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肝血管瘤的超声诊断

如今,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对自己的生命也更加爱惜,越来越多的医学词汇被大众熟知,但人们几乎还是谈“瘤”色变,一看到自己的检查单上有xx瘤,一瞬间就如五雷轰顶,认为自己命不久矣,其实大可不必担心,很多含“瘤”疾病其实是一种良性的病变,也就是人们说的“好瘤子”,几乎不会影响自己的健康或寿命,这类良性病变就包括我们今天所要说的肝血管瘤(hepathic hemangioma),肝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最常见的就是肝海绵状血管瘤。肝血管瘤以单发性为多见,90%为一个,10%左右为多发,常发生在肝右叶。患者肝功能正常,一般无自觉症状,多在体检时发现。

既然是瘤子我们肯定想知道它是怎么形成的呀?可是很遗憾,由于现在医学技术的局限性,肝血管瘤的形成原因未明,有人认为是肝内血管结构发育异常所致,也有人认为与雌激素水平有关。这种疾病“重女轻男”,女性的发病率是男性的6倍。肿瘤形态较小者多为圆形,较大时可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并可向肝表面突起。当瘤体较大时可出现临近器官的压迫症状。

在二维超声上肝血管瘤边界多清晰,有时可见肿瘤边缘有小管道进入,呈现“边缘裂隙征”(边缘裂隙多见于肝脏右前叶的肝表面,显示的回声相当于横膈压迹部,多见于高龄患者),后方回声可有不同程度的增强。根据扫查方向的不同,超声图像会有改变,有时随着呼吸的深度变化超声图像也会出现改变,这种变化常被称为“变色龙”征和“蜡染”征。肝血管瘤的回声是分型的,主要的类型包括以下三种:高回声型与低回声型,跟混合回声型。

(1)高回声型:也是最多见的类型,其内部回声均匀,致密,比肝实质回声水平明显增高(如图1)。

图1:肝血管瘤二维超声

(1)低回声型:较少见,不过近年来有增多趋势。与肝实质水平相同或稍低,多见于中等大小的肝血管瘤中,其内部以低回声为主,周边常有高回声条状结构环绕,呈花瓣状或浮雕状改变,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征象。(图2)

(2)混合回声型:主要见于较大的肝海绵状血管瘤中,内有高回声、低回声及无回声等混合,呈现粗网络状或蜂窝状结构,分布不均,强弱不等;(图2)

图2:肝血管瘤的分型

既然是“血管”瘤,看完二维彩超下肝血管瘤的样子(如图3),我们就来看看肝血管瘤在彩色多普勒下的样子,尽管血管瘤内有丰富的血窦,但由于其内血流速度比较慢,彩色多普勒常不易测得其血流信号,血流检出率仅为10%-30%,如有血流信号,则彩色多普勒显示其血流多在肿瘤的边缘部,偶可有较丰富的彩色血流包绕。

 图3:血管瘤边缘丰富的血流信号

虽然肝血管瘤在超声表现上比较典型,高回声型肝血管瘤的诊断较容易,但是由于其回声多高于肝实质,我们还是要与高回声均质型肝癌和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相鉴别 ,此型肝癌相对少见,内部回声比肝血管瘤更高,周边有浅淡晕环,较容易鉴别。而低回声型肝血管瘤误诊为肝癌的比例较高,有报道误诊率可达30%。肝癌内部多为不均质回声,呈结节镶嵌状,如果周围有晕环,容易鉴别。另外,肝癌在频谱多普勒上多能检测到高阻型动脉血流信号。

而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常与低回声型肝血管瘤相混淆。该病灶常无周围高回声带环绕。彩色多普勒常在病灶中央出现分支或轮辐状血流,对鉴别有很大帮助。

那么,临床价值有哪些呢?  

高回声型肝血管瘤由于其表现较典型,超声诊断符合率较高,可达95%以上,所以误诊的可能性很低。但低回声型和混合回声型肝血管瘤由于其与原发性肝癌表现类似,容易引起误诊,所以需要我们提高警惕。

好了,学完这节课让我们总结一下肝血管瘤的超声诊断要点吧:

1.肝血管瘤的病变常为单个或多个

2.它的边界清晰

3.在超声下肝血管瘤后方回声会增强

4.肝血管瘤的边缘会呈现高回声带

5.肝血管瘤病变远侧,回声多无明显变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肝癌的超声诊断
超声诊断学(考试专用)总结重点总结1
腹部血管疾病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早读 | 超声检查,14张图教你鉴别诊断肝癌!
肝癌的超声表现
原发性肝癌的三大超声表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