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亲子阅读四大关键点,绘本最好不要指读!

怎么给孩子说故事?这个问题没有也不应该有绝对的标准,却有100%吸引孩子目光的决窍,也有100%让孩子学会更生动的讲故事的窍门。为此,我们特整理了一些亲子阅读的小建议,让我们的宝宝们在讲故事的时候能做得更好!

问题一、要逐字给孩子指读绘本吗?

关于如何给孩子读故事,常用的大致有这样的几种形式:

一、看着画面,根据文本用舒缓的声音连贯地给孩子读故事;

二、指着文字,边指边读;

三、一边读,一边加入一些有趣的形式,道具、表情、动作、变换的声音,在读之中和读之后,和孩子交流、表演等。

这三种形式,哪种最适合,没有绝对的答案,当你真正接触了在进行亲子共读的众多家庭后,孩子依偎在妈妈(或家人)身边,看着、读着、说着、享受着,他们到底采用的是哪种形式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

如果一定要说,想把亲子共读做的更专业,这些形式可以结合起来,结合的方式是灵活的。

比如:

不同故事不同方式,情感性文学性的故事用第一种,角色众多、趣味性强可以参考第三种形式;

同一故事不同方式,刚开始读的时候用第一种,读了几遍之后就可以采用后面两种形式;

根据孩子的喜好来,譬如说,有段时间,孩子对于文字特别敏感,就可以采用第二种形式。不过,3岁以前最好不要指读(指着字给孩子念书),这样会让宝宝的注意力转向一个一个的具体文字,失去了绘本的意义。孩子会忽略画面的整体感受,降低绘本的趣味性,影响宝宝对故事画面和情感的感知。

在采用不同方式的时候,把握住一个原则就好,家长和孩子都能享受这个过程。而读完让孩子复述这个故事或者一定要说说自己读之后“感受到什么”,类似于这种任务式的阅读,是让孩子讨厌阅读的最好方式。

问题二、听故事和边听边看的区别

不只一位妈妈跟我说:家里有专门给孩子播放故事的玩具,晚上不用给他(她)讲故事,直接放故事给他听。是否可取,可以先来了解一下听故事,和父母看图画书共读,两者的区别。

其一:从孩子来说,前面一种更具挑战性。孩子是如何用听的方式来理解故事?当听到某些词汇和内容的时候,有一定前期经验的孩子会在脑海中形成一定的画面,完成对故事的理解。反之,缺少相关经验的孩子,当他(她)听到的信息无法形成画面,会影响理解,会觉得索然无味。后面一种方式,有图画书画面的辅助,理解相对容易,所以,有一种说法是,图画书是全世界儿童的通用语;

其二:孩子处理信息的方式有差异,特别是后者,孩子有读图,有理解画面语言的过程;同时看着画面,听着父母读出的文字语言,感受图文的对应,其实也是慢慢积累这种画面语言用规范书面语言如何表达的过程(孩子看到画面所表述出来的一般是口头语言,零散的,不规范的);

其三:情感性。在亲子阅读中,我一直认为,“情感性”是第一位的,和父母看图画书共读的过程里有肌肤的触碰,语言的交流,心灵的沟通,这种情感交融是宝贵的,也是听玩具里或微信平台的故事所不能获得的;

这样两种形式,可以互为补充,晚上睡觉前可以先亲子共读一本书,再听故事进入梦乡。同时,故事音频或者视频也可以在平时碎片时间或外出的行程中收听。

问题三、怎么让孩子对阅读更有兴趣?

相信这个问题也困扰了很多年轻父母,或者对绘本了解不多的爷爷奶奶。绘本怎么读?怎么让孩子喜欢并从中学到些东西?

1)声情并茂

孩子之所以喜欢听爸爸妈妈讲故事,就在于你的声音富有感情、抑扬顿挫。爸爸妈妈在亲子阅读的10-20分钟内全身心的投入,孩子会从中得到学会专注,也会学会如何富有感情的讲故事。

2)演示动作

由于孩子词汇量有限,遇到绘本里的词孩子不理解,爸爸妈妈可以想办法“演”给孩子看,既有趣又让孩子印象深刻。

比如,读到“愚蠢的莎莉去小镇,走向后翻了个底朝天”,就做个倒立给孩子看;读到“挠挠胳肢窝”这个词的时候,就挠他痒痒,每次都把他乐得咯咯笑,这样就不需要过多的词语去解释,孩子也能记得很清楚。

