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考历史三十二中国古代政治史

第一篇:高考历史三十二中国古代政治史

09年各地高考历史真题汇编:中国古代政治史

1.(2009年全国Ⅰ卷文综12)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孟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

A A.官名

B.爵位

C.谥号

D.行业

2.(2009年全国Ⅱ卷文综12)关于中国姓氏起源,唐人柳芳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事,则巫乙匠陶。”由此类推,王、侯、公孙等姓氏应源自

C A.族号 B.邑号

C.爵号

D.官号

3.(2009年北京文综12)图6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纪念柱。《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

C A.禅让制

B.丰田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4.(2009年广东历史2)“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右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

B A.王位继承制度

B.分封制度

C.三公九卿制度

D.郡县制度

5.(2009年全国Ⅰ卷文综13)“四面楚歌”典出楚汉战争。西汉初期,“楚歌”在社会上风行一时,这主要是因为

B A.南方经济的影响

B.统治集团的更替 C.北方文化的衰落

D.民族融合的结果

6.(2009年辽宁宁夏文综25)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主要表现是 A A.嫡长子继承制

B.反复出现的分封制

C.三纲五常的伦理观

D.传统的宗族观念

7.(2009年福建文综13)中国象棋中“楚河汉界”的来历与历史上的“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相关。这场战争发生于

D A.公元前2世纪早期

B.公元前2世纪晚期 C.公元前3世纪早期

D.公元前3世纪晚期

8.(2009年重庆文综12)下列关于秦朝历史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D A.郡县长官均由皇帝任免

B.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事 C.小篆以外出现了隶书

D.私学也可以教授律令

9.(2009海南历史5)“汉承秦制”亦有创设。以下属于西汉创设的制度是

C

A.什伍连坐

B.郡县行政

C.刺史监察

D.皇权独尊 10.(2009年江苏历史2)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C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11.(2009年浙江文综14)右图是一副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结构示意图”。请根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B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12.(2009年安徽文综12)下列四图反映了安徽省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属行政区划的沿革状况,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A.③④②①

B.②④③①

C.④③①②

D.①③②④

13.(2009年四川文综13)中央和地方关系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下列措施中属于通过经济手段防止地方割据的是

B A.颁布附益之法

B.设置转运使

C.推行募兵制度

D.实施行省制度 14.(2009年上海历史5)在宋代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时推行的选官制度是 D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15.(2009海南历史6)分化削弱宰相的权力,是古代中国皇帝实现个人专制一贯做法,宋代行使宰相权力的“中书门下”,主要行使的是

B A.决策权

B. 行政权

C. 军政权

D.财政权

16.(2009天津文综历史1)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C 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

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

17.(2009年辽宁宁夏文综28)明朝“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六部所掌握的主要是

B A.决策

B.行政

C.监察

D.司法

18.(2009年浙江文综16)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B A. 明太祖罢除丞相职位,设内阁制 B. 内阁成员的权势和地位有过提高 C. 内阁正式成为统帅六部百司的机构 D. 司礼监最终取代了内阁

19.(2009年广东历史5)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D A.战国时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 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利牵制体系 D.明初废除丞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20.(2009广东文科基础20)下列王朝,不曾设置丞相的是 A..A.清 B.明 C.汉 D.秦

高考

21.(2009年浙江自选模块题号09)“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模块(10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孝公任商鞅。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使其)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通典·食货》

材料二: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荀子·议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为什么要“诱”三晋之人,三晋之人为什么会受商鞅之“诱”,结果如何?(6分)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所说历史现象的原因。(4分) 答案要点:

(1)“诱”因:因为要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受诱”因:“利其田宅”,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免除徭役。结果:经过几年的努力,秦国达到了国富兵强的目的。 (2)原因:是商鞅变法实行的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等奖励军功措施的结果;使三晋之人为秦所用,而秦得专心应敌于外。

22.(2009年全国Ⅱ卷文综39第(1)、(2)、(3)小问)(20分)阅读分析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鲁)肃对(孙权)曰:“„„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刘表死,肃进说曰:“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三国志·鲁肃传》

材料二

(诸葛)亮答(刘备)曰:“„„今(曹)操已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

一、二,概括指出鲁肃和诸葛亮对荆州认识的相同之处。(4分) (2)根据材料

一、二,分别指出鲁肃和诸葛亮提出的战略目标及实现步骤。(12分) (3)根据材料

一、二,分析荆州问题对孙、刘双方未来关系的影响。(4分) 答案要点:

(1)相同:荆州地域广阔,特产丰富,是实现政治目标的战略要地。(4分)

(2)鲁肃:夺取荆州,确保江东;进而占据长江流域,形成南北对峙;实现建立帝业的战略目标(6分)。诸葛亮:夺取荆州,进占益州;东联孙权,北拒曹操,形成三方鼎立;实现复兴汉室的战略目标(6分)。

(3)影响:双方围绕荆州必然展开激烈争夺;双方均视为主要敌人,为抗击曹操,在荆州问题上会有所妥协。(4分)(如考生答出历史分析需用史实予以证明等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23.(2009天津文综历史12题第(1)小题)民生问题是古今中外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晁错说:“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定居);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贞观政要□君道》

(1)依据材料

一、二归纳中国古代明君贤人的治国思想。(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太宗是如何实践这一思想的?(6分) 答案要点:

(1)治国思想:以民为本(或关注民生、农本思想)。唐太宗的实践: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慎用刑法。 24.(2009年四川文综37题第(1)小题)

正确处理富民与强国的关系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论语》)

