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康德与海德格尔

自由之思想
独立之人格
这里有观点与分享
这里有态度与温度
蛋君
百年树人
赐稿邮箱:bnsr100@126.com
主编微信号:303075395(长按复制)

为防止失联和看更多的好文,欢迎联系小编

西方有位狂人——尼采说:上帝死了。上帝说尼采疯了。上帝到底有没有死,这个我们不知道,但是尼采是真的死了。

——百年树人按


如果要谈西方哲学,康德与海德格尔绝对是两个巨人,他们在柏拉图的基础上将人类思维的极限明确的标识出来了,通过了解这两位大师的思想,我们可以大概的知道人类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达到了何方!

在了解西方哲学之前,我们需要澄清一个中国人容易产生的误解,那就是西方哲学大师之间的相互批判并不是对对方观点的证伪,而是对问题的重要性进行重新排序,帮助人类梳理出真正重要和有意义的问题。比如说海德格尔发展了康德之后的哲学,并不是说海德格尔在同样的问题上有比康德"更正确"的观点,而是指海德格尔可能找到了比康德更有意义的哲学命题。

康德承接了柏拉图的体系,在"人与对象"的关系上基本思考到了终点,包括人与上帝,人与终极存在、思维与对象等等,在这些基本关系的思考上帮助人类达成了基本共识,消除了唯理论与经验论的分歧。如果要简述康德的"成果",便是他著名的"先天综合判断",即认为对人类有意义的知识由两部分构成:一个是先天的理性,一个是后天的经验(感性直观),两者共同构建了知识:没有先天的理性,经验无法被组织和建构成知识,而没有后天的经验,理性就只是一个形式的空壳。

如果了解了康德对于思维的详细描述,就不得不对他的研究叹为观止,为德文严谨的思维和语法体系感到折服。康德证明了这一点:思维只能处理自己创建的对象,即概念;人类的经验只有被思维转化成概念和命题之后,才能被人所理解,而"概念之外的存在"则永远无法被人类所认知,康德给这个超语言的"自在之物"取了一个名字,叫做"物自体"。

康德对人类思维的梳理是前无古人的,但他的鸿篇巨著被维特根斯坦这个哲学天才总结为了一句话:"我语言的边界,就是我思维的边界"。而且这位年轻的哲学天才据此对世人提出了振聋发聩的警告"语言不能说清楚的,请保持沉默"。维特根斯坦的总结言简意赅,并同时引发了一个哲学的转向:哲学的思考日益转变为语言学的思考。

海德格尔与维特根斯坦是同一时代的人,维特根斯坦是哲学天才,但系统完成现代哲学体系的是海德格尔。了解了海德格尔的思想,能够帮助我们拓展想象力,那就是在康德的体系之上人类难道还可以建构更高的体系吗?海德格尔确实给了我们惊喜,他的灵感展现了思维带来的乐趣,即他的存在主义体系。海德格尔将康德及整个西方传统哲学的中心-"人与对象",转到了另一个方向上-"人与语言"。下面对此做一个简介:

索绪尔的语言学研究揭开了现代哲学的方向,他的研究显示:语言并不是一个"客观"的工具,而是一个自足的体系。人类永远无法摆脱语言来表达思想,所以人类一切的思考都可以看成是"语言的现象",语言的内在结构构造了人类一切的观念和思维形式。这提醒我们:人类自以为在"向外"寻找世界的本质,其实是在"向内"追寻语言的来源。也就是说,哲学的所谓终极其实就是语言的起点,即"是谁在表达?""他为什么要表达?"。

所以,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的核心就是"语言的起点"。海德格尔认为,人类产生的存在、终极、上帝、物自体等概念,都是语言的现象,并不是来自于经验的,因此,要追问这些问题的答案也不能求助于经验,而只能求助于语言的来源,即"谁在说?"。这样一来,哲学追寻的那个形而上的"存在"问题,就转变成了一个追问"存在者"的问题,即追寻"说话者"。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语言是灵魂在歌唱",即语言来自于灵魂,是最神秘的存在。海德格尔发展了这个观点,他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园"。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强调:人类一切的断言(形而上的与形而下的)都可以归结为语言的现象,只有"语言者(存在者)"才是存在本身,所以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也被称为现象学。


一切都在语言之中,一切都是是现象,只有此在的语言的"产生者"才是存在本身。以海德格尔的观点看来,上帝并不存在于经验的世界之中,而只是存在于语言的世界之中,既然我们如此相信上帝的存在,那么就意味着"语言者(存在者)"来自于上帝居所的世界,或者说人类通过语言而与上帝同在!所以,朗诵圣经和祈祷是人类接近上帝最直接、最快速的方式,因为在祈祷的语言声中,上帝便与你同在了!


以上便是对海德格尔与康德的基本比较,这两位思想的巨人建构了现代人类文明的基本框架,近现代的一切艺术理论、政治理论和伦理价值都可以从他们二位身上找到源头:康德厘清了理性的边界和语言的边界,而海德格尔揭示了隐藏于语言之后的那个神秘的"存在者"。ak25


任何理性系统的完备性与相容性不可兼得,即理性不能证明自己的前提,比如逻辑本身的可靠性。康德认为,逻辑与道德一样是"不言自明"的。人类需要给理性与道德提供一个假设的前提,即灵魂的存在,而不是试图去证明它们,否则会导致循环论证。

每天八篇好文,我用心做,你免费看。如果你认同本人所做的努力,或分享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打赏蛋君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哲学史上哲学思维的演化
生存、世界与空间: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初探 | 先导讲座文字稿(上)
“人”和“我”互相照应,并行不悖
王阳明的心学是人类哲学的高峰
【哲学文摘】海德格尔| 名言
寻找对生活有真正意义和价值的哲学家及其观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