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文学的起源

(一)劳动创造了诗歌

在中国文学起源的推测上,学界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认为远古无文字记载,凡所流传之诗歌,皆出自后人伪作,不可代表中国文学的创始。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诗歌的发生先于文字的发明。远古文学起源于未有文字之前,诗歌是最早的文学形式。西方学者麦更西在其《诗的起源》一书中指出诗歌的发生要早于清晰的语言,而文字的创立则远在语言形成之后。应该说远古诗歌大部分在文字产生之前即已存在,只是在文字产生之后被记录下来,流传后世。可惜由于年代久远,大部分作品在漫长的历史流传过程中遗失了。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原始诗歌大都是无名氏的作品。

"歌咏所兴,宜自生民始也"(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如果从那些在劳动中发出的有节奏的"哼唷"呼声算起,可以说,从人类为了生存而开始从事繁重的劳动那一天起,就诞生了文学。在这个意义上说,文学与人类同样古老。

远在文字产生以前,人类就有语言,有了语言就有文学,文学是最原始的也是最普通的一种艺术。在原始民族中,人们喜欢歌唱,喜欢说故事,喜欢戏拟人物的动作和姿态,这便是诗歌、小说和戏剧的起源。今天我们能见到的最远古的歌谣、神话乃至《诗经》,最早都是口头传诵。文学大半是民众的集体创作,一首歌或是一篇故事先由一部分人唱始,一部分人随和,后来一传十,十传百,辗转相传,传播的人又发挥自己的才能把原文加以润色或增强,因此最早的文学作品是流动的,生生不息的,它的传播期就是它的生长和发展期,它的欣赏者也是它的创作者。这种文学作品最能表现一个社会的人生观感,因此,原始社会的文学就几乎等于它的文化,当时的历史、原始宗教等,都反映在它的诗歌、神话和传说里面。

原始的诗歌与人类的劳动生活紧密相连。对此,普列汉诺夫在《没有地址的信》中曾作过如下的论述:"在原始部落那里,每种劳动有自己的歌,歌的拍子总是十分精确地适应于这种劳动所特有的生产动作的节奏在所有这些场合下,歌的节奏总是严格地由生产过程的节奏决定的。不仅如此,生产过程的技术操作性质,对于伴随工作的歌的内容,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研究劳动、音乐和诗歌的相互关系,使毕歇尔得出这个结论:"在其发展的最初阶段上,劳动、音乐和诗歌是极其紧密地互相连系着的,然而这三位一体的基本的组成部分是劳动,其余的组成部分只具有从属的意义。""

原始人的最初的歌唱,正是后来有内容、有节奏、有韵律的诗歌赖以产生的基础。原始人在集体劳动中,为了整体动作的协调配合,必须按照一定的节奏调整各自的动作和发力,这就自然地发出一种呼声,以此作为整齐动作的信号。据《淮南子·道应训》记载:惠王曰:"善而不可行,何也?"翟煎对曰:"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岂无郑、卫激楚之音哉?然而不同者,不若此其宜也。""邪许",意即今天所说的劳动号子,人们在从事必须集体协作的举重劳动时,彼此互相喝和,借以调整动作,这样既可同时发力,又可减轻疲劳,以提高劳动效率。最早的有节奏的诗歌,正是伴随着劳动中的这种呼声,因袭着这种呼声的旋律产生出来的。所以说:"举重劝力之歌"就是我国最初诗歌的雏形。不言而喻,这样的歌吟并非有意识地创作,而是作为劳动的附属物在劳动中不自觉地产生的,但却由此发端产生了诗歌。这正如毕歇尔所说:"劳动中身体动作如果做得有节奏,就会最有效而且最不易产生疲倦并且,人们在集体用手劳动时,须得有节奏地配合他们的动作,以便把这些动作有效地联系起来。有节奏的工作到了高度筋肉紧张时,他们就发出了哼哈哎哟的声音。原始人在这些声音上附加一些字,随后又在声音与声音的空隙中填些别的字,结果就有了诗歌。"

鲁迅在谈文学起源时说:"我想,人类是在未有文字之前,就有了创作的,可惜没有人记下,也没有法子记下。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先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大家也要佩服,应用的,那就等于出版;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也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