材料二

(唐太宗大历)十四年七月,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人争利。先于扬州置邱肆贸易者,罢(取缔)之。(《唐会要》卷86)

(1)材料一蕴含的治国思想是什么?(2分)材料二反映了当时吏治存在什么问题,政府为此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材料二与材料一之间有何内在联系?(2分) 答案要点:

(1)思想:富民思想(2分,其它言之成理的表述均可相应给分)。问题:官吏经商(2分);措施:颁布命令禁止官吏经商(2分)。联系:材料二是材料一治国思想的具体实施(2分)。 25.(2009年江苏历史25题A部分) 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北宋年间,面对严峻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以王安石为首的有识之士在范仲淹“精贡举”的基础上,为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就如何选拔、培养国家急需人才,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范仲淹)国家专以词赋取进士,„„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固当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庶可救其不逮。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四十三

材料二 (苏轼)自唐至今,以诗赋为名臣不可胜数,何负于天下,而必欲废之?

(王安石)今人材乏少,且其学术不一,„„朝廷欲有所为,异论纷然,莫肯承听,此盖朝廷不能一道德故也。故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

(司马光)神宗罢赋、诗及诸科,专用经、义、论、策,此乃复先王令典,百世不易之法。但安石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令天下学官讲解。及科场程式,同己者取,异己者黜。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十一 谙回答: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范仲淹、苏轼、王安石、司马光对科举考试内容分别提出了怎样的主张?(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司马光所说“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指的是什么?它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4分)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王安石兴学校、变科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 答案要点:

(1)范仲淹:主张考经邦济国之术;苏轼:主张考诗赋;王安石:主张考经义(时务策);司马光:主张考经义,论、策。

(2)统一编纂以儒家经典为内容的教科书(主持编纂《三经新义》作为统一的教科书和考试依据);禁锢了思想自由;进一步强化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3)统一思想;为改革培养人才。 26.(2009年重庆文综37题第(1)小题)

材料一 1640年,李自成率军进入河南,吸纳一些失意的知识分子如牛金星、宋献策、李岩等加入起义军。他们为李自成出谋划策,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很有见识的政策,如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攻占北京后,李自成令牛金星与李岩饮,杀之(指李岩)。由是自成将相离心,宋献策他往,刘宗敏率众赴河南。真正呈现出了解体的形势。宋献策与刘宗教后为清兵所擒杀。第二年(1645年)九月,李自成战败,牺牲于湖北九宫山。

——摘编自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 (1)根据材料一,归纳攻占北京前后起义军情况的变化。(8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起义军提出“均田免粮”口号的作用。(2分)

答案要点:

(1)变化:前期李自成团结知识分子,发挥了他们出谋划策的作用;后来义军内部分裂,起义最终失败(8分)。作用: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取得了一系列军事上的胜利(2分)。 27.(2009海南历史29)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8分)明朝后期,内阁首辅张居正为挽救统治危机,推行各项改革,政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成效显著,史称“张居正改革”。

材料一

器必试而后知其利钝,马必驾而后知其驽良,今用人则不然。官不久任,事不责成,更调太繁,迁转太聚,资格太拘,毁誉失实。臣愿皇上慎重名器,爱惜爵赏。用人必考其终,授人比求其当。仍敕吏部严考课之法,审名实之归。

——《明史纪事本 江陵柄政》

材料二

敕下吏部,慎选良吏,牧养小民。其守令贤否殿最,唯以已端洁,实心爱民,乃于上才考称职,不次擢用。若但善事上官,干理薄书,而无实政及于百姓者,虽有才能干局(按:有才干),止于中考。其贪污显著者,严限追赃,押发各边。 毋徒炫于声名,毋尽拘于资格,毋摇之以毁誉,毋杂之于爱憎,毋以一事概其平生,毋以一眚(按:过错)掩其大节。

(1)根据材料

一、二,概括指出张居正整顿吏治的内容(5分) (2)指出整顿吏治与张居正改革的关系。(3分) 答案要点:

(1)严格考核政绩:稳定官吏队伍;任人只唯贤,不看虚名;注重实效和政绩;奖惩分明。(5分)

(2)整顿吏治是张居正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了一支高效率的官吏队伍,保证了各项改革措施的推行。(3分)

第二篇:高中历史 高考复习总结必备之中国古代政治史素材

高考复习总结必备之中国古代政治史

中国古代政治史

一、分裂与统一

1、分裂的原因

⑴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占主导地位)

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削弱和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政治腐败) ⑶封建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激化矛盾) ⑷各族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2、统一的原因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原因: ⑴秦汉以来,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有效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⑵从思想上看,中华民族很早就产生了统一的思想要求,经儒家发展为“大一统”思想,成为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的思想根源。 ⑶民族融合使民族之间的凝聚力加强。

⑷中原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强大吸引力,使少数民族向往中原。(被征服)

3、评价:

⑴分裂是历史发展的支流,处于短暂的、次要的地位。 ①从时间看,封建社会分裂时间不超过几百年。

②从朝代看,重要的朝代都是统一的王朝,影响巨大、深远。 ③从分裂时期看,分裂孕育着统一,出现局部统一。

⑵对分裂与统一要具体分析,尤其是国家分裂不能一概而论,不能对分裂简单地加以否定。 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处于主要地位。要充分肯定国家统一的历史进步作用。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和发展趋势

秦朝————汉朝————隋唐————宋朝————元朝————明清 确立 巩固 完善 强化 加强 顶峰 集权 专制 ↓ ↓

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 | → 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维护国家统一,有积极意义 加强专制,消极作用多 发展趋势:不断加强,从集权到专制

