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虚神静(非常安静,这时候就又清又明, 而且是“大清明”)


心虚神静 

 

其实心虚神静和专一心念,没什么更大的本质差别,但是又不相同,古人对 它们分辨不清楚。


心虚神静本身既是练功的要求,又是过去六大神通单练法当中 的一个方法。练心虚神静要求精神安静,脑子里边什么都不想,心里没装东西, 空空荡荡的。以前讲“心不存一物曰虚”,因为什么物都没有想,所以叫“不存一 物”,叫“虚”;“神不着一念曰静”,神一个念头也没有,那才叫静。也就是脑子 里头什么东西也没有,什么念头也没有。这是过去练所谓神通的一个重要内容。 这是功夫。你没有基本功,即使懂得它,也没有用处。为了让大家把这个道理弄 懂,书中引证了一些材料。


下面给大家讲一讲。我没怎么着重引佛家、道家的内 容,因为他们把神通讲得太神秘化。


我们讲神通(超常智能)引用的这部分材料, 都是秦汉以前诸子百家的论述。这些论述没有宗教的内容,没有神话内容,而且 简单直接地讲万物的本质,只不过那时候用的语言比较简练,所以人们一般地不 容易达到它。我们现在学了混元整体观理论、混元气理论、意元体理论、超常智 能理论等智能气功基础知识,我再讲这些问题就好接受了。 

 

荀子在《解蔽篇》里讲过这个问题。什么叫解蔽?

就是解除你蒙蔽的部分, 使你能够全面认识事物,能够真正认识事物。这就得修炼,修炼方法就是“虚一 而静”。他讲:“虚一而静”不是叫你脑子里什么都没有,你平时可以有念头,但 练功的时候,脑子里边就不能再存在念头。“神不着一念曰静”嘛!(“神不着一念 曰静”不是荀子讲的。)他讲:“不以此一(念)害彼一(念)。”你现在练功就是练功, 以前那些念头都不管了。


你如果真能达到“虚一而静”,虚而且只有一个念头,专 一了,专到静上去了,脑子里边什么都没有了,非常安静,这时候就又清又明, 而且是“大清明”。那么这时候达到什么程度了呢?

“万物莫形而不见”,万事万 物,只要是有形的东西,你就不会看不到它,你想看什么就看什么。这就得有个 大前提:你得想看哪一个呀!古人他想不到看原子、分子,所以他们那时候就说 不上分子和原子,因为他们脑子里没这个概念,参照系里没这个东西。


所以,脑 子里得知道有这东西,在这大清明境界里,想看什么东西,一想就看到它了。

然 后,“莫见而不论”,看见一物就能论述它。你用超常智能捉到信息看着它之后, 只要有人认识它,他就能说出它是什么东西,以前说孔子到了晚年,问他什么, 他都会说。你拿到信息一测量,它是干什么什么用的,有什么好处,就可以知道 了。

“莫论而失位”,没有论述得不恰当或张冠李戴的,一讲就讲对了,因为意元 体里边有选择性。“坐于室而见四海,处于今而论久远”,就在屋子里边坐着,对

五湖四海的东西可以想看哪就看哪儿,对过去的事情、未来的东西也可以知道。

关键是“虚一而静”。所以心虚神静是咱们练功、出超常智能的根本的东西。一 静下来就解决问题了。


管子也讲:你如果真能达到形正神静,就能够“皮肤宽裕” (“皮肤宽裕”不是说象老太太那样,脸皮都松了,而是说皮肤里边气比较宽裕, 气路比较多,皮肤分泌功能强),耳目都聪明,肌肉骨头也坚强;这样就可以出来 功能,脑子里面好像一面清亮的镜子,看什么都清清楚楚。所以,能够静下来非 常关键。 

 

怎么样去正,去静?

古人认为要在日常生活当中随时随地来锻炼自己,光练 功不行。以前他们是用的自身的精气神,精气神不充足也不行。淮南子对这个问 题讲得更清楚。“使耳目精明玄达而无诱慕”,眼睛、耳朵要清明,比较开放,很 自然很深远,但是不能为外物所引诱而去羡慕他。听见什么声音,“真好!”把你 引走了。看见什么东西,“真好!”把你引走了。这么一搞,你神就不静,跑出去 了。你真能做到不受外界引诱,看见的,听见的,碰上的,都不能使你精神动, 神总能在里边藏着,精神专一了,这样气就不往外走了。


这是讲我们的感觉器官, 那精神呢?

