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海情 | 福建宁夏两地文艺界热议电视剧《山海情》:一部“土味”十足的情感大剧

张富宝(宁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走咧走咧着,越走嘛越远了,眼泪的花儿飘满了,哎的哟,眼泪的花儿把心淹了……”伴随着这首熟悉而伤感的花儿名曲《眼泪的花儿把心淹了》,23集电视剧《山海情》在一片叫好声中落下帷幕。

这是一部“土味”和“情味”十足的作品,是一部能给人带来丰富审美体验与情感共鸣的优秀之作。

首先,这是一部“土味”十足的作品,是一部难得的有滋味、有韵味、有意味的电视剧。“土味”实际上就是生活味,就是吊庄移民的酸辣苦甜的生活本身,就是那些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就是那些琐碎日常的喜怒哀乐……《山海情》的“土”来自它的真,它不仅指满屏袭来的黄土与泥沙,生存环境的贫穷与落后;不仅指演员“丑化”的服装和造型,黝黑皴裂的皮肤和脸上的“红二团”;它的“土”还指扑面而来的极具表现力的西北方言与“西北味”。方言无疑是这部剧成功的重要艺术元素之一,它已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存在形态,更是一种文化仪式与伦理传承,方言的生动鲜活、精确传神甚或幽默风趣都具有特别的意味,那些我们心心念念的道义、真诚、善良与情感等等,就存续在这其中。

其次,这是一部“情味”十足的作品,是一部可以“共情”的情感大剧,在一个都市文化背景下的景观社会与消费社会,“共情”是衡量一部影视剧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虽然《山海情》是一部充满时代感(年代感)的主题剧,但它很好地引发了观众的共鸣,不仅吸引了闽宁两地的观众,还吸引了其他地区许多不同年龄段尤其是青少年的观众。当然,这种情不是单一的、平面化的,而是多维度的、多层次的,总能在某一点触发观众的泪点。它不仅超越了私情与小我情,更是闽宁情(同胞情)与大我情(山海情)。它不仅是苦情、悲情,也是欢情、乐情;不仅是爱情、亲情、友情,还是故乡情、土地情与家国情。比如以林主任、凌一农、陈金山为代表的福建援宁工作者与马得福、马得宝等涌泉村的村民之间的情谊,就是典型的同胞情与山海情;比如得福与水花之间的爱情与友情,格外让人感动与心痛;比如得宝与尕娃、水旺等人之间的兄弟情;比如马喊水、大友叔与李太爷等人的故乡情与土地情。当这些情感汇聚在一起的时候,就不仅仅是一种私人情感,而是形成了一种更具感召力与提升力的家国情,这个“有情的世界”,更加彰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伦秩序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尤其是在新冠疫情依然严酷的境遇之下,这种久违的、饱含热血的情味更具有抚慰人心的力量。

陈致烽(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文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征,也是人与人间进行有效沟通的手段,闽宁两地相距遥远,语言更是殊异,《山海情》剧组在演员的选用上煞费苦心。剧组一方面选用西北这一带有渊源的演员,如黄轩(饰马得福)来自本土甘肃,张嘉益(饰马喊水)、闫妮(饰杨县长)、尤勇(饰李大有)、胡明(饰张树成主任)、白宇(饰丁世俊)都来自西北地区,尽管出生于北京,但哈萨克民族姑娘热依扎(饰水花)也具有浓浓的西北味。同样代表南方的福建,剧组除选用福建本土演员姚晨(饰吴月娟)外,黄觉(饰凌一农)、王凯(饰潘书记)等福建干部都选用来自南方的演员,即使来自北京的郭京飞(饰陈金山),也操着一口闽味普通话。《山海情》剧组选用各具两地语言特色的演员,让剧情显得更接地气,用真情穿透语言的隔阂,演绎闽宁两地携手共同致富的感人故事。

