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常用检验科项目参考值范围大全连载2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Timeless Justin Guarini - Justin Guarini
已在前篇描述:
1.肝肾胰功能... 3
2.心脑血管/糖脂病... 9
3.风湿过敏/免疫功能... 13
本次内容:
4.肝炎/病毒标志物... 15
5.凝血/血液病项目... 18
6.肿瘤标志物... 21
下次内容:
7.甲功/激素项目... 23
8.血气分析项目... 26
9.血细胞分析、骨髓细胞学检测项目... 27
11.尿液、体液检测项目... 29
12.细菌学检验项目... 31
13.检验项目分类、代码及收费一览表... 33
4.肝炎/病毒标志物
项 目
参考范围(方法)
检 验 项 目 的 临 床 应 用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
<1.5ng/ml(定量)
阴性(EIA)
感染乙肝病毒,或为乙肝病毒携带者。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HBsAb)
<15ng/ml<1.5ng/ml(定量)
阴性(EIA)
保护性抗体,感染乙肝病毒康复后或注射疫苗后。
乙型肝炎E抗原
(HBeAg)
<0.5ng/m<1.5ng/ml(定量)
阴性(EIA)
反映HBV的复制和判断传染性强弱,急性乙肝HbeAg短暂阳性,持续阳性提示转为慢性。
乙型肝炎E抗体
(HBeAb)
<3.0ng/ml<1.5ng/ml(定量)
阴性(EIA)
出现于急性乙肝后期、慢性HBV感染时。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
(HBcAb)
<3.0ng/ml<1.5ng/ml(定量)
阴性(EIA)
出现于急性乙肝恢复期和慢性感染,可以保持相当高的滴度至数年或更长时间,其确切意义只表示机体有过HBV感染。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IgM
(HBc-IgM)
<2.1ng/ml<1.5ng/ml(定量)
阴性(EIA)
HBc-IgM出现于急性乙肝早期,在整个病期呈上升趋势,滴度高,数月后稳定下降,下降越快则愈后越好。HBc-IgM对急性乙肝的诊断、病情监测和愈后判断有较大价值。
甲肝病毒抗体
(抗HAV)
阴性
机体感染HAV后,粪便和血清中可分别出现HAV,抗HAV-IgM和抗HAV-IgG。酶免疫法检测抗HAV-IgM是早期诊断甲型肝炎的可靠指标。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抗HCV)
阴性
阳性为丙肝病毒(HCV)感染。抗HCV阳性持续六个月以上预示转为慢性丙肝的可能性较大。
丁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DV)
阴性
用酶免疫法检测急性期抗HDV-IgM和恢复期抗HDV总抗体是目前检测HEV的特异性血清学诊断方法。
戊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EV)
阴性
用酶免疫法检测急性期抗HEV-IgM和恢复期抗HEV总抗体是目前检测HEV的特异性血清学诊断方法。
乙肝DNA
(HBV-DNA)
取2ml不抗凝静脉血密封送检。
在临床标本(血清、唾液、精液、肝活组织等)中检出HBV-DNA,反映该标本中有病毒存在,如果标本是新鲜的,则极可能具有传染性。
HBeAg阳性,HBV-DNA均阳性;单HBeAb阳性中58%HBV-DNA阳性;单HBcAb阳性中30%HBV-DNA阳性。HBeAg转阴,若HBV-DNA保持阳性,仍有可能发生肝癌。血中HBV-DNA消失,肝内仍可有HBV-DNA存在。慢肝在活动前HBV-DNA转阳。e抗原转化e抗体(血清转换),如HBV-DNA降低则病人趋于痊愈,如持续或升高,则可能复发。
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血清中HBV-DNA水平是疗效和愈后判断的重要参数。
丙肝DNA
(HCV-DNA)
取2ml不抗凝静脉血密封送检。
