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饮食文化:稻米文化的主角——稻米,包括糯米、粳米、籼米的知识

本文系《粤厨宝典》丛书作者潘英俊先生原创作品,旨在饮食文化及烹饪技术研究

正文

稻米栽培的历史没有小麦栽培的历史悠久。

据考古学家称,稻米的原生品种始于印度及中国的云南,然后向中国华南地区传播,一直到北纬38度为止。

亦就是到了长江下游,稻米便停止了野生传播。

正是这个路线图,俄罗斯(苏联时期)、日本、美国等国的考古学家曾作出推论,说栽培稻是从印度为中心向中国发展。

不过,这种推论一直没有实物加以证实。

然而,中国的考古学家并不认同这种推论,并提出了“稻米栽培史边缘学说”的推论:

认为稻米最早的人工栽培品种并不在它的原生地,而是野生稻米自然传播极限的边缘地域,也就是在北纬38度这个区域附近。

果然,中国的考古学家在20世纪中后期分别在湖南、江苏及江西等地发现了最早的人工稻田,并且证实,稻米栽培品种的上限应为距今6500年左右,亦就是中国五帝(约前30世纪初-前21世纪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的其中一个时期,中国人便率先栽种稻米了。

广州越秀山有“五羊含穗”的雕像就是纪念稻米文化岭南诞生

为什么中国的考古学家坚信“稻米栽培史边缘学说”的正确呢?

据考证,距今6500多年前,除了黄河流域聚居着一大人群之外,长江流域亦开始聚居大量人群,黄河流域有栽培小麦,粮食压力并不大。

而随着长江流域聚居的人群越来越多,粮食的压力也逐渐凸显出来。

于是,这里的人民便开垦种植从南方采来的野生稻米。

那么,又为什么不是印度,不是云南或是珠江流域最先有栽培稻米呢?

其实,稻米野生及衍生地的物产原来相当丰饶,加上远古时期在那里聚居的人群并不多,粮食压力并不大,粮食压力不大,便失去了对栽培稻米(亦包括其它植物)的动力。

自然而然就变成稻米的边缘地区对稻米怀有兴趣了。

有趣的是,随着珠江流域聚居的人群越来越多,原本丰饶之地也凸显出粮食的压力,由于没有栽培的经验,这里的人反而要借助野生稻米极限传播地的人来帮助。

稻米纵面解剖图

清代屈大均(1630年-1696年)在《广东新语·卷五·石语·五羊石》有这样的记载:

周夷王时,南海有五仙人,衣各一色,所骑羊亦各一色,来集楚庭。各以穀(谷)穗一茎六出,留与州人,且祝曰,愿此阛阓永无荒饥。

言毕腾空而去,羊化为石,今坡山有五仙观,祀五仙人,少者居中持粳稻,老者居左右持黍稷,皆古衣冠。像下有石羊五,有蹲者、立者,有角形微弯势若抵触者,大小相交,毛质斑驳。观者一一摩挲,手迹莹然,诸番往往膜拜之。薰以沉水,有烟气自窍穴中出,若石津润而生云也。

予诗云:'神灵所窟宅,厥惟祝融乡。浮丘与安期,来往亦不常。何者五仙人,各骑一色羊。手持五穀(谷)穗,芃芃三尺强。黍稷居两旁,粳稻居中央。羊亦衔果蓏,以种遗炎方。丰年再三祝,倏灭余景光。越人念粒我,春秋修蒸尝。报赛若先农,水旱仍遑遑。作观楚庭西,五仙列成行。少者反当中,老者左右方。膝前各一石,或蹲或翱翔。或立或僵卧,大小相低昂。抵触势有余,角形弯以长。言是羊所变,毛质皆青苍。一卷自周时,摩挲历帝王。斑驳见手泽,表里含光芒。番夷多膜拜,薰用苏合香。余窍出烟气,一缕何飞飏。恍若白云核,氤氲所含藏。尺寸天所留,所关乃雨旸。’

尽管屈大均记载的是“五羊石”,却在字里行间透露出作为野生稻米衍生地之一的广州,对栽培稻米是何等的殷盼。

大抵也是这个原因,稻米很快便跻身到“五穀(谷)”之列。

随着稻米栽培地域拓展以及经历长时间择优汰劣,栽培的稻米渐渐发生变异,发展出了糯米、粳米和籼米三大品种。

事实上,最早的稻米指的是“糯米”。

《说文解字》曰:“沛国谓稻曰稬,或作糯。

慢慢才认识到稻米原来有黏和不黏两种,并且称不黏者为“粳米”。

《玉篇》曰:“粳,稻不黏者。

不过,至少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人们对都是不黏的“粳米”和“籼米”辨别不清。

汉代《扬子·方言》曰:“江南呼稉(粳)为秈(籼)。

即使到了明代,宋应星撰写的《天工开物》也只字没有提到“籼米”。

“伦教糕”是稻米文化的食品之一

《天工开物·卷上·乃粒第一·稻》云:

