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精神文明

基本概念

精神文明

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成果的总和,表现为人们精神生产的进步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

伯恩施坦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中最先提出“精神文明”一词。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直接使用过这个概念,但他们提出了一系列与此相关的概念,如“精神生产”“精神交往”“精神活动”“精神生活”“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等。《共产党宣言》所提出的“精神产品”一术语,接近于“精神文明”概念的原初形式。在这些经典表述中,精神文明所指向的对象主要指与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相适应的思想上层建筑,如政治、法律思想、道德、科学、艺术、宗教、哲学等,它们构成“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

精神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的精神文明成果总是建立于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它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紧密联系。每一个时代都有与该时代的物质文明水平和特点相适应的精神文明。“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精神文明的性质为生产方式所决定。在不同社会里,精神文明的性质是不同的。精神文明的思想方面,直接决定于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同社会生产力间接相联系,但它对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先进的政治思想、道德风尚能积极推动人类文化向前发展。精神文明的文化方面的发展,同社会物质生产和经济生活直接相联系,并直接反作用于物质生产和社会经济生活。科学文化发达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境界。完整的精神文明是思想方面和文化方面的统一。精神文明既决定于物质文明,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性。衡量社会的进步,不仅要看物质文明状态,而且要看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状态。

一般说来,任何时代的精神文明都是对过去精神文明的批判、继承、创新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所有这些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的,是以阶级关系的历史形式及其政治的、道德的、哲学的以及其他的后果为基础的。”精神文明的发展,表现为新的观念、理论代替旧的观念、理论,先进的思想战胜落后反动的思想,真理战胜谬误,以及文化和科学的日益昌明。精神文明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资本主义的精神文明是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和资本主义制度的重要表现。一方面,它是建立在资产阶级对广大工人和其他劳动者剥削的基础上;另一方面,它又创造了人类社会的许多精神文明成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既继承了资本主义精神文明和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又体现着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之一。邓小平指出,在社会主义国家,“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国际主义、爱国主义都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他进一步提出要大力发扬在长期革命战争中形成的“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并“推广到全体人民、全体青少年中间去,使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精神文明的主要支柱”。在我国搞好精神文明建设,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必须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趋势和最终结果来看,一定高于资本主义的水平。当然,由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时间还不长,它本身需要有一个自我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因此,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权威解释!社会文明 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
为什么智商更高的东亚,给人类创造的财富反而没有西方多?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历史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三:文明
打开物质文明突飞猛进之门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导学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