三、调整和改革

1、相同点

⑴背景相同。都发生在推翻前朝的大规模农民战争之后,统治者都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认识到人民的力量。

⑵目的相同。都是为了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巩固封建专制统治。

2、措施(相同与不同) ⑴经济:

用心

爱心

专心

1 ①解放生产力。

前期-解放劳动者本身和释放奴婢;后期-放松人身依附关系、 ②减轻人民负担——从十五税一到三十税一。

③把人民和土地紧密结合起来——安置流民,更名田等。 ⑵政治:

①约束统治者,生活节俭,澄清吏治(隋文帝、唐太宗、明太祖) ②减轻刑罚,缓和阶级矛盾 ③加强中央集权,解决内部矛盾

3、评价

⑴调整或改革后,从经济上看,推动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国力富强(不同朝代富强的程度不同,东汉较差),多出现治世。

⑵从政治上看,调整或改革后稳定统治秩序,保证社会安定,完善封建统治制度,推动封建社会的发展。

⑶从文化上,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4、历代改革

⑴管仲改革——奴隶社会富国强兵的改革 ⑵商鞅变法——地主阶级封建化的政治改革 ⑶王安石变法——封建社会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

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分裂与统

一、治乱兴衰、调整和改革之间的关系

⑴中央集权的加强、调整和改革与分裂统

一、治乱兴衰是密切相关的。联系起来认识:分裂时期多乱世,说明改革或调整不成功;而不成功的改革造成分裂、乱世。统一时期多为盛世,说明改革或调整成功;反过来,成功的改革促使统

一、盛世出现。 ⑵调整和改革、分裂统

一、治乱兴衰与中央集权的加强与削弱密切联系。 ⑶体现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四、治乱兴衰

1、产生治世的原因 ⑴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

在长期战乱、分裂,新王朝建立之后,统治者一般都能认识到人民的力量和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而调整统治政策,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采取修养生息政策,使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出现治世。

⑵统一的局面下,政局稳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开元盛世) ⑶在社会出现严重危机之后,经改革调整而出现中兴局面。(光武中兴) ⑷开明的民族政策使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友好交往。(贞观之治) ⑸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2、出现乱世的原因

⑴统治黑暗、腐朽。如皇帝不理政事,重用奸臣、宦官等人,造成外戚或宦官专权的现象。(汉、唐、明)

⑵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或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激化) 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割据势力膨胀的现象。ex:东汉、唐末 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矛盾激化。ex:西晋

用心

爱心

专心

2 ⑶农民战争的作用。地主大量兼并土地,造成农民流亡,引起农民起义。 ⑷自然灾害。

3、认识

⑴对治世肯定其进步作用,但也要看到,各阶级的地位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这一社会基本矛盾没有改变,正是统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使社会出现治世。 ⑵乱世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民生活造成很大危害。但是: ①处于乱世的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共同斗争,有利于民族融合。

②在局部统一地区,统治者为了自身的生存而加强恢复和发展经济,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③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七国之乱和安史之乱,虽然都是叛乱,但结果不同。七国之乱之后,中央集权加强;安史之乱之后,中央集权被削弱。

五、政治思想

1、法家的法治思想

⑴法家思想顺应了由分裂到统一的历史发展趋势,反映了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⑵法家提出具有发展进化因素的历史观,体现出新兴地主阶级改革旧制的进取精神。 ⑶法家思想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封建制度的建立,而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世沿袭了两千多年。

⑷法家思想提倡严刑苛法,不利于长治久安,加之统治者滥用民力,超出了农民阶级所能承受的程度,使阶级矛盾激化,秦王朝二世而亡。

2、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实践证明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是统治阶级实行的一种宽松的政策。

⑴它适应当时的社会需要,起到促进生产恢复与发展的作用,出现治世。秦汉以后,每逢大乱,人民贫困时,统治者多采用“修养生息”政策——道家的治国之策。如汉、唐、明等朝。 ⑵在社会稳定,生产发展以后,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就不再适应政治、经济的发展,如汉朝“文景之治”时出现了王国问题、匈奴问题等,西汉政治思想从无为到有为,从道家到儒家。

3、儒家的“大一统”思想

孔子“仁”和以德治民→孟子“仁政”和民贵君轻→董仲舒“大一统”思想

儒家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巨大。它客观上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巩固;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及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

4、政治(统治)思想发展的趋势 百家争鸣→一家专制(秦)→独尊儒术

5、统治者的思想控制

⑴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仕;清朝文字狱。 ⑵利用宗教(西汉以后,统治者利用宗教加强思想控制)

用心

爱心

专心 3

第三篇: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世界古代政治史专题训练

2013年《山东高考》新课标历史二轮专项提高测试卷(含解析):世界

古代政治史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1.(2011年9月江西六校联考3题)布鲁图是罗马的一个铁匠,他向贵族卡西借了10个金币,契约规定一个月内归还,可是,布鲁图月过无力还债。根据《十二铜表法》的规定()①卡西可以随意处置布鲁图 ②布鲁图有权与卡西协商还债事宜 ③卡西有权拘押布鲁图 ④卡西有权要求布鲁图还债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

2.在雅典,为保证民主制度正常运作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建立五百人议事会作为最高权力机关

B.群众有权监督公务人员

C.实行集体管理

D.实行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制度

3.(2012年安徽省宿州市三模)下列关于罗马法的评述,错误的是

A.公民法适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

B.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D.罗马法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

