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周选士制度的产生

1。关于远古时代选士的传说

"选贤与能"是西周以前就已出现的用人观念。《礼记·礼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所谓"选贤与能",就是酋长公选。传说远古时代,尧的哥哥挚曾是部落联盟首领,由于他为人"不善"而被罢免,由尧接替了挚的职位。尧晚年询问"四岳"(即四个部落酋长),有谁可以继承自己的职位,"四岳"表示他们的德行还不够,推荐舜,尧表示要对舜先考查一番。于是尧"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尧乃试舜五典百官,皆治"。这表明当时的部落联盟最高首领在选择继承人时,必须征求联盟议事会的意见,而不能自己单独决定。被推举为最高首领继承人的人,也不能马上获得首领的职位,还必须经过多年的考核、试用。所以尧以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舜"以观其内",又派九位男子与舜相处共事"以观其外",再以"五典"、"百官"来考核舜。所谓"五典",又称"五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试以"五典",即试其对五典的认识,看其能否以五种伦理道德教育大众。所谓"百官",泛指众多的官职。试百官,即考试为官之道。经长期考核、试用,舜"皆治",即对"五典"、"百官"之事皆精通。后来舜在征求自己的继承人时,"四岳"提出禹。禹做舜的继承人时,由于曾经治理水患,取得了巨大成就,所以舜死后他便成为正式首领。《史记·五帝本纪》说:"舜得举用事二十年,而尧使摄政,摄政八年而尧崩。"《史记·夏本纪》说:"帝舜荐禹于天,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这里的尧"摄政"、禹"为嗣",就是尧、舜对其继承人的考核、试用的时期。这说明在远古时代,被推举者由继承人到成为正式的首领,要经过长期的考核与试用,取得了一定的政绩,并经过选举后,才能得到正式的确认。继承人能否治理好部落联盟的事务,能否取得广大公社成员的信任和拥护,这是关系到部落联盟能否巩固与兴旺发达的大事。经考核,尧的哥哥挚"不善",被罢免了;而尧、舜、禹对"五典百官"之事"皆治",先后被推举为部落联盟的最高首领,这就是远古时代有关选士的传说。由此可见中国,"选贤与能"的历史源远流长。

2。西周选士制度的产生

据《尚书·立政》记载:商汤以夏"三宅"法为基础,"克用三宅三俊","三宅"是指从政务、理民、执法三个方面考核官吏,即所谓"宅乃事,宅乃牧,宅乃准"。所谓"宅",即度量之意,验诸行事,对治事的官吏加以考查,要看其是否善理政务。牧民之官,看其能否使民安乐;执法之官,看其施法是否公正。"俊",进用、选拔的意思。"三俊"是指从政务、理民、执法三方面选拔人材。"三宅三俊"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考核官吏选拔人才的标准。

周灭了商,提出了"德"和"以德配天命"的思想,《尚书·召诰》说,"惟王其疾敬德,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意思是说,做国王的要认真崇尚德政,用德行事,才可以求得永保天命。西周初年所提倡的"德",具体内容仍是"从天命,劝人事"。这样他们就说明了,商王朝之所以灭亡,是由于商的后代不能修明其德以从天命。西周先祖因为能修明其德配天命,所以上天就改变了他的大儿子,授命于周。

《说苑·君道》:"武王问太公曰:"举贤而以危亡者,何也?"太公曰:"举贤而不用,是有举贤之名,而不得真贤之实也。"武王曰:"其失安在?"太公望曰:"其失在君好用小善而已,不得真贤也。"武王曰:"好用小善者何如?"太公曰:"君好听誊而不恶谗也,以非贤为贤,以非善为善,以非忠为忠,以非信为信。其君以誉为功,以毁为罪,有功者不赏,有罪者不罚,多党者进,少党者退;是以群臣比周而蔽贤,百吏群党而多奸,忠臣以诽死于无罪,邪臣以誉赏于无功,其国见于危亡。"武王曰:"善。吾今日闻诽誉之情矣。""国君如何得贤,得贤之后是否万事皆毕呢?太公姜尚在回答周武王提问时,总结了前代的经验,提出了自己中肯的见解。他认为,已得贤才而失国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君乐于听信美誉谗言,而不喜欢良臣的忠告,其结果必然混淆视听,使奸臣群党,黑白不辨,政治上的危机自然会随之而来。由此可见,对于治政举贤,有两点不可不察。首先,用人政策必须有连贯性,因为尊重人才是建立在用其所长的基础之上的,若举而不用,就如同不举。第二,要有正确的用人态度,真知灼见虽然有时逆耳,但却是良药。因此国君要冷静思考,明辨曲直,虚己以听,对待一切言行应有客观的态度,在实际中考察人才。周武王对姜尚的举贤用人观极为欣赏。

周武王的弟弟姬旦(周公)也提出了举贤用人的主张。他说:"先王既勤用明德,怀为夹,庶邦享作,兄弟方来。"认为历史上的先王是因为"勤用明德",才得到贤臣的辅佐和诸侯方国的朝贡臣服。周公旦还提出:"天不可信"、"唯人"的观点,并告诫召公奭(shì,音式)"其汝克敬德,明我俊民,在让后人于丕时。"忠告君王要敬修文德,选拔重用人才,使之作为传统留给后人。正如崔述在《丰镐考信录》卷四中所说:"周公何以作《立政》也?善治国以用人为要,而用人以知人为先。"周公是中国古代选贤与能思想的奠基人,他轻天命,重人事,提出应"知忱恂(审其心)于九德之行"。即审视人的内心之德,又考察体现其德的道艺行为。他所提的"九德",即"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意谓宽宏而庄肃,温和而有主见,谦逊而有原则,善排乱而谨敬,和顺而能果断,正直而能温存,放得开而收得住,刚正而不鲁莽,强劲而又合道义。认为这些是统治者必须恭行的。《逸周书·常训》提出的"九德"是:"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等。总之,周公的德行与道艺相互兼顾的识才之方,成为中国古代选士思想理论的渊源。周公旦在前代"三宅三俊"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三有宅心","三有俊心"的主张,即后世所称"三宅考吏法",以此考选官吏,"立民长伯"。也就是说,要进一步考核、了解官员们的心地,以便使选拔出来的人是真正有德的贤人。因为只有有德的贤人,才能"率惟谋从容德"。所谓"容德"即宽容的政治。而这种宽容的政治,则是周公旦所提出的施政原则。这项原则便是"敬德保民"的主要内容。这就是西周在建立官吏选拔制度方面的初步探索与尝试。采用这种人才选拔办法,比较侧重思想品德的考核,提高了人才选拔的标准,适应了西周政治的需要,构成了西周选士制度的雏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尚书全解卷三十三
从黄帝到禹时期的继承制探索,并非单纯禅让制,而是一种全新制度
《尚书》——上古帝王之书 周秦伦理网
姚中秋:《尚书》各篇内容概述 | 《尚书》专题系列二·《政治通鉴》
王莽篡位
千字文故事专栏系列第十讲——“禅让”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