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林觉民的遗书路上被抢,强盗看完后跪地痛哭,将财物拱手奉还

“意映爱妻,见字如面:我现在用这封信跟你永远分别了!我写这封信时,还是人世间的一个人;你看这封信时,我已经成为阴间一鬼......”

留下这封绝笔信,林觉民永远地离开了他的挚爱陈意映。在转战督练所时,和清廷巡防营大队人马相遇,林觉民和起义的众人奋力抵抗,最终受伤力尽被俘。

图1

面对清廷官员的威逼利诱,林觉民不为所动。5月3日林觉民在广州天字码头英勇就义,此时的他年仅24岁。

是什么让林觉民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又是什么促使他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他的故事。

志存高远,少年不望万户侯

位于福州候官县的林家,是一个人才辈出的书香世家。林觉民的祖父是举人出身,后来他的叔父林孝颖也考中了廪生。

在那个年代,这是一件极其光耀门楣的事情。可是对于林孝颖来说,即便是成为了廪生,他也不能逃脱包办婚姻的命运。不敢反抗父母权威的林孝颖,只能用拒绝同房来表达自己的态度。

在这场拉锯战中,受伤最深的当然是无辜的黄氏。没有丈夫宠爱的黄氏,终日以泪洗面、凄苦无比。

因为不忍心看黄氏如此孤苦,林家长子林孝觊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把自己的儿子林觉民过继给了林孝颖,以此来缓和夫妻二人的关系。

图2

对于这个孩子,林孝颖夫妻倾注了自己所有的心血。林孝颖更是亲自带在身边教养,恨不得把毕生所学都教给他。林觉民也确实天资聪颖,他的功课进步飞速。

可惜好景不长,在林觉民8岁的时候。养母黄氏因病去世了,只剩下父子二人相依为命。

虽然林孝颖已经考取了功名,可是之后他却再也不能更进一步。正当他为生计发愁的时候,福州成立的全闽大学堂邀请他去做国文教习。

总算是让父子二人生计有了着落,很快林觉民就到了上学的年龄。

学习上颇有天资的林觉民,是一个生性跳脱、不受约束的人。虽然在学习一道上有自己的见解,可是对于科举之路却非常的不屑一顾。

林觉民12岁的时候,父亲曾让他报考了童生考试。

没想到林觉民却写出“少年不望万户侯”七个大字,来表达自己对于传统教育制度的不满。得知这一事后,林孝颖不由得为他的未来担忧。

图3

读书人不走科举之路,又怎会有出头之日呢?

1900年夏天,林觉民考取了候官高等小学。在这里,他听到了孙中山先生的故事。同时通过大量阅读反清和民主思想的书籍,更加坚定了他要投身革命的决心。

1902年,林觉民进入了全闽大学堂继续学习。在校期间的林觉民非常受同学们欢迎,对于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林觉民总是倾囊相助。和人相处也是风趣幽默、妙语连珠,尤其在演说上非常的有天赋。

“中国非革命无以自强”林觉民有着自己的理想,将推翻清朝统治为己任,以革命殉国为理想。

“你这个孩子举止不凡,还是不要管束得太严,稍稍放任一下,有助于培养其刚大浩然之气。”

学堂的总教习叶在琦,非常欣赏林觉民这种性格,总是劝解林孝颖不要过于担忧。

1905年发生了美国苛禁华工的事情,林觉民在七君庙前发布了《挽救垂危之中国》演说。

图4

“革命教育固然要从小学生做起,但是社会上那么多成年人无知无识,不知革命,不如我们办一所不比花费太多精力的读报所。如果一般人都不看报,不了解革命,也就无从拥护革命了。”

深感传统教育制度腐朽老化的林觉民,和同学们成立了私学,培养了许多革命青年,后续又创办了读报所,继续为民众宣读先进的革命书籍。

“现在的朝廷就是一所摇摇欲坠的大屋子,每根柱子、每根屋梁都是已经被蛀虫破坏了,经不住轻轻一震,就会垮塌。

也许革命不会很快成功,但是我们都抱着不惜一死的心情,我们死了还有同志们接上来,大家都不怕死,革命一定会成功。

何况,现在不光是国内,国外的中国人也已经热烈地响应革命了,日本的留学生无时无刻不在做革命的活动,南洋一带的中国人也在关心、参加革命活动,所以革命党人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少。”

图5 孙中山先生与同盟会会员合影

这时的林觉民已经加入了国内的同盟会,开始追随孙中山先生进行革命思想的传播工作

琴瑟夫妻,为理想东渡日本志不移

作为进步青年,林觉民一向对包办婚姻嗤之以鼻。不过林觉民最终也没有逃过包办婚姻,直到新婚之夜见到妻子陈意映时。林觉民的一些顾虑烟消云散,虽然这是包办的婚姻,可是两个人的感情十分融洽。

“我们刚结婚时有三四个月左右,正好赶上冬月十五日前后,窗外稀疏的梅枝筛下月影遮掩映衬;我和你并肩携手,低声私语,什么事不说?什么感情不倾诉呢?”

