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传考研常识 | 信息茧房
原创 2017-04-27 嘟嘟哥 新传研都

你关注了吗

新传考研常识系列往期精彩

新传考研常识 | 黄色新闻

新传考研常识 | 群体极化


嘟嘟点评:大数据让所有碎片化的信息如同流水线上分门别类的产品,精准地推送到用户面前。用户在享受符合自我兴趣的定制化信息的同时,也逐渐将自身桎梏于“茧房”之中,心甘情愿地成为“井底之蛙”。

 

结合考点:大数据、分众化传播、选择性因素、使用与满足心理、网络群体极化现象……

 

正文:信息茧房(必须了解)


(一)信息茧房是什么?


19世纪,桑斯坦在其著作《信息乌托邦》中提出了“信息茧房”的概念——公众对信息的需求并非是全方位的,往往是跟着兴趣走,久而久之,会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百度百科给出的定义是:信息茧房是指人们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由于信息技术提供了更自我的思想空间和任何领域的巨量知识,一些人还可能进一步逃避社会中的种种矛盾,成为与世隔绝的孤立者。在社群内的交流更加高效的同时,社群之间的沟通并不见得一定会比信息匮乏的时代来得顺畅和有效。

 

人们普遍认为互联网开放海量的信息使得公众获取信息的内容变得更加多元化。人们只要在手机上轻轻一点,各种类型、各种形式的信息便如同潮水般涌入,用户只需要享受这种信息资源即可,然而事实便非如此。美国学者桑斯坦通过对网络的细致观察、深入思考发现:网络虽能供给丰富的信息,制造的却未必是无限开放的社交平台,而是密闭化的空间。

 

美国麻省理工教授马歇尔和埃里克同样认为,互联网分裂成了无数小群体,它们“人以类聚”,表现出群体内同质、群际异质的特征。小群体中的人,只选择自己偏爱的交流领域,与兴趣相合的人聚谈,经过时间累积,逐渐形成了趋同的风格;而各个群体间,则有话语隔阂、沟通障碍,分化明显,认同困难。这种小群体的认知形式将人类禁锢在自己的信息茧房之中,自顾自怜。而“信息茧房”的发现,打破了人们对网络“开放多元”的固有认知,成为研究新媒体时重要的逻辑依托和理论“外挂”。

 

(二)信息茧房产生的原因

 

1、大数据的定制化服务

尼尔·波兹曼说:“媒介的形式偏好某些特殊的内容,从而能最终控制文化“。微博微信的关注推送,今日头条的精准算法,广告营销的DSP技术,每一项都是精准地将消息推送给感兴趣的人。兴趣相投的关注让特定的圈子变得丰富多彩,但却以屏蔽其他领域的信息视野为代价。微博用户通过“follow”自己感兴趣的微博号来享受个性化的信息,这必然导致公众关注的信息面仅仅局限于那一小块。

 

林心如和霍建华的晒幸福,可能在娱乐八卦人的眼里被挖掘地相当透彻,却对上海中环坍塌完全不知。每个人都蜗居在自己狭窄的茧房之中,享受着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和新闻,而不愿踏出去看看,而大数据的个人化定制让茧房变得更加牢固,想要从外围打洞,除非出现极大规模性的事件。

 

2、选择性因素和群体因素

用户本能地会选择关注和理解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和话题,而选择性排斥自己不喜欢的领域信息。有些人关注今日头条的娱乐版块,而有些人只是关注政治民生领域,不同的兴趣关注和不同的消息推送让不同的人沿着不同的方向在各自关注的领域道路上越走越远。每个领域的人聚在一起讨论自己关心的娱乐or民生,这样的一个群体环境,使得每个人都津津乐道,享受着这样的过程,而不愿意走出或打破原本的群体氛围。

 

北京大学新闻学副教授胡泳说:“微博的关注功能,洞察到了人的两种基本需求,将‘自我表达’和‘关注他人’结合在一起,围观也就涵盖了彼此看见的意义,包含着见证与记忆的作用”,而“彼此看见”,往往是趣味相通者的“共振”、互动,这种互动是建立在趣味相投的群体之间,集体也如同个人一样形成一个大的茧房,用户只是在群里蚕茧而已。

 

3、网民的心理因素

桑斯坦认为,在网络和新的传播技术领域里,志同道合的群体,会彼此进行沟通讨论,到最后他们的想法跟原来一样,只是形式上变得更极端了。网民的无意识,跟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庞的观点相吻合:“个体的意识个性淹没在群众心理之中,群众心理诱发出情绪,意识形态通过情绪感染得到传播;一旦被广泛传播,意识形态就渗透到群众中个体的心理层次,使个体丧失批判能力,从而影响他们的行为”。

 

个体偏颇的观点、失真的消息,因“茧内交流”的封闭性,而被放大化,变为群体共识,折射了群体心理的同化机能。马克·塞奇曼尝写道:“我们假定世界上的一小撮人共同持有同样一种奇怪的信念,比如说月亮是绿干酪做成的。通过一个自选过程,他们会彼此来到同一个论坛……很快他们就会觉得人人都持有这种信念”,形象地说明了群体心理的演化轨迹。

