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长水甲骨文书法风韵(李长枝撰诗词曲赋文联)
自序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 在对甲骨文研习的过程中,我又一次对孔老夫子的这段话有更真切的体味。
我爱甲骨文,它是中国最早的文字,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像地下的神灵,天外的巨星,百年前突现人间,引起世界震惊;我爱甲骨文,它以骨质的生命保留至今,记载着文字初创的辉煌与艰辛。我爱甲骨文的线条简直、挺拔;我爱它结体有致、错落分明,散发着古老祖先的纯朴、创造与神明。
我学甲骨文是从1960年度下学期、山大中文系蒋维崧先生开设“古文字学”课开始的,当时我是课代表,勤勉力学,颇有受益。大学毕业后我留校当教师,教授的并非文字学课程,尽管我的好友赵建源把他多年前临摹的“甲骨文楹联”送给我,我还曾下功夫到山大图书馆寻到多种甲骨文拓片,但只不过收集点资料而已。1993年我开始专门从事书法教学工作,我指导研究生学习甲骨文是以李圃先生编写的“甲骨文选读”为教材,与学生一起临写。2010年我为孙敬会教授绘的“齐鲁十二圣贤图” 撰文,就想画什么时代的人物就以什么时代的文字为背景,以求画面和文字的和谐统一。其中“大舜”一图的跋文就以甲骨文写之,效果不错。从以上所述,尽管我学甲骨文时间较久,但面对书写《甲骨文诗词曲赋》,还是感到异常艰巨。
艰巨所在,在于甲骨文能的识字太少。据目前已发现甲骨文有十万余片,有五千多个不同的文字图形,识者不过千余字。古人可以用五千字进行语言交流,现用区区千字写中国诗词曲赋,其难度可想而知。解决难度的钥匙就是“文字学”的学养和“文字学”的应用。
甲骨文是从原始图画发展而来的,但图画并不等于文字。早期的甲骨文有许多象形字,从象形字的造型,我们可以领略古人造字的方法。商代有大量的象形字,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会意字、假借字、形声字等。后人之所以学习“文字学”,是因“文字学”是前人对古人造字规律的总结。学习“文字学”,才不至于书写甲骨文时出现或以金文、小篆化之,或者干脆自己造字的现象。
我写的《甲骨文诗词曲赋》是李长枝先生的杰作。长枝是我高中时的同学,在中学时期就已显露文学天赋,后来对古文字产生浓厚兴趣,还曾动意要编写一本“甲骨文金文字典”,此事我曾请示过蒋维崧先生,先生说,“是件好事,但太难了。” 后来终不得成。出版《甲骨文诗词曲赋》 还是长枝提议,并自报奋勇,诗词由他写,甲骨文由我来写。他写的诗词,是严格按照王力的《汉语诗律学》规范而写,虽是“戴着镣铐的舞蹈” ,但写得自然生动,长枝一写就是百余首,难得可贵。严格说来,我是在长枝带领下进一步学习甲骨文,书写甲骨文的。
我写《甲骨文诗词曲赋》本着以下几个原则:
其一、借鉴前贤、专家编写的字典、辞书解决用字问题。其中有徐中舒的《甲骨文字典》,高明的《古文字类编》和《增订古文字类编》,于省吾的《甲骨文字诂林》,马如森的《殷墟甲骨文引论》等。有时为查一个字,找遍所有辞书,有时费一两天功夫,实在找不到,就干脆作罢。
其二、殷商甲骨文分五个时期。我取字,一般是取第一期的原造字,二是取笔画简单的字,三是取易识、易写的字。在殷商甲骨文中实在找不到的字,不妨利用周代甲骨文字、战国时期的甲骨文字等。所以,此书不以殷墟甲骨文冠名,而只是甲骨文而已。

其三、因为书写的诗词数量大、字数多,所以运用了大量的甲骨文的“假借字”,这就出现了异字同形、一字多能的情况。有时对同一个甲骨文字形的认识有分歧,我只能够“渴不择饮” ,像“客”字,“伤”字,虽只有一人独抒己见,我也算取之有据。为方便读者,我把自己难查的八十六个字,做了出处的简单说明。
其四、我们今天写甲骨文书法不是“画”字,也不是“刻”字,而是充分利用毛笔的弹性性能去“写”字。我写时,为追求线的挺拔苍劲,虽有刀刻的意味,但很少有摸仿刀刻的痕迹。我写时,并不着意象形而图画,而是考虑文字的规范结体,线条的错落有致,对少数字“雅而化之” ,并力求书写个性的统一,全篇布局的相互照应。
其五、我写甲骨文力求继承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像写金文、楷书、行草一样,都有严格的法度。我的书法基本上是立足一个“我”字,提高一个“悟”字,写出一个“神”字,追求一个“韵”字。在抒写甲骨文诗词的过程中,我也秉持这四个字,希望能写出甲骨文应有的文化品格来。
甲骨文是最古老的文字,同时又是书法史上一种最新的字体,我们所掌握的材料也是最丰富的,我们有责任薪火相传,发扬光大,让其老树新花再现华彩。对我而言,就是要学好甲骨文,写好甲骨文书法,以自己的努力回馈祖先的伟大创造,回报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
现借《甲骨文诗词曲赋》出版的机会,向所有支持帮助我们的亲朋好友,致以真诚的感谢。

王长水     2011年11月2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六书”臆见(上)
咬文嚼字:汉字起源、形成以及孳乳分化
《说文解字》的三大局限
从“易”字说解字
如何消灭错别字?
《说文解字》何以成文字学千古经典 演讲人:黄德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