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周艺术——绘画与雕塑

西周初年,由于周礼的制定,统治阶级对于绘画也比较重视,设有职官专掌其事,因此,西周的绘画艺术较之商代有了更大的发展。《周礼·考工记》说:"画绘之事,杂五色,素与白相次,赤与黑相次,玄与黄相次。"说明周人对色彩的运用和掌握已有了一定知识,懂得用不同色彩的搭配来绘画。在长安张家坡西周墓出土的陶器上,就有黑白二色相间描绘的花纹。岐山贺家村出土的铜调色器,为一圆形盒与四个筒形杯相连,从其形式看已能调制几种色彩,显然比殷墟妇好墓所出的调色盘要进步得多。

周代是尚文之国,为适应礼制的需要,绘画艺术被作为装饰工艺到处应用。当然最多的还是用于纺织品和壁画。西周时代已有比较发达的丝麻纺织品,在铜器铭文中就常见用丝麻织物作为赏赐的记载。70年代初,在岐山贺家村的西周墓中就出土有染色的丝织品残迹。经北京纺织研究所鉴定后认为,"岐山标本是现知周代最早着色织物"。宝鸡茹家庄西周墓中也发现有"红黄条纹相间的麻布衣"。长安沣东长甶墓的骨架上也见有"黄色和淡红色小方块花纹"的纤维织品。文献中记载,西周的冕服九章中的前五章"皆以画为缋"(《尚书·益稷》)。《图画见闻志》中有:"旧称周穆王八骏,日驰三万里。晋武帝所得古本,乃穆王时画,黄素上为之,腐败昏聩,而骨气宛在,逸状奇形,亦龙之类也。"后世以为周穆王与晋武帝非同一时代人,此说不足为信。然现代考古尚能发现西周的着色丝织品残迹,晋武帝得周穆王八骏图,似也不无可能。至于周代明堂大庙中"以山藻以为华饰"(《礼记·明堂》),更是西周时代以绘画作为建筑装饰的例子。西周的壁画也常见之于文献记载。如周公的像曾绘于"明堂之墉"(《孔子家语》);郑玄注《周记》云:宫庭的虎门"画虎","以明勇猛于守宜也。"虽然考古发现尚没有西周壁画的实物证据,但中国壁画有悠久的历史,目前已发现有西周以前的壁画残迹,西周有壁画是毫无疑问的。西周的绘画艺术用之于纺织品和壁画的目的,如一位著名美术家所说:"原非为绘画美感之鉴赏,实处处欲藉形象色彩之力,与吾人以具体之观感,而达礼教之意旨耳。"同商代一样,西周雕塑艺术成就最高的仍是青铜器雕塑。此外,在各地的一些中小奴隶主墓中还发现有泥塑、骨雕、蚌雕、象牙雕、石雕和玉雕等种类的雕塑品。其中,除玉雕外,其它种类发现不多,有的仅是零星出土。它们虽不能代表西周雕塑艺术的最高水平,但也展示了某些时代特征和艺术成就。现把骨雕、蚌雕、象牙雕和玉雕介绍如下:骨雕发现不多。在长安张家坡发现有初真轮廓的骨雕马头,可能是一件未完成的作品。河南浚县辛村卫国墓地出土几件刻花骨片,骨片上阴刻有复杂的线纹图案,可能是一种装饰品。宝鸡竹圆沟4号墓出土西周早期骨梳两把,残甚,但也能看出梳齿极细,具有较高的骨雕工艺水平。

反映西周骨雕艺术水平的还有周原出土的西周甲骨文。1977和1979年,先后在陕西岐山凤雏村发现了两处甲骨窖藏,出土卜甲和卜骨17000余片,其中有字甲骨共292片,计有单字903个,每片甲骨上或一字或数字不等,最多的达30余字。1979年以后,又陆续在凤雏村和齐家村发现一些甲骨。目前已知西周带字甲骨达298片,单字1009个。这是继殷墟甲骨文以后的一次重大发现,它不仅对研究西周历史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而且对艺术史来说,还提供了中国微雕艺术的最早实物证据。与殷墟甲骨文不同,周原的甲骨文大部分字体细小如粟,笔细如发,需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其字体有圆笔、直笔、粗笔、细笔之分。圆笔运用自如,直笔刚劲有力,结构严谨,一丝不苟。例如,H11:1卜甲的面积不到3平方厘米,像指甲盖那么大,其上刻有细如蚊足的甲骨文字30多个,仅占1平方厘米左右。其中的"子"字,长宽竟不足1毫米,其微小由此可见。一般的字多在1-2毫米或4-5毫米之间。其行款间隔相当、肥瘦相同,钩画无不恰到好处。充分体现了雕刻者运刀的娴熟,脑力腕力心手相应,刚劲流利的特点。此外,还有不少象形字,寥寥数笔,不但形象酷肖,而且神情活现,如象形的"凤"字,似字似画,维妙维肖,观后令人赞赏不绝。周原甲骨的出土,说明中国微雕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3000年前的甲骨文微雕就已具有精湛技艺。

