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师给自家孩子准备的语文阅读理解万能模板,孩子看了想丢分都难!

每次一到考试或者复习阶段,我们总能接到家长对孩子阅读理解这块的烦恼:

明明孩子在跟别人说话时的理解能力还可以,但是在看文章或者阅读一段文字的时候,理解能力特差,比如:文中作者的真实身份是什么?他最终的目的是什么?

即便阅读量再大,甚至我们家长引导孩子认真、仔细、专注的阅读每一个字,还是没用。感觉每句话都读不懂,读懂了也不会做!

最重要的是,目前高考也对阅读理解题做出相应的改革,“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透露:“高考命题方式正在进行很大的改革,而且在悄悄地改。”

1.  阅读速度,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现在是9000字,将来可能增加到1万字。

2. 阅读题量也增加了,今年的题量,不是题目的数量,是你要做完的题的量,比去年悄悄增加了5%~8%。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到底应该怎么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理解差的原因

阅读每道题扣1-2分,5道题加起来,失分必定惨重。但是,孩子自己是不懂分析原因的,很多孩子只会说,我阅读不好,找不到根源。为此,我们果肉的老师们总结了2大失分的原因:

①阅读方法不对。比如:孩子单纯追情节,泛泛地翻书,逐字逐句读。若这种情况应让孩子慢读,精读,体会词句之节奏,意境之优美,情感之细腻。

②答题技巧不对。例如:孩子精读书,还在阅读理解上丢分,原因在孩子缺乏答题技巧,需要老师或家长进行指导。

解题步骤

1. 通读文章,抓核心词。

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清楚地说出文章中写了,何人、何事、何物、何情。

2. 读懂题目,抓住问题。

认真通读所有题目,正确理解题目,明确题目的要求,知道自己应该回答什么。

3. 带着问题,细读文章。

要一个问题读一个地方(根据题目要求读一个段落,或一句话),切忌一目十行。

4. 揣摩词句,正确答题。

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

主要题型及其解题方法

1.归纳总结(文意或段意)

题目要求谈读后感(读后有何收获)、心得体会、文章包含的道理,就是要求对文章进行归纳总结。例如:谈谈你的收获;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有什么启发

答题技巧:不少文章第一自然段、或中间、末段有中心句,找到中心句,稍加整理即可作为答案。

2. 辨别中心句的方法

①写人的文章,中心句通常是赞美人物的某种优秀品质。

②写景的文章,中心句通常是赞美景物的某些特点。

③写物的文章,中心句通常是表达对事物的喜欢。

3. 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①句子在文首时的常见作用:开篇点题;引起下文;

②句子在文中时的常见作用: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起下文

③句子在文末时的常见作用: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篇末点题;照应开头

4. 修辞手法的运用和作用

①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②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③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④反问:强调主张、观念,加强语气。

5. 解释词语的技巧

当我们需要多陌生的词汇解释时,可联系上下文的意思揣摩出答案。或者根据字面义推导出引申义。

举例:自那时起,她的产品广受欢迎,有口皆碑。请对“有口皆碑”进行解释。

不懂有口皆碑时,先据上下文和字面义去理解,有口皆碑的字面意思是有口的都是碑,——显然这是个病句,应该别有所指,这种情况下就去想想他的引申义,——有口是只要有嘴巴的人,皆碑是都像刻在功德碑上的字。什么东西需要刻在功德碑上呢?只有好的东西才刻碑。把这些推导揉合成一个句子,就有了:只要有嘴巴的人都在说好,在赞美。那么答案就是:人人都说她的产品好,比喻她的产品很受欢迎,人人赞美。

6. 选择正确的读音

一般出现的是多音字,要清楚每种读音的含义,选择符合文章意思的读音。

7. 选择恰当的字词

①仔细阅读字词所在的句子,了解句意,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

②认真分辨不同词语的意思,词性(正面肯定,还是反面否定),选出符合文章用意的词语。

8. 标点符号的作用

1、——(破折号)的作用

① 解释说明

举例:这是一只极漂亮的花瓶——一件景泰兰工艺品。

② 话题的转换

举例: 我重新戴上了电话手表——两天前它被我的狗叼走了。

 ③表示话语的中断

举例:他突然想起什么,兴奋地说:“啊!你是——铁木真。”

