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涵:纸币上的考古元素

纸币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也最不可或缺的事物,是人与人之间甚至国与国之间交易流通的一般等价物。除了经济价值,纸币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随手拿出一张纸币,我们能够看到纸币上的大好河山、英雄人物亦或是科技创造、奇珍异卉,领略一个国家的风貌。不论是主景、水印还是纹饰,纸币上的设计元素都是向世界展示国家文化与国家特色的重要载体,是国家形象的集中体现。一个国家的文化丰富多样,什么最能够代表本国独一无二的文化形象?不少国家选择了将文物、文化遗产等考古学元素设计入纸币之中。

1.纸币中的文物元素——丹麦

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物质遗存,可以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各个国家和历史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以及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是一个文明辉煌历史和祖先高超智慧的完美缩影。不少国家在设计纸币时,都会将文物元素融入其中。

丹麦纸币克朗就以丹麦的桥梁和史前发现为主体。其纸币设计者艺术家卡琳·比吉特·伦德(Karin Birgitte Lund)认为,桥梁连通了丹麦的不同地区,而纸币贯穿着过去与现实,通过桥梁与文物,将丹麦的古老历史与现代科技在空间与时间上相联通,展现了丹麦继古开今的精神。

丹麦纸币背面

50克朗

100克朗

200克朗

500克朗

1000克朗

50克朗纸币背面为斯卡萨琳(Skarpsalling)陶容器。发现于希默兰半岛(Himmerland)的斯卡萨琳墓葬中,约为公元前3200年制作,是丹麦新石器时代陶器制作和纹饰最为精美的代表作之一。通过考古研究发现,陶器的使用贯穿整个丧葬过程,在墓室中人们会摆放多个盛满物品的陶罐、陶瓶。

100克朗纸币背面为海恩兹哥沃(Hindsgavl)匕首。该文物发掘于1867年在海恩兹哥沃半岛对面的小贝尔特(Fænø)岛。匕首由燧石打击而成,全长29.5cm,整体与金属匕首形状相似,顶部有椭圆形钮。刀柄状似鱼尾,因此也被称为“鱼尾匕首”。该匕首的年代约为公元前1700-1900年,显示了燧石工匠的高超技艺与与日益流行的金属制品的竞争,标志着石器时代的结束。也是因此丹麦这一阶段被称为“匕首时代”。

200克朗纸币背面为朗斯楚普(Langstrup)的铜制腰带装饰盘。这件青铜制的圆形“腰盘”于1880年之前发现于一个沼泽中。是已知来自青铜时代早期(大约公元前 1400 年)的最大、保存完好的腰盘。北欧青铜时代女性墓葬出土有大量这样的腰盘,多为富人享有,佩戴于腰前,体现出自己的社会地位。腰盘向外有四组同心圆,象征太阳,反映了丹麦先民对太阳的崇拜。

500克朗纸币背面为来自默恩岛凯尔比(Keldby)遗址的青铜罐。青铜罐制造于公元前3-4世纪,与乌克兰南部黑海的色雷斯地区所发现的罐器型相似,装饰和形状明显受希腊影响。因此判断,该桶可能是在马其顿或希腊黑海殖民地制造的,经流通到达丹麦。

1000克朗背面为太阳马车。太阳马车于西兰岛特伦霍尔姆沼泽(Trundholm)出土。大约为公元前 1400 年的青铜时代早期制造,是北欧最著名的青铜器。四轮马车后载着嵌有金箔圆盘,圆盘两面装饰有由数周圆圈纹组成的复杂图案,其中一面还有金箔,寓意太阳。太阳马车表达了北欧神话中太阳由神马架着进行无尽永恒的飞驰。太阳马车不仅佐证了北欧人的太阳崇拜,还显示了古代北欧人对天文历法的掌握。

2.纸币中的考古遗址——乌兹别克斯坦

文化遗址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遗迹,通过考古发掘和研究,我们能够借助文化遗址复原古人的生活面貌,重现这片土地曾经的辉煌。通过考古遗址,文化的赓续流传清晰可见,国家的发展脉络得以梳理。可见考古遗址流淌着一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是国家文化的深刻体现。

乌兹别克斯坦是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2021年发行的最新一套纸币就以丝绸之路为主题,在正面为丝绸之路沿线的文化建筑以及丝绸之路行商线路图,背面为丝绸之路周边的考古遗址和遗址出土典型文物,纸币的水印为丝绸之路上行走的骆驼。

乌兹别克斯坦纸币

2000苏姆

5000苏姆

10000苏姆

20000苏姆

50000苏姆

100000苏姆

2000苏姆纸币正面左侧为布哈拉拱门,原建于公元前1世纪,公元9-10世纪重建(现在的形象主要形成于16世纪)。纸币的背面描绘了公元前4至3世纪波伊肯德古代商队行进的遗迹。右侧是布哈拉地区考古遗迹“梵客雅(Varakhsha)”中发现的八世纪壁画的图像,以及公元前三千年的陶器。