鲁迅先生的论述明确、具体、通俗而又科学地说明了最初的文学样式--诗歌是由于劳动的需要而产生的。

(二)诗歌起源于宗教

诗歌不仅起于劳动,同时也起于宗教。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一文中曾谈到:"在文艺作品发生的次序中,恐怕是诗歌在先,小说在后的。诗歌起于劳动和宗教。其一,因劳动时,一面工作,一面唱歌,可以忘却劳苦,所以从单纯的呼叫发展开去,直接发挥自己的心意和感情,并偕有自然的韵调;其二,是因为原始民族对于神明,渐因畏惧而生敬仰,于是歌颂其威灵,赞叹其功烈,也就成了诗歌的起源。"

原始时代生产力与知识水平低下,在变幻莫测的大自然面前,人们感到无能为力,对其产生了神秘感,从而形成对自然神的信仰。进入氏族公社后,远古先民又产生了祖先神的观念,神的信仰在人们的意识中占着支配地位。基于对神的崇拜,出现了原始宗教,而对神的赞美、祈祷所唱的韵语,便是原始歌谣的一种形态。把自然力神话,并借助想象企图解说它,就产生了神话;以歌舞等仪式来"沟通"人与神的联系的巫祝,也便是原始的文艺家。由此可见,原始文学与生产劳动和对神的崇拜观念以及宗教活动是密切相关的。

我国宗教意识的产生可以上溯到二万年以前的山顶洞人时期,但是对于艺术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则是在图腾崇拜出现以后的事情。它是原始宗教的一种比较高级的仪式,兼有动植物崇拜和祖先崇拜的特点。图腾崇拜部族的成员自认为他们来自于图腾崇拜对象,并把它奉为祖先神兼保护神。他们认为有了图腾神的保佑,就会万事顺利,因此把部族的兴盛与图腾神紧紧联系在一起,便成为他们的宗教活动的重要内容。用诗歌来歌颂和赞美图腾崇拜对象是初民表达他们对于图腾祖先神的强烈感情的方式之一。然而仅用诗歌或舞蹈这一种形式当然不足以尽兴,不足以表现他们的狂热和虔诚,也不足以取悦于图腾神。于是,使诗歌舞三位一体成为现实。在这里,原始宗教以其巨大的力量不但影响了诗、歌、舞的内容,而且促进了它们的结合。"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乐记·乐象》)。如此,才能感动愉悦图腾神灵,达到愉神祈祷的目的。

(三)文学原始形态的性质--抒情

从纯粹实际的功利目的出发,直接服务于社会生活的需要,是人类童年时代文学艺术的一个基本特征。正是"从有用的观点对待事物(当然也对待行为)的态度,是先于从审美快感的观点对待事物的态度的"。因此,上古歌谣明显表现出是基于劳动生活的需要而产生,是原始人组织、协调劳动,鼓舞和激发劳动热情的一种手段,有着显明的直接的功利目的。正因为这样,上古歌谣往往表现为模仿和再现劳动生活的情景,其内容同原始人的劳动生活密切地联系在一起,这也决定了文学的原始形态就其性质而言,多属于抒情。中国文学从一开始,其性质就是作者主观情绪与客观现实撞击而放出的火花,是主体的自主性反映,是求得心态平衡的方式,其本质是思想的,实体则是感情的。"文学的作用不外乎达意表情,达意达得好,表情表得妙,就是文学"(胡适之语)。

关于文学起源的抒情作用,有关古籍论述极为精当:

"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礼记·乐记》)。

"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礼记·乐记》)。"诗者,志之所言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毛诗序》)。

"夫志动于中,则歌咏外发虽虞、夏以前,遗文不睹,禀气怀灵,理无或异。然则歌咏所兴,宜自生民始也"(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