PCR测定的HCV-RNA是体内丙肝感染和是否有传染性最直接、可靠的指标,荧光定量PCR能准确定量测定HCV-RNA,能检测出HCV的真实感染和复制情况,对丙肝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案选择及疗效观察有较大指导意义。
结核杆菌DNA
(TB-DNA)
1.取1ml全血〔肝素抗凝〕密封送检。⒉疑泌尿结核取清晨第一次尿,置带盖容器内送检。⒊疑结核性胸膜炎、腹膜炎、脑膜炎分别取胸水、腹水、脑脊液置带盖试管内送检。
肺结核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接近或超过90%。痰、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结核分枝杆菌PCR转阴时间比培养和涂片迟1~3个月,标本含菌量越高,PCR持续阳性时间越长,PCR用于肺结核临床疗效观察比涂片、培养实用,对估计有可能复发的病例有一定帮助。对痰、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结核分枝杆菌DNA阳性及含量高的病人的抗结核治疗有指导价值,对评估愈后有一定帮助。
淋球菌DNA (NG-DNA)
阴性
阳性见于淋球菌感染者,如尿道感染、淋菌性咽炎、阴道炎、子宫颈炎、前列腺炎、附睾炎、尿道周围脓肿、尿道狭窄及直肠炎等。
解脲支原体DNA(UU-DNA)
阴性
解脲支原体(UU)是支原体的一种,可引起人类阴道炎、输卵管炎、不孕及男性慢性前列腺炎。UU-DNA阳性见于非淋菌性尿道炎、阴道炎、输卵管炎、宫颈炎、自发性流产、死胎、早产、低体重胎儿、慢性前列腺炎、附肇炎、男性不育症、败血症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
沙眼衣原体DNA(CT-DNA)
阴性
衣原体是一种极小的、非运动性的、寄生于细胞内的微生物,与病毒不同,它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根据其抗原的性质、形态等的不同,衣原体可以分为四种:肺炎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沙眼衣原体和牛衣原体。CT-DNA阳性见于由CT引起的沙眼和一些性传播性疾病(如淋病性尿道炎、性病淋巴肉芽肿等)。
HPV分型检测(21型)
HPV13种高危亚型定量
阴性
高危13型HPV如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低危5型HPV6、11、42、43、44,中国型3型HPV53、66、CP8304。临床应用:宫颈肿瘤的初筛,轻微异常和不确定宫颈涂片(如ASCUS)的筛选分流,判断宫颈病变可否治愈,是否退出筛查,宫颈上皮内高度病变和癌症治疗后的监测。
梅毒筛查试验
(RPR)
阴性
己知病史或有梅毒体症者,若本试验阳性,即证实是梅毒病人,如初次试验阴性者,可能反应素抗体尚未升高,可在2-4周后复查。
病史不详或无体征者,未治疗的早期梅毒(Ⅰ、Ⅱ期),在感染后经数周血清学试验仍阴性,反应素效价可急骤上升,一般可达1:4-1:256,如初次试验效价在1:4以上,间隔2-4周应复查,如效价上升两个滴度以上或两次试验都是高效价,可作为梅毒病的证据;潜伏期梅毒除血清学试验阳性外,可无任何梅毒体征,但随时间推移,反应素效价可逐渐下降,早期潜伏梅毒素阳性率仍为95%,晚期为72%,感染后30年未治疗的晚期梅毒病人,有50%患者的反应素效价自然下降到阴性;梅毒病人经适当治疗后,效价随即下降,治疗愈早,下降愈快。
麻风、疟疾、回归热、雅司病可出现假阳性。
梅毒确证试验(TPPA)
阴性
特异性强,阳性可诊断为梅毒,检测抗体滴度可监测梅毒病情进展及观察疗效。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IV-Ab)
阴性
爱滋病(AIDS)过筛试验。
弓形虫抗体(Tox-IgM)
阴性
习惯性流产的病因分析:弓形虫可经胎盘感染胎儿脑及眼,妊娠期间母亲感染可导致流产、早产、死产、先天畸形、增加母亲妊娠并发症,隐性感染的婴儿也可于成年出现症状。
获得性弓形虫病由消化道感染,多发生于大龄儿童及成人,以淋巴腺受累最为多见。弓形虫感染引起的如猫抓病亦可呈阳性。
风疹病毒抗体(Rubella-IgM)
阴性