3)互动

亲子阅读很重要的一个成份是“互动”。互动可以增强孩子对绘本内容的理解,但更重要的是使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读到“可是,我爱你这么多”时,就跟孩子一起张开双臂比划,他顿时就对这本书充满兴趣。

读到“我爱你,像我跳的这么高,高得不能再高”之类的句子时,他就会很配合地跳起来跟爸爸妈妈互动了。

4)自编歌曲、变成说唱rap或者变幻口音等

总之,怎么好玩怎么来,将阅读时光变得生动又有趣。

比如《古利和古拉》里有一段:

古利和古拉抬着篮子找东西吃去了,他们一边找一边唱歌:我们的名字叫古力/叫古拉/在这世界上/最最喜欢啥/做好吃吃好吃的/古力古拉/古力古拉……

爸爸妈妈只要用自己的调给孩子唱起来,小朋友会立刻跟着唱起来。

还有像《有个老婆婆吞了一只苍蝇》这样的绘本,特别适合用RAP的方式来读,无论是念起来还是听起来都很有趣,同时也是对欣赏韵律和节奏的最好教育。

问题四、孩子不爱惜书怎么办?

6岁以前的阅读,除了阅读内容本身以外,更重要的是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这是让孩子受益终生的。而爱惜图书,是培养阅读习惯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让书本保持干净。不在吃东西的时候去拿书和翻书看,必须将手清洗干净后再看书。

爱惜图书,用书签来做记号。在书读到一半需要停止时,用书签来做记号,而不随意折书角。

将图书保存在干燥的位置,路上将图书放进书包或者袋子里。潮湿和雨水会让图书发霉变色。

读书时轻轻翻,不要用力的翻,也不要用力的拍打。

培养良好的品味,购买或借阅正版图书。

1、有的绘本字太少。——首先,绘本不是识字书,它是呈现给你优美的语言和画面;其次,绘本精炼的语言表达精准,意味深长;最后,绘本就是以图为主,以文为辅的书籍,画面即故事,即情即景。画面呈现给你喜怒哀乐,起承转合。

2、“我”不喜欢这本绘本。——切记从孩子的角度选择绘本。任何一本绘本都是好绘本,只是因人喜好而异,分成了“好的,不好的,得奖的,没得奖的。”要看引导的人是如何挖掘,如何引导绘本中的精华所在。

3、不就是图画书嘛!——其实,图与图是不一样的。就像大家知道童话也是名作家写得好,图画书自然也是大师级的画家手绘才有艺术性。许多儿童图书,其中的插图要不与内容毫无搭介,仅仅为了装饰页面;要么采用电脑制作,画面毫无美感可言。这样的图书,对于孩子的审美意识及观察能力的提高,是没有帮助的。

4、听故事就可以了。——绘本阅读的一个桥梁,孩子对图画、色彩都非常敏感,图画书能够帮助孩子在脑海当中建立起画面感,提高孩子的想像力,也能够提高孩子的艺术修养。即使我们有了电子书,手捧纸质书也呈现了我们最美的姿态。纸质弥漫的书香是冰冷的电子产品永远无法取代的。

5、绘本看一遍就可以了。——好东西要反复品尝回味。尤其孩子的成长就是建立在反复的基础上,反复的动作,阅读,练习......千万不要觉得“反复”浪费了时间,精力和金钱!每一次反复带来新的认知和感受,完善对整体事物的识别,提高生活技巧,掌握绘本精髓。广义上的学习从来都不是飞跃式的,都是反复重复,循序渐进的。要给孩子反复看的机会,静待孩子的绽放。

6、绘本太幼稚,只适合小小孩看。——绘本适合0——100岁,不同年龄段看到不同的东西,感受的也不同。绘本有三十多种主题,难易度不等,以3——12岁的绘本为主。读绘本更像是看画展,欣赏层面更多些,直指内心。

用心呵护孩子一生唯一的童年

心与心的交流

情与情的呼唤

一起用心来感受“大风车”我们爱的小世界!

用良心办教育 凭专业育孩子

十八年的口碑,孩子交给我们请放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0-3岁优秀绘本分级阅读(精选国内外大师作品,爸妈必收)
童书八点| 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都在这个故事里
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亲子阅读的重要性及有效方法
怎么给孩子选书?能感动自己的就是好书
亲子共读十八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