(四)诗、歌、舞三位一体的表现形式

原始文学的活动表现形式是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但这种重要的表现形式的形成是有过程的。"举重劝力之歌"是最初阶段的诗歌,它的调子有高低强弱的变化,所以音乐是必要的因素,因而诗与歌在劳动中同时出现,从起源上就是必然地结合着的,但它与舞蹈的结合却是在劳动以后的其他场合,并需要有其他的条件。因此,我们说最早的文学样式--原始歌谣是劳动、音乐和诗歌的结合,而后才逐步出现诗、歌、舞三位一体的形式。原始的音乐实际是劳动音响的再现,最初的乐器也可能都是原始的劳动工具。《尚书·舜典》载: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上述记载清楚地表明原始文学活动中诗歌、音乐与舞蹈的密切相联,同时,也反映了初民劳动、祭祀、生活的一体化。所谓"击石拊石",是原始先民敲击石制的劳动工具来为舞蹈伴奏,"百兽"则是指戴着各种野兽面具或模拟某些野兽的动作而舞蹈的人们。

远古时代,祀神、祭天、大战前后、狩猎、耕种、大丰收之际必有歌舞,这是一种鼓舞人心、激励感情的艺术手段。三皇时葛天氏之乐的表演,最能说明"跳舞、音乐、诗是原始艺术的三位一体":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吕氏春秋·古乐》)。

《载民》可能是歌咏祖先的由来,《玄鸟》可能是歌咏一种古老的传说;以下几阕则是歌咏草木五谷的生长,并涉及到天气、土壤等等。原始先民所歌的八阕,从内容上看是反映原始宗教,特别是有关原始农业生产过程的。从形式上看,则完全可看作是一种诗歌、音乐和舞蹈结合在一起的综合演出。

(五)举重劝力之歌--劳动歌--一般诗歌

举重劝力之歌是我国最初的诗歌,在此基础上,在有节奏的劳动呼声中加上一些简单的语言而成的诗歌,就是所谓劳动歌的雏形,所加上的歌词一般只有几个字,内容是劳动临时所见顺口咏唱,起着组织和指挥劳动的作用。这种歌的内容随着劳动种类的不同而有相应的变化,后世的夯歌、舂歌、渔歌、樵歌、拉网歌、肯牵歌都是它的发展。

劳动歌的进一步发展,即是我国早期的一般诗歌。这种诗歌采取了劳动歌的形式,即在有一定节奏的感叹声中加上一定的语言而成。这种有节奏的感叹字词在我国古代诗文中尚留存很多,例如:兮、猗、吁、哦、譆、唉、呜乎、噫嘻等等。原始人正是用它们来表现喜、怒、哀、乐、惊、惧等各种情绪的。这类感叹是一定情绪的不自觉的发泄,而所加上的实字则是对这种情绪的明确的形容或表达。闻一多先生在《神话与诗》中曾说:"只有带这类感叹虚字的句子以及由同样句子组成的篇章,才合乎最原始的歌的性质。因为按句法发展的程序说,带有感叹字的句子应当是由那感叹字滋长而来的最初是一个"兮"字,然后才在前面加上实字。"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带有感叹虚字的句子以及由此类句子组成的篇章,从而才达到借以抒发感情的目的。

在早期的一般诗歌的题材中,"自然美"在这些诗中很少见,更不要说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了,这是因为在人们的自我意识和审美观念都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的时候,客观世界尽管丰富多彩,但为人们所注意的东西却很少,原始诗歌的内容因而也就被局限于人们的直接生活范围之内,往往是模仿和再现劳动生活的情景,传播劳动生活的经验,抒发劳动生活的感受。内容不仅有表现劳动生活的,而且增加了祭祀、祈祷、祝颂的诗歌。这是因为,原始宗教自产生的那一天起,便作为最具有权威性的精神统治力量而主宰着人们的灵魂,原始诗歌也一直处于它的强大影响之下,其内容多少总与宗教观念有关。这种情况,直到原始社会末期才发生变化,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诗歌也渐渐地突破了宗教的藩篱,注意力从"神"转移到人身上,从而为诗歌增添了与宗教无关的全新的内容。其中,尤以表现个体家庭为基础的两性之间的爱情和婚姻的内容最为突出,使诗歌从原始宗教的神殿和祭坛开始走向世俗和人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中国诗歌起源的一些思考!
论原始的诗歌与神话
文学的起源
宗教对文学的影响
诗的起源是什么,什么样的文字是诗?
诗的特征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