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语言符号体系是各不相同的,影片顺势而为,在剧中巧借跨文化交流中的分歧与误会,带给观众心神领会的笑点,给传统刚强的主旋律影视剧增添柔性的元素,提升影视的观赏性。郭京飞(饰陈金山),一口不标准的福建普通话,带给观众笑点的同时,表明了福建扶贫干部援宁时最初的尴尬局面。他还没下火车就遇上了“贼”,还因为语言问题受到打击。这天夜里,陈金山和车站派出所警察讲了五遍火车上丢东西的经过,大家都听不懂他说的话,后来马得福去了再讲一遍,还是没听懂,黄河流域“治沙”的“菌草”,听成“自杀”的“金草”;甚至连他的名字“金山”也变成了“丁双”。“年轻狼”(人)、“刚作”(工作)、“树这样”(是这样)、“挂竹”(挂职)、“没有钉”(没有灯)等叽里呱啦说了一通福建式的普通话,进过慢慢的磨合,才终于大致知道了来者之意。原汁原味的西北方言,加之来自福建的干部商人独具闽味的普通话,互相交融,这样的场景在剧中多次出现,在西海固构成一幅幅感人的画面,呈现在观众面前。

较之言语的误会,来自文化价值观念上差异的磨合更显不易,这是在跨文化交往中正常引起的误会和冲突,是不同人们的文化之间的碰撞和对抗,现实远比电视剧复杂得多,电视剧通过郭京飞精湛的演技,以喜剧幽默的方式予以呈现。陈金山这位福建扶贫干部以务实之态度,很快地道歉,第二天早晨醒来,由于紧张不适应水土流鼻血发烧,依然脚踏实地坚持自我地工作。电视剧艺术性地演绎双方从误解到认同的过程,又真实地再现扶贫之路的艰辛和不易。

廖舒璋(福建省杂技家协会会员)

相比舞台艺术运用更多的虚拟化表现,电视剧的“写实”有着天然的优势。《山海情》的开篇,一家三兄弟轮换着穿一条裤子的情节,对贫困面貌的裸露触目惊心。村民们对故土的那份深情令人动容,彰显出“保守”意识的强大黏性。相形之下,年轻一辈难以忍受贫瘠的现状不断逃离,展现了不同代际间无法调解的内在矛盾。

移民搬迁中层出不穷的困难,如排山倒海般倾泻在以马得福为代表的基层干部面前,折射出现实脱贫攻坚中的残酷性和艰巨性。然而如电子游戏闯关一样,越具有挑战性的困难,也正是显示出英雄出世不凡魅力的最佳时机。尽管如此,主人公一直以低调谦和的形象贯穿始终,为全剧铺垫着朴实纯粹的底色。

异地搬迁之后,摆脱恶劣自然环境的羁绊,让村民在活下来的同时能够留得住,成为了闽宁对口帮扶中不得不面对的下一个关卡。剧中用了较大的篇幅展现产业扶贫的艰辛历程。福建菌草种植专家通过传授村民种植蘑菇的知识,为产业化扶贫打开一扇大门,而面对局地供过于求,销售受阻,又不得不去开拓市场。剧情的跌宕曲折对应着真实情境中的磨难,也传递出双方从怀疑到信任,从自暴自弃到不离不弃的“浴火重生”。而另一边,劳务输出的年轻人在面对新环境与新要求下的“不服输”劲头也生动诠释了宁夏新生代阳光向上的青春力量……

在各方的关心支持下,闽宁镇也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气象。作为一部主旋律的年度大剧,所有的力量都本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脱贫致富。尽管全剧中处处展现着“苦”,但闽宁两地人交往过程中“理解偏差”而产生的幽默感,环环相扣的情节设置,让观众品尝到了无穷无尽的“甜蜜”。诸多“灰头土脸”的人物造型,与偶像剧的时尚化有着天壤之别,却更好地还原了生活,更精确地代入特定的年代。

这也就是《山海情》,不额外附加与修饰,本然地生长与绽放,让你屏息凝神地去听,去看,去感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散文窗 || 孙晨 | 漫野花儿开,山海闽宁情 ——观《山海情》有感
都给额看上头咧!又土又燃《山海情》年度最强!
【奋斗者·正青春】山海情未了 闽宁携手乡村振兴新征程
豆瓣9.4、10万人爆哭:《山海情》的原型故事,比电视剧更精彩
终于要播了!期待值已拉满
你以为是扶贫剧,正午阳光还是拍成了走心生活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