婚后陈意映将林觉民视为偶像,对于他所从事的革命事业也非常支持。夫妇俩还在家中创办了女学,从这个学校走出来的学生,后来成为福建女子师范学堂的第一批学生,因为志同道合两人的感情更加深厚。

在他们结婚后不久,林觉民曾经突然地要下南洋。父亲林孝颖着急地四处寻找,一直没有收获,到家后发现林觉民已经回来了。

图6 陈意映与林觉民

经过这一次事件,陈意映已经意识到丈夫从事的活动有生命危险。她对丈夫说:“今后夫君如果要出远门,一定要告诉我呀,我愿意陪你一同前往。”可见陈意映对林觉民的爱意有多深,虽然林觉民答应了下来,可是他最终还是食言了。

1906年。林觉民夫妇的大儿子林依新出生了,与家人在一起的这段时间,是林觉民最快乐的日子。

他曾经对妻子说:“希望以后你比我先死”,陈意映听完有些不开心。

林觉民接着说:

“如果我先死的话,你那么柔弱,一定承担不起失去我的痛苦。如果你先死,那悲痛就留给我一个人承担。”

尽管感动于丈夫的情谊,此时沉浸于幸福生活中的陈意映,丝毫没有意识到,之后会痛失所爱。

1907年夏天,从福建高等学堂毕业的林觉民,受同学们影响想去日本自费留学。虽然家中的情况并不宽裕,林孝颖还是倾其所有支持他出国留学。

图7 林觉民陈意映雕像

只是在外的花销太大,林觉民因为无法继续维持学业不得不回国。

就在一筹莫展之际,因为有学生自杀,正好空出来一个公费留学名额。林觉民拿到名额后,得以继续自己的学业,同时还可以接济家中的妻儿父亲。

当时很多留学生都有艳遇,对此林觉民并不感兴趣。他说:“我妻子的性格、爱好,和我完全一样,她是个天真烂漫的女子。”

后来他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原爱》,朋友看过后说:“读你的大作《原爱》,礼义公正,才情高绝,才知道文学家自有真性情。”可见林觉民夫妇的感情确实十分要好,所以才会写出感人至深的《与妻书》。

图8 与妻书

转入庆应大学以后,林觉民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他们经常在一起谈论革命理想,同时也一起从事传播新思想的工作。利用课余时间,林觉民还深入了解了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在这个过程中,让他对中国的现状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就像他在给妻子的信中写的那样:

“我确实想和你相依到老,可是我不能坐视现如今中国走向灭亡。即使我从事的事业最终不一定会成功,可是我必须去做。这是我们这辈人无法推卸的责任,可这样一来我就无法陪伴在你们身边了。”

信中写出了林觉民的纠结和不舍,一方面他对革命事业有着自己的坚持,一方面他对家人和妻子又非常放心不下。

同年林觉民加入了中国同盟会,并且成为了福建分部的骨干成员。

1907年,林觉民回国看望家人时,抓紧机会向大家宣传革命思想,为了唤醒国人的抗争意识,他发表了慷慨激昂的《与父老乡亲书》

“时局紧迫,所以大家需要起来改革。如果犹豫不决,时局恶化,父老们或许连善终都是奢侈的妄想,甚至会悲惨的死去。这种惨祸无法用语言形容。所以,不揣冒昧,想结合时局,把平日所见、所思,向各位父老进行陈诉,只希望能够有些许的补救,那么我的目的就到达了。”

说这些话就是想要让父老乡亲们意识到,虽然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但是并不能保证大家的安全。现如今如果发生不好的事情,受伤害最深的还是普通的百姓。

图9

1907年4月份,林觉民刚回日本就得知一个学生跳海自杀了。在日的学生们为他举办了追悼会,林觉民代替这位去世的学生写了一封绝命书,经过这次事件林觉民在留学生中的声望更加高,他常常在演讲时左顾右盼、久而弥壮。

国内的革命党人经过几次起义都失败了,留学生们情绪都非常低落。

看到这种情况,林觉民鼓励大家说:“中国已经危险到这种程度了,男子汉大丈夫不过一死,为何要学新亭对泣,像个亡国奴一样?我辈既然都自许为壮士,就应当拔剑而起,解决根本问题,如此一来,国家危如累卵的局势,或许还有挽救的可能。凡是有血气的人,难道坐视第二次亡国的惨状吗?”