风疹又称德国麻疹,多发于学龄儿童和青少年。80%以上人群为此病毒抗体阳性。感染病毒后2~3 周抗体滴度明显升高,以后逐渐下降至一定水平,并维持很长时期,甚至终生。风疹临床表现较轻,一般不产生严重后果,但孕妇感染后病毒随血流传给胎儿,可使胎儿发育不良或宫内死亡。分娩后约有20%新生儿于1年内死亡,幸存者也有失明、聋哑或智力障碍等可能后果,故检测抗体对优生有积极意义。阳性提示近期感染,风疹病毒的易感人群为1-5岁儿童和孕妇,孕妇感染风疹病毒可致流产、死产、早产、婴儿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巨细胞病毒抗体
(CMV-IgM)
阴性
人群感染巨细胞病毒十分普遍,但多呈亚临床隐性和潜伏感染,当被感染者免疫力低下或妊娠、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器官移植、患肿瘤时,可激活病毒导致临床症状。60%~90%成人可检出IgG类CMV抗体,而血清中抗CMV IgM和IgA是病毒复制和早期感染的标志。
单纯疱疹病毒抗体(HSV-IgM)
阴性
人群中感染单纯疱疹病毒(HSV)约占20%~40%。该病毒分两个亚型,HSV1主要感染生殖道,HSV2以非生殖道感染为主。初次感染后4~8天体内可检出HSV-IgM抗体。
肺炎支原体抗体
(MP-Ab)
阴性
<1:40
MP主要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气管支气管炎及支原体肺炎,80%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合并MP感染,10%-20% 的肺炎由MP引起。单份血清抗体阳性或恢复期较急性期抗体滴度增加4倍以上有助于MP感染的诊断。
肝吸虫抗体
阴性
肝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食源性寄生虫病,宿主感染后主要引起一系列肝损害,肝吸虫抗体阳性表示现症或既往感染。
HLA-B27抗原检测
阴性
HLA-B27抗原与强直性脊柱炎(AS)发病密切相关,90%以上AS患者表达B27,而正常人群阳性率只有3%-7%,B27用于鉴别AS与类风湿性关节炎。B27检测也可用于了解AS患者的病情和预后,B27(+)AS患者病性重,预后差。
结核分支杆菌抗体
阴性
对结核病的临床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可作为结核病血清学辅助诊断指标之一。
大便轮状病毒抗原
阴性
轮状病毒感染常见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主要在秋冬季流行,一般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病毒侵犯小肠细胞的绒毛,潜伏期2~4天。病人最主要的症状是腹泻,严重时可导致脱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抗生素治疗无效,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危及生命。检验科采用金标方法检测大便A群轮状病毒抗原,该法检测灵敏度高(98.5%),特异性也很高(96.2%),检测速度快。
肥达反应
(Widal`s)
'O'<1:80
'H'<1:160
'A'<1:80
'B'<1:80
'C'<1:80
H及O效价均增高时可诊断为伤寒,O及A、B、C(其中之一项)效价达1:80以上时,可诊断为副伤寒甲或乙或丙,如效价随病情逐渐上升,诊断价值更大。
伤寒病人发病第一周后才出现肥达氏反应,第一周内阳性率为50%,第四周可达90%。
单H凝集价升高而O不高者,可能①曾接受过伤寒菌苗接种②患过伤寒③另外少数伤寒患者因O凝集价被Vi抗原影响不增高,仅H凝集价高④其他沙门氏菌感染。
曾预防接种过伤寒混合疫苗,再感染伤寒时,H 与O 凝集价上升较快,但在疾病恢复时,凝集价并不太高,因为预防接种后体内产生的抗体,再感染时病情缓和。
过去曾接种过伤寒菌苗或患过伤寒近期又感染流感、布氏杆菌时,可产生高滴度的H 凝集素及较低的O 凝集素,此系回忆反应。
一般应取双份血清(急性期和恢复期)作对比,如呈四倍以上增长则价值更大,凝集素如明显上升,是新近感染伤寒的指征。
外斐反应
(Wei-Felix)
<1:160
