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平等

论平等

皮埃尔·勒鲁创作政治学著作


《论平等》是法国思想家皮埃尔·勒鲁创作的政治学著作,首次发表于1838年,收录于《新百科全书》中。

在该书中,作者对平等的历史发展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和论述。认为自由是人的生存权利,平等是兄弟般的相亲、相爱和互助,博爱则是人类本性中所包含和充满的对同类的感情。它们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包含、不可分割的三位统一体,其中的任何一个概念中都包含有另两个的内容,只有它们结合和统一,才是一个完整的学说。他特别强调平等在其中占有主导地位,是人类社会的基础,认为只有实现了平等,才能有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以及人与人之可的博爱。这部著作还无情地揭露和批判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虚伪性与欺骗性,指出在大革命胜利以后的法国社会里,存在着作为事实的平等和作为原则的平等之间的天壤之别,要使人类过渡到道德而幸福的理想社会,就必须首先实现平等,消灭专制和特权。[1]


内容简介

皮埃尔·勒鲁《论平等》的基本架构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展开,在对比和批判中证明自己关于平等的思想,同时针对自己思想的阐述提出一些作者认为可以付诸实施的改善和改良的路径,从而建立一个所希望得到的同一的平等世界。

首先,作者从现在的社会现象出发,天才性地分析了法国大革命的产物——平等、自由、博爱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说明在现代社会中不平等现象仍然存在并且在资产阶级革命以后并没有达到所预想的目标,现代社会的罪恶来自于这个原则与其对立面的斗争。

其次,在对现在社会的状况分析并得出结论以后,作者转向过去的时代。认为从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以及法国启蒙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德斯鸠等政治学家,都只懂得将事实上升为权利,而在他们的相关论著,不管是柏拉图的《理想国》,还是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都论证了古代社会不存在平等。由此,作者从耶稣、基督教、摩西立法以及埃塞尼人的圣体逾越节等等宗教方面的制度和规定来探讨这种在宗教体系下存在的平等。

最后,作者对过去的普遍规律总结出了结论,也由此得出了作者所希望采取的措施及所希望建立的何样的平等社会。总之,《论平等》一书以简要的框架构造来阐述作者的观点,得出作者自己的结论。是一种历史与作者所处现实社会的结合,也是在对比基础之上所得出的结论。[2]

作品目录

致读者

序言

第一部分现在

第一章 法国革命恰当地把政治归结为这三个词:自由、平等、博爱

第二章 平等是一种原则,一种信条

第三章 这项原则今天已被公认为司法准则

第四章 当今社会,从某方面观察,除此原则外,别无其他基础

第五章现在社会的罪恶来自这个原则与其对立面的斗争

第六章 对第一部分的结论

第二部分 过去

第一章 要确立政治权利的基础,必须达到人类平等,在此以前则没有权利可言

第二章 一切政治学家,从亚里士多德直至孟德斯鸠,都只懂得把事实上升为权利

第三章 古代不存在平等。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所作的论证

第四章 古代不存在平等的新论证。柏拉图的《理想国》

第五章 在平等观念上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进行的比较

第六章 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后,人类需要取得的进步能使哲学产生新的发展成为可能。这是从柏拉图直到耶稣基督这段历史时期内,人类在缺乏新思想的光芒和其他理想的条件下跨出的一步

第七章 耶稣是社会等级的摧毁人

第八章 连接耶稣和先于他的西方立法者的纽带。耶稣继承了古代立法者的精神,但赋予他们的思想以新的适用范围

第九章 基督教从古代城邦遍及到每一个人

第十章 平等之餐,虽只局限于社会等级,却是西方所有古代立法的精神基础和时间基础。对于这种真理的阐述:一、通过拉西第蒙的斐迪西;二、通过克里特岛的安德里;三、通过意大利古代人民多列安族的小亚细亚部分人民以及迦太基海泰里人的公共用膳;四、通过毕达哥拉斯的修士院;五、通过埃及士兵和传教士的共同生活

第十一章 通过摩西立法来证明同一条真理。反映在摩西法律中的逾越节与反映在米诺王和莱库古法律中的斐迪西具有相同的意义

第十二章 埃塞尼人的圣体逾越节证实了同样的真理

第十三章 对第二部分的结论或过去的普通规律

第一章 不平等的三种可能或等级阶层

第二章 对社会等级一词的释义

第三章 等级阶层的人

第四章 新一代人

附录 关于人类的学说(警言)

致读者

第一部分 信条——团结

第二部分 组织——三段式

第三部分 存在——运行规则

人名译名对照表

人种、教派译名对照表

译者的话[5]

收起

创作背景

皮埃尔·勒鲁深受卢梭自由、平等思想的影响。《论平等》是皮埃尔·勒鲁全面论述平等观点的一部专著,是对卢梭平等理论的继续和深化。[3]

《论平等》一书发表于1838年,是勒鲁宅编的《新百科全书》的一个词条,但也可以称作一部专著。[4]

作品思想

在这部著作中,作者以基督教三位一体的学说,围绕平等问题,从历史到现实作了系统考察和论述,认为平等是社会的基础。他肯定法国大革命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说它的每一个词都包含着深刻的社会内容。自由是人的生存权利。平等是兄弟般的相亲相爱、互相帮助,博爱是人的本性所充满的感情。这三个词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只有当它们结合在一起时,它们才是“真理和生命的最妙的表达形式。”因此,它们是“一个完整的学说”,是一个不仅面对现在而且“预示未来的学说”。他特别强调平等在其中占主导地位,只有平等,才能有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同样,也只有平等,才能有人与人之间的博爱。他看出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虚伪性,这是可贵的。他指出:在革命后的法国社会里,“在作为事实的平等和作为原则的平等之间存在着如孟德斯鸠所说的'天壤之别’。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作为圣西门主义者的勒鲁和其他空想社会主义者一样,并不是去实行革命的变革,而是主张走社会改良的道路。在他看来,通向平等有两条道路:一是互相协商与和谐的道路,一是纷争和混乱的道路。他赞成走前一条路,即通过社会的不断进步来实现平等,建立宗教的社会主义社会。

但是,《论平等》一书中所阐述的平等思想、对于法国资本主义社会的揭露与批判以及关于克服不平等的一些设想,只不过是反映当时小资产阶级和早期无产者对于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要求改变现状的愿望而已,给世人所提供的还是可望不可即的一种空想。[4]

作者简介

皮埃尔·勒鲁(Pierre Lereau,1797一1871),法国哲学家、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家。主要著作有由他主编的《新百科全书》(1838)等。《论平等》是他的代表作。[6]

皮埃尔·勒鲁

参考资料

[1]  宋希仁,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 西方伦理思想史卷[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88-89页

[2]  李风,方选芝.皮埃尔·勒鲁的《论平等》及相关思考[J].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3,(第1期).

[3]  喻发胜著,文化安全 基于社会核心价值观嬗变与传播的视角[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5,第159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放倒平等的天梯: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江畅 | 西方政治哲学的复杂意涵与总体特征
古希腊乌托邦思想的起源与演变
对人性太乐观,就难读懂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如何成为哲学大家?如何指导古希腊哲学发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