在场的众人听完后,纷纷振奋起精神。

1911年春天,林觉民正在准备毕业的事宜。突然接到了黄兴、赵声的信,信上说:“现在革命形势十分有利,希望林文兄能前来谋划,大家一起杀贼。由于人手不足,希望你能多召集一些同志们一同前来。兄台眼光不错,一定会有不错的人选。”

图10 黄兴

接到邀请林觉民非常的开心,他认为同盟会已经准备妥当。于是召集日本的留学生们开会,大家一起商议起义的事宜。

3月8日,带着筹集来的资金,林觉民和林文乘船去到了香港。黄兴见到林觉民后非常高兴,对他说到:“筹划革命,一天都离不开你的帮助呀!”

因为计划有变需要扩充人数,林觉民受命回福建召集人马。他一共在家乡呆了10天左右,这也是他在家乡最后的时光。

在这10天里林觉民早出晚归,每天要见非常多的人。完成召集人马的任务之后,大家聚到一起喝酒聊天。想到自己多年的理想终于要实现了,众人不禁心潮澎湃、对酒当歌之余摔罐发誓:“他日吾辈破虏,必如此者!”

刚回到家中时,父亲林孝颖感觉非常的惊奇。林觉民为了安慰父亲,说:“现在日本放樱花假,日本朋友强拉我回来导游吴越名胜,实在盛情难却。”

其实这不是林孝颖第一次表达自己的担心,之前写信规劝林觉民时。林觉民告诉他:“父亲大人之所以不安心,是恐怕儿子学非所用,而且以后有杀身之祸。但实际上,我学习的是文科,主要是心理学、伦理学等学科。岂能因为学习心理学、伦理学而得杀身之祸?”

图11 右二 林孝颖

林觉民是一个非常孝顺的人,不忍心让父亲为自己担忧。所以才这么说来安慰他,但他最终还是让年迈的父亲白发人送黑发人了。

对于林觉民的突然归来,妻子陈意映也非常惊奇。因为这时的陈意映已经怀有身孕,林觉民违背了自己的诺言。

并没有告诉她实情,其实他也非常清楚,如果向妻子提出,她一定会愿意追随自己的。不过最终他还是什么都没说,没想到这成为了最后一面。

揭竿而起,壮烈殉国黄花之魂

召集到足够的人马之后,林觉民等人陆续到达了香港。不过这时的革命党人万万没想到,官府一直在密切关注他们的动向。

因为之前频频发生的起义事件,广州官府的盘查更加严格。在这种情况下,革命党人的9处放火地点被迫撤出5处。因为南洋那边行动暴露,导致一部分保皇党向官府告密。官府早早就知晓了他们起义的计划,已经做好了应对之策。

图12

在重重压力之下,革命党内部发生了分歧。有一部分人产生了退意,导致军心涣散。林觉民坚持要按照原计划进行,并且说:“论家庭情况,我上有父母,下有弟妹,妻怀八月身孕。但革命前赴后继,总得有人牺牲,断无退却之理!”

受到林觉民的影响,革命党人陈与燊激昂的说:“战是死,不战也是死,天下难道有不战而死、束手就擒的壮士吗?”众人听完之后热血沸腾,最终决定按原定日期起事。

为了能够更好的应对突发情况,原定起义队员们分为四路进行。因为起义前的组织情况太过混乱,最终这个计划并没有顺利实施。

1911年4月27日下午,陈更新率众进入广州,林觉民则跟着黄兴这队起义人马。行进到总督府门口时,起义人士高声喝道:“我们是替中国人扬眉吐气的,你们也是中国人,我们一起攻下总督府,捉拿张鸣岐。”

但是遭到了卫队的顽固抵抗,于是他们抓住机会将领队拿下。顺利的攻入了总督府,不过在府内并没有找到总督张鸣岐。

于是众人转而去往督练公所,在路上遭遇了清廷的巡防营大队人马。因为中间出现了种种偏差,最终革命党人受到了重创。林觉民等人寡不敌众、无奈被捕。

在受审时林觉民不卑不亢,在审讯时用流利的英语对答。

图13 黄花岗起义中被捕的革命志士

审讯员问他:“你是不是孙文党羽?