是诊断立克次体病常用的血清学试验,外斐凝集素在发病4-6天出现,2-3周退热前达最高滴度,然后迅速下降并维持数月。宜取初入院、病程第二周、恢复期三份标本测定,二次测定有4倍以上增长有诊断意义。
斑疹伤寒产生高滴度OX19和低滴度OX2,阳性率达85.3%-93.4%,但不与OXk发生凝集。
恙虫病OXk阳性,阳性反应在起病第4天出现,第一、第二、第三-四周阳性率分别为30%、60%、80-90%。
5.凝血/血液病项目
项 目
参考范围(方法)
检 验 项 目 的 临 床 应 用
血清铁(Fe)
男性 11~30 umol/L(60~170 ug/dl)
女性 9~27 umol/L(50~150 ug/dl)
降低见于体内总铁不足:如营养不良,铁摄入不足或胃肠道病变,缺铁性贫血;铁丢失增加:如泌尿道、生殖道、胃肠道的慢性长期失血;铁的需要量增加:如妊娠及婴儿生长期;感染、尿毒症、恶液质等疾病。
增高见于血色沉着症(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溶血性贫血从红细胞释放铁增加、肝坏死贮存铁从肝脏放出:铅中毒、再生障碍性贫血、血红素合成障碍,如铁粒幼红细胞贫血等铁利用和红细胞生成障碍。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Osmotic Fragility Test,OFT)
开始溶血:
0.40-0.44%
完全溶血:
0.32-0.36%
患者OFT较正常对照升高0.04%以上为脆性增加,常见于遗传性球型红细胞增多症(HS),遗传性椭圆型红细胞增多症,伴球型红细胞增多的自身免疫性溶贫。患者OFT较正常对照下降0.04%以上为脆性减低,常见于地中海贫血,血红蛋白C、D、E病,缺铁性贫血,等。
蔗糖溶血试验SHT)
阴性
本试验是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病的筛选试验,阴性可基本排除PNH,阳性需进一步作酸溶血试验确诊。
热溶血试验(HHT)
阴性
用于PNH病筛查,HS和自身免疫性溶贫亦可阳性,但阳性率较PNH为低。
酸溶血试验(Ham's Test)
阴性
PNH确诊试验,是诊断PNH的主要依据。阴性不能排除PNH病,若临床高度怀疑,则需测定细胞标志CD55和 CD39。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
活性正常
活性比值>1.0
(活性比值法)
适用于G-6-PD缺乏症的过筛,需要有20%-30%的G-6-PD缺乏细胞才能得出异常结果。G-6-PD缺乏者溶血或输血后,活性可呈正常,为假阴性,宜3个月后重复检测。该法较M-Hb还原率试验灵敏。
地中海贫血
初筛试验
>60
结果低于60%可判为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轻型,携带者)。可进一步检查HbA2(Hb电泳),若正常则多为α型,升高则为β型。
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s Test)
阴性
(直接反应和间接反应)
阳性常见于α-甲基多巴、青酶素类和奎宁类药物引起的自身抗体增多,冷凝集素综合征,PNH,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贫。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慢性淋巴细胞增生、结节性动脉炎、Evan综合征、肿瘤等可阳性。
抗碱血红蛋白(HbF)
成人:1.0-3.1%
新生儿:55-85%,2-4个月后逐惭下降,1岁后接近成人水平
HbF 显著升高见于重型β-地贫,轻度增高见于50%轻型β-地贫、α-地贫、再障贫血、Hb Bart's综合征、PNH、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铁粒幼细胞贫血、白血病,等。
血红蛋白电泳
HbA 2:1.1-3.2%
(PH8.6醋纤膜)
HbA2增高是β-地贫的重要特征。HbA2减低见于缺铁性盆血、其它血红蛋白合成障碍性疾病,等。可通过泳动方向和速度检出各种异常Hb区带。
纤维蛋白原(Fbg)
2.0-4.0g/L
(Clauss法)
