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以案说医】陈小忆:益气养血、温阳通脉治疗胸痹

▲陈小忆,广东省名中医,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主任中医师。主持省市级科研项目5项,发表论文30余篇。擅长月经失调、闭经、不孕症、更年期综合症、慢性咽炎、慢性咳嗽等疾病的诊治,对不孕不育、顽固性咳嗽具有独到的治疗经验。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我们推出【以案说医】栏目,以期传承精华,启迪我辈,共同进步。

【基本资料】

叶某,女,时年77岁。

患者既往有糖尿病病史。2年多前开始出现心前区憋闷感,每次持续约数小时,间中有心悸、气短,活动后明显,自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等药物后稍可缓解,经西医治疗后症状可见好转,但仍反复出现,并觉四肢乏力感,间中有头痛、全身汗出,夜间可平卧,半月前患者觉胸闷、气促加重,经治无明显好转,于2015年6月就诊。

【首诊证候】

症见:患者觉胸闷气促程度、频率均较前严重,全身疲倦乏力、双下肢浮肿,按之不起,汗出较多,食欲较差,睡眠一般,二便常。舌淡嫩苔薄黄水滑,脉沉细。

辨证论治

中医诊断:胸痹。

辨证:胸阳不振证。

治法:益气养血,温阳通脉。

处方:附桂地黄丸加减。附子10g(先煎),肉桂3g(焗服),熟地30g,山茱萸20g,山药15g,茯苓15g,泽泻10g,牡丹皮10g,龙骨30g(先煎),牡蛎30g(先煎),磁石30g(先煎),五味子10g,7剂。

随诊过程

二诊:2016年3月27日

胸闷、气促较前好转,下肢浮肿较前减轻,汗出、疲倦等症减少,胃纳一般,睡眠差,二便常。舌淡嫩苔水滑,脉沉细。

处方:上方加石菖蒲10g、远志10g,加强开窍安神,协助改善睡眠。

【按语】

患者年迈,病史较长,久病体虚,损及心阳,胸中阳气虚衰,宗气运转无力,故胸闷气短、心悸不安、面白肢冷;阳气不足,卫外不固,故自汗多;阳虚寒盛,水饮下犯,故下肢浮肿。因而使用附桂地黄丸,在温养心阳、利水通脉的同时,温补肾阳、重镇安神,让心肾得以相交,不至于心阳离了肾阳之固摄而出现暴脱;另外,苔薄黄为阳气不足、气机不行之郁热,并非真有热邪,方中泽泻、丹皮均可利水助行气化郁热,无需再使用清热之药。

这个案例是较为典型的心阳不振导致胸闷心悸肢肿症状,遣方用药上,也可使用苓桂术甘汤、真武汤等温阳利水的方剂,但考虑患者年迈,又有糖尿病病史,肾气本虚,容易出现心肾阳虚的兼证,故使用附桂地黄丸,心肾同治,令心阳有所依附,建议患者平素可配合服用中成药麝香保心丸,协助改善症状。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剂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剂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来源: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医学指导:陈小忆 主任中医师】

推荐阅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内科学讲稿心系第二节 胸痹
李文瑞应用经方治心动过缓案三则
第1章冠心病胸痹汤温通汤保心汤
胸痹:心脉痹阻、中阳微不运,调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
今日头条
【活血剂大全,建议收藏】益气活血剂:麝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