凡稻种最多。不黏者,禾曰秔,米曰粳。黏者,禾曰稌,米曰糯(南方无黏黍,酒皆糯米所为)。质本粳而晚收带黏(俗名婺源光之类)不可为酒,只可为粥者,又一种性也。凡稻谷形有长芒、短芒(江南名长芒者曰浏阳早,短芒者曰吉安早)、长粒、尖粒、圆顶、扁圆面不一,其中米色有雪白、牙黄、大赤、半紫、杂黑不一。

这段话意思是:

稻米品种很多,无黏性品种的禾叫作“秔”,种子去壳后的米叫作“粳”;有黏性品种的禾叫作“稌”,种子去穀后的米叫作“糯”。

但不知还有一种外貌似“糯”但性质像“粳”的“籼”的禾又有何称谓呢?

所有字书都闭口不说!

为什么古人对“籼米”闭口不说呢?

大概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古人认为,稻米只有黏与无黏两种,黏者米粒修长,无黏者米粒短圆。

因此,古人往往认为米粒修长者必是糯米无疑,短圆者肯定是“粳米”。可偏偏“籼米”也是修长者,故而以非此则彼地认定“籼米”不是“糯米”就是“粳米”。

第二个原因是“籼米”的种植条件比较苛刻,多局限在低纬度、低海拔的湿热地区生长。故此,古人只能认识到既能在高纬度生长,也能在低纬度种植的“糯米”和“粳米”。

糯米”(Oryza sativa L.)体形有修长和短圆之分,米色灰白,不透明,煮熟后有透明感,黏性很大,膨胀度不高。

粳米”(Oryza sativa subsp.Keng)体形短圆,故有“肥仔米”“短身米”“珍珠米”等别名。米色蜡白,略显晶莹,煮熟后具一定黏性和硬度,膨胀度较“糯米”高。

籼米”(Oryza sativa subsp.shien)体形修长,多数较“糯米”细小,米色乳白,半透明,煮熟后黏性弱,质爽硬,膨胀度比“粳米”更高。

相对于“粳米”和“籼米”来说,“糯米”是最早稻米的栽培品种。

有趣的是,“糯米”起初不单是粮食,而且还是建筑材料。

在水泥还没有发明之前,为了使泥土的黏结效果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祖先就懂得在夯泥砖的时候渗入一些“糯米粉”作黏结剂了,这样的泥砖不仅不惧风吹日晒,而且还会经久耐用。

“糯米餈”又称“糯米糰”,是稻米文化的食品之一

因此,中国民间流传着一个故事。

传说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吴国谋臣伍子胥在建造“阖闾大城”的时候,为了防范越国的攻击,神不知鬼不觉地将“糯米砖”混在普通的泥砖当中砌起城墙,为日后“阖闾大城”军民困守孤城时有应急的粮食作好准备。

果然,越国人趁吴国不备,派出重兵将“阖闾大城”团团围住,誓要困死吴国人。

吴国人正是凭借着伍子胥早已准备好的“糯米砖”渡过了战争的饥饿。

这就是“年糕”由来的传说。

随着另一种稻米——“粳米”被广泛栽培之后,“糯米”要么作角黍,要么用来酿酒,逐渐由“主食”退居为“副食”。

《增韵》曰:“糯稻之黏者可以为酒。

《齐民要术·卷七·白醪曲法第六十五》又云:

取糯米一石,冷水净淘,漉出著(着)瓮中,作鱼眼沸汤浸之。经一宿,米欲绝酢,炊作一馏饭,摊令绝冷。取鱼眼汤沃浸米泔二斗,煎取六升,著(着)瓮中,以竹扫冲之,如茗渤。复取水六斗,细罗曲末一斗,合饭一时内瓮中,和搅令饭散。以毡物裹瓮,并口覆之。经宿米消,取生疏布漉出糟。别炊好糯米一斗作饭,热著(着)瓮中为汛,以单布覆瓮。经一宿,汛米消散,酒味备矣。若天冷,停三五日弥善。

《风土记》亦云:

俗先以二节一日,用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夏至啖之。黏黍一名'粽’,一曰'角黍’,盖取尚相裹未分散之时象也。

“娥姐粉粿”是稻米文化的食品之一

“籼米”是最晚出现的栽培稻米,之所以称“籼米”,不仅是这种稻米最易饱肚,而且在三种稻米之中最没有黏性,可偏偏广州人却给它起了一个别名——“粘米”。

难道是广州人搞错了?