4.(2012年9月辽宁省丹东市四校联考) 亚里士多德曾称“人是政治的动物”。这句话用来形容以下哪种政治制度比较合适

A.雅典的民主制B.古罗马的政制

C.代议制民主制D.君主制

5.(2012年9月湖南雅礼中学高三月考)亚里土多德说:“不能认为每一位公民属于他自己,而要认为所有公民都属于城邦。”亚里士多德称赞的是古希腊公民

A.积极参政的政治素养

C.强烈的集体荣誉感B.深受海洋文明影响的素养 D.强烈的民主意识

6.(2011年3月忻州市联考5题)雅典梭伦改革、秦朝实行郡县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A.加强了中央集权B.缓和了社会矛盾

C.打破了世袭特权D.奠定了民主政治基础

7.(2012年10月广东湛江一中高三测试)“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

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重视法律程序B.保留习惯旧俗

C.强调法官至上D.体现人人平等

8.(2011年9月湖南雅礼中学入学考8题)中国隋唐科举制、雅典梭伦的财产等级制、罗马的万民法,其相似的作用是()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B.扩大了统治基础

C.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D.实现了选贤任能

9.(惠州市2011届高三第一次调研18题)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城邦的动物„„也就是政治的动物”,这一观点主要强调

A.城邦制下公民视城邦治理为己任B.城邦制是专制统治

C.古希腊只重政治而轻文化D.城邦制度压抑人性

10.(2012年10月广东信宜市高三摸底)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公元前6—5世纪中国、希腊政治发展的特点分别是()

A.分封制逐渐崩溃/建立起民主政治

B.中央集权制度形成/雅典民主政治奠基

C.官僚政治趋于完备/确立三权分立机制

D.专制皇权正式确立/居民参与公民政治

11.下列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中已初步体现出主权在民、集体统治和任期制等民主特征②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狭隘的民主制

③《十二铜表法》是为保护平民的利益而颁布的

④罗马帝国之所以能维持长久统治,跟罗马法对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的有效调节有重要关系

A.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2.(江苏省盐城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调研)公民法是早期罗马法的主要内容,万民法是罗马

帝国境内的“国际法”。下列相关评述正确的是

A.万民法是对公民法的否定B.都维系了罗马帝国的稳定

C.根本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D.蕴含了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

13.(2012年11月杭州外国语学校高三月考)恩格斯曾说:“(希腊人)无所不包的才能与活动,给他们保证了在人类发展史上为其他民族所不能企及的地位。”下列因素中不能说明希腊为“其他民族无法企及”的是()

A.城邦公民可以直接参与公共政治事务

B.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之间贸易活动频繁

C.拥有史诗、戏剧、哲学等世界文化珍品

D.大规模的海外殖民活动

14.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央集权体制创新,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古希腊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民主和法治,人文精神的滥觞;两大文明薪火相传,相互交融,共同推动着人类文明进程。从文明史角度出发,二者分别是哪两大文明的杰出代表()

A.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B.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

C.儒教文明和基督教文明D.落后文明和先进文明

15.推动罗马法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的主要动力是()

A.平民的斗争B.帝国皇帝的重视 C.罗马的不断扩张D.法学家的努力

二、非选择题

16. 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曾说:文明,无论其范围广大还是狭小,在地图上总能找到它们的坐标,

它们的本质特征取决于它们的地理位置所带来的局限或便利。因此,人类在迈向文明时代的进程中,农耕文明和海洋文明便在不同的地理空间中形成了。

问题:(8分)

(1)这些“不同的地理空间”主要是指哪些区域?(3分)

(2)在这些区域内建立起了怎样不同的政治制度?(2分)

(3)“农耕文明”政治制度的共同特点是什么?(3分)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材料二“因为在罗马法中,凡是中世纪后期的市民阶级还在不自觉地追求的东西,都已经有了现成的了。”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

材料三“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特别是其中关于动产的那一部分)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请回答

(1)材料一和三说明了什么。

(2)根据三则材料,说明罗马法的历史作用。

世界古代政治史专题训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十二铜表法》规定:“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可见卡西可将布鲁图拘押至法庭审判,审判后可以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选择C项。

2.A

解析:五百人议事会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负责公民大会的日常事务,它不是最高机构,最高机构是公民大会。

3.B

解析:B项说法中罗马法提倡的是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并非所有人,罗马法归根结蒂是有阶级属性的,是为了保护奴隶制度,维护奴隶主对奴隶进行剥削、压迫的。

4.A

解析:根据根据“人是政治的动物”的提示,强调的是公民政治,而古希腊最具代表性的制度就是雅典的民主制,因此此题正确选项是A。

5.C

解析:古希腊各城邦公民往往将自己城邦的利益看得至高无上。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话我们可以判断,亚里士多德称赞的是希腊公民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6.C

解析:雅典梭伦改革实行财产等级制度,打破了贵族的特权;郡县制下,地方长官都由皇帝任免,有期限,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打破了贵族的世袭特权;隋唐时期的科举制是考试选拔人才制度,打破了世家大族对选官的把持,C项正确。

7.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即说明法官的行为必须按照法律程序。

8.B

解析:梭伦的财产等级制和罗马的万民法没有拓宽官吏选拔途径,排除A;只有梭伦的改革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C不符合题意,排除C;实现了选贤任能,不属于他们的作用,排除C;不管是科举制、财产等级制、还是外民法他们都使统治的基础扩大,故正确答案为B。

9.A

解析:城邦实行民主政治,可以排除B、D;民主政治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排除C;城邦赋予公民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公民积极参与城邦政治事务,因此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主要强调了城邦制下公民视城邦治理为己任。