“气志虚静恬愉而省嗜欲”,气志要虚静,要少想东西,高高兴兴、愉 愉快快,没有什么嗜欲,像吃呀、喝呀、穿呀、戴呀,很平淡,生活当中自己内 心里总是处于平平常常、高高兴兴的状态,不受外界的影响。看见实物了,听着 声音了,也不想它,也不回忆,意念不想这些问题,脑子里得会虚。嗜欲少了或 者没了,这样就能做到“五藏定宁充盈而不泄”。


过去讲,人的一切生命活动(包 括精神活动)都和心肝脾肺肾五脏有关系。脏真混元气直接和我们的神经活动有关 系。虽然现在医学认为精神活动产生于脑,这一点是没有疑问的,但是五脏对神 经活动、意识活动也是有影响的。如果我们不受外界影响,精神专一了,五脏就 “定宁”(安定、安宁)了,它也不怎么动,也不受外边影响了。它没往外泄,气 消耗少了,保存起来了,慢慢就充足了。

“精神内守形骸而不外越”,在前边安安 静静的基础上,五脏定宁,气充足了,意识往里边守住自己的形骸,不放出去, 形与神合。神与形合,再确切一点说,应该守到形里边的气上去,但你要从守形 开始。精神充足了,守形,守、守、守,就守到形里边的气上去了。


守到气上去 以后就可以“望于往世之前,而视于来事之后,犹未足为也”,知道过去和未来, 这都是很自然的,都无所谓了。只要你精神集中,不受外面影响,气充足了,再 神和气一结合,功能就出来了。 

 

古人对这些问题的论述没有一点神秘,这叫真功夫,实本事,是道理也是方 法,秦汉之前的著作都是高层次的大乘功法,理就是法,法就是理,理和法是融通的。有很多人不了解那时候气功的状况,说:“那时的气功水平那么高,为什么 社会也不怎么发达呀?”关键是人们的常态智能还没能够发展到一定程度,而搞 发明创造只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去做出一定程度高层次的东西来,这是常态智能和 超常智能之间的辩证关系。


你看武侠小说,削铁如泥的宝剑尽是汉朝以前的东西, 汉朝以后出的宝剑就不行了!那时惊天地、泣鬼神的那些器械都不是像现在这么做 的。

《庄子》里讲:有一个古人制作乐器,他先斋戒七天,自己都觉得没有身体了, 然后到山里边去选木材。他看这木材,已经不是木材,就是一个器械。选好了, 把它拿回来,自己练着功,在气功状态下制作乐器。他是这样弄出东西来的。现 在人们认为《庄子》都是寓言小说,其实它不是,那是真真正正对于事的描述。 所以古人有些好的东西做出来后,后人怎么也想不通。


70 年代在咸阳秦始皇墓出 土文物中有一把宝剑(秦始皇墓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了),非常地锋利,轻轻一压, 一拉,几十页纸一下都断开了。咱们现在的宝剑都做不到这样。拿到有色金属研 究院化验,发现宝剑外边镀的是铬,那时候又没有电镀,是怎么搞上去的?怎么 也想不通。


1979 年他们问我:“老庞,你说这是怎么回事?”我说:“这事呀,现 在不搞气功的理解不了。这把剑在哪打的我不知道,他打剑的那个地方水里边含 有铬。将剑拿锻火烧红了,锻、锻、锻,搁水中一蘸,锤呀、锤呀、锤呀,再烧 再蘸再锤。这个样子。那水里边有铬,他在气功态下,反复这么做,铬就上去了。” 过去人家有了本事不是说拿这本事给人透视,他精神专一千那个去。


现在科学发 展了以后,再拿气功这个功能去干事情,一般的人认为这是高不可攀的,所以就 做不到了。古人他们有不少人有了功能后,搞治学修身去了,都去修自己。他们 不理解这种神秘,以为这是上天赐的,一般人自己不能去做。就不知道这本来是 人的功能。心虚神静从理论上我们这么讲。 

 

练心虚神静可以随便点,但练功总得有个威仪(身体的形态),应该是站有站 相,坐有坐相。正确的姿式能引导气机正确流行,正确姿式熟了之后,就自然而 然一坐就正,一站也正。可一般的人呢,坐或站得很正规,反而觉得不舒服不自 然。


姿式正确,气血流通好,为什么还不自然呢?