林觉民怒斥:“我堂堂男子,岂肯阿附个人?孙文虽然是我党领袖,但数年一改选,取决于他是否称职。总理的黜陟之权,操之于大众,绝不是万世不易的。

我参加起义,是我自己的意愿,岂能把我视为个人的党羽?”

等到总督张鸣岐和官员李准亲自审问时,林觉民谈论起世界时政非常有见地。让两个人起了爱才之心,奈何双方注定无法和平相处。

林觉民还告诉清廷的官员们:“只要能革除暴政,建立共和,能使国家安强,则死也瞑目。

在行刑那天,林觉民大笑着说:“我今日就要登仙了!”在他去世的时候,年仅24岁。

林觉民被捕的消息传出之后,陈意映的父亲陈元凯连夜给女儿送信。让林家众人快快躲避起来,后来他们搬到了光禄坊早题巷居住。

正当林家人焦急的等待林觉民的消息时,在门口发现了两封信。

图14

陈意映打开信就看到熟悉的字迹: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为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看到丈夫的绝笔信,陈意映悲痛万分地晕了过去。一直以来她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无数次她想要追随挚爱而去。

可是想到年迈的公婆,年幼的儿子,以及腹中还未出生的孩子。只能忍住巨大的悲痛,勉强活下去。但因为过度悲伤,遗腹子林仲新还是早产了。虽然有孩子陪伴着她,陈意映还是很快撒手人寰了。

后来孩子们就跟着祖父母相依为命,始终把父亲留下的两封遗书带在身边。对于所有林家后人来说,父亲留下的遗书始终影响着他们。时刻提醒林氏后人要热爱自己的国家,对待自己的妻子要忠贞不渝。

这次起义失败后,清廷根本没有对遗体进行收敛。当时广州的革命党人听到此事,内心十分难过,决定将他们好好安葬。革命党人潘达微经过呼吁,终于为他们在广州红花岗地带寻到了一块墓地,后来这个地方才改称“黄花岗”。

图15

虽然这次起义失败了,但是却唤醒了无数国人。1911年10月爆发了武昌起义,腐朽的清政府很快就被推翻了。

因为全国各处都在爆发战争,林家后人也被迫离开了自己生长的家乡。无论转移的路上多么艰辛,这两封遗书始终带在身上。

一次他们遭遇了强盗的洗劫,众人瑟瑟发抖的同时。也非常担忧会有生命危险,在洗劫完所有财物之后。强盗看到林仲新的怀中鼓鼓囊囊的,于是直接从他身上抢走了。强盗以为里面是金银财宝,没想到打开却是两封绝笔信。

眼看不值什么钱,强盗就要拿火烧掉。情急之下林仲新大喊:“那是家父林觉民留下的遗书,还望您手下留情!”

图16

听到林仲新的话,强盗愣了一下。随即展开遗书通读,发现确实是林觉民的绝笔信之后。不禁痛哭流涕,他跪在地上将遗书双手奉还。口中将林觉民称为爱国英雄,心中十分敬佩这样的人。之后把所有财物都退还给林家后人,并把他们护送到安全地区才离开

就连强盗这样的人,都明白林觉民他们这些革命志士做出的事情有多么伟大。

可见当时的人们,并不是完全不关心国家大事的。每个时代总是有一些人,为了民族大义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

就像林觉民在遗书中写的那样,他把家庭幸福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把对家人的爱和对人民的爱相结合。为了自己心中的革命理想,用自己的生命来唤醒千千万万沉睡的国人。

虽然他们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们的精神将始终影响着我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林徽因的叔叔理林觉民:遗书被抢走,强盗看完后跪地痛哭,将财物悉数奉还
林觉民的遗书路上被抢,强盗看完后跪地痛哭,将财物悉数奉还
盗亦有道:林觉民遗书被劫,强盗看完后失声大哭,将之恭敬送回
烈士林觉民的遗书被抢,土匪看完泪流满面,将所抢物品如数奉还
盗亦有道:林觉民遗书被抢,盗贼看后跪地掩面而泣,悉数奉还财物
黄花岗72烈士遗书中除了《与妻书》,《禀父书》也同样震人心、撼人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