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72代家奴,25朝贰臣!衍圣公为何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儒家思想一直以来都被统治阶级封为正统思想,其诞生于春秋时期,但由于当时文学遍地开花,达到了“百家争鸣”的辉煌盛况,所以孔子的思想在众多学术中存在感较低。

孔子的思想不管是在个人还是社会都具有非常先进的意义,他用思想指导去改变个人的行为,从而使得整个社会都趋向于一个美好的发展方向,可以说帮统治者构建了一个蓝图。

这种思想在战乱年代是很难办到的,所以不为统治者认可。到了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正好契合了他心中的愿景,才有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盛况,从此也奠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孔子的影响力

作为儒家思想的创立者,孔子不仅在中国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力,同时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一样,他已经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国外也有许多人对孔孟之道大加赞赏。

儒家思想的主张很简单,主要是“仁义礼智信孝悌”这几个方面。由孔子编修的《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部著作更是被封为经典长达两千多年。

而且孔子也创造出了许多个“第一”,这也是他思想影响力的集中体现。比如他整理编纂了《诗经》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开创新篇章的第一人,这是他在文学上为后世作出的巨大贡献。

《春秋》被誉为中国的第一部史书,虽然全文只有1.6万个字,但却记载了两百多年的历史,为此后中国的史学发展奠定了强大的基础,这是他在史学中的贡献。

除此以外,孔子在哲学和教育上的影响也非常大。一部《易》成为了中国哲学的源泉,孔子是第一个将占卜的功能转向“德义”上面的人,这里面有哲学思想如今还深刻地影响到人们。

在教育方面,孔子第一次提出了“有教无类”,通过兴办私塾的方式打破了官方垄断教育的模式。他的这个做法为其培养出了儒家思想的三千名弟子,其中还有七十二圣贤。

这些人为儒家思想的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孔子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也非常的先进,这也是后世人延续了两千多年的方式,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学者们。

当然儒家思想影响最大的还是政治场,他主张的“天下为公、天下有道”的思想一直被统治者们奉行为治国平天下的指南。自汉代开始,儒家思想就一直成为了政治的指导思想。

此后国人的意识也行为也都得到儒家学说的指导,特别是“仁义礼智信”更是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所以通过儒家的传播,倒是为统治者省下不少麻烦,一个国家的凝聚力要从文化思想上先着手,秦始皇都懂得这个道理,汉武帝又岂会不懂呢?

因此随着儒家思想地位的提升,孔子后裔们的身份也逐渐显露了出来,他的后人在历朝历代中拥有着至高无上的帝位,到了宋朝时期他们都有了一个统一的称号叫“衍圣公”。

耻辱柱上的孔家后人

自汉朝开始,儒家学说就开始蓬勃发展,汉高祖时期孔子的后人就发展到了第八代,为了表达对孔圣人的敬意,汉高祖正式给孔子的嫡系孙子册封爵位,自此孔子的后人就一跃成为了人上人。

此后无论朝代如何更迭,孔子的子孙都可以沿袭前朝的旧制得以继承爵位和待遇,只不过每个朝代对其称呼不同而已。

直到宋代,那些变更了一千多年的孔子后裔终于有了“衍圣公”这个称号,一直到民国时期,历经一两千多年的历史依然沿用这个称号。由此可见孔子给统治阶级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他提出的“忠君理念”非常合统治者的胃口。

从历史中的一些忠君爱国的典范人物中可以看出,这种忠诚是近乎于愚忠,从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有点迂腐,但是在古代社会中确实被赞扬的,也是统治者希望如此的。

那些受到儒家教化的人都很好地奉行了儒家思想的原则,成为有仁义、有道德、有诚信和有孝道的君子。

可惜的是,孔子影响了中国大部分人,却无法影响到他的后裔。从孔子某些后人的所作所为中可以看到,他们早已将孔子的思想给抛诸脑后了。

这些孔子的后人历年历代享受着先祖带来的荣光,已经完全丧失了儒家教义的理念。别说忠君爱国,后人们为了荣华富贵可以放弃先祖的教化,彻底沦陷在名利当中,而孔子的后人也就此被钉在了耻辱柱上。

失去气节

中国有句古话叫“输了阵势不能输气势”,可见一个“气”字就承载了中国人不屈不挠的气节。这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倒下的,更不是随着生命的终结而消失的。

衍圣公从宋朝开始到民国封号被取消历时了八百多年,历经了七十二代后裔。每一次朝代更迭的时候,衍圣公们就忘记了前朝的恩惠,转而笑脸相迎得投向新王朝。

给予了衍圣公无上荣耀的大宋,在金人铁蹄跨过来的时候,衍圣公便立马见风使舵转向了金人的麾下。元朝建立后,他们又极力地向皇族示好。

后来明朝灭元,他们又跟朱元璋表达了自己的忠诚。清朝入关之后,衍圣公们又向顺治帝递上了贺文,欢迎他们入主中原。

清朝晚期的衍圣公对慈禧更是多加谄媚,还在她的六十大寿上绞尽脑汁地献上厚礼。大清灭亡后,衍圣公又对掌权的袁世凯抛出了忠心。西方国家入侵后,衍圣公直接将西方皇帝的画像挂到了自己家里。

如此三番两次的“墙头草”行为实在耐人寻味,所以衍圣公也被称为“72代家奴”。除此之外,衍圣公还有另外一个称号叫25朝贰臣。指的是无论他们侍奉哪个君主都谈不上忠心不二,一到改朝换代的时候,他们马上就露出了二心。

孔子教化了人们几千年要有忠义之心,更要有气节,没想到最没气节的居然会是自己的子孙。这种趋炎附势的媚态实在让人不齿,甚至憎恨不已。

不过孔子的后裔枝叶繁茂,也不是所有人都这样利欲熏心,极力地去笼络统治者和贵族。也有一些仍然奉行着儒家学说的教化,身体力行地宣传儒家思想。

他们被囊括进那些孔家败类之中,被世人钉在耻辱柱上实属冤枉,与其一直盯着那些耻辱,不如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七十六代家奴,二十五朝贰臣。”衍圣公为何膝盖这么软?
衍圣公:封建社会千年“骑墙者”,被称为“72代家奴,25朝贰臣”
七十二代家奴,二十五朝贰臣,为何衍圣公在网友眼中如此不堪?
72代家奴,25朝贰臣,孔子后代被世人发问:汝为几姓家奴?
康熙下令诛此人九族,但仔细一看姓名,康熙:杀不得,免官即可
从“五十知天命”,后人对孔子有几多误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