就是我们没养成这习惯,已经 养成了病态的习惯,不自然的习惯,所以一开始你坐正了不好受。现在练虚静, 你还不习惯于坐那么正,就歪着扭着躺着缩着也行,往沙发上…偎依也行,只要 是你自然了,舒服了就行。练虚静的时候,你就怎么舒服怎么呆着,舒舒服服、 安安静静地呆着把身体放松。安静、放松,安静、放松,全身都放松了,这时再 念“虚-音-”这两个字。怎么念呢?得非常非常地虚,那个声音是个虚的,不能 念出来。你舌头微微地一动,微微地有那么一点气流就行了。声音非常地轻微, 越念声音越小,越念声音越小……声音似乎就没了。念、念,念得非常非常地安静,越来越虚,虚、虚、虚……已经没有声音了,就是个虚的状态。慢慢体会这 个状态,身体里边就进入一个心虚神静的状态。


这样念“虚音”,效果非常好。但 是如果你不放松,身体不进入境界,效果也不行。你这儿生着气呢,瞪着眼念“虚 音”,那就虚不开。神得会调整。如果回忆老师的声音也是虚音,不过老师讲的音 里边有内容,这不虚。你回忆的声音也是虚的余音,没有真正发声。“虚音”得从 两方面领会。“虚音”这两个字,原来是“xū,yīn”这么念。至于“xū,yīn”是 哪两个宇,以前老师都没讲。我琢磨琢磨,认为“虚音”这两个字更有意义。“虚 音”是虚的音,吸气念呼气念都可行。


念“虚”能够聚气,发这个音就有聚气的 作用。我们用这个“空虚”的“虚”,你脑子要空虚。声音要空虚,不能发出来。 再者,“虚”是什么意思也没有。你声音越来越小,意思越来越没有,慢慢就上空 上去了。


空和虚不是一回事情。什么是空咱们没见过,这个虚的见过。发这个虚 越想越细,音越细越虚,里边越什么都没有,空空荡荡。你虚嘛,里边怎么能存 下东西呢?里边没东西了,里边很虚、很空,很虚、很空。一念这个虚的音,里 边什么都没有,那就空了。空、空、空……越来越空、越来越空……空虚、空虚, 脑子空虚,意识空虚,意元体空虚,和大自然界混元气你也虚,我也虚,都融和 起来了,各种信息可以进入脑子了。到这时候,你一动弹,就能感觉到里边动, 有信息你也可以感觉到。这本身也能出功能。


方才有的个别同学已经出现脑子里 边“动”,而且动的很好。如果在那个时候你会想“这是谁呢?是什么信息呢?” 脑子里边这么一动弹,那就应该虚了。但它含的内容不虚了,而是都集中到一点 上去了,就把内容信息给集中了。一集中,那就是拿到的外界信息。你别看就这 么简单,它是非常非常有意义的。反复念“虚音”,念得要慢,越慢越小、越慢越 小,小、小、小,……到脑子里边去,虚、虚、虚,越来越虚……体会这个音, 体会这个虚,那个音越来越小……没有了,里边越来越空虚了。这样里边就清灵 了。


这本身就达到一个心虚神静了,就容易做到“虚一而静”、“大清明”境界了。 你念“虚音”、“虚音”……越来越虚、越来越虚,虚、虚……脑子里边就很清亮 了,那就叫清明。这么一来气很细微了,慢慢和神同化了.神和气同步了,神上 外边接收的信息就能够进到意元体里边来,就能够直接反映它了。现在我带着大 家练“虚音”。我这儿在念“虚音”,你在那儿就念。不念出声来,吸气也行,呼 气也行,反复这样念,念、念、念,“声音”越来越小,越来越小……念的时候, 下颏收着点,头微微有点低着。 

