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的灵魂是否会消散,薪火传递中蕴含哲理



人的灵魂是否会消散,薪火传递中蕴含哲理



我们常说“薪火相传”,却是只知其表,不知其内涵。此语来源于庄子,他说“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就是说木柴可以用尽,但火种不会灭绝。短短的一句话却牵扯到道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神”是否会灭的问题。


1纳养不息而生命得以延续


唐宋以来,很多人认为庄子此语其实是将一堆木柴比作人的肉体,火恰似是人的灵魂(神)。这意在说明形体会有生、老、病、死,但是神魂却是亘古不灭的。另外一种见解认为火的延续在于有不断的木柴作为载体,薪柴不尽,火就不灭。就仿佛人的生命是一呼一吸交替传递,一息而一得,呼吸停止,生命也随之结束。所以道家贵在纳养不息,纳养不息而生命得以延续。


2神是否会随之消散成了佛道两家争论的一个焦点


关于“神”灭还是不灭的问题的争论,不仅在道家内部各派之间有不同的认识,跨越宗教之间,道家和佛家也对此问题有过激烈的探讨。同样是将薪比喻形体,火比喻为灵魂来探讨,佛家认为神不仅不灭,而且以前世罪、福为系,有轮回转世、罪福因果之说。道家却认为薪、火之间之所以能更相传递是因为它们仅仅是物质,没有社会关系的约束。假如佛家之说形神的更替在于罪、福之说成立,那么形体有罪应归结于即将消灭的形体?还是应该归结于神魂呢?所以,人死之后,神是否会随之消散,就成了佛道两家争论的一个重要焦点。


3人死之后会回归自然


细细体悟中国的本土文化,在佛家没有传进中国之前,轮回转世的说法本不存在。老祖宗认为人死之后,会回归自然,这和道家的思想是不谋而合的。道家认为生死好比事物的两个方面,生是源于自然的自然,生命的过程是自然的偶然,而死是必然。人来自于自然之中,与物具化,死后复归于自然。所以,古人称死又叫“物化”,古诗云:“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至于死了之后是什么境界,道家认为人死之后,尘归尘、土归土,尸体被微生物分解,在大自然中,得到永生。这种永生,不是轮回投胎,也不是灵魂的永生。


4为什么会有鬼神作怪的情况


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探讨:魂魄是会消散的,那么为什么人世间有时会有鬼神作怪的情况呢?其实,在中国人的观念中,生命是气合而成的,清气、浊气、阳气、阴气结合在一起就有了生命。阴阳清浊之气的根源在于天地,所以天地是生命的根本。古人说:“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也就是说鬼神之阴阳二气的妙用,有个故事就很好的阐释了鬼神阴阳二气的道理。传说,明朝有个士大夫,为官清廉,后来被朝廷擢升去了京城做官。百姓为了报答此公的恩德,就给他立了个生祠祭拜。后来此公回到原来做官的地方,听说某庙很灵验,也去祭拜。发现这个塑像和自己很像,就问烧香的百姓:“这里供的是哪位神明?”老百姓说是某大人。又问:“灵不灵验?”老百姓都说很灵验,求签问事都很准。人还没死呢,那灵验从何而来?所以古人说:鬼神是阴阳二气之妙用,而非其他。至于阴魂不散而为怪为厉,则是《周易》所谓“精气为物,游魂为变”的“变”,是例外的情况,不是常规的准则。


所以道家关于死亡、魂魄的传统思考,就仿佛薪柴不尽,火就不灭的道理。所以道家贵在纳养不息,纳养不息而生命得以延续。


(文/铁冠道人)

在人生的路上,我们总是忙于汲汲营营地追求满足物质上的欲望,却忘记生而为人的真正意义;我们常常忙着左顾右盼地评断别人,却忘了应先审视自己、认识自己。我们又当,如何获得幸福、成功、圆满的人生?道法的智慧,提供我们认识自己的方向,并为探寻时所升起的疑惑,提出最切实的建议。

------ 道缘,从这里开始遇见你的信仰!

微信号 daoyuancn
搜索

更多精彩,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哲理图文]来自佛家的智慧
人的灵魂是否会消散?
聊聊《周易参同契》(一)
【哲理图文】来自佛家的智慧
“头七”是啥意思?你们当地是怎样的习俗和讲究?
中国古代无神论大师,人的灵魂与肉体到底是什么关系,他留下了怎样的著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