10.A

解析:根据材料中公元前6—5世纪判断,中国处于春秋战国时期、希腊民主政治发展时期。A项符合题意,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崩溃,希腊建立起民主政治;B项错误,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于秦代,时间上不符;C项说法错误,官僚政治在秦代初步建立,三权分立机制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形成;D项说法错误,专制皇权正式确立于秦代,时间上不符。本题选A项。

11.C

解析:《十二铜表法》是为了保护贵族的利益而非平民的利益。所以③排除。

12.D

解析:万民法是对公民法的继承与发展,故A错误;公民法出现在罗马共和国时期,万民法出现在罗马帝国时期,故B项只符合万民法。法律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工具,万民法与公民法从根本上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故C项错误。但两者都体现了罗马法蕴含了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

13.D14.A

解析:中国是大河文明的代表,而古希腊文明则是海洋文明的代表。所以选A。BCD的表述都不准确。

15.C

解析:随着罗马的不断扩张,被征服地区的人由于得不到公民法的保护,对罗马统治表现出强烈不满。公民法无法应对这种问题。

二、非选择题

16.(1)举出至少3个属于两个文明类型的区域,如: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恒河流域、黄河长江流域、地中海东岸的古腓尼基、古希腊、古罗马。

(2)农耕文明:中央集权制度;海洋文明:城邦政治或民主政治。

(3)全国听命于国君,有庞大的官僚机构,各地官员由中央或国君委任。

17.(1)材料一说明了罗马法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巩固提供了现在的法律形式。材料三说明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罗马法为资产阶级法律体系的建立提供的楷模。

(2)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直接成为了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此外,罗马法中蕴含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和民族的永恒价值。

第四篇: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教学简案(人教版)中国古代政治史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教学简案(人教版)

中国古代政治史

【专题线索梳理】

本专题包括中国古代时期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政治思想、军事斗争、以及农民起义等基本知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本专题的主要内容。 1. 王朝更替

①原始社会(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

②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春秋——形成、发展、鼎盛和瓦解)

③封建社会(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宋夏金元、明清) 2.皇帝制度

公元前221年。秦兼并六国。秦王嬴政政自称始皇帝,并规定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凡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从此,皇帝成为我国封建时代历代王朝最高统治者的专称。明代,皇帝废除宰相制度直接统管政府,并建立庞大的宦官机构和厂卫制度,实行专制特务统治,皇帝制度走向极端。在19世纪末的维新变法运动中,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以君主立宪政体代替君主专制政体。资产阶级革命派则主张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实行民主共和制度。1912年,随着辛亥革命的胜利,中华民国的建立,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寿终正寝。 3.中央官制

秦朝统一全国后,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省六部制由隋文帝首创,唐太宗时进一步明确了三省的职权。三省为中央政府最高机构,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三省 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具体负责各项行政事务。

元世祖在中央设立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

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废除了丞相制度,把中央行政权分属六部。皇帝直接管理国家政事。从制度上集君权与相权于一身,保证了皇帝的专制独断。三省制度结束后,设立殿阁大学士参与决策,逐步形成内阁制度。

清初,中央机构大体采用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但保留着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凡军国大事都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皇权受到限制。雍正时设军机处,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后加以传达执行,地方军政首脑直接听从 皇帝指挥,君主专制制度走向顶峰。

1861年,清朝设立总理衙门,它是主管外交、通商及其它洋务事宜的中央机构,地位高于六部,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1901年按《辛丑条约》规定,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4.地方行政制度

西周开始实施分封制。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战国时期,商鞅“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全国后,郡县制在地方普遍推广,分封制被废除,奠定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基础;西汉初年的地方统治体制是“郡国并行制”,通过汉武帝的“推恩令”,“郡国并行”之制名存实亡,地方行政制度复归为郡县制。隋朝时期,改州、郡、县三级为州县两级管理。唐朝时期合并州县。元朝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后来发展成为地方行政区的名称,初步奠定了明清乃至今天省区的规模,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设宣政院管辖藏族地区事务,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领土的一部分;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与琉球(今台湾)

清朝确立了对西藏宗教领袖**和**的册封制度和驻藏大臣制度,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5.选官制度(科举制)

汉武帝时期建立了地方每年向中央举荐人才的制度。隋文帝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贞观年间,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科最为重要。明朝沿袭了前代科举取士制度。为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答卷不许发挥个人见解,文体为“八股文”。八股取士制度,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20世纪初,由于国内形势的剧变,封建科举制度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 6.古代农民战争

①秦末农民战争;②东汉末黄巾起义;③隋末农民起义;④唐末农民战争;⑤元末红巾军起义;⑥明末农民战争。 7.著名的变法或改革。

①春秋时期管仲改革;②战国时期商鞅变法;③北魏孝文帝改革;④五代后周世宗改革;⑤北宋王安石变法。

8.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儒学统治地位的终结。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它在我国古代经历了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春秋末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他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战国时期儒学初步发展,其代表是孟子,他认为“民贵君轻”,要求统治者轻徭薄赋,实行“仁政。” 汉武帝时,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兴办太学和郡国学。从此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鸦片战争后,西学大量传入,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一方面加速了封建制度崩溃,一方面激起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反映在思想领域中就是把“孔孟之道”作为革命的主要对象。太平天国、辛亥革命对传统儒学思想都有不同程度的触及与批判;新文化运动更是把斗争锋芒直接指向维护封建制度的孔教。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播,从根本上冲击与动摇了儒学在中国思想领域中的统治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彻底废除了尊孔读经,儒学不再作为社会统治思想而主要是作为民族文化遗产,被人们认识和反思。