并不是这样!

而是因好事者在“占”字上错加米字旁所致。

广州人之所以将“籼米”称作“占米”,是引种自占城(今越南一地)的“籼米”品种最优而得名。

另外,“粘米”讹写来源于“黏米”,因为《广东新语》是写成“黏米”的。

而“黏米”也是在“占”字错加黍字旁所致。

“肠粉”是稻米文化的食品之一

《广东新语·卷十四·食语·穀(谷)》云:

东粤之稻多种,有曰香粳,粒小而性柔甚香,其红者曰香红莲。有曰珍珠稻,粒圆而白,最早者曰六十日,种之六十日而熟,又曰蝉鸣稻。

又有西风早、光早、乌早。

最迟者曰芮稻,二月种至十月熟。

曰界稻,十一月种至四月熟,界在两年,亦曰三时稻。

其出于徐闻、阳春、澄迈者曰香稻。

出番禺者曰斜禾,与吉贝、茶、豆、胡麻杂植丘阜间,名曰种斜,粒白而长,亦绝香。

而从化有赤黏、白黏、黄黏、花黏、薯粱黏、鹧鹕黏、深水莲。

糯则有黄、白、红、麻四种。

秔有馀秔、赤秔,宜作糍饵。

皆穀(谷)品之良者。

其生畬田者曰山禾,亦曰山旱,曰旱秴(《博雅》曰:种也),藉火之养,雨露之滋,粒大而甘滑,所谓云子,亦曰山米也。

当四五月时,天气晴霁,有白衣山子者,于斜崖陡壁之际,(yīng)杀阳木,自上而下悉燔烧,无遗根株。俟土脂熟透,徐转积灰,以种禾及吉贝绵,不加灌溉,自然秀实,连岁三四收,地瘠乃弃,更择新者,所谓畬田也。

