955年实行公私合营,创始人是位名叫丁德山的回民。1903年,他在东安市场里摆摊出售羊肉杂面和荞麦面切糕,以后又增添了贴饼子和粥。


由于生意日渐兴隆,便取“来自京东,一切顺利”的意思,正式挂起“东来顺粥摊”的招牌。1914年,东来顺增添了爆、烤、涮羊肉和炒菜,同时更名为东来顺羊肉馆。到三四十年代,东来顺的涮羊肉已经驰名京城。

近年来,东来顺采取了普遍扩张的路线,全国已经有100多家连锁店,过去,一家店小30人的切肉团队,已经被快速便捷的切肉机取代,一家店只需要一个手切师傅和一台切肉机即可。手切羊肉这门技艺已经被评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东来顺集团的陈立新师傅就是涮羊肉的非遗技艺传承人。手切羊肉讲究的是“薄如纸,齐如线”,每片的厚度不能超过0.5毫米,切得时候,刀要上下垂直,保证每片羊肉的薄厚均匀。


东来顺在内蒙有两个屠宰基地,乌兰察布盟就是其一,这里的羊已经不是原来的本地羊,而是用澳洲的无角羊和本地绵羊杂交而成的新品种,这种羊骨骼细小、产肉率高、脂肪丰富,口感更肥美。另一个基地在海拉尔,这里的羊是南非引进的优良品种杜泊羊,这种被称为钻石级的羊肉有着细腻的口感和悠长的香味,成为很多羊肉馆的首选。

地址:北京市王府井大街138号北京APM商场5层(APM店)

电话:010-65280930

人均:130元


壹条龙饭庄

原名南恒顺羊肉馆,创建于乾隆50年(公元1785年)是北京比较早的著名回民涮羊肉馆。相传光绪皇帝慕名微服进店吃涮羊肉,遂改名为壹条龙,由山东禹城一位韩姓人氏创办。2006年被中国商务部首批认定为“中华老字号”。如今,相较于东来顺的大规模扩张路线,壹条龙的发展就比较保守,目前只有北京的两家店,最老的一家还在老地址前门步行街,南来北往的游客成了这里的主要消费群体。老北京涮肉依然保持着当年的传统,在这里工作了35年的由师傅带领着徒弟们打理着整个厨房,除了机器切割,手切羊肉也是这里的一大特色,黄瓜条一天限量卖30多条,供不应求。

地址:北京市前门大街27号(前门店)

电话:010-63044638

人均:80元


炙子烤肉

老北京吃羊肉,还有一种著名的吃法——炙子烤肉。所谓“炙子”是烤肉用的工具,是用两公分左右粗的方铁条排在一起,两层成九十度叠在一块儿,外形成圆形,像煎盘似的。现在大多的“炙子烤肉”用的是一种带“楞”(像洗衣板似的)的煎盘,就不对了,它不透气,肉是“煎”出来的。烤肉的佐料有12种之多,如:酱油、卤虾油、米醋、糖、葱丝、香菜末、姜汁、孜然、胡椒等,将腌好的羊肉片放到“炙子”上烤制,迅速翻动,撒上葱丝、香菜末,再打上一个生鸡蛋保持肉质鲜嫩,不一会儿肉香四溢,入口鲜嫩肥美、风味盎然。


有说“炙子”就是切成小块儿的肉,用于烤制,就更离题万里了。一个烤肉师傅要学的东西可比普通切肉师傅多多了。烤肉用的羊肉和涮羊肉一样讲究切薄片,对着光看能透光方才标准。另外,火候很关键。想要学会控制火候,首先要学会笼火、架柴。


烤肉季的师傅马帅,是第七代烤肉季非遗文化传承人的徒弟,别看只有28岁,却已经有近10年了烤肉经验了。他告诉我们,当初,光笼火、架柴,他就学了半年,标准是要用一张报纸就能生起火来。再用1年多的时间练习切肉;再学习煨肉,了解各种调料和羊肉的配比,这个看似简单,其实全靠自己用心学习,季节不同,调料的比例也会有调整。比如夏天的酱油,发酵期长,酱味足,就要少放些。等以上这些都学会后,才能正式烤肉。


如今,老的烤肉工具“炙子”好像只有烤肉季里仅存的了。后海银锭桥附近的烤肉季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这里的炙子是用4乘4的方钢结成的直径约一米左右的圆盘,下面是一个生火的锅,周围有一圈做餐桌用。据说过去的炙子烤肉就是一个摊,食客都围着炙子站着吃。


有了店铺之后,烤肉季的烤肉有了两种吃法:文吃和武吃。文吃就是先在厨房的大炙子上烤好肉,再用小烤盘端上桌食用,烤盘下面是一个景泰蓝的小火炉,里面点火,慢慢加热着吃,这种方式比较适合扩大规模后的餐厅。