5000苏姆纸币:正面是撒马尔罕市的“谢尔多-马德拉萨西”(SHERDOR MADRASASI)清真寺,建于1619-1635年。背面描绘了可追溯到公元前七至五世纪的阿弗罗希波遗址。右侧为遗址发掘出的陶瓷壶和托盘。

10000 苏姆纸币正面左侧,有一座建于1551-1575年的塔什干市建筑纪念碑。背面描绘了塔什干市境内最古老的三星纪念碑(Shoshtepa),约建于公元前1世纪。右侧是塔什干古代工艺品陶瓷托盘 (lyagan) ,其造型可追溯到10-12世纪。

20000苏姆纸币正面左侧描绘了一座建于公元前四世纪的建筑纪念碑,位于今卡拉卡尔帕克斯坦共和国境内。背面描绘了公元前4世纪的琼博斯遗址。右边是公元前7-6世纪的里海陶器,以及公元前1世纪琐罗亚斯德教仪式中使用的骆驼形陶罐.

50000苏姆纸币正面左侧为一座建于11-12世纪的清真寺,位于苏尔汗河地区。背面为苏尔坎达里亚地区的冯约特帕遗址(Fyoztepa),年代约为 1-7 世纪。右侧展示了遗址中2种不同类型的陶瓷餐具,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 17 至 15 世纪。

100000苏姆纸币正面左侧描绘了位于花剌子模州希瓦的历史博物馆。背面描绘了三四世纪的安卡恰拉城堡,是古代花剌子模州的首府。右侧为当地考古发现的公元10世纪的陶瓮和公元前 1 世纪的银币。

3.纸币中的文化遗产——秘鲁

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将世界文化遗产定义为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物、建筑群或遗址。每一处文化遗产都具有不可替代性,是国家文化的象征,是世界文明的瑰宝。世界遗产彰显了一个国家的自然之美和文化之深,不少国家都选择在纸币设计中加入遗产的元素。

秘鲁拥有悠久的文化历史,是古代美洲大陆三大印第安文明中心之一,被誉为南美洲文明的心脏。大约公元前4000年的时候,就已有人类文明出现。公元11世纪,印第安人建立了印加帝国,形成了古老而灿烂的“印加文化”,使秘鲁古代文明达到顶峰。独特的印加文化是世界文化中的瑰宝,秘鲁人也以印加帝国而自豪。

秘鲁纸币背面

10索尔

20索尔

50索尔

100索尔

200索尔

10索尔背面为前哥伦布时期的印加帝国遗迹马丘比丘(Machu Picchu)遗址。马丘比丘建于15世纪,是印加帝国最为辉煌的城市建筑。城市中祭祀、政治、天文、农业功能明确,建筑与周围的高山丛林完美融合。遗址直至1911年才被发现,因此又被称为“失落的印加古城”。1983年被列为文化与自然双遗产。

20索尔于2018年发行,背面为昌昌古城遗址(Chan Chan)。昌昌古城是南美洲古印第安文明中奇穆王国的都城,位于秘鲁北部,从11世纪兴起,至1470被印加帝国征服后衰落。昌昌古城是美洲最大的泥土建筑群,有“城堡之城”的美称。最具特色的是其历史建筑及建筑上的装饰浮雕图案。造型简约,颇为独特。1956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50索尔于2012年发行,背面为查文文化遗址(Chavin Culture)及出土的典型遗物。查文文化是公元前15世纪至5世纪在安第斯山脉高谷中的文化。查文是当时祭祀和朝圣的中心,代表了当时艺术、建筑技术的最高水平。其采石建筑、人造梯田、复杂的通风管和排水管系统在南美洲前所未有。1985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100索尔于2015年发行,背面为查查波亚斯文化的科帕拉古城和悬崖墓葬。查查波亚斯是南美洲一个古老的土著民族,在山间平台中建造了科帕拉古城。科帕拉城最瞩目的就是绕城一周高达20米的城墙。查查波亚斯民族盛行悬棺葬,会在数百米高的悬崖上放置死者的石棺。石棺形似立人,其上绘彩。目前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提名名单。

200索尔于2018年发行,背面为卡罗尔-苏沛圣城遗址,位于苏沛河谷旁的沙漠台地上,是美洲最古老的文明中心之一,从公元前3000年延续到公元前1800年,具有近5000年的历史。卡罗尔-苏沛圣城遗址的设计和建筑精巧,包括6个大型金字塔结构、纪念碑、土制平台以及凹陷的环形巷道。从城址的功能区划和建筑构造可以证明当时社会的复杂程度,已出现精英阶层和宗教意识形态,具有统一国家的雏形。2009年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4.中国纸币中的考古元素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1921年中国现代考古学起步以来,我国的考古发现层出不穷,对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研究不断深化,千年来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也不断被我们所汲取。近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立足于文献史料和考古发现,内涵更加丰富,脉络更加充实,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在目前流通的第五套人民币中,就将中华文化巧妙融入了进去。

1元纸币的正面嵌入了两个马家窑文化的彩陶纹样。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将曲线运用得生动而富有韵律,最有代表性的是旋涡纹。在旋涡纹的中心处特意留有较大的空白,与旋纹本身密集的线条形成对比,在视觉上富有强烈的动感,好似奔腾的江河,生机灵动。

