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什么是仙什么是魔?无情无义可是仙,随心所欲就是魔?

仙可不是魔,并不会随便因为一点小事就要人性命,当然可能会惩罚你一顿。其实了,仙在古代华夏是对于美好的追求,而不是修仙小说中那般动不动就杀人夺宝,四处惹事,招惹祸端,视凡人如玩物…………

若是熟读道家经书和华夏传记的人,定然不会搞乱了传统神话中的仙和修仙小说中的仙,因为两者定义不同,除此之外两者力量之上也是如此

一些修仙小说,打来打去,就几百来丈或者上千里,更甚者还需要灵气,没有灵气就完犊子,还有这些小说完全不知道什么叫天人什么自然。只知道一个劲夺取天地,我国古人早已知道过度破坏自然,会产生自然灾害,传统思想中的天人合一,我就是自然,自然就是我。我生病,医,用药,杀其害病。若善自然,自然善你

依照传统文化来言,中国古代一直强调自然平衡,“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合理安排自然资源和环境,定然有好处,天时地利人和也!

这样的仙不止无道,更是战斗力低下。

心性上如此,一个仙如同野兽一般,还能算得上仙吗?一个仙没有渡过魔考怎能算得上仙?

修仙小说中的仙反倒是和道经中记载的没有渡魔考的修行者一模一样。

(魔考是元始天尊为修行者立下的考核,而魔考的十魔之祖都是被元始天尊令玄天上帝打败而一一收服的。)

我道家有言:“内存邪僻,任尔烧香无点益;心地善良,见吾不拜又何妨。”

还有人用“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来说事,搞得道家修行观个个都是自私自利之徒一样。

怀疑这些人根本就是没有读过书,这句话是告诉天地对待万物都是一视同仁的,没有什么绝对的好坏,天心大爱而非小爱。

还有些人截取杨朱所说的一小节段落来说事,一口咬定道教修行都应该自私自利,由此黑暗修仙盛行。

人家杨朱的全意思:只要人人治内贵己,互不侵犯,人人重视自己的生命,且尊重他人的生命,天下就可以得到治理。

还有些人说仙应太上忘情,无情无义。

道家可没有说过忘情绝情这些话啊,反倒是我道教提倡人和仙都需要情感,但是他们并不是让感情绝对性的控制住自己,反过来是能克制,能操控感情转变成力量。再说了你追求长生不老就是你的欲,你能戒掉?

情绪会带来力量,但不克制它,引导它,它就会影响理智,如野兽!儒家有言情绪者喜对应仁,怒对应勇,哀对应义,乐对应智。但这情绪一是内化,二是外化。内化是克制,把不必要的情绪消弭于无形;外化是转变,把情绪转化成前进的力量。类我道门也有承继此法!”

道人们也认为人的情绪会影响周边气的变化,道教源流先秦百家,更甚者上古之学也颇有传承。

《礼记·礼运》有道:“喜、怒、哀、惧、爱、恶、欲”这七种情绪是人的天性,是与生俱来的。

从儒家来说情绪的好坏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能否达到平衡。只有保持“中”的原则,才能达到最终的和谐。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中庸》又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而于道家之人,是把情绪转化为力量。

古人有言:“修道者,务致意焉:其喜也,必怀愉快之情,而不至于骄矜之态,以全其仁;其怒也,必启刚毅之思,而不动怨毒之念,以全其勇;其哀也,必生惧慎之感,而不积狠戾之忱,以全其义;其乐也,必存和让之诚,而不起淫逸之欲,以全其智。”

情绪不仅可以克制,还可以转化为行动力。

每一种情绪,都能成为我们向上生长的力量。

而且所谓太上忘情,就是就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一个道理,忘情而至公,得情忘情,不为情绪所动,不为情感所扰。天之至私,用之至公。命之制在气。死者生之根,生者死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

所以太上忘情并非无情,忘情是寂焉不动情,若遗忘之者。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一言。

诸如此类的取一段话而来说事,其中孔子更是饱受其害,很多说不是他说的,也有很多话的意思都被搞错

如以德报德,以直报怨,简而言之就是你对我好我对你好,你欺负我,我就干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无条件地接受你自己!
道教医学中的“天人感应”思想是什么?
什么是儒释道
为什么都修炼太上忘情
为了偷吃贡品 把三清像弄入茅坑 悟空三兄弟算不算欺师灭祖?
解密西游:镇元子为何敢说与天同寿,三清四帝之流不配让他供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