生理增高见于应激反应和妊娠,病理增高见于感染、烧伤、粥样硬化、心肌梗死、自身免疫病、骨髓瘤、糖尿病、妊高症、败血症、肿瘤、肾炎、尿毒症等,减少见于DIC、原发性纤溶亢进、重症肝病、溶栓治疗。
用于中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筛检:Fg增高使发生血栓栓塞机会大增 。
监测溶栓治疗:溶栓治疗后一般使Fg 控制 在1.5g/L左右。
肿瘤放、化疗随访:Fg由高至低是肿瘤受抑信号,而突然升高则预示肿瘤向远处转移。
血小板聚集试验
(PAgT)
1μM ADP,Rate[120] 52.7±14.5,Rate[240] 60.7±17.8,MaxRate 62.7±16.1
①增高见于高凝状态,如AMI、心绞痛、脑血管病、深静脉血栓形成、脂血症、人工瓣、口服避孕药、吸烟等。②降低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巨大血小板综合症、贮藏池病、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尿毒症、肝硬化、某些感染病等。③抗血小板药物监控:PAgT用于了解抗血小板药物(阿斯匹林等)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抑制程度,以确保疗效及防止意外出血,不同的抗血小板药采用不同的诱聚剂监控,如阿斯匹林用AA,抵克力得用ADP等。
血浆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
(GMP-140)
9.4-20.8ng/L
(EIA)
水平高低反映体内血小板破坏程度,升高主要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SLE、ITP等)和血栓栓塞(糖尿病、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等引起的血小板破坏及内皮损伤。
D-二聚体
(D-Dimer)
阴性
<0.25μg/L
(胶乳法)
当D-D取临界值0.25ug/ml,对血栓形成的诊断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均>90%,诊断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亦达75%以上。血栓形成常见于心肌梗塞、不稳定性心绞痛、脑梗塞、深静脉血栓形成、DIC、肺梗塞、肾病、孕高症、外科手术、白血病、重症肝病、恶性肿瘤等。
鉴别原发性纤溶和继发性纤溶:前者D-D阴性而后者阳性。
溶栓治疗监测:溶栓治疗1-6小时内D-D升高反映溶栓有效。新形成的血栓D-D升高,陈旧性血栓D-D不高。
D-二聚体可用于术后监控血栓形成风险,手术后2-3天D-二聚体水平可显著升高,D-二聚体阳性在刚刚结束外科手术后是可以接受的。连续每天监控D-二聚体水平作为连续的外科监护,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如果D-二聚体水平持续升高,警示有血栓形成等其它并发症。
抗凝血酶Ⅲ(ATⅢ)
87.2-113.8%
(发色底物法)
活性增高见于血友病、口服抗凝剂等,活性降低见于DIC、肝病、术后、心肌梗死、心绞痛、脑血管疾病、肾病、DVT、肺梗塞、妊高症等。
80%-90%的DIC患者血浆ATⅢ降低;肝病时,由于合成减少,ATⅢ不能作为诊断指标;恶性肿瘤在未并发DIC时即有ATⅢ水平升高,并发DIC后即使ATⅢ在“正常范围”内,也有诊断意义。
肝素治疗需要监测ATⅢ活性:ATⅢ>80%,肝素抗凝有效,<50%肝素减效,<30%肝素无效。
凝血酶原时间(PT)
Ratio(PT比值):0.82-1.15
外源凝血因子Ⅰ(Fg)、Ⅱ、Ⅴ、Ⅶ、Ⅹ过筛试验:PT延长见于VitK缺乏、口服抗凝剂、肝病、新生儿出血病、原发性纤溶症。PT缩短见于先天性因子增多、DIC早期、口服避孕药。
口服抗凝剂治疗监测首选:最佳抗凝度为INR 2-3.5或Ratio 1.3-2.0。
外科术前筛检。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正常对照±10s
内源凝血因子Ⅷ、Ⅸ、Ⅺ、Ⅻ、Ⅴ、Ⅹ、Ⅱ、Ⅰ过筛试验:APTT延长见于先天性缺乏(血友病等)和获得性缺乏或异常(肝病、DIC、循环抗凝物)
普通肝素治疗监测首选:最佳抗凝度为正常对照APTT的1.5-2.5倍。
