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击上方关注更成都二更旗下新媒体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清明自古以来便是悼念逝者、慎终追远的日子。墓前怀祖更是不少家庭清明祭扫中的“必修课”。一边祭祖扫墓,一边由长辈介绍祖先的生平事迹。优良传统和纯正家风,就在缅怀祖先的过程中代代传承,发扬光大。

这不,又是一年清明节,小六月一家又要去爷爷墓前祭扫。六月从没见过爷爷。爷爷的故事,都是听爹讲来的。

听爹说,爷爷自小家境贫寒,全家节衣缩食供他读完了私塾。后来,爷爷就在村里做起了先生。因为勤劳节俭、乐于助人,还曾收养过两名孤儿,村里人都尊敬地称他为“老先生”。

“老先生”过世,留下一本《朱子家训》,父亲要求六月和姐姐五月天天诵读。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清明节前,五月和六月又跟着父亲背起了家训里的话。

其实,在六月家,每年清明节的祭扫从清明头一天就开始了。每年的那天,五月、六月姐弟都会去集市上买祭祀用的白纸。每当这个时候,父亲总免不了要叮嘱一番,“祭祀祖先的纸,要选干净的。”“曲礼曰:毋不敬。”

穿过绿油油的麦田,踏过一条弯曲的小径,这里便是爷爷的墓。爷爷墓碑旁有棵杏树,每年春天,总有几朵零星的粉白杏花探在枝头。

五月、六月跟着父亲一起往杏树枝头上挂那一绺绺的纸条。微风拂过,俏皮地挑动着姐弟俩的衣角,树枝上的纸条也仿佛成了戏子飘飘的舞袖。远处,重重叠叠的枝桠上,都挂起了白色的枝条,麦田里,白和绿构成了一幅清丽的水彩画。

即使是不谙世事的孩子,也会被仪式所震撼打动。六月忍不住问父亲:爷爷能看见我们吗?  

父亲答:

不浊为清,不迷为明。

清明之中,人神相通。

正说着,一位叔叔牵着个五六岁的小孩,由远至近也来到爷爷墓前。他们边走边背,“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六月感到奇怪:你们怎么也会背我们的家训?

那位叔叔称:当年多亏老先生收留,感恩不尽。

说完,叔叔摸摸六月的头,并与六月的爸爸拥抱。姐姐五月看了,脱口而出: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

六月点点头,后又摇摇头。说:“那我们请爷爷回家。”

众人弯腰,给爷爷鞠躬。

天开始下雨,打湿了眼前的一切。此前的水粉画也渐渐晕开,成了水墨画。麦田、杏树、还有白茫茫的树头的纸条,清新自然,生机萌发。六月想起了一句话,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本动画短片根据著名作家郭文斌长篇小说《农历》之《清明》一章改编。郭文斌现任宁夏作协主席、银川市文联主席、《黄河文学》主编。著有畅销书《寻找安详》《农历》等十余部有中华书局版精装八卷本《郭文斌精选集》行世。长篇《农历》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提名。短篇《吉祥如意》先后获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奖”“鲁迅文学奖



互 动 时 间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背诵一句关于清明节的诗句吧?

文末留言,点赞前20名赠送郭文斌长篇小说《农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训:祖宗虽远须继承,子孙再愚要读书
【丝路新散文全国征文大赛】张橙子|祖坟
亘古不变的家训
朱子家训
《朱子家训》全文及正确翻译
朱子治家格言 【清】 朱柏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