1元人民币正面的马家窑彩陶纹样

背面装饰带,纹饰来自庙底沟彩陶中的金乌负日图。庙底沟彩陶色彩对比强烈,图案意象多元,常用点、线、面抽象地表现具体事物。在不断地衍化变形中,金乌和太阳仅用线条和点来表示,折射出庙底沟先民无穷的想象力。

纸币的顶部和底部,饰有两条大汶口彩陶中的回纹。回纹纹样如“回”字,线条作方折形卷曲,多用于边饰出现。大汶口彩陶中的回纹清晰直观,线条勾连曲折,是最早的回纹之一。

1元人民币背面的“金乌负日图”与回纹装饰

5元纸币的正面,借鉴了敦煌莫高窟藻井的纹饰。古代,为遮挡建筑内顶部的构建,会铺一层穹隆状的天花,而这些天花每一方格为一井,又以花纹、雕刻、彩画等进行装饰,故名藻井,取井上藻文饰样之意。藻井通常位于室内的上方,呈伞盖形,由细密的斗拱承托,象征天宇的崇高。敦煌藻井,花纹繁复,运用莲花、火焰、水涡、飞天、忍冬等纹饰,色彩绚丽,称得上是中国隋唐时期装饰图案的集大成者。

5元人民币正面的藻井纹样

10元纸币的正面,在“中国人民银行”字样的底部和毛泽东像的右侧,均以缠枝纹为背景。缠枝纹又名“万寿藤”,是元代以后最常见的瓷器装饰纹样之一。缠枝纹最初起源于汉代忍冬纹、隋唐时期逐渐演变为卷草纹,至宋代简化为缠枝纹,形态委婉多姿,富有动感,优美生动。因整个纹样中花枝缠转不断,向四周连绵延伸,故有长寿、生生不息之意。

10元人民币正面的缠枝纹样

20元纸币正面的纹饰为饕餮纹。饕餮纹,又称兽面纹,是青铜器上最常见的花纹,最早见于良渚文化陶器和玉器上,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早期。饕餮纹整体形似凶猛威严的兽首,有的会添加躯干、四肢。因其只有兽首,与传说中的只有首无身、贪吃成性的饕餮相似,故称为“饕餮纹”。饕餮纹整体由目纹、鼻纹、眉纹、耳纹、口纹、角纹几个部分组成,面目结构鲜明,是古代人民高超的青铜冶铸技术和艺术审美的表现。饕餮纹夸张的动物造型具有一种狞厉的美,包裹着神秘肃穆的气氛,反映了商周先民对自然神的敬畏与崇拜。

20元人民币正面的饕餮纹样

100元纸币则选用了战国时期漆器的纹饰图案。在正面毛泽东像的底部,是来自江陵雨台山89号楚墓出土的一件漆瑟表面纹饰,是一组战国时期经典的几何形云纹图案。雨台山位于湖北省荆州市,上世纪70年代中期,为配合水利工程建设,荆州博物馆对雨台山楚墓进行了科学考古发掘,发掘的楚墓总计有500多座,多为平民墓葬。墓葬中出土大量精美陶器、玉器和漆木器,其中漆器多达1000多件,数量之多、种类之繁令人惊叹,也反映了2500多年前楚国的繁荣发达。而漆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8000年前,战国时期是中国漆器工艺的第一个繁荣期。漆器以生漆刷制,绘以朱红、墨黑,对比强烈,纹饰精致,瑰丽多彩,端庄典雅。

100元人民币正面与漆瑟表面几何形云纹

100元人民币中凤鸟纹与云凤纹漆盒盖纹样

在数字“100”下方,还有战国的彩绘凤鸟漆盘中的凤鸟纹与战国时期的彩绘云凤纹漆盒盖子上纹饰相结合的图案。凤,在古代传说中是羽虫中最美者,飞时百鸟随之,尊为百鸟之王。古人心目中,凤是吉祥之鸟。自新石器时期的良渚文化、红山文化等已有明确的凤鸟形图案。殷墟时期凤鸟纹成为青铜器、玉器中的主要纹饰之一。至西周时期,凤鸟纹大量地运用,一直持续到春秋战国时期。以凤鸟纹装饰,典雅华美,雍容大气。

5.结语

纸币如同一个国家面向世界的窗口,透过薄薄的一张纸展示着国家的形象。考古学则支撑着纸张的厚度。将考古学元素运用于纸币中,通过文物、考古遗址、文化遗产以及纹样等,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性,而且可以充分表现国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带来视觉与精神的审美体验。此外,从纸币的纪念意义与收藏价值,考古元素的加入更增添纸币的文化感与历史感。我们大可以想象,当我们拿着他国的纸币,向亲朋好友们介绍纸币上的考古遗址和背后的历史故事,将多么有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秘鲁钱币欣赏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萨迈帕塔考古遗址
失落的天空之城
秘鲁金字塔发现16具中国人遗骸,专家解密,揭开一段尘封历史
印加古石刻遗址
秘鲁金字塔挖出16具遗骸,专家确认是清朝人,揭开一段屈辱的历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