外科术前筛检。
凝血酶时间(TT)
正常对照±3s
TT能快速、简便地评价纤维蛋白形成,延长提示Fg严重缺乏,或异常Fg血症,或循环抗凝物增多(肝素、类肝素、水蛭素、异常FDP)
APTT延长纠正试验
APTT延长可作纠正试验监别原因:即判断是Ⅷ,Ⅸ,Ⅺ或Ⅻ 因子缺乏,抑或血液抗凝物质增多。
Ⅷ因子活性
(Ⅷ:C)
50-150%
减低主要见于血友病甲(重型<2%、中间型2-5%、轻型5-25%),可见于血管性假血友病(VWD)和DIC。增高见于血栓形成。
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
阴性
3P阳性说明体内凝血酶的形成,并正激活纤溶系统,是早年用于DIC诊断的一个指标。但由于DIC阶段不同和实验误差等原因,造成3P试验假阴性和假阳性特别多,目前已被D二聚体检测取代。
6.肿瘤标志物
项 目
参考范围(方法)
检 验 项 目 的 临 床 应 用
癌胚抗原
(CEA)
<15ng/ml(TIA)
<5μg/L(速检)
胸腹水:<10μg/L
阴性(EIA)
结肠癌患者70%~90%显示CEA高度阳性;血清CEA水平变化与结肠癌Duke分期密切相关。升高时主要见于中晚期肿瘤进展期结肠癌(Duke分期 C、D期)时阳性率可达70%以上,而Duke A、B期时敏感性只有30%左右,血清CEA水平与癌肿大小、有无转移存在一定关系,当发生肝转移时,CEA升高更为明显。
其他消化道肿瘤:大肠癌患者可达65%-75%的阳性。CEA与大肠癌的Duke分期有明确关系,可用于治疗效果的监测;内胚层衍生的癌,如胰腺癌、肺癌以及胃癌可导致CEA水平增高;非内胚层衍生的癌,如乳腺癌和子宫癌也能使CEA水平增高;
CEA检测对肿瘤术后复发敏感性很高,可达80%以上。往往早于临床、病理检查、X光检查等。
非肿瘤疾病如肠道炎症、肾功不全、结肠息肉、肝硬化、慢性肝炎、闭锁性黄疸、妊娠、大量吸烟等也可导致CEA水平增高
还可用于鉴别炎性和癌性腹水:凡恶性疾病所产生的胸、腹水,CEA浓度明显升高,并可先于血清CEA升高。
甲胎蛋白(AFP)
<20ng/ml(TIA)
<8.1ng/ml(速检)
阴性(EIA)
原发性肝癌,阈值为400ng/ml,持续升高可明确诊断。病毒性肝炎、肝硬变有时可轻度升高,一般<200ng/ml。
羊水中AFP含量升高,提示胎儿畸形。
α-岩藻糖苷酶(AFU)
<40IU/ml
AFP和AFU同时测定,可将PHC的检出率提高至90%以上。AFU可用于PHC病情观察和愈后判断。
铁蛋白
(SF)
男:12-245ng/ml女:5-130ng/ml
测定血清SF是判断体内铁贮储量的重要指标。
在诊断缺铁性贫血,铁负荷过度,营养状况调查都有重要意义。
当机体患恶性肿瘤,如肝癌、肺癌及血液病等,血清SF升高,是肿瘤标志物之一。
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VCA-IgA)
阴性
感染EB病毒后,患者血清均可出现抗VCA抗体,IgA类抗体对鼻咽癌有较高的特异性,但仍需结合临床进行判断。可用于早期筛查鼻咽癌患者,判断疗效与预后。
恶性肿瘤血清特异性生长因子(SGF)
<25U/ml
对恶性肿瘤检测阳性率为68.6%,特异性为99.3%,准确度为83.1%。其他肿瘤标志物(AFP在肝癌诊断中与之相当)的检测阳性率均明显低于SGF的阳性率。SGF能互补检出AFP、NEC、CEA、CA199、CA125、CA153、CA50阴性的肿瘤病人,明显提高对肿瘤病人的阳性检出率。作为广谱性肿瘤标志物的SGF在恶性肿瘤的早期筛查与诊断,以及恶性肿瘤疗效和预后跟踪的应用上具有重要意义。
β2-微球蛋白(β2-MG)
血:1.75-2.16ug/ml
尿:0.023-0.159mg/l
诊断早期肾功能不全的一个重要指标,比BUN、Cr敏感(1) 血β2-MG升高:肾小球滤过 率下降所致。(2) 尿β2-MG升高:肾小管受损, 重吸收下降。
恶性肿瘤如恶性淋巴瘤、胃癌、肝癌、鼻咽癌、胰癌、肠癌等到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鉴别上下尿路感染(1) 上尿路感染:血、尿β2-MG升高明显。(2) 下尿路感染:血、尿β2-MG无明升高。
糖尿病性肾病亦升高。
A/S(A=腹水,S=血清)比值大于1.3 时提示为恶性腹水。