【知能提升点拨】

1.王朝更替的主要形式和发展主流。

更替形式:①多是由外戚、权臣、握有军犬的大将取而代之。②被农民起义推翻。③被并立政权灭掉。④被少数民族政权灭掉。

主流:纵观中国古代历史,虽然也有分裂时期,但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2.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与作用。

特点:在郡县制的发展过程中,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一直存在。历代统治者总是采取调整地方结构和限制地方权力的措施以加强集权统治,这种情况到封建社会后期更加明显。地方行政受到多方面限制,不能充分发挥积极性。这种情况在宋、明两代尤为突出。

作用:我国的地方行政制度,自秦朝实施郡县制度以来,逐渐发展和完善。这一制度,组织系统庞大,结构严密,在征发徭役、兵役,征收田赋和租税,以及管理地方的治安秩序和巩固边疆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地方行政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既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封建统治,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的发展。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趋势及作用。

演变趋势:一是不断改革中央行政结构,不断地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明朝废除丞相,使中央行政权分属六部,基本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进一步强化了君主专制局面。二是不断改革地方行政结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基本上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存在的条件。在元明清三朝,再没有出现过国家大分裂。三是对人们思想的控制日益加强,明朝的八股取士制度和清朝的文字狱就是典型的表现。

积极作用:①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②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③在统一的社会环境下,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领先于世界的古代文明。

消极影响:①君主专制易形成暴政统治和导致腐败现象的出现,成为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②在思想方面独尊儒术箝制了人们的思想,出现了万马齐喑的可悲局面。③在明清时期,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概括地说,在封建社会前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封建社会后期,其消极作用逐渐增大,尤其是明清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在中国迈向近代社会进程中的历史危害尤为严重。评价这一历史现象时,应该将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辩证地分析和探讨,不能一概而论,从而对君主专制制度作出科学地全面地认识和评价。

4.科举制度产生的原因、影响和实质、

产生的社会原因:隋唐时期,国家实现了统一,为革新政治、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科举制。

积极影响: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实施,使封建官吏的选拔和任用权收归中央,有利于消除地方和中央在选官方面的腐败,改变了自秦汉以来以荐举为主的官吏选拔制度,是历史的一大进步。科举考试,使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参加政权。有利于统治阶级笼络人才,缓和矛盾,扩大统治阶级的基础。科举制度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推动了教育和科技文化的发展。

消极影响:明清时实行八股取士,极大地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压抑了科技的发展,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是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

实质:农家子弟生活贫困,能读书应试者可谓风毛麟角,能够参加科举考试的绝大多数是庶族地主。因此,科举制度实际上是一种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选官制度。 5.中国古代农民战争的一般原因、特点、作用。

原因:中国古代农民战争是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尖锐激化的产物。地主阶级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是农民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由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土地兼并不可避免,这直接了减少了国家财政收入,加剧了贫富分化,导致阶级矛盾尖锐,进而引发农民起义。而自然灾害是引发农民战争的客观原因。

特点:我国古代农民战争具有次数多、规模大、农民自发的反封建斗争,利用宗教组织发动群众以及受阶级和时代局限而大多走向失败的特点。农民战争的结局不是被地主阶级所镇压,就是成为封建地主阶级改朝换代的工具,或者农民起义领袖变为地主阶级的代言人,建立起新的封建王朝。

作用: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统治,推翻或瓦解了封建政权。迫使封建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缓和阶级矛盾,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历史发展。但是也应当认识到农民战争对社会发展的破坏性也是巨大的。

6.中国古代政治改革的三种类型。

中国古代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类型主要有三种。一是确立封建制度的改革,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促使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转变;二是封建统治政策的调整,如北宋中期的王安石变法,包括19世纪后半期的洋务运动,都是地主阶级为挽救统治危机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运动;三是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所进行的封建化改革,如北魏孝文帝的改革。这些改革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都起了积极进步作用。

第五篇:浅议高中历史新课程的中国古代政治史内容的教学

新课程·新方法·新思考

——小议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史内容的教学

摘要:本文主要以人民版历史必修Ⅰ专题一“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史”内容为考察对象,分析新课程下的教材编写理念,探究如何更好地把握教材,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并进行教学策略选择方面的几点思考,期许对专题教学有所领悟。

关健词:高中历史新课程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史 教学方法 有效性分析

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实施已经三年了,通过三年来的历史新课程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探究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教学问题有利于优化课程改革,完成历史教学的目标与功能。本文就截取高一历史新课程中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内容的教学进行策略方面的探究与思考,以期对历史教学有所捭益。

一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分析 1.新课程下教师的教材观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最主要的课程资源,新课改下的教材也一样,但其更要求教师灵活组织与处理教材。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有一个初步的研究和认识,这个初步的过程,有学者认为要从三个方面予以准备:(1)要知道教材与学术成果的异同;(2)了解自己学生的认知能力;(3)从历史联系现实,能“鉴古知今”。(陈辉:《高中历史新课程的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5月,第67页)这三个方面很好地厘清了历史教学中老师与学生以教材为中心相互之间的关系,强调的则是“知识本位”,重点在于“鉴古知今”以及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

原高中历史必修教材只有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其教学对象面向高一学生,学时一年,而现在高中历史新课程必修教材增加了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古代史及近代史、现代史相关内容,比以前多了2倍,课时却只增加一半。内容多,课时少就成为了教师进行教学方案设计中的一对突出矛盾。