 

以微博为例,许多人会本能地觉得,它是个“集思广益”的地方,意见会自由流通。但置于“结群”很普遍的情境下,信息间也许会存在壁垒。在小群体中,网民看到认同某个观点的人多,难免会影响独立判断,自觉参与进来,助推了观点的扩散效果。

 

德国学者诺尔纽曼提出的“沉默的螺旋理论”,或能解释这现象:在媒体讯息的耳濡目染下,人自然会具备“准统计官能”,也即感知外在氛围的能力,察觉到主流意见,并向之靠拢;若个人意见与群体观念不合,则会被孤立。她将群体中的意见分布情况,称作“意见气象”。在意见气候的影响下,人们渐渐“思想高度统一”起来。

 

在信息超负荷的环境中,对信息择取的晕头转向,易导向人云亦云的取向。独立价值缺失,让随波逐流更普遍化:鲁迅就曾借小说《阿Q正传》,批判国人求同心太重,容易形成文化盲从,并高呼“向庸众开战”。而这种盲从,加剧着信息茧房的态势。

 

(三)信息茧房的危害

 

1、画地为牢,局限认知

信息茧房,有如画地为牢,局限了人的认知。评论人宋志标曾慨叹,大数据既给人一种振作的技术,同时也给人一种懈怠和疏远的理据。“当大数据越来越深入社会和人心,它是否正在结成某种行动的牢笼,把我们框定得愈加狭窄?……我们活在大数据的牢笼里,却把它想象成全世界,这种虚妄是否也是大数据时代的反讽?”

 

而谣言、臆测的疯长,亦加重着社交媒体上的鱼龙混杂。桑斯坦认为“在一个正见和八卦日益难分的世界里,许多头脑聚在一起上网的努力,可能会提供最好的通向信息乌托邦之路”。他担心,若群体中的信息聚合和文化判断失当,人们会失去理性,乃至变成暴徒。

 

2、网络群体极化行为

网络下聚集的群体,是由分化而类聚的,表现出群体内同质、群际异质的特性。网络信息茧房一旦生成,群体内成员与外部世界交流就会大幅减少,群体成员拥有相近似的观点和看法,群体内同质的特征越显著,群体经过时间的累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与特点,群体间异质的特征越明显。德国学者伊丽莎白·诺埃尔-诺伊曼提出的“沉默螺旋理论”认为,人们越沉默,那么其他的人就越是认为某种特定的看法具有代表性。在网络舆论中,人们看到赞同某种观点的人多,就会更加积级地参与进来,不断强化这种观点并促使其向更大范围扩散,得到更多人的支持,促成了群体内部的同质。比如喜好某个观点的网站,他们链接的也是有相同或相似观点的网站,极少出现观点相反或者不相关的网站,该网站将有类似喜好的人聚集在一起,强化了网站自身的特点,坚定了群体成员的观点。

 

长期生活在信息茧房之中,容易使人产生盲目自信、心胸狭隘等不良心理,其思维方式必然会将自己的偏见认为是真理,从而拒斥其他合理性的观点侵入,特别当获得“同盟”的认同后演化为极端思想。这种极端思想集中体现在看待事物时的观念表达上,更有甚者,当其个人诉求无法得到满足或者事态未成按成预想发展,便会在个人生活中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例如杀人与自杀等。这样一种偏执的思维认识所直接导致的就是一种极端行为的显现。

 

3、社会粘性的丧失

社会粘性正是由经验、知识和任务的分享而来的,人们需要有一些共同的记忆和关心,需要由经验分享而构建的共同联盟。人类从原始社会起就处于群居的状态,群居能够保证更多资源的优化和群体的生存发展,这是经历了无数个时代验证的。伴随网络的发达,人与人之间直接接触交流机会逐渐减少,人在网络上选择信息的自由度随之加大,很容易自制信息茧房,脱离整个社会的发展,这些都大大减少了经验的分享。当每个个体之间、群体之间缺乏粘性,离散成单一的力量,这无疑极大地弱化了群体的功能。

 

人们需要由经验分享而构建的具有粘性的同盟。当人们发现同胞正处于危难时,能够予以援助。在中国四川汶川、北川发生8级强地震时,在舟曲泥石流时,作为同胞的中国人民在第一时间团结在一起救援灾区。而缺乏粘性的社会国家间只关心各国内部的政治经济利益,缺乏粘性的人之间往往彼此漠不关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信息0茧房:足以扭曲现实、改变感受的观念偏见
每日考点 | “信息茧房”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互联网时代的作茧自缚
困在「信息茧房」里的人,是如何逐步丧失独立思考能力的?
“审美茧房”,正在加速拉开阶层?
新传考研:信息茧房、回声室效应与过滤气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