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手艺的新美学

在通常意义上,手艺即是用手工从事的艺术或技艺,工匠们靠着常年熟练的功夫,制作出各式各样的艺术品、器物、和装饰品。最近几年,随着对非物质遗产的重视程度的增加,对手艺的认知也有所变化,原来传统手工艺也逐渐被挖掘了出来。尽管如此,手艺在今天所处的状态是没落的,原因在于其传统性与当下的结合点越来越少,因之,如何保护手艺,也就成了一种文化传承中的问题。

留住手艺,即是留住传统文化,在更宽泛的文化含义上,这手艺不仅是民俗的一部分,也涉及到传统记忆,在今天,手艺该如何更好地生存,很显然是个值得关注的课题。事实上,当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手艺时,或许能看得到它的不同样貌、形态。手艺的新美学则强调的是历史与当下的融合,而不是割裂去看待彼此。当传统手艺消失时,我们会哀叹,但在今天我们该以各种方式留住手艺曾经的历史。

手艺的黄昏

我们走进现实生活中,或许对所习见的器物、装饰品、艺术品缺乏更多的关注,只是当其消失不见时才会“认识”它们。前几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了“工艺文化译丛”四种:《日本手工艺》《工艺文化》《民艺四十年》《工艺之道》,可见日本的手工艺文化与传承的状态,而诸如《手艺中国》记录的是上个世纪的手工艺状况,在今天看来,依然有其价值。

不过,随着社会的转型,工业文明的进程,乡村文化的改变,传统手工艺也在日渐被忽略。在我见过关于非物质遗产的报道中,对传统工艺的关注固然在增加,但从其生存状态关注的多,而对其未来的发展却缺乏清晰的路线图。

而观察日本、台湾等地区对手工艺的态度,简直可以上升到生活哲学的高度,无论是手艺的美学、传承、文化,都有所挖掘,那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次梳理。而这样的做法在大陆的一些地方则被视为盈利的项目,科研的课题,却甚少去关注手艺的命运本身。也许正是基于这样的道理,手工艺所呈现出的高度也还没有挖掘出来。

诗人车前子曾出过一本书叫《手艺的黄昏》,拿这个来形容手艺在今天的状态也是恰到的。固然有一些手艺的消逝不可避免,但在“黄昏”时,我们也该留下更多的记忆。这是因为它们曾经存在过,由此带给人类的记忆是深刻的。没有这样的生活智慧,所谓技艺也无法传承、发展。


碧山的试验

碧山计划是艺术家欧宁和左靖发起,旨在探索徽州乡村重建的新的可能并寻求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的乡村建设模式。而“碧山”是一系列试图寻找重返我们传统家园之路的MOOK杂志书,试图以现代人的视角重新梳理传统文化在中国人的生产和生活中的位置,并以此为源头探讨展开传承与创新行动的可能。“碧山”在我们看来不仅是一个地理名称,更是我们传统家园和心灵原乡的象征。

《碧山》已推出数种,其中,第一是《东亚的书院》,关注的是文化与教育,接着是《去国还乡》,我们的家园在哪里?最重要的还是在每个有着传统文化精神且富有创造力的人身上。去国还乡,实际是在寻找我们自己,只要前仆后继的人还在,我们的家园就不会消亡。第三册则是去国还乡的延续,着眼点是对乡村建设的关注,第四册是《结社与雅集》,这依然是对乡村文化公共生活的关注。在这每一册书中,都少不了一个“黟县百工”的版块,对传统手工艺术进行挖掘。

此外,《碧山》里的栏目设置也还包括:传承与表现、乡土建筑与保护、故土残调等等,这种对乡土文化的深层挖掘与关注,与其说是在向传统回归,倒不如说是在探索乡村文化未来的可能性。

左靖在谈到寻访民间手工艺时说,这有三个目的。第一个目的,是为这些手工艺做档案。已经有很多民艺消失了,所以需要我们挖掘整理。第二个目的,透过民间手工艺,我们可以了解当代乡村的社会经济状况。第三个目的,是最重要的,就是要把这些工艺上、设计上已经比较落后的民艺整理出来,再用我们这么多年在艺术系统工作的资源,去找一些设计师进行再生的设计。而手艺的未来关键还是在于行先“活”,再“承”。


老物件的记忆

乡土社会学大家费孝通曾说:“只有直接有赖于泥土的生活,才会像植物一般在一个地方生下根。”在现实生活中,对老物件的关注,在各地都有不同的记录与反映。艺术家沈继光与高萍所推出的《物语三千:复活平民的历史》则是对老物件的持续关注。

这本书是从20012004年,沈继光涉足燕赵、中州、三晋、巴蜀等地的村落古镇,将镜头对准那些与普通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琐碎物件的结果:“生活用品”褡裢、火镰、鞋拔子、烟丝袋、煤油灯等等,“劳动工具”犁、耙、锄、镐、石磨、碾子等等,拍摄了1200多幅图片。在谈到老物件时,沈继光说:“老物件的记录收集,对普通人来讲,是贴近的、亲切的、虔敬的、温厚的,是对人性的抚摸和吟唱。”“给普通平凡的事物,增加意义,也许这就是生活,就是生命。”

“收复人类的生活,成为人类的遗产”,当我们仔细阅读这本书时,可透过具体的物的历史,切实感受到生活的质地。而这正是对传统手艺的致敬方式之一。当面对那一件件老物件时,我们看到的不再是单独的物体,而是一个个生活细节。这才是生活中所呈现出来的状态,它虽琐碎,却足够我们记忆。

民间风物的价值在哪里?通过对传统手工艺的关注,今天该提出新美学的时候了。是的,那美学所呈现的样貌应该更丰富、时尚,却又有着文化味儿,不失传统。手艺的新美学是对当下的关注,它也将构成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手艺需要突破重围,少一点偏见,走向更加完美的境界,而这才是传统手艺的未来吧。

《碧山》系列 左靖主编  金城出版社

《物语三千:复活平民的历史》沈继光 高萍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激活农村的公共文化生活
碧山有我家 | 焦点
手工艺创造新生活美学
消失的农具,在他手中又“活”了过来
中国人不可丢弃的10大传统手工艺
赵农:让手工艺回归生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