 

安静。放松。两眼轻轻闭合,头部放松,胸背部放松,腰胯放松,腿放松, 全身都要放松。安静。安静。安静。我们练心虚神静,用发“虚音”法来加强我 们的心安神静,增加身心通透度,增强神虚能容、能辨的功能,增强意元体的灵

明度。我们发“虚音”。 

 

xūyīn--xūyīn--xūyīn--xūyīn--……(约 8 分钟)。慢慢体会到虚之后,你把 那个虚往外一放,虚着出去,虚到很远,往外虚,往外虚,虚、虚、虚,跟大自 然虚空虚,整个都虚,虚,往外虚,自己身体都觉得没有了,脑子也没有了。虚, 虚出去,自己感觉不着自己了。恍恍惚惚,恍恍惚惚。虚的里边有灵,它里边很 灵通。再往回想到头里边来,想到头里边也还是虚的,虚,虚,往里边集中,注 意头脑里边虚,注意空间的虚,往周围虚,虚出去,空空荡荡,什么都没有,虚 得无形无象。再注意头脑里边,意元体虚着往回收。不出声发“xūyīn”……(3 分钟)。头虚了,里面虚,空空荡荡,虚里很明亮,很灵通,虚而灵,虚---空空 荡荡,虚灵,虚灵。往外放,虚到外面空间去,外边也虚,空空荡荡。往里收, 收到意元体里边来。里面虚,虚灵。虚静了,信息就进来,就能捉到信息了,大 家就能感觉这些信息了。你自己要往里面收信息,要安静。虚灵,精神集中,意 元体的超常智能就显现出来了。精神集中,精神集中,精神高度集中,用意念指 挥自己。现在大家体察自己身体里边,从上到下,内视自己身体。慢慢睁开眼睛。 自己随随便便活动一下身体。 

 

虽然咱们刚才练功时间不长,但是这么养一养气,身体里边都比较舒服。一 虚,通过场往里边一聚气,内外一结合,我们身体里边清气就多了,气的质量就 比较清了,这样整个身体素质就发生变化了。同学们可以随时随地这么练习,一 个人练,或几个同学一块练,都好。如果大家一起练,就有个同步共振效应。虽 然大家没有按一个具体的口令来念“虚音”,可大家脑子里边都在念“虚音”,一 边念一边体会,通过气流和发音口型变化,就自然促进了你身体虚,身体静,神 安静。大家互相感应,练起来就容易。而且有的同学脑子比较灵一点,他脑子一 动,动动动,动到一定程度,他里边有个良性的场的反应,对其它同学有良性促 进作用。


同学们练的时候,只要精神一跑,马上再默念“虚音”。这一念虚音,一 体会虚音,心神就自然而然地和“虚音”的虚的境界结合到一起了,这也是一个 非常好的练功方法。


但是,练功不光是练虚静,我们现在要通过练动功把气练足。 练功能的时候要虚静。咱们练智能功的动功有了一定基础了,有了一定通透度了, 再反复练“虚音”,有时间就练,哪怕几分钟。同学们几个在一块儿练,一开始有 个同学念着“虚音”,反复念几声之后就不念了,大家都练起功了,几分钟之后收 功。这么练一练,素质很快就提高了。有的同学可能练几次,功能就变样子了。 这样一虚一静,感应查病时的那些难受感觉就没有了,而且查病更加灵明,更加 准确。同学们要多实践,来了病人,内外一虚一合,想他一下,有感觉就体会体会,多练就行了。 

 

正课前解答一个问题。有同学问,练吞气法时,吞下之后憋气的一瞬间,头 中“轰”地一声响,整个身体仿佛被炸开了。飘飘忽忽,眩晕欲倒,仿佛置于海 水之中,但还有知觉存在,什么缘故?出现这种景象是正常的,是当时意念比较 人静、比较整了的缘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虚神静
庞老师讲课选七
功法学辅导(6)——念、观、入、合
功法学理论(二) | 中医气功康复
气功解惑|广场舞姑娘我爱你
凡漏泄精神,动而交物者,皆离也。凡收转神识静而中涵者,皆坎也。坎离交,又动又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