一些自身免疫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及SLE等,血清β2-MG可升高。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4μg/L
前列腺癌诊断:可早期发现原位癌,灵敏度较直肠指检高2倍。治疗监控及疗效判断。
CPSA(游离)
<0.42ng/ml
前列腺癌诊断:可早期发现原位癌,灵敏度较直肠指检高2倍。治疗监控及疗效判断。
CA-199
<37U/L
胰腺癌、肝胆系癌、胃癌、结直肠癌的CA-199水平分别是正常均值的683、535、279、115倍。而阳性率以胰腺癌为最高,故CA-199是胰腺癌较好的标志;大部分胰腺癌患者血清CA-199水平明显增高。如果以正常参考范围上限(37 U / mL)为诊断标准,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可达90%以上;
CA-199水平与肿瘤的阶段有关,血清中含量的高低提示手术的难易程度;术前CA19-9水平对预后有一定提示作用,低者预后较好;术后CA19-9水平降至正常者生存期长于未下降;
肿瘤复发时,CA-199可再度升高,并且发生于影像学诊断之前。因此可用作监测肿瘤的复发。
胃癌的阳性率约为25%-60%,且与肿瘤分期有关。对于胃癌患者,同时检测CEA可提高阳性率;
直肠、结肠癌患者,阳性率为18%-58%,与肿瘤分期有关。同时测定CEA可提高敏感度,如果治疗有效,CA-199下降速度较CEA快;
胆囊癌、胆管癌、胆道癌的CA-199阳性率较高,可用于区别胰腺癌、胆管癌合并的黄疸与阻塞性黄疸。后者的CA19-9水平较低。
CA-199与AFP、CEA联合检查,有助于提高胃肠道肿瘤的诊断效率
低浓度增高、一过性增高可见于非肿瘤性疾病如慢性胰腺炎、胆石症、肝硬化、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等。
CA-125
<35.0U/L
是上皮性卵巢癌(尤其浆液性腺癌)的主要标记,以35U/ml为临界值,诊断敏感度可达90%以上;
术前,对疑有骨盆肿块者,检测CA-125可使诊断准确率提高至80%以上;
CA-125用于监查已经诊断为卵巢癌的患者。持续增高常与进行性恶性疾病或治疗效果不佳有关,而水平下降则为预后良好和治疗有效的标志;
CA-125是对骨盆肿块患者较有价值的评价手段。CA-125的增高与引起骨盆肿块的各种良性、恶性原因有关。包括子宫内膜瘤引起的子宫内膜异位,输卵管脓肿引起的输卵管卵巢炎等等。如果CA-125>35U/ml,提示恶性病变;卵巢癌治疗后的1年中,应该每3个月检测1次CA-125,以便早期发现复发,1年之后每6个月测定1次;
对于卵巢肿瘤切除术后患者,应于术后第6天开始测定CA-125,然后依照其半衰期随查,如果CA-125不能恢复到正常范围,应考虑到有残留肿瘤的可能性;
术后如果CA-125值仍然升高,则不需做第二次探查术。因为CA-125的升高是癌肿瘤复发的重要指标;对卵巢肿瘤的复发比临床提前几个月出现浓度增高;
肝硬化、肝炎、慢性胰腺炎、妊娠、妇科病等非恶性病变可有升高。
CA-153
<38.6U/L
乳腺癌患者30-50%增高,有转移灶者增高可达80%;发现癌转移的敏感性比癌胚抗原和组织多肽抗原高,且早于临床发现转移;
CA-153是监测病人术后复发情况,特别是癌症转移患者的术后监测的重要指标,血清CA-153水平增高,提示乳腺癌的局部或全身复发,且增高早于核素检查和临床检查;
用于对治疗的随查评估及早期发现转移灶,CA-153的增高比临床诊断出转移灶要早几个月时间;
可与CA125联合检查,用于卵巢癌复发的早期诊断;
与CEA联合检测时,可提高乳腺癌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肝硬化、肝炎、结核、SLE、卵巢乳腺良性病可有升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直肠癌 R0 术后 CEA 升高,升到多少提示复发?
为何连最牛逼的肿瘤标志物AFP也栽了?
定期体检很重要!一文带你读懂检验报告
体检时请正确对待肿瘤标记物的价值
超全肿瘤标志物解读,推荐收藏!!!
ctDNA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价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