蚌雕陕西扶风召陈村建筑遗址出土两件半立雕蚌雕人头像,高不过二三厘米,均戴平顶高冠,高鼻深目大嘴,形象真实,其中一头顶上刻有"巫"字,可能就是当时的巫人。宝鸡竹圆沟和茹家庄西周墓中发现有蚌鱼和蚌雕牛头饰件,形象准确,雕刻技法熟练。

象牙雕长安张家坡出土一件刻花牙匕,长29厘米,宽1.8厘米,扁平细长,刃端弯曲成弓形,顶端正面刻有夔龙纹上下两组,每组有两条夔龙,龙身上下相叠,首尾相接,顶端第一夔龙用穿孔作龙眼,装饰效果突出。宝鸡竹园沟20号墓出土象牙发笄一件,乳白色,通体磨光,制作精细。北京昌平白浮西周墓出土象牙梳和牙觽各一件,牙梳梳齿极细,梳把上阴刻有饕餮纹。这些象牙雕品的发现,说明西周牙雕艺术已广为流行。

玉雕发现较多,是西周雕塑艺术中除青铜器外最发达的一种。在几乎所有奴隶主贵族墓中都能见到或多或少的玉制品。玉器是奴隶主贵族行礼的必需品,佩玉多少,使用何种玉器,都是显示其身份地位的一种标志。尽管目前还没有发现西周王室所用玉器,但已见的一些玉制品已能反映出西周玉雕艺术所取得的成就。如玉人,洛阳东郊西周早期墓出土一件,双手相握于腹前,头上梳双髻。甘肃灵台白草坡1号墓出土一件,系双手抱腹站立状裸身,头上有螺旋盘状发髻,呈长条形造型。富于起伏变化。据认为,可能是被俘的西南少数民族奴隶形象。白草坡2号墓也出土一件人头玉雕饰品,人头上戴有高冠,宽鼻、大眼,可能是被俘的少数民族首领。

特别是宝鸡茹家庄和竹圆沟-伯墓地所出的玉器,数量之多,雕刻之精,是目前所见西周玉器之冠。除大量璜、玦、环、戈、仪仗等玉质礼器外,各种动物形玉雕尤为引人注目。它们大多是薄片状立雕的装饰品,少数为圆雕品。这些动物各具情态,造型生动优美,充分显示了西周玉雕的艺术价值。玉鹿茹家庄1号墓出土9件,分有角和无角两种,大多呈站立回首观望状,形象生动,整体轮廓清晰,具有很高艺术表现力。

玉虎茹家庄1号墓出土3件,作伏卧状,口穿一圆孔,眼、耳用阴刻线纹表示。

玉牛茹家庄1号墓出土6件,一件是片状立雕,作站立状,余均为圆雕品,素面。

玉免茹家庄1号墓出土两件,大长耳,圆眼,作伏卧状。

玉夔龙茹家庄2号墓出土,卷曲呈圆形,方头,尖尾,其上用阴刻线纹表示龙头、嘴、眼和鼻,身上线刻有翅膀,具有商代玉雕夔龙的风格。另一件为夔龙玉璜,饰两个交错兽面纹。

玉鱼茹家庄1号墓出土多件,形式多样,璜形玉鱼最为形象。

玉鸟茹家庄1号墓出土多件,一件小头,长尾,整体造型呈三角形,身上线刻羽毛纹。

其它如玉蚕、玉龟、玉蝉等,都形象逼真,充满了生活气息。

总之,西周雕塑艺术中的骨雕、象牙雕和玉雕的技艺都很高。甲骨文微雕更是堪称一绝。尤其是玉雕,人物造型神态各异,特征显著,动物造型,形象优美,能生动地表现各种动物的特征。其雕刻手法熟练,富于装饰技巧,以实用艺术为主,表现了强烈的理性因素,这也是西周的时代特征在雕塑艺术上的反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明清玉文化初探
玉文化|玉器与祭祀、殉葬、绘画、雕塑艺术
玉雕不是雕塑,很多人都理解错了!
商代玉器雕塑艺术研究(一)
现实主义的中古时期玉器艺术(中)
汤继文:设计的观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