2.“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史”教材分析

人民版历史必修Ⅰ为政治文明史,精选了中外历史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政治制度、重大的政治事件及重要人物作为学生的学习内容。而第一个专题就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有关内容,重点反映的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轨迹,同时也注意到了重大政治事件、主要历史人物及其在政治制度发展沿革过程中的作用。从把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作为一个专题的教学内容来看,教材着重传达的是人类政治文明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与趋势,正如高中历史新课标所指出的“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巨的历史过程。”这也是政治文明史的主线,而如何教授好专题一的内容,对学生理解这一主线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史主要是指先秦至明清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两千多年的政治制度在不同联阶段的重要内容及演变过程,认识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作用和影响。从内容结构上分析,普通高中新课程教材采用“专题+单元”的编写体例,每一单元探究一个较为宏观的历史问题,而前后又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所以,合理整合教材则成为进行有效教学的关健。众所周知,新课程下的教材与之前的教材是完全不同的,有历史教学研究者认为,教师要告别机械“教教材”的旧观念,树立“用教材教”的新思想。(朱汉国:《历史教学研究与案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第6页)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研组也会对新教材有所体会,大部分人都认为教材内容难以把握教学重点,在进行具体教学时很难在课时标准下合理规划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制订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 古代中国政治史内容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说到教学方法,讲授法无疑是历史教师最常采用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强调的是教师为中心的知识建构,对于陈述性的历史知识及建构知识有系统性是非常适宜的。但新课程下若完全按照老师讲授法进行教学无疑是不理想的,因为新课程下的教材内容编排强调的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轨迹,新课标强调的又是以学生为本位的探究性学习。初高中学生的历史知识主要是从教材获取,而教材也是其理解教师讲授与进行考试最直接的信息来源,教师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以教材为中心,合理规划教材内容的讲授,适当地进行一些教学方法的创新。

1.历史问题探究教学方法的运用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史分别列出了中国古代主要的政治制度建构及其发展的基本脉络,时空跨度大,从先秦到明清的制度沿革又是一个扬弃的动态过程,对于那些在初中阶段的通史性知识未能完全了解的学生来说是很难把握教材内容的,教材又限于篇幅与主题模块,很多主要政治制度只能述其概要。就拿“宗法制”来说,人民版教材在“宗法制”下只有?字,而学生也只能从这些汉字中去理解宗法制,这无疑是“字简”而“意繁”,在此情景下去谈教学目标显然上苍白无力的。因此,教师应该以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的探究活动,这种方法在历史教学论中称作历史问题探究教学法。就以“宗法制”为讨论中心进行历史问题探究教学法的应用,教学目标中要求学生了解宗法制的基本含义、本质特征及其作用,而其重点在于理解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及对后世的影响。这就要求学生掌握准确的历史概念,教师则可以从历史概念设问开始,以“是什么(宗法制是什么)——怎么样(宗法与分封的关系怎样)——会怎样(宗法制的确立会出现什么影响)”的认知过程进行历史问题探究教学。

2.“主要历史人物及其评价”切入式教学方法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涉及到许多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内容,而历史人物在历史知识中也占有较大比重,对历史人物作出恰当的评价是学好历史的重要方面。中国史家、学者在讲到历史进程或历史转变的时候,往往要提出“时”、'势’、“时势”概念,同样地,他们评价历史人物也同样提到这些概念。时势造英雄作为一个历史观念,从史料中就可看出。《史记·太史公自序》:“扶义俶傥,不令失时,立功名于天下,作七十列传。”品评历史人物,对于治国与用人有密切的关系,反映在古代政治史中就是制度创立与治国策略的关系。

在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史中,主要历史人物的行为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建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秦始皇与皇帝制度”、“明太祖与丞相制度”等。涉及到这方面的时候,教师可以采取切入式教学方法,即讲授某一具体政治制度时先对这一政治制度避而不谈,而切入到讲述与之相关的历史人物及其评价上,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得僵化的政治制度与鲜活的人物形象联系起来,使课堂具有生动性。

3.历史文献相关资料的补充式教学

新课程下的教村内容时空跨度大,主干突出而枝叶不茂,对于刚从初中跨入到高一学习的学生来说,若没有通史知识的基础,对专题一的古代政治制度史是很难把握的。因此光有教材是不行的,必须要有相关历史文献的补充才能使学生明白具体历史问题与名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的内容使用过许多的名词,诸如制度沿革出现的“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教师如能在解释这些历史名词的基础上加入历史文献相关资料的讲述,就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 如在教学必修Ⅰ专题一第一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时,为解决“宗法制的特点”这一难点,教师可以选用杨宽《西周史》中的一段材料:“„„按照宗法制度,周王自称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称为天下的大宗,是同姓贵族的最高族长,又是天下政治上的共主,掌有统治天下的权力。天子的众子或者分封为诸侯,君位也由嫡长子继承,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为大宗,是国内同宗贵族的大族长,又是本国政治上的共主,掌有统治本国的权力。诸侯的众子或者分封为卿大夫,也由嫡长子继承,对诸侯为小宗,在本家为大宗,世袭官职,并掌有统治封邑的权力。卿大夫也还分出有'侧室’或'贰宗’。”( 杨宽. 西周史[M]. 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通过对该文献资料的分析,学生很容易理解宗法制的核心和特点以及它的目的和作用。