而罗浮山上,神皋奥沃,瀑水流离四注,悉成天田,虽千仞之巅皆可稼。焚石本之,莳而不耘,岁且两收,此尤山田之美者。

其生沙潬者曰大禾,三四月间,乘水节种之,潮而润至,汐而膏留,莳得其强,则毛蟛蜞不食,八月花收,九月垂头,粒大而饭多。

其田在海濒,弥望斥卤,自一沙至于八沙,外沙岁有赢壤。

三岁种草,四岁种禾,子田之利,常浮于其母,有肥毋硗,秋粮亦薄,此则水田之美者。

凡粤之田,近海者虞潦,则有基围,近山者虞旱,则有水车,故凶荒之患常少。

其大禾田,岁一收。

早禾田岁种早黏、早糯,则二收。

晚收于九十月,米得金气,多性凉益人。

早收于五六月,米得火气,多性热而功用不及。

然大率以黏米为贵。

黏米似粳而尖小长身,其种因闽人得于占城,故名占,亦曰籼,籼音仙。

先熟而鲜明,故谓之籼。气味清芬,性温无毒,最可以和脾养胃。

郁溪云:百穀(谷)之早熟者应之火变,迟收者应之金成。故迟收者为嘉穀(谷)。

梁氏谓穀(谷)之成而色黄者,得金之气正也。

粟为西米,西金也。金为秋,秋之义取禾与火,禾为众卉之首,火有成金之功,成金所以成木,故粟以秋收者为贵。

或谓粳米赤者粒大而香,水渍之有味益人,以其赤有火气也。

白者凉,食之生痰。

南韶诸处以白者蒸晒为炒火,和油茶食至极饱,体加和畅。

此亦既济之道也。

广州之稻,每十月穫(《说文解字》曰:刈穀曰穫)终,即起土犁晒,根萎霜凝,则田可以不粪。

立春后十日浸种,至小暑前五日尽熟。

五月中即有新米,谓之吊犁早,稍迟者曰百日早,曰夏至白。

此穀(谷)既升,又复插莳,曰莳翻利,亦曰翻藁。

翻者,晚穀(谷)也。

晚穀(谷)每亩所收,少于早稻三之一。

是为两熟。

其一熟者为潮田,秋分而穫,寒露而穫,至霜降而毕穫。

谚云:好禾不过降也。每亩丰者四石,芒长粒大,炊之多饭,胜早稻。

早稻子粒小,炊之少饭不耐饱。

耕者必兼二田种之,自夏至秋,无时不穫,无穀(谷)不备,是为上农。

琼南臘(十二月)月而秧,四月而穫,曰小熟,谓之春耕。五月而秧,九月而穫,曰大熟,谓之秋耕。

盖以穗粒之厚薄分大小熟,故有春秋之名

若勤于耒耜,则一年有三熟之稻矣。

崖州左右曰东西里,西里如琼。

东里则臘(十二月)月种,三月收,四月种,七八月收,三冬皆可杂艺。相距十里,而气候迥不同焉。

占城在崖之南,其穀(谷)益早而美,以天暖更多也。

故吾粤最重占米。

万州岁凶,则以藷蓣、桄榔麪(面)、南椰粉、鸭脚、狗尾等粟充饥,耕者颇少。

然琼山人亦皆从事贸易,不甚力耕,禾虽三熟,而秔稌往往不给,多取盈于果蓏。家有槟榔之园、椰子之林,斯则膏腴之产矣。

蓬荻中又多薏苡,玉粒绛珠,与葛藟相纠,可以为药为粮,而甜藷尤多。子瞻云:海南以藷米为粮,几米之十六。是也。

读了这段文章,就让我们了解到广东各种稻米的来龙去脉和“占米”得名的原因了。

“米粉”“酹粉”是稻米文化的食品之一

很多广州人都认为,“粳米”跻身成了“主食”之后,古人专门造出个“饭”字来特指稻米煮成的食物。

实际上并非如此。

在古人口中,“饭”与“食”的意思是相通的。

《说文解字》曰:“饭,食也。

只不过由于“食”字在《论语》上提到的次数较多而成为“大名”——正称而已。

《仪礼·少牢馈食礼·尸·又食注·疏》云:

食,大名者,以其《论语》文多言食,故云大名也;小数曰饭者。

过去也有很多广州人认为,“粉”这个字同样是专门造来特指稻米磨成的细末。

这种说法也是有误的。

尽管《释名》有“粉,分也,研米使分散也”的解释,问题是“米”特指稻米是近代的事。

而在古代,“米”是指穀(谷)物去壳后的种实,因此有“九谷(穀)六米”之说。

所谓“九谷(穀)”是指黍、稷、稻、粱、苽、大豆、麻、小豆和小麦。

当中麻、小豆和小麦的种实无壳,不能称“米”。

也就是说,黍、稷、稻、粱、苽和大豆等谷(穀)物种实去壳后——即“米”磨成的细末都叫做“粉”。

事实上,古人只为一种谷(穀)物种实的细末造过字,那就是小麦的细末——“面”(麪)。

我们不知道古人为什么专门为小麦的细末造字,但我们知道小麦的“面”(麪)和稻米的“粉”,有着截然不同的加工方法。

站在“面”(麪)食的角度,“搓”“揉”“擀”“搋”是它最常用的加工方法。

然而,在某种情况下“面”(麪)团甚至连“搓”“揉”“擀”“搋”也不能做,只能是“叠”,原因是“搓”“揉”“擀”“搋”的频率太高,“面”(麪)团就会生筋,所制出的食品就会发韧难嚼。

而稻米加工则恰恰相反,如果是制作“糯米糰”(也可称作“糯米餈”)的话,甚至还动用到“捣”,“捣”的频率越多,“糯米糰”便愈柔滑、愈可口。

另外,如果作“饼”——《释名》曰:溲麪(面)使合并也——不发酵的食品时,用稻米的“粉”还必须要多一道工序——“烫”,否则稻米食品就会燘散不爽,失去应有的质感。

如果作“糕”——《博雅》曰:饵也——松软的食品时,用小麦的“面”(麪)必须要进行发酵,否则,小麦食品便艮韧难咬,犹如嚼蜡。

而用稻米的“粉”,却既可发酵,亦可不发酵,也能制作出燘松爽滑的稻米食品来。

当然,稻米的“粉”在不发酵时,还是要那道不可或缺的工序——“烫”,否则也如小麦食品一样艮韧难咬。

为什么两者都是细末,“粉”与“面”(麪)却有着如此截然不同的特性呢?

原来是它们的结构成份不同所致。

稻米的“粉”是由直链淀粉与交链淀粉构成

而小麦的“面”(麪)则由谷(穀)蛋白构成。

关于稻米和小麦的成份知识,会在日后有详细介绍,这里先埋下伏笔。

全文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餐桌上植物史(五谷、蔬菜、水果篇) / 陕西一条龙 / 第32页
华夏粽子地理
大米又称“稻米”,它分为粳米、籼米和糯米三种
“稻”可道,非常“稻”。
如何识别籼米、粳米和糯米?
什么大米最好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