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语的烧制术

虽然我们每天与汉语朝夕相对,却未必对汉语有足够多的理解和应用,至于能够在现实生活中用得神乎其神的人,似乎也是少见。这归结于我们对汉语的熟悉而又陌生,这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这个时代的解读汉语只是一股潮流,不会在文字探索上有更多的贡献。作家黑陶的《烧制汉语》,不是在单纯地就汉语解读,而是沿着其应有的角度出发,走向了深度和广度。这就好像是生命呼吸,汉语也是可以呼吸的。

黑陶出生于江苏宜兴,因之对于陶瓷十分熟稔,但即便如此是不是就能懂得陶器烧制中的大道,局限性决定了视野,而开放的视觉却是走向了广阔。《烧制汉语》也正是基于这种缘由的书写,呈现出汉语的应有之美。

汉语的博杂与丰富,更多的是来自于历史的沉淀,趟过岁月之河再看待汉语,又有怎样的发现。黑陶用片段式的札记来呈现这种丰富性,从内容上看,除了故乡的火焰与土地之外,既有沉思也有自然笔记,更不乏行旅笔记,这或如他在《“破”之三义》中所言,第一层意思是破烂之破。用功勤奋,将书翻破了。其二是破解之破,即读懂、破解。第三则为突破之破。突破陈旧,完成自我。这三种境界即是破之含义,也是汉语解读的三种境界,个中三昧是需要有深刻的体会才有的触动,那是对传统的继承。

汉语所呈现出来的是,千百年来的中华文化智慧。简言之,这如同陶器的烧制术,因久经考验,成为了经典语言,再经过历史的锤炼,完成了汉语的转型,这个过程漫长、纠缠、交织,唯有时间给以检验。对多数个人而言,倘若没有经过烧制,就没有个人生命手痕的特征。也正因如此,汉语的锤炼就多了些历史刻痕,那是看不见的岁月遗留,其光泽或暗淡或光亮,那都是每个字在不同的时代下发出的光芒。不管后人以怎样的眼光去看待,它们就是自己应有的样子。黑陶的烧制汉语,何尝不是如此——还原汉语生活最初的样子。

有人如此评价黑陶的作品,“语言平易近人中透着文人的清高,是当代作家中难得一见的杂家语体,也可看做文化学者文艺阅读思考的札记,所涉之广,所思之精之深,蔚为气象。”实则这只看到了一种现象,在现代汉语写作中,黑陶对语言的敏锐观察,融入了生活情理,才有了如许鲜活的个案。四百一十二个片段,完成的一个轮回。从哪里来,又回到哪里去,太阳每天照常升起,却并不意味着不曾有故事发生。这才是生活的本质。

细节之美、简朴之美,看似简单的艺术处理,却给人一种全新的视角。大概美学就是如此被发现、颠覆的。汉语大概也是如此吧。黑陶在后记中坦言,这本书的本质是内心的自画像:感性与理性,激情与想象,历史与语言,生活与文学,寂冷与灼烫,生命与宇宙……简洁而又感性的语言融合了中国古代笔记和西方哲学札记。如此自成一体的文字风格,却也有几分独特。当我们把眼光放置到今天的美文作家当中,这样优异的品质也是值得注意的个体。

诚然,敏锐并发现,这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语言的粗鄙还是优雅。同时,基于对韩语的信仰,因有了敬意,才有了这般书写。可以说,这汉语的烧制术,是黑陶在为汉语画像,这也还在于给这个世界打通了新思路:唯有灵动的汉语才能使语言保持足够的生命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创作漫谈 | 黑陶 :散文、《烧制汉语》及其他
札记
张亦斌:从不熄灭的南方故乡 /邵东县作家协会荐稿
加缪: “我要说的是……”
雍城文苑 ||王小勃: 一曲对故乡深沉且执著的爱恋——扶小风散文集《湋川笔记》阅读札记
读书札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