4.历史宏观视野下的复习课教学

任何知识都不是可以过目不忘的,反复钻研才能熟能生巧,历史学习也一样,在学生学业压力大的情形下,不可能要求学生在教师授完一节课之后,可以明白掌握老师教的内容,复习课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的复习,把握历史宏观视野有利于学生历史知识体系的形成。从先秦至明清,政治制度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在专制主义上,围绕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专制是愈来愈走向专制;而在中央集权上,围绕中央与地方的机构设置,中央是愈来愈走向集权。把握这条主线,就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专制”与“人治”是古代中国政治史中两个最为明显的特征,以这两特征为主干,向枝叶延伸,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演变也就清晰了。

三 新课程下教学方法优化选择的思考

新课程,新教学,带来的是历史教学的一场改革,因此,有必要就教学方法优化选择进行思考。

1.历史教学目标与教师教学内容把握之间的思考

中学历史课程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更关注对人的培养,更关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教材设计又坚持学生为本的编写原则,因此,教师有必要对旧教材下的“教教材”式教学观有所思考。

旧教材下高中中国古代史作为选修课是在学生已经在高

一、高二建构起基本的历史知识体系进行教学,况且大部分教学内容教材都已罗列,教师教学在“教教材”之外,适当在引导学生进行些必要的历史问题思考就基本上算完成任务。而在新课程下的历史必修Ⅰ首先把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作为开篇第一个专题,面向的是未形成完整知识体系的高一学生,教师的角色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

诚如新课程标准所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而历史必修Ⅰ的课程目标又是要让学生了解中外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及重要人物,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史作为人类社会进行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优化这一教学内容的教学,对于学生把握历史必修Ⅰ有着重要作用。

2.试卷分析与学生历史学习心理的思考

高中阶段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一般都是用试卷测评的方式,虽然素质教育的提倡由来已久并在积极探索,但试卷测评依然是对上一阶段的教学和教育工作进行测评的主要方式,用于确定教学目标达到的程度,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评价学生的发展水平,同时判断教学目标是否合适以及教学内容、策略的有效性。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史内容教学策略的选择是否有效,学生的试卷分析可以很好地反映其有效程度。由于此专题概念性的历史名词较多,且前后又都是紧密相关的,诸如二级行政区划的建置,秦朝为郡,汉承秦制,汉武帝以后设立监察州,委任刺史监察诸郡,至东汉遂成为二级行政区划,??????这么多的历史名词大部分学生很难一下子厘清前后的渊源关系,教师只有在教学中组织丰富的材料,进行历史文献相关资料的补充式教学,让学生有个大历史视野下的知识整合能力,而在试题选择时,也应该注意这个问题,兼顾不同时期的历史素材与试题的关系。

试卷测评分析不仅可以判断教学策略选择的有效性,还可反映学生历史学习的心理。心理学家的研究和大量观测证明,所处的年龄不同,心理发展的程度和特征不同,生存环境的压力不同等都会导致学生在认知、思维等心理反应和行为表现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历史学习心理是指学生学习历史过程中的有关心理因素以及理解历史知识,发展能力和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心理条件,而学生历史学习心理集中表现在“学习历史兴趣”与“学习历史作用”上。“没兴趣”、“学历史有用吗”式的话语充斥在我们周围,处于这种氛围中,不仅影响高中阶段教师教学的策略选择,更影响学生的历史学习。有专门人员对高中历史学习的兴趣进行过问卷调查,其中在“历史学习兴趣和动机调查反馈表”中,认为“历史课对提高自身素质有好处”的未分科高中生只占57%。(张静、李校风、孙楠:《历史学习方略》,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2页)由于高一学生大部缺乏通史知识积累,历史思维能力也很有限,面对新课程中的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内容时,一旦对此内容感到乏味或者理解出现困难时,直接就会影响学生历史学习的心理。因此,古代中国政治史内容作为高中学生首先要面对的历史课堂,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情境下,分析其学习心理,满足学生心理需求,充分把握教学内容与恰当选择教学方法。

3.教学方法优化选择与建立新型师生观之间的思考

一堂优秀的历史课,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非常重要,这种选择的前提是教师对教学方法的广泛收集、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优化是对不同教学方法的有机组合。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曾经指出:“教学方法的最优化程序中一个最重要的,也是最困难的问题是,合理地去选择各种教学方法并使之达到这样的结合,即能在该条件下,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唐国安:《高校教学概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04页)巴班斯基的这种观点,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教有常法,但无定法”。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史内容的教学方法的选择也应从实际出发,博采众法之长,以探究问题为目的,以史料运用为条件,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学生参与为形式,以教师引导为推动的特点,以最少的时间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以应对课时少而内容多的矛盾。

在课堂中的师生关系方面,传统历史教学中, 教师是传输知识的主体, 以教师的讲授为主, 学生往往是被动地学习和接受。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以教材为本,以大纲和考纲为纲,历史课堂成为了教师灌输知识的天地,学生成为记忆的工具,学生的能力跟本说不上培养。在新课程下,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 由机械性的课程阐述和灌输者转变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更多地开发利用教育资源, 如文字资料、影视资料、历史遗迹、历史遗址等,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的开放性。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史这一专题要求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没变是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巨的历史过程。新课程下高中历史的教学同样也应反应这一历史过程,传统历史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权威的代表,师生关系也是一种控制与服从的关系。而在历史新课程下,教师教学的优化选择,开始重视自己的教学对象,让学生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让历史课堂充满民主的氛围,师生交往也处于民主和谐的状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教案
高一历史必修一历史总复习提纲(1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中国古代政治史
高一历史复习资料大全!独一份哦!让你不再怕历史!
山东省菏泽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高中历史必修1精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