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界读书日:毛泽东十大读书法,受用无穷

▲档案:毛主席为了读书废寝忘食(来源腾讯视频)

毛泽东十大读书法

“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译“世界图书日”,最初的创意来自于国际出版商协会。1995年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1996年开始为第一个世界读书日。2022年4月23日是第27个“世界读书日”。

“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那种爱读书的人,饱读诗书之后沉淀出的气质,在言谈举止中,自然流露出儒雅的风范。读书学习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读书学习既是一种爱好、一种享受,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于新时代而言,更是一种责任和态度。

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读书方法,才能够让人更加快速有效地体会到书中的含义。在党的第一代领导人中,毛泽东可谓是终身学习、酷爱读书的典范,他一生读书之多、之广、之深、之活,无人能出其右。

他一生酷爱读书,他也从书中获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基辛格描述第一次跟毛主席见面的场景就说,给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满书房的书,书柜里,茶几上,堆得到处都是。毛主席的读书方法也是他遗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遗产。

01

积学贵有恒


毛泽东青少年时期就养成了读书用功、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长沙求学时他曾写过一幅自勉联:

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
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这幅对联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对“积学贵有恒”方法的称道。

后来,他也曾教育广大干部,“读书贵在坚持,坚持数年,必有好处。”这也是对“读书贵有恒”方法的肯定。

02

书要反复读


毛泽东提倡读书要“三复四温”。他对自己喜欢的书,总是一遍又一遍地研读。

《共产党宣言》他就看了一百多遍。《红楼梦》他至少读过10种版本。《史记》、《资治通鉴》他通读过数遍。其中不少精彩的文章他都能背诵如流。

03

广收博览

读书要广收博览也是毛泽东一贯提倡和践行的。

1957年10月,他曾给秘书林克写信说:“要钻到看书、看报、看刊物中去,广收博览,于你我都有益”。

他自己读书的范围就很广,马列经典、经史子集、诗词歌赋、野史小说等,无所不读。由此才形成了他渊博的知识、锐利的思想。
他常说:“一个人的知识面要宽一些,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他博览群书,广泛涉猎各种书籍。毛泽东所以比他同时代的许多人都站得高些,看得远些,成为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战略家,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他有渊博的学问和丰富的知识。还要指出的是,仅有渊博的学问和丰富的知识,对于他成为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战略家来说,只是一个基础条件,而不是完全充分的条件。

毛泽东的过人之处还在于,他的许多思想理论既源于他读过的书本,又高于他读过的书本。他不仅能广泛汲纳书本知识,而且能融会贯通实践经验,因而能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发展创新。这在他读哲学书籍的批注以及以这些批注为基础而写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中展现得非常清楚。


04

系统钻研

毛泽东读书学习强调要系统研究,比如,他对社会主义革命就进行了系统研究。

从空想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从政治体制到经济体制,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管理机制到分配制度,他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

这就是系统阅读、系统研究的结晶。如果我们读书只是逮住什么看什么,随意翻捡,捡到篮子里都是菜,最后结果只能是“烂席片”。

05

勤动笔墨


勤动笔墨是毛泽东读书的一大特点,也是极有价值的一种方法,他一生不动笔墨不读书,但记笔记的方法很特别,他很少用笔记本,而是把自己读书心得体会,读到的精言妙句都批注到书本的字里行间。

现在有人专门对他读过的书籍进行整理,从毛泽东在湖南一师读过的法国人泡尔生著的《伦理学原理》一本书中,毛泽东批注达12000多字。

在《毛泽东哲学批注集》中,他留下了27604个字,他的批注,有的是对内容的提要,有的是对人物或思想的评论,有的是联想相关事情的发挥,有的是思想的喷发。批注有短有长,不拘一格,短的只有一个字,长的多达2000字。有的批注内容极为丰富,似串串思想“珍珠”,可谓“大珠小珠落玉盘”。这些批注,就是他读书心得的真实记录。

06

贵学思结合


毛泽东读书特别善于学思结合。

尤其是在他读历史书时,不仅要反复阅读书上的内容,同时还要研究当时的历史背景,时代特征,作者生平,写作动机等。

他以自己特有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来品评事件人物,从中鉴取兴亡之道,总结为政方略,悟出新的思想和观念。

由于他善于学思结合,故而能以特有的智慧在书海中自由翱翔。

07

不闭门求学


常人读书,关门苦读,毛泽东读书开门求学。

1917年至1918年,他就先后与萧子升、蔡和森等人利用节假日到长沙、宁乡等几县“游学”,进行社会考察。

1925年至1927年初,他又多次深入湖南农村进行调查研究。在以后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毛泽东一直把深入社会调查研究坚持始终。

他从开门读书求学中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08

学离不开问


在读书学习的问题上,毛泽东提倡要甘当小学生、学习孔夫子的每事问,并身体力行、率先垂范。

他每次到农村调查,都是满腔热情,手写口问。读书看报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向人请教。

1952年毛泽东看了地质学家李四光关于石油地质的报告,其中有个“山字型”构造他不懂,一次会议上碰到李四光他就开门见山请教,让李四光给他作个解释。

这种谦虚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

09

善于“挤”和“钻”


一提读书,有的同志就总是说忙得没有时间读书。对此,毛泽东提出两个办法,一个是“挤”,一个是“钻”。

毛泽东一生在读书学习上就是“挤”和“钻”的践行者。青年时期毛泽东晚上就常在路灯下看书,厕所里看书。

解放后仍在饭前、饭后、节假日、路途间隙读书。1975年,他的眼睛做了白内障手术,不能看书时,他就请人给他读,视力稍有恢复,又每天坚持读书十几个小时,毛泽东还形象地称这种精神为“钉子”精神。

10

学与诲结合


毛泽东教导我们说“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他师范毕业就当教师,后来又办农民夜校、自修大学,农民运动讲习所等。在江西苏区红军大学,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和中央党校讲课,乃至在各种会议和场合作演讲作报告,毛泽东都能深入浅出,讲得生动、活泼。

进入中南海后,毛泽东还组织身边的警卫人员学文化,真正做到了“诲人不倦”。
毛泽东既提倡读有字之书,也提倡读无字之书,即向社会学习,作实际考察。他说过:“社会是学校,一切在工作中学习。学习的书有两种:有字的讲义是书,社会上的一切也是书——'无字天书’。”

读无字书,考察社会,这是他一生都非常重视的学习方法。

早年求学时,他就表示:“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已。”

他邀同学利用暑假,步行千里,“游学”农村,对长沙及洞庭湖周边多县作过社会考察。这是他生平第一次读“无字天书”,广泛地接触社会实际,产生了要对自己国家的状况作研究的浓厚兴趣,致使他送走一批又一批新民学会的学友旅欧勤工俭学,而他本人却坚持先留在国内,对中国这个地盘的情形“加以实地的调查及研究”。这个决策,对他一生产生了很大影响。

他非常注重研究中国现实社会状况,使他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后,能够很好地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伟大的成功。

​来源:方略书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作品欣赏
毛泽东是怎样读书的?
不动笔墨不读书
写字心语# 之七十二 书法秀在纵横贵有恒#写字心语# 之七十三 在恋字中炼品
【我的卧🐯湾】马誉炜|不动笔墨不读书🌟与年轻官兵谈做人⑬
毛泽东的历史情怀(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