 ④ 时间或声音的延续

举例:一个悠长的声音在小巷里传来:磨菜刀——剪子呢——

2、……(省略号)的作用

①引文的省略

举例:声音由远及近,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清晰……

②列举的省略

举例:河水涛涌如山,看不到底,不知有多深……

③说话断断续续

举例:他惊得说不出话来,嘴里啊……啊……的叫着。

3、“”(引号)的作用

①直接引用

举例:他不由地想起杜甫的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②特殊含义:讽刺或者否定,表示意思相反

举例:“大度”的鞑靼人少给了她三十文钱。

③强调意思 

举例:我“恨”死你了!

④特定称谓

举例:“秃头”打着哈哈,扬长而去。

9. 给文章拟恰当的题目

(一)用主要事件、主要人物的名称,加简短的修饰语作标题。

例①:文章写2019年国庆大阅兵,可用“盛大的2019年国庆大阅兵”作标题。

例②:文章写小明喜欢开玩笑,可用“诙谐的小明”作标题。

(二)以中心思想和中心词作标题。

举例:文章写地球变暖所生的自然灾害,可用“当心地球变暖”作标题。

10. 文章的写作顺序

(一)时间先后顺序。

辨别方法:文中明确出现年月日、时辰、早上、上午、下午、晚上、过去、现在、先后、之后、然后这一类与时间有关的词语。

(二)地点变换顺序。

辨别方法:文中明确出现从某地换到某地,或明显有由远到近、由近到远、由高到低、由低到高、由内以外、由外至内的空间转移顺序。

(三)事情发展顺序。

辨别方法:文中明确写有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四)按总分、总分总、先分后总的顺序。

辨别方法:文中先写总体情况,再分步骤介绍,或先说各部分的情况,再说总体情况。这种写法常出现在说明文中。

11. 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小学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1. 某句或某段在文中的作用

①句子或段落在第一段时的答题方法:

一从结构上答题,句式:此句(或此段)有落笔点题(或开门见山、点明主旨)、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的作用。

二从内容上答题,句式:此句(或此段)有铺垫下文(或衬托后文)、为后文打伏笔的作用。

②句子或段落在文章中间时的答题方法:此句(或此段)有承上启下、过渡到下文的作用。

③句子或段落在最后一段中时的答题方法:

一从结构上答题,句式:此句(或此段)有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的作用。

二从文法上答题,句式:此句(或此段)有呼应文章标题、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从意蕴上答题,句式:此句(或此段)有使文章回味绵长(余音绕梁)的作用。

2. 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思想感情很抽象。脑中有词汇才 能领悟文章表达了何种思想感情。那么,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一步是答题人首先要记住这些词。

3. 概括文章主题、中心、主旨

主旨,指作者写此文的目的。

中心,指文章的核心思想。

主题,指文章写的主要事件。(有些文章的标题即主题)

答题句式:通过……(事情、物件),歌颂(赞美)了……(事物、品格),表达了……(思想,感情),揭示了……(道理)。

答题技巧:留意每一段、特别是首段与尾段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它们常常是文章的主旨、中心、主题,以之答题事半功倍。

4、文中划线句子的作用 

题目一般是: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遇到这类题目,我们要记住五种表达方式:

5.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常见修辞手法有八种
①比喻。②比拟。③夸张。
④排比。⑤对偶。⑥反复。
⑦设问。⑧反问。
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6. 文中某句话有什么含义?

题目:文中某句话有什么含义?或告诉我们什么深刻的道理?请说说你的理解。

7. 比较阅读理解 

有时考试会把课内文章和课外与之相似内容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对于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可以从文章的内容、写作特色、感情基调等方面进行比较。 

8. 说明文的阅读理解

首先,熟知说明文三要素:
①说明对象。
②说明顺序。
③说明方法。
其次,记住说明文的三种写作顺序:
①时间顺序。
②空间顺序。
③逻辑顺序。
然后,熟知九种说明方法的辨识方法及其答题句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初中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考前突击——说明文如何答题(建议打印保留)
阅读答题秘笈
深度解析精选——八上语文RJ
中考语文的技巧 摘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