为了让现代人体验过去的烤肉文化,餐厅特意保留了一个武吃包间,在这里可以原原本本的体验一回站着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畅快淋漓。武吃要提前预定,因为光生火就要40分钟。原始的武吃指的过去老爷们儿自烤吃肉的架势,二尺长的“6道木”(一种酸枝木做的筷子,现这种树已绝迹),一只脚蹬条凳,肩搭毛巾,站在烤肉炙子旁,自己取料自己翻烤。口味分为老、嫩、焦、糊、甜、辣、咸和怀中抱月——这是一种非常形象且有意思的吃法,将鸡蛋打在烤肉上,肉香中混合了蛋香,蛋液的渗透让烤肉口感更鲜嫩多汁,美味无比。生火用松木或柏木,用特定的方法架好火,专业的师傅在旁边帮忙翻烤,加了香菜、大葱烤好的肉,围放在炙子四周,随吃随夹,佐以糖蒜、麻酱烧饼、黄瓜条。武吃,真的是有趣又有气氛的吃法,越吃越香,一直香到盘净肚歪,停不下口。这种潇洒豪放的吃法让人印象深刻,欢乐无比。


烤肉季

烤肉季创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经营的烤羊肉久负盛名,有“南宛北季”的口碑。相传其创始人是北京东通州的回民季德彩,当时,他在什刹海边的荷花市场摆摊卖烤羊肉,打出了“烤肉季”的布幌,一时间引得众食客纷至沓来,烤肉远近闻名。经营多年后,季家在银锭桥边买下了一座小楼,正式开办了“烤肉季”。其所处位置正是“燕京八景”之一的“银锭观山”处,面对一波碧水,远望西山夕阳,吃着美味的烤肉,实在是一大享受。至今,在游人如织的后海,上到烤肉季二层,坐在窗边,依然能感受到无边的风景和流水的岁月,难怪自古文人墨客都爱来这里吃肉。

地址:北京市地安门外大街前海东沿14号

电话:010-64042554

人均:100元


其他羊肉吃法

烧羊肉

梁实秋在《雅舍谈吃》中写到:“买烧羊肉的时候不要忘了带碗,因为他会给你一碗汤,其味浓厚无比。白己做抻条面,用这汤浇上, 比一般的牛肉面要鲜美得多。”这里说的烧羊肉,就是老北京的另一种典型的羊肉吃法。早年间北京城里烧羊肉只有羊肉床子卖。所谓羊肉床子,就是屠宰售卖羊肉的店铺,到了夏天,午后就开始附加着卖烧羊肉。东四一带大的羊肉床子,每天总要宰上小十只大尾巴羊。著名的老字号“白魁老号”家的烧羊肉配方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用料不同,制作过程大致为:制汤、紧肉、煮肉、煨肉、炸肉,讲究的吃主买烧羊肉时都会和店家要点儿“汤”儿,回家拌面条吃,比如梁实秋。


白水羊头

白魁老号的“白水羊头”也是非常著名,其实应叫“白水羊头肉”才对,其选料严格,制作精细,刀工讲究,成品色白洁净,肉片又大又薄,蘸着特制的椒盐吃,软嫩清脆醇香不腻,风味独特。羊头是选用两三岁内蒙古产的山羊头,羊头要用清水泡上两小时才能把羊脸刷白,再把羊嘴掰开用小毛刷探进嘴内刷洗口腔。片羊头肉时要轻快下刀,动作敏捷,顺丝片,薄如纸、色白如玉的羊头肉,清脆利口,深受百姓喜爱。


羊蝎子

羊蝎子也是北京人爱吃的一种。原先的餐馆一般没有卖,可能那会儿这东西太便宜,买不上价钱,没多大利润,制作也费事,大多是好吃者在家里自己弄着吃。羊蝎子火锅是冬季最受欢迎的吃法。近年来,又有人发明了烤羊蝎子,羊蝎子切块后挂在铁架子上,用新疆的馕坑烤,留着油的肉香味十里飘香,别有风味。


它似蜜

老北京还有一道独特的清真羊肉菜品,叫“它似蜜”。它似蜜以羊肉为主要材料,烹饪以软炸为主,口味属于酸甜味。特点是形似新杏脯,色红汁亮,肉质柔软,食之香甜如蜜,回味略酸。据传,在慈禧太后执政时期,因她爱好美食,宫延厨师要经常换花样才能博得欢心。有一次御膳房厨师用羊里脊肉,甜面酱和白糖烹制了一道又香又甜的菜肴,慈禧吃后非常满意。便召来厨师询问是什么菜,厨师不敢冒然回答,请求赐名,慈禧笑答曰:“此菜甜而入味,它似蜜。”从此,就称此菜为“它似蜜”。后来流传到民间,成为北京清真馆的传统名菜。


如果喜欢此文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欢迎向朋友推荐橄榄餐厅评论微信账号

欢迎大家查看我们往期的精彩内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残忍了!北京人怎么能这样“虐待”一只羊,必须曝光!!!
入冬了!北京人咱该吃羊肉啦!
终于快熬到冬天,就为了等这一口呼伦贝尔羊肉香!
中国哪里的羊肉最好吃
羊肉的地道吃法,只有资深吃货才懂的门道!
中国哪里的羊肉最好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